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主动感染Omicron,好让这一切快点结束?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月9日 1点41分 PT
  返回列表
12222 阅读
20 评论
纽约时间

来源:大西洋月刊;Fortune

翻译:胡安

编辑:江南

一名男子在接受新冠检测。

能不能主动感染Omicron,好让这一切快点结束?

在过去的两年里,30多岁的纽约学生玛丽对新冠的看法是正确的:她不想得这种病。然后,在12月中旬,当具有免疫逃逸能力的Omicron变种席卷她所在的州时,新冠病毒还是找上了她。但玛丽接种的三剂疫苗帮助她的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到年底,她和她的几个朋友发现大家都在做着同样的流行病数学题:疫苗+疫苗+疫苗+感染=……肯定能得到一个合理的安全性,对吧?

所以他们开了一个新年晚会。12月结束时,10个人前往北部举行了一个为期两天的不戴口罩狂欢,所有人都是最近得了新冠并康复,而且已经结束了隔离期。他们在庆祝2022年的开始,但这也是某种感染后缓解的开始——一种正常的感觉,一个放松和交流的机会。“我们认为我们中没有人会传播疾病,因为我们都已经康复并转阴了,”玛丽告诉我。也许他们甚至因为近期感染,有了一点点额外的免疫力——几乎就像病毒给了他们一个额外的奖励。

这种解脱感有一定的科学逻辑:更多地接触病毒片段,确实会逐渐增强免疫力。因此,想象感染会让人的抗病毒盔甲变厚,这有合理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当阿里·埃利比迪(Ali Ellebedy)一家五口在圣诞节时感染新冠时,他表示“不怎么担心能不能去得成我的下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定于本月晚些时候举行(如果Omicron疫情没有导致它取消的话)。埃利比迪是一位华盛顿大学的免疫学家,也已接种了三剂疫苗。对他、玛丽和许多其他像他们一样接种疫苗的人来说,最近的这一波创造了一种后新冠时代的蜜月期。

不过,就像任何蜜月一样,这一次必然也是短暂的。任何疫苗或病毒组合都不可能在未来与新冠的斗争中无坚不摧。无论是通过接种疫苗还是自然感染获得,免疫都不是绝对,而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发挥作用。

从很多方面来说,免疫是一种重复的游戏。免疫细胞暴露在威胁中越频繁、越强烈,它们就会越坚决地与之战斗,而且它们收集到的微生物信息也会储存得越久。时间和病毒突变会削弱这些保护;疫苗和感染则会让保护力得以恢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疫苗都需要多次接种的原因之一。

同样,感染一次新冠也不足以保证长期安全。但是,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的医生、疫苗研究员艾里斯·科利尔(Ai-ris Yonekura Collier)告诉我,在接种疫苗的基础上,感染可以诱导出“近乎于加强针的反应”。获得免疫的身体将重新唤醒老练的免疫细胞:B细胞释放出新的病毒抑制抗体,T细胞杀死被感染的细胞。这就是包括加州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的谢恩·克罗提(Shane Crotty)在内的一些免疫学家所称的“混合免疫”的一个版本,即感染+疫苗接种的组合式免疫,是一个人可以合理获得的关于新冠病毒的最全面的训练之一。这种现象在接种疫苗之前遇到病原体的人身上得到了最好的研究,但现在科学家们正在收集有关它如何反过来发挥作用的数据。这样做的回报可能是巨大的:人体防御的数量和质量有望提高,即使是针对新的变异同样如此;再感染率应该会下降。

