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大奇观!中国新一轮人才下乡 北大的尽头是乡村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3月12日 0点59分 PT
  返回列表
72589 阅读
34 评论
黄汉城财经

21世纪前所未有的大奇观!!!新一轮高知人才下乡,正隐秘而迅速地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上演。

在学历膨胀的大背景下,这波大潮已成定局。

未来,为大专领导端茶倒水,在养猪场看母猪产子,站在卷烟厂流水线盯机器,将会是一部分95后、00后的生活图景。

不要再说“宇宙最强中学”、“宇宙最强街道”有多卷了!

你知道吗?新一轮内卷中心,是县城!

距离上一波知青下乡结束40多年,新一轮人才下乡(县)潮来了!

无论是省会城市的县城,还是十八线贫穷县,门槛正被一批批名校生踩烂。

最大的不同是,上一波叫“送”大学生下乡,这一波是名校生主动下乡(县)!

安徽F县,最近面向部分高校引进教育人才50名,结果初审通过人员名单有257名!竞争比5:1。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批人中的学历含量之高,硕士研究生高达180人,本科生仅有77个,硕士研究生浓度高达70%。

因为是教育人才的缘故,几所中国顶尖师范院校贡献得最多,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

惊呆,北京师范大学可是中国最牛师范大学、教育部直属,只要考上了,各地可是抢着要的。

北师大毕业生,本该在“宇宙最牛中学”深圳中学这样的一线城市最牛学校,拿着年薪三四十万,培养清华北大后备役,没想到居然去抢安徽一个县的教师编制。

中科大、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985/211高校,也贡献了不少子弟。

这些高材生,说是人才引进,其实就是到县里做初中老师。

F县是何方神县,能有如此吸引力?

它GDP只有811.4亿元,只是中国最“牛”县级市的昆山(4748.06亿元)的零头,它辖区内也没有上市公司,与“华夏A股第一县”江阴县(58家上市公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它虽位列中国百强县85名,但在该市3个县中排名最末。

那一定薪酬待遇要很好吧?

不好意思,还真没有。

我看了下,这次引进的人员,能享受的是一次性安家费,本科生3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5万元。

工资嘛,豆瓣有人爆料,每月到手工资2000不到!!!加上去年一次性奖励6.6万元,平均每个月收入7500元。

如果算上公积金双边3300元。每月平均1.08万元。

一整年也就13万不到。

这……珠三角流水线上的拧螺丝工人露出了微笑。

F县不是个例。

比如前阵子广东山区的某十八县,引进82位人才(国内外双一流硕博学士),没想到却收到了足足800多份申请。

为了一个十八线县城的编制,这些来自哈佛大学、利兹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海内外最顶尖院校的博士生们已经争破了头。

还有网友爆料,山东一个贫困县的人才引进,各个都是985。

县城在城镇化过程中,继人口外离、“空心化”后,终于熬出了头,吃到了这一波学历膨胀的红利,收割了一批年轻高知人才。

人才下县,正成为21世纪以来的就业大奇观!

不要觉得十八县的编制不香,以后它只会更香。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有一股神秘力量正在改变中国的就业格局。

没错,就是生育。

今年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总提出:66岁至79是仍是中年,鼓励60岁以上初老群体再就业,让老年人收获更多认同感、荣誉感。

说白了,就是进一步开发老年人的剩余价值。

我理解丁总的心情很急,毕竟中国进入低生育阶段,人口红利式微,14亿人口大国去年只增加了48万人。我们正未富先老,部分地区养老金支付很吃力。

为了国家更好的发展,最富裕的江苏率先探路,本月开始正式实施延迟退休了,只要你想,再干5年又何妨。

饶有意味的是,最近江苏公布2021年统计公报,人口自然增长率-1.12‰,是长三角首个人口负增长的省份。

发现没?年轻人生不动、不愿意生怎么办?小老头、老太无孙可带、无所事事怎么办?

那就再干5年。既解决养老问题,又补充劳动力。

可以预计,接下来各城市、县城的事业单位、国企和公务员系统,会有一波55岁-60岁的人,要奋战到最后一刻。

大家都知道,体制内编制是有限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懂吧。

时代在变。

真不排除未来还会继续下沉,一些名校生的尽头变成了更低一级的乡镇。

你能想象吗?

过去,清华北大学子,可以说是人中龙凤,毕业后大单位抢着要。

如今,他们争相抢要做选调生,提前一步锁定“下乡”名额。

摇身一变是县乡的“驻村”干部、街道的工作人员,骑着摩托车穿梭乡间,处理邻里纠纷。

2021年,清华北大公布选调生签约人数,双双创历史新高,两校的选调生加起来1300多人,比过去几年总和还多。

真是历史的巨变啊!

我来自江西东北部某县的同事说,他老家的县有10几个乡镇,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985硕士做乡长或副乡长,而且都是90后。

最牛的是他高中一女同学,是同济大学的硕士,30岁已经做到了某乡党委书记。

比清华北大的选调生们更积极要“下乡”的,是定向师范生!

