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家暴的北美晋江爽文 怎么拍成《50度灰》?

今日头条
Toutiao
  返回列表
66946 阅读
0 评论
新周刊

在《爱情,到此为止》里,女主角莉莉面对家庭暴力的逃离和反抗,多多少少经过了一些“无痛化”处理。这或许也是这个故事畅销的原因之一:既体现、迎合了世界各地女性主义意识思潮的崛起,又让读者或观众想要代入主角,拥有北美晋江爽文女主般的开挂之路。

北美晋江女性爽文,没人能抵挡

“我从没试过看完一本书要哭这么久。”在一条短视频中,一位女性强忍着眼泪,阅读美国作家科林·胡佛的小说It Ends with Us。

类似的视频不止一条。事实上,在短视频平台上,关于这本小说的短视频几乎随处可见。视频中的人们或掩面哭泣,或面向镜头恍然顿悟地放下书本,配上书中“You can stop swimming now, Lily. We finally reach the shore.”(你可以不用再游了,莉莉,我们终于上岸了。)等金句摘抄作为文案。

It Ends with Us的走红,和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有着密切关系。(图/短视频平台)

出现在这些视频里的It Ends with Us,在2016年出版时成绩平平,却从2021年开始,因为短视频平台上的读书标签Book Tok而走红,成为了2022年最畅销的英文小说,销售量超过270万册。

根据图书销售数据监测公司NPD BookScan的统计,自2020年起,短视频平台对图书行业的影响力就开始飙升。因为Book Tok的传播加成,这本书的每周销售额,也从最开始的不到三位数,增长至17000册。

近期上映的电影《爱情,到此为止》翻拍了这部畅销全球的现象级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亲密关系、家庭暴力和自我觉醒的故事。

(图/《爱情,到此为止》)

女主角莉莉的人生,由两条交替的故事线展开。一条始于现在,莉莉因为要参加父亲的葬礼回到了家乡,偶然在天台遇见了男主角莱尔,生活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条由过去而来,重现她在少年时期和初恋男友的过去,以及父亲向母亲施暴的碎片记忆。

自从见面之后,尽管莉莉数次表达“只做朋友”的意愿,莱尔还是毫不掩饰想要追求莉莉的欲望。经过一番都市男女浪漫又俗套的拉扯后,莉莉和莱尔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图/《爱情,到此为止》)

而在某个平凡的一天,藏在两人甜蜜婚姻生活下的暴力种子,开始显现。

起因极其简单:两人一边说笑一边等候早餐的烹制,莉莉笑着提醒莱尔拿早餐时要戴上手套,莱尔起初不以为意,到被烫伤时再被莉莉的提醒刺激,一怒之下击打了莉莉的脸部。此刻,观众和莉莉一同观看了她过去的回忆。原来,在莉莉的少年时期,父亲就会对母亲进行肢体暴力和伤害。

(图/《爱情,到此为止》)

和很多家庭暴力的开端一样,施暴者总是以极度忏悔、自责的态度寻求受害者的原谅,并且发誓以后绝不再犯。而受害者,也出于相信对方只是一次无心之失的心理,按下心里的不安,努力忘却这场不愉快的“意外”,继续和对方生活下去。

然而,初恋对象意外的出现,再次搅动了莉莉和莱尔暗涌流动的婚姻生活。莱尔也因为嫉妒和猜疑,在一次争执中将莉莉推下了楼梯。

(图/《爱情,到此为止》)

家庭暴力是一条贯穿原著小说的重要线索,它是莉莉对于过去家庭生活的创伤记忆,也是在爱情生活中需要面临的困境。

那么,为什么一个关于家暴的小说,能在全球范围内如此畅销?