因此,对于许多最近被感染的人来说,这可以算作一种安慰奖。理论上,疫苗接种后的感染可能会以我们的疫苗无法做到的方式影响免疫系统。虽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新冠疫苗都以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为中心,但与实际病毒的战斗为人体提供了更多有关其解剖结构的信息。真正的微生物也能对病毒的自然入口点,即鼻腔和口腔产生呼吸道特异性的防御,而臂内注射并不擅长于此。多伦多大学免疫学家詹妮弗·戈默曼(Jennifer Gommerman)告诉我:“如果这些措施得以维持,就能提供很大的保护,防止随后的感染。”(戈默曼还认为,在未来,向鼻子喷疫苗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举措。)由于我们目前的疫苗仍然是基于古老的、祖先版本的SARS-CoV-2,疫苗接种后与高度变异的Omicron变种的碰撞提供了更最新的情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免疫学家里希·戈埃尔(Rishi Goel)告诉我,感染Omicron可以唤醒那些对之前的变异没有反应的免疫细胞,从而有效地“扩大你的免疫反应”。

但问题是,这一切都不确定,尤其是在考虑到棘手的时间变量时。病毒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惩罚性的代价——传播、疾病、死亡。但如果它们被清除得太快,它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教会身体一些新的东西。而这些动力部分取决于每个人最后一次接种加强针的时间。例如,最近接种疫苗的人体内可能仍然充满抗体,能够迅速清除病毒。埃利比迪在接种加强针大约一个月后,被他患新冠的妻子给传染上,并出现了非常轻微的症状,他认为这就是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从疾病严重程度的角度来看这很好。但是,被截断的感染也可能缩短免疫系统对病毒本身的审查过程。身体有时会试图调整自己的防御以配合对手的进攻,轻微的感染并不总是值得大张旗鼓地发动保护。之后与病毒的接触可能会刺激细胞做出更剧烈的反应,并储存下另一组防护措施——但要冒更长时间、更危险、更具有传染性的感染风险。

此外,还有一系列其他因素也会影响一次突破感染所带来的保护效果:年龄和健康状况;疫苗品牌、剂量和时机;变异的基因组成。(大多数人无法确定他们是感染了Delta、Omicron还是另一种变种。)虽然每一剂特定疫苗提供的免疫刺激物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实际感染并不会给每一个被感染的人提供相同的剂量。“人们出现的免疫反应大相径庭,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斯坦福大学免疫学家王泰(Taia Wang)告诉我。一些最近被感染的人可能只获得了轻微的保护,这可能不足以在不远的将来避免另一次感染。

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接种疫苗后的感染确实会增强接种者的免疫反应,最基本效应的持久性仍然是个未知数。南非非洲卫生研究所的病毒学家亚历克斯·西格尔(Alex Sigal)告诉我,他怀疑,随着抗体水平自然下降,突破感染后获得的“金针罩”可能会在几周内消散。我们也不知道Omicron特有的保护——如果真有并持续下去的话——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我们抵御下一个变种。疫苗+疫苗+疫苗+感染的结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因为感染带来的始终是一个未知的量,其保质期也未知。

我们还有另一个更大的方程要处理。每个人对新冠的个人计算都是全球总和的一部分,目前,全球出现了创纪录的病例,在一些地方,住院率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即使接种了疫苗,也不能保证感染是“轻微的”;有些人总是比其他人受到更大的打击。Omicron病毒可能没Delta那么容易让人住院,但人们无法选择会感染哪种类型的病毒,或者他们会把病毒传染给谁。戈默曼还担心Omicron引发的长期后遗症带来的负担,研究人员还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最终,这种病毒可能会感染几乎所有人。这并不意味着它现在就得感染我们所有人。如果我们都想挤在同一个地方,蜜月就算不上蜜月了。

人们在接种新冠疫苗。

Omicron可能带来群体免疫,

但不会持续太久,且代价巨大

周一,美国报告了超过100万例新冠肺炎病例,创下历史新高,许多人开始讨论,美国是否能在这场疫情近两年后最终实现群体免疫。

“很多人都在谈论,Omicron可能就是终结者了,这场大浪最终会让大多数人被感染,我们有可能达到群体免疫水平,”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麦戈文医学院传染病学主任路易斯·奥斯特罗斯基(Luis Ostrosky)博士说。

