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美联储道出实情 美国经济V型反转美梦彻底破灭!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6月12日 16点59分 PT
  返回列表
72547 阅读
35 评论
多维新闻

虽然美国股市于6月11日录得6%左右的跌幅,但是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较疫情期间的最低点已经反弹了超过30%,纳斯达克指数更于近期创下历史新高。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美国股市的V型反转是否预示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复苏。

从失业数据来看,随着美国各州陆续重启经济,5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暴增250.9万人,失业率收缩至13.3%。虽然美国劳工部随后承认统计数据存在误差,实际失业率应为16.4%,但是与预期失业率(19.8%)相比,美国经济似乎已经开始好转。

然而,相对于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乐观情况,负责为经济活动提供流动性的美联储(Fed)却用行动道出了美国经济实情。6月10日,美联储表示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维持在0%至0.25%的范围内,并至少以当前的速度增加其持有的美国国债及其他美元资产。

美国疫情仍有二次爆发的风险。图为5月12日美国纽约皇后区的护士们庆祝2020年全国护士周的最后一天。(美联社)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对利率预期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将维持利率在当前水平直至2022年。该委员会的17名成员一致认为,零利率水平应当维持至2021年,只有两名成员预计到2022年利率水平应当提高至零以上。这表明美国经济不会快速复苏,至少在两年内都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刺激。

美联储预计,202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中位数仅为-6.5%,此后两年美国经济预计将分别增长5%和3.5%。也就是说,2022年美国GDP才能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即便是这种U型复苏也只是基于当前经济环境的预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表示,“经济的未来道路是高度不确定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继续取决于疫情的发展”。

美国的经济重启计划和抗议种族歧视的示威活动增加了疫情死灰复燃的风险。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11日,美国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已经超过200万人。数据显示,6月以来,美国有22个州的疫情再次呈爆发趋势。考虑到新冠病毒有1周至2周的潜伏期,美国疫情或将于6月底二次爆发。

此外,美联储能解决流动性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行扭转信贷恶化趋势。但是,新冠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危机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不能只靠“砸钱”解决。实体经济的重塑需要一个过程,无论是需求端还是供给端都需要时间才能重回正轨。

因此,鲍威尔担心地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可能对美国生产能力造成持久性损害。鲍威尔认为,一方面,长期失业会使人们失去他们所需要的技能,从而很难回到工作岗位,这将导致劳动力参与率降低;另一方面,在疫情的冲击下,很多中小型企业没有足够资源来维持运营,进而引发永久性倒闭。

从美联储的态度来看,美国经济很难在短时间内复苏,实现V型反转。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并出现反复,美国GDP想要在2年内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可能也存在一定困难。

从华尔街“有序撤退” 中概股为何纷纷赴港二次上市

6月8日,中国电商平台京东(JD)正式进入招股阶段,预计将于6月18日在港交所二次上市。六天前,中国互联网企业网易(NetEase)刚刚发布招股书,宣布将于6月11日在港交所二次上市。

二次上市是指已经上市的公司将其部分发行在外的流通股股票在另一家证券交易所上市。此前,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Alibaba)已于2019年11月26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港交所变更上市规则后首家同时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公司。

纷纷赴港进行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们(资产、营业收入主要在中国境内的海外上市企业股票)也有自己的苦衷。随着中美关系日趋紧张,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面临着来自美国监管层和资本市场的双重重压。

在阿里巴巴的带动下,中概股纷纷赴港二次上市。(视觉中国)

监管政治化 赴美上市成“鸡肋”

监管方面,中国公司赴美上市的门槛或将提高,退市风险也将增大。5月18日,纳斯达克(Nasdaq)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上市规则修订文本。此次规则修订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基于公司的审计质量、审计机构资格的上市要求;二是对特定区域公司的上市要求;第三,对特定公司管理层的特定要求。虽然新规则没有言明针对某一国家,但是中国企业所受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

随后,为了增强对中概股的跨境会计审计监管权,美国国会参议院于5月20日全票通过了《外国公司问责法》(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根据法案要求,如果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连续三年无法审查上市企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其审计纪录,那么该上市公司的证券将被禁止在美国交易。此外,该法案还将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它们是否为外国政府所有或控制。

然而,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未经监管部门许可,在中国执业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擅自向境外提供会计审计底稿。也就是说,如果中美证券监管部门不能就跨境会计审计达成合作,那么部分中概股可能会因连续三年无法提交会计审计记录而被迫从美国股市退市。