原著当中,作者对女主角莉莉遭受家庭暴力时的细节和心理活动,都进行了第一人称视角的描写。“Ryle's arm came out of nowhere and slammed against me”“Pain shoots through the corner of my eye”等以“我”为视角的讲述,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能切身感受家庭暴力所带给人的疼痛和恐惧。

较之于现实中真实的家庭暴力,在这部被称为“北美晋江文学”的作品中,莉莉的觉醒之路显得极其顺畅且迅速。她在莱尔第三次对她造成伤害之后,便决然地离开了两人的家,寻求家庭和朋友的帮助。无论是初恋情人,还是她的朋友(同时也是莱尔的妹妹),都对她表示了同情和支持。

而在现实中,一次调查显示,面对家暴,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会选择报警。除此之外,女性还有可能受到他人以“不懂忍让”“破坏家庭关系”为名的指责。

(图/《爱情,到此为止》)

莉莉面对家庭暴力的逃离和反抗,多多少少经过了一些“无痛化”处理。这或许也是这个故事畅销的原因之一:既体现、迎合了世界各地女性主义意识思潮的崛起,又让读者或观众想要代入主角,拥有如北美晋江爽文女主般的开挂之路。它告诉人们:即便受到了家庭暴力,你还是完全可以像Blake Lively那样美丽、生动、独立,活出自己的人生。

电影描绘了一幅大女主逃离家暴、重获新生的图景,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容易吗?我们不得而知。

电影深度,到此为止

即便原著It Ends with Us的内核触及了家庭暴力和女性的自我探索,这两者也是《爱情,到此为止》的导演想要宣传的关键点;然而,这部电影终究还是成为了一部想要讲述家庭暴力,但火候不足、过于保守的作品。

首先体现在对施暴者、男主莱尔的人物塑造上。

莱尔并不是那种明显的反派,观众很难从他身上挑出什么明显的硬伤。客观来说,莱尔的条件甚至称得上优越:外形帅气、身材美好,神经外科医生的职业体面而多金。不仅如此,他在一些时刻还表现出了和家暴完全不相关的同理心。莱尔听闻莉莉的母亲曾被父亲家暴时,表现出抱歉和遗憾的神情,关切地询问“那他是否有伤害你?”。

(图/《爱情,到此为止》)

就连莱尔的家暴倾向,也有童年时的悲惨遭遇做出合理化解释;两人相遇的时候,莱尔在天台上踢椅子泄愤,也并非为了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因为手术失败,他没有救下一个男孩的生命;甚至到了最后,莱尔还向莉莉承诺他会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莉莉提出离婚时,他也没有过多阻拦。莱尔的所有行为举动,都将施暴者的形象美化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高度。

而从内容上看,尽管家暴是这部电影想要探讨的主题,但是电影的前半部分,几乎全部戏份的重心都放在了莉莉和莱尔陷入热恋的玛丽苏过程,两人的调情部分被电影详细地呈现。光看前半部分,给人的观感更像是《绯闻女孩》和《五十度灰》的结合体。

(图/《绯闻女孩》第一季)

至于宣发层面,电影也仍然采用了更符合中产阶级白女审美的“娇妻风”。

莉莉的扮演者、演员Blake Lively曾在访谈中,把这部电影形容为一个“lovely story”,让女性观众可以拉上朋友一起去看,演员自己似乎也没有把这部电影当作是一部承载着沉重话题的作品。电影的海报,也将镜头对准了貌美的Blake Lively,施暴的男性角色、莉莉受到的伤害,都没有得到正面的呈现。只看海报,很难把这部电影和沉重的家暴主题联想在一起。

娱乐工业的复杂性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内容指向深刻的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宣传时还是选择了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轻量方式。

除此之外,英文标题的中文译名也削弱了这部作品的深度。

《爱情,到此为止》的中文电影名称,把核心议题从家庭暴力,缩小到了两人爱情的范畴。影片最后,莉莉反问莱尔的语境,“如果以后有一天女儿和你说她的男朋友打她,你会怎么办?”,紧接着向莱尔提出离婚,抱着刚出生的孩子,说出了台词“It ends with us.”。结合当时的语境,莉莉的这句话想表达的含义,更像是“让家庭暴力在我们这一代停止”,而非中文译名的“爱情,到此为止”。

由于各种要素的叠加,导致这部电影对家暴议题的挖掘浅尝辄止。原作和改编的电影作品固然凭借自身的调性和风格,斩获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关于家庭暴力的讨论到底有多少,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