以色列首席卫生顾问纳赫曼·阿什(Nachman Ash)对此表示赞同,他最近表示,基于Omicron感染激增,他相信以色列能够达到群体免疫。卫生部总干事阿什星期天说:“感染人数必须非常高,才能达到群体免疫。这是可能的。”

卫生界所称的“群体免疫”通常指的是在当大部分人群具有免疫力时,病毒或细菌无法找到可以繁殖的宿主。群体免疫可以通过让足够多的人感染病毒并建立自然免疫,或者通过强大的疫苗接种覆盖率来实现。根据梅奥诊所的数据,大约94%的人必须具有免疫力,才能成功阻止传播。

但奥斯特罗斯基说,群体免疫,特别是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问题是它可能是有时限的。“我们总是在几个月后开始看到抗体下降,”他说。不仅有时限,而且可能无法抵御病毒的其他突变。奥斯特罗斯基说:“对特定变种的感染并不能保证预防未来的变种。”

12月28日,洛杉矶机场的人流。

只要新冠能够变异,持久的免疫可能就不会出现。梅奥诊所疫苗研究小组负责人格雷戈里·波兰(Gregory Poland)博士周二表示,如果又出现了另一种担忧的突变,能够更彻底地避开人们已经建立起来的抗体,“我们就得从头再来”。

“所以,说‘让我们去搞群体免疫,所有人都被感染,然后一切就结束了,’这是一种非常冒险的主张,’”奥斯特罗斯基说。

奥斯特罗斯基说,自然群体免疫也有一个非常现实的缺点,那就是极其多的人会被感染,这当中免不了会有不少最终在医院死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依赖群体免疫作为一种战略来摆脱大流行。这是有代价的,”他说。

“人们会想,‘哦,Omicron,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想法不对,它是一件大事。如果你没有接种疫苗,Omicron对你来说是一个大问题,”梅奥诊所的波兰说。

对于那些免疫系统健康的人来说,感染O变种可能比未接种疫苗的人要温和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传染给其他脆弱的人。新冠的长期后遗症仍然令人担忧。“获得免疫基本上是对抗这种病毒的一种武器,”波兰说。

许多卫生专家说,获得某种程度免疫力的最好方法是通过接种疫苗。与自然免疫一样,接种疫苗的免疫可能不会持久,但成本不会那么高。

以流感为例,这是一种仍然会季节性爆发的呼吸道病毒,但有了季节性流感疫苗能帮助减轻最严重的影响。“这似乎是新冠病毒正在慢慢发生的事情。它将发生变化,成为一种地方病。”波兰说。

“如果你在今年秋天接种了流感疫苗,我希望你接种了,那么你接种的是一种首次出现在1918年的流感变种。所以,100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在接种疫苗,”波兰补充说。“而从现在开始100年后,我们的曾、曾、曾孙辈,仍然需要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奥斯特罗斯基说道:“我将Omicron视为我们最后的警告。”奥斯特罗斯基认为,如果美国不采取“极端和持久”的措施,新冠总会发生突变,甚至产生一种完全对疫苗、治疗方法、甚至通过目前可用的检测产生耐药性的变种。