在中美冲突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美国金融监管政治化的倾向也越发明显。虽然《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和纳斯达克上市标准新规则还未正式生效,但是美国监管层的态度俨然已经成为悬在中概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面对美国政府在资本市场围剿,中概股只得“狡兔三窟”,通过赴港二次上市为自己留条退路。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引发资本市场对中概股信任危机。(路透社)

频遭做空 中概股在美处境尴尬

其实,抛开政治偏见,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由于部分中概股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财务透明度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且境外上市和跨境监管存在天然的信息屏障,美国市场上针对中概股的做空行为十分频繁。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有超过40只中概股遭到做空,而近期被做空的中国教育机构跟谁学(GSX)在三个月内已经经历了九轮做空。

4月初,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在被浑水研究(Muddy Waters Research)做空后自曝财务问题,随后被纳斯达克勒令退市。瑞幸咖啡财务造假被曝光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克莱顿(Jay Clayton)甚至发出警告称,“因为信息披露的问题,提醒投资者近期在调整仓位时,不要将资金投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做空机制必不可少。做空行为一方面可以加速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倒逼上市公司加强自我约束,提升治理水平,遵守监管规则和市场秩序。本次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就充分体现了做空机制对市场的净化作用。

然而,做空者通常也是市场的交易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做空一方很难遵守客观、中立的原则。因此,大部分做空报告往往言辞激烈,甚至夸大其词,对中概股集体形成“污名化”效果。

曾经,中概股是美国股市当之无愧的明星。2005年8月5日,中国搜索引擎公司百度(BaiDu)登陆纳斯达克,当日涨幅高达353.85%,创下当时海外IPO(首次公开募股)涨幅的最高纪录。2009年,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股价平均涨幅高达130%,其中有5家涨幅超过1000%,中国公司IPO数量更是占到美国全年IPO企业总数的17%。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股哀鸿遍野,纳斯达克指数狂跌41%,只有中概股业绩表现一枝独秀,成为投资机构的救命稻草。

然而如今,受“害群之马”的影响,中概股屡遭信用危机和估值歧视,美国的政客也趁机煽风点火。6月4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chael Pompeo)“提醒”美国投资者,警惕中国公司的欺诈性会计操作,并称纳斯达克近期收紧中国公司上市的做法,应成为全球其它交易所的“典范”。

就在蓬佩奥发出此番言论的同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也发表了一份备忘录,给美国金融监管机构设置了60天期限,要求其就如何打击所谓“未能遵守相应会计标准的在美上市中企”提出建议。备忘录称,“中国阻挠我们透明法律的行为给投资者带来了重大风险。是时候有序地采取坚决行动,叫停这种做法了”。

来自美国监管层和资本市场的双重压力导致在赢家通吃的华尔街,除了少数知名中国上市公司外,大部分中概股已经逐渐边缘化。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5日,在美国上市的300多只中概股中,市值最大的20只占全部中概股市值的87%,其中阿里巴巴一家就占全部中概股市值的近30%。

筑巢引凤 香港资本市场再创辉煌

如果美国监管层和资本市场对中概股的歧视和打压发生在两年前,那么中概股或许只能逆来顺受。然而,2018年4月26日,港交所发布了新的《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中国本土资本市场的环境出现极大改善。新规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允许市值超过400亿港元的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允许预期市值超过100亿港元的公司以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

港交所的上市新规一出台便立刻吸引了大量优质中国企业赴港上市。2018年7月9日,中国手机制造商小米(MI)赴港上市,成为港交所首家同股不同权架构的企业。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上市新则实施后首家同时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公司。

港交所发布的公告显示,2018年共有32家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募集1425亿港元;2019年共有47家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募集1546亿港元。自上市新规生效以来,在港上市的新经济公司市值目前已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17%。截至4月29日,香港市场共有146家医疗健康公司上市,总市值达1.85万亿港元,较上市新规生效前的2018年4月底增长72%。自上市新规生效以来,香港交易所已迎来28家医疗健康和生物科技公司,融资额达825亿港元。

港交所首席执行官(CEO)李小加表示,改革后的香港市场已经像美国市场一样,基本拥抱了新经济公司,在不同投票权架构和收入门槛方面已经不再存在制度上的重大障碍和劣势。与此同时,香港更接近内地市场,在文化、语言和交易习惯上“更接中国地气”,而互联互通又使在港上市的公司可以直接引入内地投资者。这种“两全其美”的制度设计让香港市场比起美国市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优势。

在港交所的示范作用下,中国A股市场也不甘落后。2019年6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正式开通创业板,并采取注册制,同样允许同股不同权以及未盈利的公司上市。