国家每年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师范生。

每年都有一批十七八岁的高中毕业生,公费读大学,摩拳擦掌奔赴西部县乡播撒知识的种子。

至少要服务5年。

乡镇的体制之外,还有一些农业大厂的项目在乡村,向985学子释放高薪诱惑:

嘿,年轻人,想赚钱吗?

来猪场啊!

“一月光分红就拿30万”。

据媒体报道,某国内数一数二的养猪公司,为985院校毕业生定制了“120天培养方案”,其中一条路线就是储备未来(养猪)场长的生产线。

简单来说,就是下放到乡镇养猪一线去锻炼学习:有人精准地掌握了骑猪技能,有人被猪撞飞过2米远,有人作为猪场财务却要负责与周围村民搞好关系……

高薪是第一生产力,大批年轻人踏上了养猪的旅程,与猪为伴。

中国乡镇广阔天地,承接了这一波21世纪的“人才下乡”潮。

是什么造就了新一轮的“人才下乡”潮?

大学扩招的供给端膨胀,这只是表层的原因。

更深层的原因隐藏在背后。

这几天,“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引起广泛讨论。

原来是有人提出,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2200万,近5年平均每年150万人离开制造业。直指原因是外卖、电商、网络直播等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就业,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

我觉得这个“锅”,真不能由快递外卖行业背。

为什么要从年轻人身上找原因,年轻人不喜欢吃苦有错吗?想要月薪过万有错吗?想要自由有错吗?

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制造业平均工资月薪5800元左右,远远不及快递外卖群体。更不要说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了,远未达到德国的水平。

要是每一家企业都像华为、宁德时代或小鹏汽车,自动化程度高,在车间盯着机器人,年薪就有二三十万,我想年轻人还是愿意投身制造业的。

虽然,中国制造业已经开始向高端转型了,但要在技术水平、薪资水平和社会地位上达到德国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很早前就分析过,为什么北大复旦高材生的就业会下沉:

每一次重大技术创新都会涌现出一批新兴产业,带动经济进入一段长周期的大繁荣。

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不仅收入比传统行业高,岗位需求也特别多,容纳了大量就业人口。

眼下,新一轮技术革命尚未爆发,上一轮的互联网红利已经过了高峰,在这段时间差里,留给年轻人的选择并不多。

有的,进入了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服务业岗位上,去干保姆、房地产中介、快递小哥……

也有的,为了寻求安稳和社会地位,会选择到小县城、乡镇做教师和公务员,这是一个竞争相对没有那么激烈的渠道。

当代年轻人不容易。

拿广州为例。

60后、70后的大学生,工作包分配,拿“铁饭碗”轻而易举,甚至还能福利分房。就算是凭借自己的工资买房,也能住上越秀天河核心地段的房子。

80后的大学生,赶上了房地产黄金时代,房价开始上涨了,但也贵不到哪里去,有机会住在市中心十几公里范围内。

90后大学生呢?

如果没有六个钱包帮忙,全凭个人努力,估计会直接被甩到四五十公里的增城、花都,每天挤一个多小时的地铁上下班,每月房贷过万不敢辞职。

00后的大学生,如果想要住上大平房,还要体面的社会地位,可能下沉到县城降维打击,就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了。

前面提到的广东某山区的县城,博士年薪26万,硕士年薪13万,对两者还分别给予50万和10万的购房补贴。

一位博士生初来乍到,就可以用购房补贴全款买下一套100㎡的小三居。

对于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还是很香的。

有人说,清华北大学子下沉十八县甚至乡镇,是人才浪费。

毕竟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要好几十万,中国家庭养育一个孩子到18岁的平均成本48.5万。

也有人说,“人才下乡”是好事,人才的流动,有利于弥补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想想,欠发达地区,如果迎来高学历教师,必然会带来教育水平的提升,托起广大村娃的希望。人才下乡,教育公平就有希望。

想想,广大的中国农村,乡镇治理错综复杂,经济发展掣肘多多,相对城市来讲思想较为僵化保守,如果能注入一批批年轻的血液,必然会有一些新的发展思路,我们的乡村振兴就更有底气。

凡事都有两面,不能一概而论。人才下乡也是。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有人进大厂,有人下县乡,大家都有充足的干劲,对生活充满了乐趣,不怨天尤人只管向前,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是行稳致远的。