美国需要采取哪些极端措施?奥斯特罗斯基说,很简单,更广泛地接种疫苗,更普遍地戴有效的口罩。他认为,美国需要达到一个最低门槛,即60%至70%的人接种疫苗。

“有时我们看到疫苗数据显示,90%的成年人接种了疫苗,但当只有20%的儿童接种时,这就不起作用了。我们需要一种整体的疫苗接种率。”他说。

文学少年
1 楼
伤天害理的想法。不少人已经得过几次了。
M
Mydearpig
2 楼
那意思就是【能死多少盡量死吧,沒死的你是倖存者】,西方這些無能的政客媒體從今以後就別虛偽的叫囂:人權,自由,民主。 。 。 ---人死燈滅,一切玩完!你還怎麼人權,自由,民主? ? ?
本文小编
3 楼
带菌者一时成了抢手货,人们争先恐后挤进病人家里蹭病毒🦠。呵嚛。
带球下山
4 楼
纽约时间😂
漫途
5 楼
还只是个理论 这是在鼓励人去试验?
开心小黄人
6 楼
能,人死完了。病毒自然就消失了
灯塔路
7 楼
又瞎鸡吧邪恶带节奏
有空来喝茶
8 楼
真牛逼,啥环境可以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记得去年天朝一个老师就提了一句:“我们是否能考虑下群体免疫”就被拘留了15天。
潜水7年多
9 楼
这充分的表现出绝望。如果南非病毒是播种机,后面再跟一个收割机怎么办。这是场丧失理性的赌博。 很快,3-4个月后就会出成绩单,我也希望这次人类能赌赢
陷疯稻谷
10 楼
听起来很有道理哦,请美国人帮忙探路吧,中国会摸着美国人的狗头再做决定
心中很平静
11 楼
中国每年死亡人数以及原因(数据取自柳叶刀下,可自行百度每项数字验证) 1.心血管病 397万人/年平均 2.癌症 229万人/年平均 3.脑卒 196万人/年平均 4.吸烟 150万人/年平均 5.高血压 100万人/年平均 6.酗酒 70万人/年平均 7.过劳死 60万人/年平均 8.大气污染死亡38.5万人/年平均 9.自杀 28.7万人/年平均 10.车祸 10万人/年平均 美国目前新冠死亡总人数 80万人,两年。 年平均40万人。 而且此病有抗体,有疫苗。 所以希望媒体发布数据的时候把参照物发出来,这样数据看起来比较明朗。
开心小黄人
12 楼
因为他没说at what cost. 就是胡扯淡了
开心小黄人
13 楼
不知道你发这数据在说明什么?美国这八十万相当于大气污染死亡
大王和和小王
14 楼
台猪担起责任来
t
tvfix
15 楼
今年有50%的同事时不时地干咳,以前从未见过.其实应该是已经感染了,轻症而已.有些人会是超级传播者,大部分人不是。 核酸检测就是个笑话,明显有症状的测出却是阴性.时阴时阳,假阴性太高.劳累抵抗力差病毒发作的时候,才能测得出阳性 我在网上也看到英国的一个科学家研究报告,发现有多个版本的cov。他说“早期版本的cov已经全球传播了十数年". scmp点com/news/china/science/article/3077442/coronavirus-pathogen-could-have-been-spreading-humans-decades 我估计第一代弱化的cov-1和弱化的MERS冠状病毒可能早已广泛的传播于全球。全球这几年一些肺炎病例很可能是cov-1感染 我估计全球大城市10-15%人经过17年传播已感染了A型cov-1,新冠比旧冠毒性强5-10倍,血液检测抗体会是一样,无法区分开 我认为这个病毒像乙肝.切记!一旦感染终身带毒.它是一种首先寄居于气管支气管,引起干咳,慢慢就感染到肺的慢性肺病毒 “痊愈”的其实都带毒,身体劳累后抵抗力下降再咳嗽,病毒又会传播.我家都感染18年了,至今复发了4-5次,无法痊愈. 说明Sars Cov 这种RNA病毒的疫苗很难研制.HIV和Ebola病毒也都是容易变异的RNA病毒,40年了,至今研制不出疫苗。 现在的这个新型cov-2可能是2015年合作者石正丽提供百种蝙蝠病毒给美国北卡大学,教授Baric玩玩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改进 病毒.毒性更强,更多刺突,传染性更高。他们声称“很好地感染了实验老鼠的肺”。