二胎夫妻搬进农场:带孩子种地,远远超过学校教育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1月27日 10点3分 PT
  返回列表
78347 阅读
21 评论
一条

“有了小孩以后,经常跟我先生说,

小孩的成长要跟真实相连,

亲手参与到真实的劳作中间,”

这是高蓓决定做农场的主要原因。

2016年,她和先生郭重九买下了400亩农场,

距离上海浦东主城区不远。

今年儿子12岁半,女儿8岁半,

从小扫羊圈、除草、参与春种秋收,

在劳作中长大。

一家人住在上海浦东,

距离九善农场半小时车程,

春秋季也会住在农场的房车里。

夫妻俩是上海同济大学校友,

高蓓读到建筑学博士,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郭重九是工程师,他们都没有放弃主业,

也靠这两份事业给农场补贴。

农场秋色

秋收之际,一条探访了九善农场,

高蓓在工作中做的建筑作品往往

是几十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

但农场的房屋设施极为朴素,

全部用废旧材料搭建,

“收旧物、改旧物的过程中

我获得了一种很大的成就感,

心安理得。”

自述:高蓓、郭重九

编辑:倪蒹葭

儿子果仁

女儿卓嘎在染布、烤柿子

我在新疆长大,先生老家是内蒙古,现在他已经能说一口“川沙上海话”,因为农场在浦东川沙,我们和当地师傅交流很多。

有了小朋友以后,我经常跟先生说,不想让他们重复我的成长方式,我小时候在城市里长大,没有任何乡土观念,以为土豆是长在树上的。

我们俩都很忙,对小孩的学校学习,真的是完全不操心,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小孩的成长要跟真实相连,一定要自己亲手参与到这个社会真实的劳作中间,这是我们做农场的主要原因。

做农场初期的一家四口

先生郭重九设计的渡河平台

我们来看这块地是2016年的1月,冬天,几乎没有任何庄稼和绿色,但我觉得特别有劲头,拿下了这片400亩的荒地。

农场伴随着两个小孩的成长。妹妹很小的时候,就拿着很高的扫帚去扫羊圈,哥哥小时候就能跟着师傅一起去挖沙砌墙。

我们住在浦东,离农场半小时车程,每次把他们带到农场,就不用管了,他们会自己找事情做,把自己安排得妥妥帖帖,比如编绳子、除草捉虫,和师傅们一起开着三轮车东忙西走……

我觉得对小孩来说,最大的尊重不是游戏,而是工作。小孩子过家家为什么那么开心,因为他以为真的在生活。我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劳作的场所。

他们完全不怕脏,和小动物非常亲近,刚出生的兔子,把它拿回家养,兔子和我儿子睡,尿了他一床,他也无所谓。

我们餐桌上的日常话题是很多的,从这一季要种什么,长势好不好,收成怎样,到环境问题……他们对于所有事情都有参与感。

高蓓设计的游玩设施

人家说“鸡娃不如鸡自己”,我真的这样想,我不会带着他们去画画或者报什么班,但是我会用心去做一个花园,哪怕是做一个花砖拼成的桌面,自然而然他们就会看到。

农场所有设施都是朴实的,但我从来没有在上面少花过心思。

儿童游乐上,没有任何的声光电设施,女儿很喜欢玩高速旋转,我给她用废旧木头和绳索搭建了一个,体验旋转中的失重感。因为不允许随意架桥,我先生设计了一个类似渡船的平台。

高蓓和儿子果仁在堆肥

我觉得现在的小孩,为什么会不断受到虚无所带来的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困扰,抑郁也好挫败也好,是因为他们没有在身体层面建立和这个物质世界的基本交流。