然而,由于香港资本市场更加国际化、市场化,且上市流程更加灵活和自由,中概股回归的首选仍是港交所。正如李小加所言,“上市改革后的香港,比美国更温暖,更像家;比内地更开放、更市场化、更国际化;既有家的温暖,又有看世界的自由”。

在香港努力改善融资环境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却正在针对中国上市企业加大审查力度。此消彼长之下,香港市场的竞争优势更加凸显,成为本轮中概股回归潮的最大赢家。随着网易、京东等公司陆续赴港二次上市,港交所的股价于6月4日创下历史新高。中概股从华尔街“有序撤退”的过程或将成为香港资本市场再创辉煌的注脚。

无畏
1 楼
降息注入的资金全部消耗怠尽,下来就是房市崩盘。
m
myemail889
2 楼
武汉肺炎病毒给美国和全世界造成的巨大损失,远远超过了过去几十年从中国制造得到的那点利益,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从此以后,经济将不再是排在首位,最重要的是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可以断定,供应链会大量移出中国。
P
POWPOW五毛
3 楼
等哪天美国人民出来摆地摊了 再来唱衰美国吧。
绝对
4 楼
操,把萨萨那垃圾的视频都拿出来了。这水平。别操心美国了,自己6亿韭菜快黄了
对不起我是警察
5 楼
科学,创新才是未来。这两样东西来自哪里,地球人都知道。follower能让自己脱贫就不错了
p
pittluck
6 楼
卧槽 跟着留园炒股尼玛底裤都能被输光 这啥玩意儿
G
Gemma89
7 楼
6亿连1000块都赚不到的韭菜还学富二代喊香港人穷逼,现在转过头来指望美国崩溃饿孚遍野,太监还为嫖客操心不持久,这是多么下贱呀?
脚底以上全是天赋
8 楼
这个新闻,骗骗圈内人还可以.其实我可以支个招,水军太多了,看多了就腻了,没人信,减少一半,播8个真再来2个假新闻,真实度马上提高~
T
Tyraelee
9 楼
肺炎不解决 经济不可能好转。总有人叫经济经济,经济是上层建筑,没了命,没了基本生存权利,经济算个屁,就假如现在告诉你小行星撞来了,你看有一个人关心经济没? 傻逼吗?总经济经济的,有病。
y
yaoyaogo
10 楼
这种被华尔街炒出来的美国经济非常危险 经不起波折 所以川普不顾一些都要救股市。“泡沫”就是非常形象的比喻西方经济体制下的美国的股市和债市,即越大越易破
j
jojo1234
11 楼
: 根据我10多年的投资经验,建议你现在清仓,保住这10倍的收益。等待疾风暴雨的来临。
T
TVB2786333
12 楼
用印刷出来的《大富翁钱
T
TVB2786333
13 楼
用旡限数量印刷出来的《大畗翁钱币》去充场面,去救市!这种金粉世界仍可以支持多久!? 美国隨時可以崩溃!
m
myoyster
14 楼
又破滅了 呵呵 那就W波浪形也成啊
G
Gemma89
15 楼
哈,就是拼命印,如果美元完蛋,中国外汇储备第一个陪葬。
燕超尘
16 楼
什么,美国还想反转?
燕超尘
17 楼
无所谓,不就是点钱吗,我们破财消灾,没看到中国的疫情基本解决了吗?你当上帝是假的啊
h
hotcpu
18 楼
还监管政治化。没监管就让瑞兴这样的企业撒谎骗钱?
v
vjdd
19 楼
美国的发钱盛宴。把中国的那点外汇韭菜快割光了。
曾祖爷爷
20 楼
L型就别担M型的心了。米国人印钱有人要,摆个摊摊且熬着呢。
斯巴达300城管
21 楼
傻逼 大号韭菜把自己当根葱了
翻墙才能看见
22 楼
美国人生活非常非常非常稳定。
巴黎朋克
23 楼
安全法一出,港股就安全了,阿里巴巴,你妈喊你回家 。。🍉 😄 🍆 🍉 😄 🍆 🍉 😄 🍆 🍉 😄 🍆
扯咸蛋
24 楼
: 这都不知道?美国媒体负责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 中国媒体负责美国人民的金钱财务
a
abc868
25 楼
习万能的梦: 美国梦彻底破灭! 中国梦彻底实现! 中国有6亿中产阶级! 美国有6亿穷人! 特郎普一岁! 习主席万岁!
s
slimane
26 楼
六亿人口威武,中国经济差到不能再差了,都回到下岗时期的地摊经济了,居然关心富人的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