自然界有肺的动物可能大多都会被感染 nature.com/articles/nm.3985 这就是2015年他们合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合成功能增强型蝙蝠病毒的论文 ishare.ifeng.com/c/s/v002Wc023jf0DoXM2TBkDj3YF3jzWY4fzncn-W-_i3XvmCAo_ dy.163.com/article/FBPK70FS053296CT.html 和 med.china.com.cn/content/pid/158414/tid/1015 学生石正丽有没有 从北卡大学得到了这个病毒样本呢? 我猜 "有". 还可能泄露了 boxun.com/news/gb/pubvp/2021/03/202103010132.shtml 因为泄漏的病毒跟实验室的病毒基因应该99.9%相同.不然为什么这么怕检查?当时就检查不是最好的自证清白的机会吗?? 这也是为什么英裔国家科学家老是说病毒没有人工合成的痕迹(帮中国?奇怪吧!),而俄罗斯印度的科学家说有人工的痕迹。 这也是为什么开始时政府总想隐瞒什么,训诫医生,销毁病毒样本.军管武毒所,颁布生物安全法,收取武汉公务员军人护照 1月3日就只通知美国(没通知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包括国内自己)美国马上断航。国内反而不知道怎么回事,还开万家宴 后来中美两国互相摔锅,川普不得不暗示说“我和习主席都知道病毒哪来的".据信美国福齐领导的组织一直在资助武毒所 的冠状病毒研究。最近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问到要不要中国赔偿新冠损失时暗示:拜登政府不太会就疫情责任惩罚北京. 新冠病毒完全就是傻B科学家作死搞出来的,"美国合成,武毒所泄漏" ,两国责任 55开46开37开都行,抓几个责任人坐牢. 关键是这个罪责太大,赔不起。中美都不承认,现在全部的黑锅都是中国一个背上了,麻烦大了。不如捅出去算了。 我的一些白人同事也看了nature杂志上发表的那个他们声称“功能性改进了蝙蝠病毒”的论文,他们也都意识到是这么回事 其实全球大多数政府也都猜到是这么回事.土共政府再捂着又有什么意义呢?应该捅出去,如果美国人知道是美国教授合成的 对中国人的仇恨应该会减轻一些,又何必捂着呢? 再看看总结 :wenxuecity点com/news/2021/01/17/10243931.html 病毒实际上具备了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与功能,又能以流感的方式大范围内传播,即使是宿主通过治疗恢复了健康 病毒可能还会终身寄生在宿主体内,等到各种条件具备的时候,它将再度生机萌发兴风作浪.(也就是我家的例子:劳累后复发) 病毒将永远存在,10年后最终全球几乎100%的人都会得这个乙肺,几乎无人可以幸免。折寿至少5-10年
t
tvfix
16 楼
以下是关于这个新/老/冠状病毒的特性和来龙去脉最准确的描述,基于我家和朋友家和至少3名网友的同样病例的事实. 鉴于很多五毛拿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在早于武汉大爆发的本国血液样本检出过冠状病毒阳性抗体以甩锅欧洲. 这些阳性血液,欧洲的科学文献有报道,是事实。是因为:这是第一代老冠状病毒的感染.现在多种冠状病毒在同时流行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90053621001075 2003年的sars老冠病毒cov-1根本没有消失,其实早就传播全球18年了!!更厉害的新冠cov-2是人工功能增益研究的产物 由于不让post web link, 请把网址链接中的点换成 . wenxuecity点com/news/2020/11/21/10084137.html 2002年底sars在广东爆发,传遍全球,共有8439人得病,逾800人死亡,2003年夏sars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致死率10%的病毒半年就自己消失的.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持续2-3年造成全球17亿人中5千万-1亿死亡, 致死率才5%.