在城市里,现在的小孩看到爸爸妈妈都是对着电脑工作,他不知道大人都在干什么。

那么我做了农场,让他们看到人们是如何劳动,如何盖房子、锯木头、种地、搅拌肥料,这个东西我觉得是他们生命力扩展的来源,是生命的底色,是超过那些学校教育的。

桂花季

植物染布

做自然教育的最初想法是分享,农场对我们资金精力的消耗实在太大了,不得不打开门来,三四年之后有了对于学校、幼儿园的自然教育。

内容来自于农场真真实实每一天发生的事情,春天去找野菜,初夏时插秧,夏天去摘玉米,中秋的时候拔花生烤花生、采芝麻做芝麻月饼,11月是秋收,我们还会采摘各种各样的果实叶片去染布,12月份我们去采棉花,然后去拔萝卜,做萝卜圆子汤,做各种各样跟季节有关的事情。

自制搬罾捉鱼

因为我们距离上海主城区非常近,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农场,它能够给城市生活带来很好的补益,让小孩大人享受到乡野的生活。

鸡舍、花架的材料都是旧物

农场的设施全部都来自于旧的材料,所有的木构来自于旧木,大多数是废弃的混凝土模板,收来以后,我们打磨掉泥水、拔掉上面的钉子,也收来废弃的钢筋,用拖拉机把它拉直。

周围大概两三公里的村民,他们都知道“这个农场的老板欢喜别人扔掉的东西”,谁家要翻新了,就会把旧东西拿给我们。

用旧轮胎做游乐设施,旧自行车当花架

我在从业期间也遇到了中国基建非常高歌猛进的20年,我们设计事务所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城市综合体,比如酒店、和地铁复合的超大规模综合体,往往几十万平方米以上。

我对于城市化的建造越来越感受到一种迷失,光芒四射的昂贵材料,它带来对环境巨大的伤害消耗,这种东西长时间在我心中会变成一种负担。

野渡小院改造前后,修旧如旧

野渡小院

野渡小院的房子,原本倒塌了,我们只是把它恢复起来,重新铺梁、铺旧瓦,用非常俭省的态度来对待这些事情。包括我们收旧砖,师傅都想不通,他们觉得清理旧砖太耗人工,价钱比买新砖高出来很多。

但对于我来说,我不想再制造任何新的需求,在收旧物、改旧物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一种很大的成就感,心安理得。

郭重九和高蓓在渡河

我们刚拿下农场的时候,里面的土壤是板结的,看到那种土壤很绝望,没有办法让庄稼长好。

进入农场的第一天,太太和我商量做了个决定,再也不会用化肥和化学农药了,先把这片土地来善待。

我们没有任何的农业背景,第一年我们花菜丰收,第一口吃到自己种出来的花菜,觉得一切都值得,非常好吃,但也就高兴了两三天,因为跟所有认识的亲戚朋友分享了花菜,棚里还剩下几千斤,我们找了当时收菜的菜贩子,开出的价格是5毛、6毛钱一斤,对我们的打击非常大,我们想,既然这个东西产自于土壤,不如干脆把它还回去,就把花菜都翻进土里,这也是我们堆肥之旅的一部分。

农场有很多堆肥的地方,除了我们的农业废弃物,比如说菜叶、玉米、秸秆、水稻,还会从外面拿来一些稻壳稻糠,从马场运来马粪,把有机质还给土壤。

到第三年的时候,到处都能挖出蚯蚓,它们可以松土,非常开心。

在农场长大的果仁和卓嘎

鸟也多起来,春天吵吵闹闹的,让我们很高兴,虽然它们会偷吃果子。

种到第三四年的时候,蜗牛开始爆发,其实只要农药一打下去,蜗牛就全部都消灭了,我们没有办法去用化学农药,于是人工去捉,小朋友非常开心,哥哥妹妹拿着玻璃瓶子,比谁捉的蜗牛多,甚至还要带他们的朋友来捉蜗牛,但是蜗牛无穷无尽,后来请教农学专家,告诉我们,用天然的茶籽粉撒上去,也能清理掉蜗牛。

