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really is an amazing feat that they got these sequences out as quickly as they did,” says Vineet Menachery, a vir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who has studied the new genome. That speed, he notes, stands in contrast with the SARS outbreak, in which “for many months, it was not known that there was an outbreak.”
你美爹写的,自己读一下(如果你读的懂的话,你们帮轮子也就靠神韵那里几个字母都没认完的“翻译”)
新华社广州2月2日电(记者肖思思 王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组长钟南山2日再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要对2019-nCoV肺炎疫情有科学的认识,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控,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研究基本支持病毒来源于蝙蝠 是否存在中间宿主目前还需要研究
冠状病毒(Coronavirus, CoV)是一类有包膜的正向单链RNA病毒,在人类、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广泛传播,并可导致呼吸道、肠道,肝脏和神经系统等疾病。目前已知有七种CoV可导致人类疾病,其中四种CoV-229E,-OC43,-NL63和-HKU1在人群中普遍流行,并通常引起普通感冒症状。而其他三种SARS-CoV、 MERS-CoV,包括此次的2019-nCoV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可导致重症肺炎甚至致死。
据介绍,目前针对2019-nCoV已发表部分研究成果,对疫情防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流行病研究表明2019-nCoV感染肺炎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9岁,56%为男性,病毒感染平均潜伏期为5.2天(95%置信区间为 4.1至7.0),95%分布点为12.5天。病毒传播力平均值在2.2。发热仍是2019-nCoV感染患者的典型症状,虽也见有无症状感染者报道,但不是主体,就目前防控来说仍需集中力量关注大多数。对2019-nCoV的基因组的分析研究表明,其与SARS-CoV有79.5%的相似性,而与蝙蝠来源CoV有96%的相似性,基本支持2019-nCoV来源于蝙蝠,但是否存在中间宿主目前还需要研究。2019-nCoV与SARS-CoV一样都是通过ACE2受体进入人体细胞,两者的受体结合域有较高的相似性。研究也发现SARS-Co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CR3022可以与2019-nCoV受体结合域有效结合从而中和病毒感染,这些也为抗体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思路。
钟南山介绍,病毒对机体的损伤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病毒破坏机体细胞导致的直接损伤;二是破损的细胞组织引起的间接免疫损伤。一旦自身产生的免疫反应过强将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机体损伤,从而导致严重疾病。
至少7个小分子药物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
钟南山介绍,迄今2019-nCoV还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一些个案报道的治疗药物仍需更多的临床实践证明效果。现有至少7个针对病毒RNA聚合酶或蛋白酶的小分子药物,包括上述CR3022抗体药物都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相关疫苗的研发也在开展中,但距离临床应用尚需时间。
“然而,我们汲取SARS救治的成功经验,已经建立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多种生命支持手段的应用都保证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我们在危重症患者中使用高通量氧辅助、无创面罩通气、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辅助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国家卫健委多次组织专家对诊疗方案进行修订,目前已经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有效指导了全国的2019-nCoV肺炎的诊疗工作。”钟南山说。
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发现、早隔离”
“目前全国的疫情仍处于上升期,但我们判断应该不会产生全国性爆发,而可能只为局部爆发。”钟南山说,面对此次2019-nCoV肺炎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发现、早隔离”。
“为此我们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全国性的举措:延长假期、交通管制、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排查、积极宣讲少聚集、个人防护知识等,而国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也保证了相关举措的顺利实施。”钟南山说:“这些举措有效阻断传染源,大大减少二代、三代传染,我们判断此次疫情有望在未来10天至两周左右出现高峰,但我们仍需加强防控,不可放松警惕。在此要特别向武汉这个英雄城市表示感谢,他们做出了重要的牺牲和贡献。”
疫情防控面临问题与挑战
与此同时,钟南山认为目前疫情的防控工作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疫情局部集中爆发,医疗资源匮乏。目前,政府及相关部门汲取SARS期间北京小汤山医院的成功经验,在武汉火速新建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总计安置2300张床位,建成后将大大缓解患者救治问题;在医务人员方面,全国各地已组织多批医疗专家团队支援武汉;在医疗物资方面,则需要政府与社会力量的通力合作,保证疫情一线的物资配给。
“第二,尚需做好患者分流,减轻定点医院压力。时值冬春交替、气候多变,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如流感病毒等也同处于流行季节,而疾病早期通过临床表现无法准确区分判断患者是否为2019-nCoV感染还是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需依赖病原体诊断。然而,基层医院病原体诊断力量不足,导致无法对患者进行分流,使得发热患者在没有分流的情况下集中至有限的定点医院中,造成相关医院面临巨大压力,也严重影响了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因此亟需提高基层医院病原体筛查诊断能力,实现患者分流救治,减轻疫情防控压力。
“第三,需切实做好院感防控。疫情高发如武汉等地患者激增,相对医疗资源短缺,极易导致院感发生,威胁医务人员和群众安全。需要优化流程管理,切实保障一线医院院感防控设施、设备及相关物资配给。”
“需要万众一心、攻克难关”
钟南山认为,需加快科研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支撑。他认为,目前对2019-nCoV及其感染特点的认识较少,目前国家、省、市及社会各级力量已经启动专项研究基金用于2019-nCoV肺炎疫情攻关,亟需加快科研工作,为临床救治及疫情防控提供支撑。
“17年前的SARS持续了近6个月的时间,如今我们的国家在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有信心更加有效地控制此次2019-nCoV肺炎疫情,尽快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这需要我们一线医务人员的努力,需要我们科研工作者的努力、需要我们患者的努力,需要我们全国人民的努力,同时需要各国一起加强合作、携手应对,万众一心、攻克难关。”钟南山说。
钟南山:确诊人数或仍将持续升高 但我相信不会太长
各地返程高峰来临,疫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考验。今天(2月2日)下午,总台央视记者就这个问题独家采访了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
记者:目前看来确诊人数上升较快,这个说明什么问题,疫情的走向如何?
钟南山:目前看来确诊病例主要还是武汉。今天早晨的数据我没看,昨天整个资料看起来主要还是武汉地区占多数。所以我们中央的政策,对武汉进行所谓的“围堵”,我想是完全正确的。要是已经大规模像以前SARS那样,那么全国很多地方已经大暴发,似乎我现在没有看到其他地方很明显的暴发。
记者:所以确诊数量激增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是吗?
钟南山:现在是升高,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我相信不会太长。
记者:马上迎来返程高峰,您认为防控要注意什么?
钟南山:上次我也讲过,从外头回到武汉的人,原来没有,现在经过十多天,潜伏期也差不多了,没病也就没了,有的话可能已经在当地治疗,因此要回到武汉的那些人,问题不是很大。但武汉地区出去的人,还是很值得注意。
记者:广东将会迎来返程高峰,广东应该如何做好防护?
钟南山:当然是要非常注意,去了解返程外来人口的接触史,对其体温进行监测,我想我们现在采取了很积极的措施从各个站口、口岸进行,我觉得还是很必要的。刚刚我也讲了,很多外来人口出去已经十四天了或者更多时间,原来有病也就发了,因此我也不会特别担心。
记者:在社区防控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钟南山:社区防控非常重要,社区互相的监督,比如戴口罩这类举措,可能在一定意义上起着决定性作用。(总台央视记者 公海泉 陈旭婷 黄东旭 陈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