后来应该是群体免疫了,基因不好的都死了.病毒毒性代代减弱,不再致命,瘟疫结束. 2003年的sars也不可能几个月就消失。只是几代后病毒毒性减弱,弱化的sars-cov-1 A型病毒早已经在全球传播开来. 我为什么现在这样怀疑呢? 首先声明本人家族无任何哮喘气管过敏等遗传疾病.本人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堪称半个医生. 我在广州曾经生活了12年,2003年的11月,也就是致命sars疫情"结束"后不久。我经常去广州文冲船厂和广远船厂干活 有一次我跟一个老外机务主管(他的病毒可能从船厂员工那里传来)仅仅聊了几分钟, 1-2米的距离,他不停的干咳。 几天后,我突然爆发剧烈咳嗽。每隔几秒钟就要咳。少痰,不发热,不疲劳,不头痛,晚上躺下比白天坐着咳得厉害 我活了30几年来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极其剧烈的咳嗽,整日整夜地咳,咳得肺都要出来了.一星期之后咳嗽慢慢减弱停止。 5个月后2004年4月我坐了18小时飞机移民加拿大蒙特利尔,旅途很劳累,刚住在朋友家里第二天这种剧烈咳嗽又无端爆发了 整晚地咳,有少许脓痰,一星期后咳嗽慢慢减弱停止。2004年10月飞回广州,旅途劳累.咳嗽又发作.打吊针,吸雾化才好. 这种咳嗽2004年初就传给了我的老婆和女儿。老婆和4岁的女儿也咳嗽,但是没我的厉害。女儿肺炎住院过一周。 2019年新冠后我意识到我家得的应该就是cov-1。2004年以后,我观察到很多广州人都在干咳。sars之前没有这种现象。 感染后根据个人免疫反应不同有两种症状:1>剧烈咳嗽一周后会消失,劳累会复发 2>无剧烈咳嗽期,只成年累月轻微干咳 一广州朋友的女儿也那时得过肺炎低烧住院,刚打电话问了他母亲为何在2008年左右60来岁就突然去世?她以前身体挺好的 他说是咳嗽,心肺功能衰竭,肺纤维化!天了!典型的sars症状!广州鸟政府17年来一直在隐瞒偶发的弱化版sars肺炎病例. 操! 我认为从2003年到现在至少50%广州人已经感染了弱化版的sars-cov-1。这也就是冠状病毒同一个的“祖先”版本 2015年我坐大巴温哥华到洛杉矶沿线7日游,每天坐车8小时.前4天不咳嗽,后半程很劳累,咳嗽又爆发,休息一周后平复正常。 2019年6月一位住richmond的朋友经过日本旅游回大连探亲.他说在日本下飞机后爆发了剧烈咳嗽.少痰,发烧7天,吃西药无效 3星期后自愈。他说以前从没经历过这种剧烈咳嗽,很奇怪。他在飞机上或在richmond已经感染了?sars-cov1 or cov2 ?? 还有一温哥华认识12年的朋友.最近3年每次见到他,注意到他总是偶尔干咳,就跟2004年后大部分广州人的干咳症状一样. 我本人在2019年12月底的某一天,我从Ferries下班回来,下午就明显感到喉咙不舒服,意识到不妙,似乎感染了什么. 果然第二天咳嗽发作,有黄色脓痰,这次咳嗽持续3-4周,以至肺部有湿罗音,吃了10天罗红霉素才好转。sar-cov-2 ?? 也许我已经有的sars-cov-1抗体有助于抵抗cov-2不至于重证?? 如果这样的话,那很多广州人有cov-1的抗体是因祸得福了
y
youngyang
17 楼
呵呵,我給你一個參照物。 美國總人口為3億人,新冠死亡人數百分比為0.24%; 以這個百分比乘以中國14億人口,即如果中國實行類似美國的開放政策,保守估計總死亡人數為340萬人,輕輕鬆鬆成為年底第一死亡原因。要是你想更客觀點,還可以考慮美國的醫療資源多於中國這個因素以及,以印度和南非為鑒,感染人口多極可能導致病毒再一次變異。心血管病和癌症可不會因為患病人口多而變異吧?中國要是真開放了並導致最糟糕的結果,你會寬容嗎?
心中很平静
18 楼
: 你这是两年的比例啊,一年平均才0.12%。一年平均也才150万。而且病毒变异是越来越弱了,后代效果明显不如初。第一年死亡60万,后面变异这么多,死亡率上不去了。扛起疫苗都起来了。自信点
心中很平静
19 楼
抗体疫苗都起来了,明显死亡率加不上去了。我到希望加上去让我看看
s
sibakouen
20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