我们一共种了6年草莓,有3年半时间颗粒无收,因为草莓非常娇贵,一旦感染病菌,市面上的生物药剂是没有办法缓解的。

稻鸭共生

我们就是在不断地摸索。种东西有相生相克,比如说把罗勒跟西红柿种在一起,西红柿就有特殊的香味,把草莓和大蒜种在一起,草莓就会少遭虫害。

稻鸭共生,是一个循环,我们在水田旁边养鸭子,秧苗长成一定的硬度以后,把鸭子放进去,它们会吃杂草和小虫子,脚蹼也能把泥土变得很松软,让稻苗成长得更好。

萤火虫作为一个生态指标生物,前年夏天我真的看到了,虽然它们在我眼前出现不到10秒钟,但是我非常开心,农场这么靠近城市道路,生态仍恢复得不错。

我们做农业是自己卷自己,非常辛苦,每天的天气都够我们操心。

我太太又是一个做事情非常专注、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她做建筑设计时会焦虑暴躁,现在做农场仍然焦虑,但我觉得很大的区别是,现在这种不会对她的身体或者内心情绪造成损伤。

高蓓在农场

有时候太太会带我去参加她那个圈子的聚会,以前每次去,我都要先做一个心理建设,因为我在那里格格不入,她们是一个艺术圈层,要靠那一身着装,我称之为行头,来撑起工作场面的需要,价钱说出来都挺离谱。以前在10米之外我都能感受到她的设计师气场。

但是现在,她整个人的气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判若两人,如果去找她,需要在人堆里看很久,可能看到哪个最黑的就是她。因为要每天劳作,穿着都是追求简单舒适、自由,已经不得不变成一个“很土”的人了。

在做农场之前,她还有严重的睡眠问题,现在这个困扰几乎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我觉得土地是最好的疗愈、最好的释放。

传播爱与光
1 楼
义务制教育应该被废除,北美的清北科学家滚去住牛棚!哈哈哈
一将功成万骨枯
2 楼
中国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米国屁民睡大街。
c
chtoto
3 楼
财务自由的农场主远远超过工薪家庭的财富
A
AMONIA
4 楼
大人没问题。孩子如果以后逃不脱参加国内高考的命,还是老老实实会学校卷去吧。
关注者
5 楼
祖国需要这种下一代吗?接下来就禁止私人买地
关注者
6 楼
文革的时候教授在中国就是住牛棚啊
t
tsps3
7 楼
又一遍关于有钱人的垃圾软文。有多少人可以在离埔东不远买400亩地。真正财务自由的农场主比例就大约2-3成,跟在城市拼搏成功的人差不多。
j
jijiwiwi
8 楼
吹吧,e
囧囧囧囧
9 楼
400亩农场,上海郊区,1996年,傻逼小编扯淡,都不知道是炫富还是装傻。 赤裸裸的看不起穷苦老板姓,那年代月工资还不满800,还花钱买400亩农场
q
qrafzv
10 楼
我们美国人就是这样自己动手的 [1评]
q
qrafzv
11 楼
不到1成,但是作为业余爱好就无所谓了。
a
abcxyz
12 楼
除非你非常有钱不然还要回家上学,考试。
a
abcxyz
13 楼
不光是美国
电光石火
14 楼
首先,不是买下,是变相租下,我查过国内农业用地不会真正属于个人的。土地国家公有。 其次,不具有共性。就是有钱了投资玩玩。他们希望看着这个土地涨不涨。 再三,每一张照片都是摆拍,实际肯定没啥好看。 第四,新疆内蒙古,外地人,然后接着做上海乡下人。挺好的。
a
azkaban
15 楼
建筑学博士,16年前应该还是能搞到不少钱的。小孩上国际学校或者出国上初中的资金应该也准备好了。否则不一定敢这么玩。
娄东风
16 楼
纯粹扯谈,弄成这样,先告诉大家花了多少钱?谁投的,以为尼玛农民没文化容易欺骗?
琉元愤青
17 楼
太假
爬墙党007
18 楼
一切都是生意,所谓的诗情画意都是营销
b
bambu
19 楼
卖房子吧?
s
smithcat
20 楼
上海冬天这么冷,这土坯房子怎恶魔取暖的?我不相信可以装空调。
s
smithcat
21 楼
上海冬天这么冷,这土坯房子怎么取暖的?我不相信可以装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