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被害后心脏捐给8岁女孩:我看见有人杀我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1月21日 10点39分 PT
  返回列表
68731 阅读
13 评论
精益医疗

饺饺小时候看过一部张歆艺和李光洁主演的电视剧,叫《柳叶刀》

里面有这样一段剧情,饺饺现在回想起来都毛骨悚然:

有位外科男大夫,做了一台心肺联合移植手术,不过器官捐献者是他死去的女朋友。没想到,接受器官移植的女患者,后来的行为举止竟慢慢和他死去的爱人越来越相似,这位男医生有时甚至会恍惚:“这个女人到底是谁?我的爱人真的已经死了吗?”看着眼前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女人,想到自己手捧爱人心脏的场景,悲伤、恶心与恐惧渐渐把这位男医生逼疯......

器官移植后,记忆也会改变?1963年在美国,完成了世界首例肝移植、肺移植手术;1967年在南非,完成了世界首例心脏移植手术。

随着器官移植手术越来越多,医生们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器官接受者的生活习惯和性情,会变得和捐赠者类似。迄今为止的器官移植手术中,出现过许多例将供体记忆转移给受体的报道,在心脏移植中也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现象,医学家认为可以用“细胞记忆”来解释。

不过,由于伦理、数据等各种条件的限制,这个课题的研究一直遭遇瓶颈。以目前的医学解释,器官移植后的性格转变,是因为“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这个理由,可没什么说服力,毕竟饺饺看过和器官移植有关的奇闻异事那么多。

饺饺这就给你看几个神奇的器官移植研究,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夏威夷大学研究:心脏移植手术后,受体变得和供体相似夏威夷大学护理系的科研人员,对10位接受过心脏移植的人进行研究,观察他们术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与供体的相似性。

研究结果表明,每个人都出现了2~5个与供体相似的地方,具体包括饮食偏好、艺术偏好、性取向、思维方式等。

其中,有一位心脏捐献者是被子弹击中面部而死。接受了他的心脏的患者,在梦中经常会感受到面部剧痛和发烫。

维也纳医学研究:79%的人“不觉得自己术后发生人格改变”维也纳的医学家做了一项研究:观察47位接受心脏移植手术两年以上的患者,记录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人格变化。在这项研究中,根据接受者“移植手术后人格是否有变化”的采访结果,有79%的人表示“不觉得有变化”, 15%的人“觉得有变化”,而6%的人“觉得变化很大”。

虽然大多数人觉得自己术前术后没什么变化,但仍有20%的人觉得器官移植让自己性情改变,这个比例并不低。于是,科学家把目光放在这20%的人身上,观察器官移植时,记忆是不是也移植了,并以此为线索,研究了更多有关“移植后人格变化”的案例。

心肺联合移植后,中年妇女变成“小鲜肉”一位美国中年妇女,做了一台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捐赠者是一位年轻男性。

没想到,手术结束后,诡异的事发生了。

这位女性患者原本讨厌吃辣椒,术后却变得“无辣不欢”;她以前是正统西餐的忠实爱好者,对麦当劳和肯德基一类的快餐向来嗤之以鼻,术后竟然爱上了麦辣鸡翅和上校鸡块!不仅如此,他的家人朋友也觉得她变得年轻有活力,完全不像50多岁的人,有时的语言举止甚至像个年轻小伙子。

更诡异的是,她在梦里经常会梦到一个年轻男子,甚至能记住他的名字。

一般来说,器官捐赠者和接受者是不能直接见面的。但是,这位中年妇女在手术日志中找到线索,知道了捐赠者的详细信息——捐赠者的名字,就是她梦中出现的那个名字。

她决定去拜访他的家人。在捐赠者家中,她看到了年轻男子生前的照片,就是她梦中那张面孔。这位英年早逝的年轻男子,生前最喜欢吃的就是辣椒和鸡块。

不过,医生觉得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年轻小伙子心肺功能好,移植给这位女士后,吃一些油炸食品也并无大碍,变得有活力也很正常。”

好吧,这种说法,我们可以勉为其难地接受。

那么,下面这个例子,又要作何解释呢?

器官移植的8岁女孩:“我看见有人杀了我”这是医学杂志上刊载的一个例子。

有位8岁的女孩,接受了被杀害的10岁男孩捐献的心脏。没想到,移植手术让她备受煎熬,她开始重复做同一个噩梦。在梦中,她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她心里清楚,这个男人是一个罪犯,并且杀死了自己。就这样,这个女孩几乎每晚都梦到自己被陌生男人谋杀。

后来,女孩的父母带她去接受心理治疗。警方得知后突发奇想,根据女孩的描述,将她梦中那个男人的相貌画了下来。不久,罪犯就落网了,对谋杀10岁男孩一事供认不讳。

女孩接受了长期的心理治疗之后,再也不做这种噩梦了。

医生把这解释为“心理创伤”,认为“经过心理治疗就会恢复正常”。饺饺有点想不通,是怎样心理创伤,会梦到自己“生前”被杀的场景?

医学研究的瓶颈:器官移植影响记忆的病例那么多,相关研究为何一直没有进展?我们可以看到,器官移植造成记忆移植的情况比较普遍,但医生给出的解释并不是那么具有说服力,相关的科学研究也寥寥无几。

其实,最大的原因是:许多器官捐献者已入土为安,而且伦理上也禁止接收者和捐赠者之间的接触,所以即使接受者感到自己有什么改变,也无法直接和捐赠者联系,因此无法确认发生改变的原因就是器官移植。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医学院的Copeland博士说:

“我们有这样的假设:器官移植时,器官中包含的DNA也同时被移植,此外还包括与移植器官以外的部位有关的基因,例如与大脑有关的基因。我们猜测,器官移植会诱发供体DNA的些许改变,这种改变会外显到生活习惯和性格当中。

但是,我们不能说‘这样好像讲得通’就妄下结论,科学不是猜测。像这类的临床实验需要大量数据,想也知道,会面临诸多的伦理问题,所以迟迟无法推进。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顽童在线
1 楼
扯得有点过了吧
i
inkfish66
2 楼
遇事不决 量子力学
d
danial
3 楼
可信度极低极低。
大裤衩
4 楼
这东西研究需要大数据,需要隐私解密 只有中国能做
树枝孤鸟
5 楼
我想知道,鸡吧移植或者子宫移植以后患者的性功能是否会改善。
X
XXyourOO
6 楼
请问,是摘选自著名中文学术期刊《故事会》么。。。。。。?
走马读人
7 楼
fast, quick 快, Fast refer to speed. Swift 迅速 refers to time. by #
等着看
8 楼
很好解释,人的记忆并不是存储在大脑里的,而是存在一个匪夷所思的东西里,这个东西佛家称之为阿赖耶识。 我们的大脑,或者身体,只是可以承载阿赖耶识投影的一个载体,所以器官移植到别人身上,这种投影还会时而发生。
走马读人
9 楼
-- time short, does not mean speedy. Such as a slow moving cat has a short life--swift.
r
rally
10 楼
不是什么记忆. 人的行为本来就是各个器官综合影响的结果,这是生物物理在起作用.
萝卜赛梨
11 楼
无论是什么题材的内容,现在总是塞一堆乱七八糟的表情,这是什么癔症?
c
cheatingheart
12 楼
https://www.historydisclosure.com/transplant-recipients-pick-up-the-memories-of-their-donors/
s
summerheater
13 楼
我们说把人记在心里有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