灯塔路
1 楼
现在 傻逼们知道为什么高铁建得那么偏远了吧
怒月沉海
2 楼
发达的物流快递,昂贵的大城市负担,广阔的乡村发展前景,一切促成了这个结果。从抖音最近流行的乡下网红就可见一斑了
万岁我的国
3 楼
反正我是祖国一块砖头,哪里需要搬哪里
s
searay
4 楼
别人大学是培养精英。中国是培养高级奴才
走马读人
5 楼
鄉光榮 word secret
y
yuba
6 楼
呵呵
a
asdasffdag
7 楼
没本事 当然去自己该去的地方 在北京上海没房没亲属 非得挤在北京干什么? 傻逼小编也赶紧滚
w
wollongong寂寞哥
8 楼
关键问题还是习近平不懂经济打压私人企业外企造成的,要么习近平你就干脆破罐破摔学习普京对付乌克兰的做法疯狂轰炸台湾台南地区然后中国军队武装登陆干死台湾人,要么就继续坚持邓小平做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善与西方关系继续装孙子发展经济引进外企
j
jujubi
9 楼
包子一直要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那就把你垫长城吧,呵呵,傻逼。
r
rootrootroot
10 楼
中国的问题就是在这里,农民治国,整天就是出些土炮招数,什么大学生下乡,牢犯去外网国骂,一点用没用的东西
h
hawlt986
11 楼
花了那多时间,精力和金钱,读了超一流大学的博士,然后下乡去了??如果不是干自己的专业的话,花那么多精力干啥!!!
l
lxcd1
12 楼
考北京土著 北京就完蛋了。看着吧
l
lxcd1
13 楼
你跟用人单位说去
d
dingding6
14 楼
有才华的人在那里都可以为国家作贡献,这是中国高速发展进步的主力军。
君均臣诚
15 楼
浪费资源,培养博士生是下饺子呀!最终喂猪🐷
H
Holycow
16 楼
内卷说得这么高大上真是刷新认知
c
caonimaliuyun
17 楼
就有那么些贱畜, 一会儿不造谣和抹黑一下大陆,就会狗见了屎一样憋不住 就有那么些贱畜, 一会儿不造谣和抹黑一下大陆,就会狗见了屎一样憋不住 就有那么些贱畜, 一会儿不造谣和抹黑一下大陆,就会狗见了屎一样憋不住
炅龙
18 楼
章家敦这时出来吼一嗓子,崩溃了!效果应该过的去。怎么没见章局?
本田人
19 楼
因为大学生太多了吧
x
xcv002
20 楼
广大的中国农村,乡镇治理错综复杂,经济发展掣肘多多,相对城市来讲思想较为僵化保守,如果能注入一批批年轻的血液,必然会有一些新的发展思路,我们的乡村振兴就更有底气。 ============================ 是呀 应该鼓励所有的年轻人下乡 绝对对党妈有太多太大的好处 大部分人到了乡下,在城市就没有就业的压力 反正下了乡死活跟党妈都没有关系 就业数字就好看多了, 党妈马上又可以忽悠gdp上升了 控制跪民更容易 在穷乡下拐卖绑架强奸都没有人知道 八孩妈就困在徐州30年 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就算死了也没人知道也没人在乎
中立
21 楼
澳大利亚鼓励医生下乡怎么解释呢?狗粮们吃屎吐屎。
w
wangyuehong
22 楼
谁也不去农村,社会底层就没人管了,。共同富裕,没有人才,农村怎么富裕?应该的,不能都挤到大城市里
m
myth999us
23 楼
文章说有哈佛的 吓一跳 仔细一看 呵呵
a
abpro168
24 楼
小学博士都能下乡劳改,北大清华学士就不能? 相应狗不理的号召到农村的广大天地去做韭菜! 啊哈哈!😂😂😂 啊哈哈!😂😂😂
s
searay
25 楼
学而优则吏。当小吏能成为统治阶级的走狗
[
[公孙弘]
26 楼
两亿人口灵活就业,失业率早就炸了。不是高知下乡,而是没有就业机会。 中国的就业机会有90%是民营企业贡献的,习包子在位十年国进民退,天天嚷嚷着要把资本家挂路灯,好了,现在资本家跑完了,一地鸡毛你自个儿收拾吧。 两亿人口灵活就业,要么去送外卖,要么去跑滴滴,微博上都在说,最近滴滴叫到的司机听的音乐普遍格调上去了,懂得都懂
w
wisinyyandel
27 楼
: 把‘高级’二字去了吧
l
luckjim
28 楼
领导阶级不能是本民族的落后人群,否则大家一起倒霉。
德国丹
29 楼
一群傻逼狗粮压根就不理解中国13五的发展战略,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一直都首要问题,每年国务院的一号文件100%是跟农业相关的政策解读。中国绝大部分对的贫困人都都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现代人才和经济成本,这点上证明中共是真的在往共同富裕上努力。
娄东风
30 楼
大学扩张的弊端,现在大学生也就是以前的高中生,没啥了不起
l
luckjim
31 楼
,医生下乡给的工资更高。和中国忽悠人去扛苦力根本不是一回事。
x
xcv002
32 楼
中国绝大部分对的贫困人都都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现代人才和经济成本,这点上证明中共是真的在往共同富裕上努力。 ======================== 别忽悠啦 事实就是农村的人两个不是往城市跑 留在农村不过是死路一条 现在中共看到城市失业人口太多,跪民难以控制就全部赶到农村 到了农村男的只能卖血,女的就更惨了。。。。你知道的
x
xcv002
33 楼
医生下乡给的工资更高。和中国忽悠人去扛苦力根本不是一回事。 ========================== 五毛粉红韭菜就别忽悠啦 在中国所有的医生都往城市跑就知道什么是事实 还在监狱发帖的悲催五毛胡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