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上个周五,58岁老哥John Riddle正在佛罗里达布劳沃德的家中休息,
突然间,他听到卫生间传来一阵“嘶嘶”、“嘶嘶”的怪声。
老哥以为哪个水龙头没有拧紧,便跑来卫生间看看情况,
没想到掀开马桶盖一看,差点把他吓到灵魂出窍....
马桶之中竟然凭空出现了一只大号鬣蜥(liè xī),
这家伙四肢趴在马桶壁上,听到动静,它张大嘴巴、扭头看向门的方向,
一不小心和John四目相对。
前方预警!!!
一时间,双方除了惊恐,也不免有些尴尬。
但说什么,自己都是这个马桶的主人,老哥振作起来,决心要向这位不速之客宣示一下主权。
于是,他抄起游泳池的捞网,朝马桶里使劲捞了几下,
但这家伙个头太大,根本不起作用。
老哥深呼吸了几次,鼓起勇气,打算徒手把鬣蜥抓出来,
没想到这玩意儿一个转身就钻进马桶的下水管里,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卫生间被搞得凌乱不堪,老哥也精疲力尽,
他给卫生间做了一个简单的遮挡,避免鬣蜥再次出现,跑进卧室或者其他房间里,
然后又给“专业捕蜥机构”打了电话。
坐立不安地等待了几十分钟,老哥决定自己先去探探情况,
果不其然,鬣蜥又从马桶中爬了出来,躲在水箱后面。
他再次拿起捞网,成功把它从房子里赶了出去,
鬣蜥跳进泳池,从排水孔里逃走了....
John在佛罗里达生活了30多年,对于这种爬行动物并不陌生,但从未想过它会在自己的马桶中出现。
这栋房子他住了21年,上厕所时从未有过顾虑,
但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他只希望发生过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不然自己的小心脏,可能真的承受不来....
正如John所说,这种情况在其他地区非常罕见,但佛罗里达人早已见怪不怪。
百科书上解释说,鬣蜥(Iguana)常见于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不过现在,“佛罗里达的厕所”也可以加入到这一名单中,
每个佛州人在上厕所之前,都应该仔细地看一看马桶。
鬣蜥是佛罗里达的外来物种,关于它们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1965年,
当时在迈阿密-戴德县第一次发现了野生鬣蜥。
14年后,人们又在麦尔兹堡附近的博卡格兰德看到了这一物种,
据传当地有人从墨西哥带回一对鬣蜥作礼物,不料这两个家伙却逃了出来,担起亚当和夏娃的责任,繁育出一个庞大的族群,世世代代侵扰着这片不属于它们的土地....
鬣蜥经常爬树,身长(从鼻子到尾巴)能达到1.8米,
它们喜欢在房顶上闲逛,在屋子下面乱挖,还是天生的游泳健将,下水道的王者。
这些家伙能够长时间屏住呼吸,在复杂的管道里钻来钻去,再在不经意间从马桶里窜出来,把人们吓得惊魂失魄....
鬣蜥侵占佛州马桶的新闻屡见不鲜。
2015年,劳德代尔堡一名女士给专业机构打了电话,请他们来疏通家中堵塞的马桶,
怎料水管工发出一声尖叫,然后从下水道中拽出一只死掉的鬣蜥....
2018年7月,住在比斯坎湾的一名资深记者家中也遭“不速之蜥”突袭,
他戴上滑雪手套、放毒面具,再穿上防弹背心,全副武装将鬣蜥从马桶中“搬”了出来,
然后用一条沙滩巾裹住,将其放回野外。
鬣蜥似乎能理解他的好心,对他嘶嘶几声,还咬了咬下巴,然后就转头跑开......
另一位住在帕尔梅托的妈妈就没那么勇敢了,她从小就害怕蜥蜴、鳄鱼等爬行动物,
看到马桶中露出一角带有鳞片的尾巴时,她吓到面色苍白、瘫坐在地上,还是9岁的女儿跑来才让她又恢复了神智。
当时她的丈夫不在家,母女俩实在没有勇气独自解决如此恐怖的问题,
于是她在网上发了求助信息,好心的邻居立即抄着家伙赶了过来,帮她把鬣蜥逮住,又转送到一个野生动物康复中心之中....
由于类似的事件频繁发生,人们对于鬣蜥的习性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
它们通常在12月-2月进行交配,天气转暖后便会出来活动,在树上和树下爬来爬去,在屋顶上晒晒日光浴,再到人类的厕所里玩上一圈。
它们不仅可以从下水道爬进马桶,也能钻进卫生间天花板或墙壁的通风口,给主人一个从天而降的“惊喜”.....
因此有专家呼吁,房主应当用屏风挡住这些管道,以防包括鬣蜥在内的任何动物偷偷溜进家中。
但这么做的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即使自家把通风口牢牢挡住,也不能保证邻居会采取同样的做法。
一旦给鬣蜥钻了空子,它就能迅速地在下水道系统中到处游走,谁知道它的下一个出口在谁家呢?
如今在佛罗里达,鬣蜥已是公认的害虫,
州政府鼓励人们以人道的方式将其了结,不需要任何打猎许可证书,
“职业捕鬣蜥人”的工种也应运而生。
他们的生意相当忙碌, 一位叫Cera的捕蜥人在工作的头两年里,一共捕杀了16000只鬣蜥,
直到现在,仍保持着每年一两千只的速度。
佛罗里达的李县甚至还设立了“鬣蜥税”,专门用于支付捕蜥人的费用。
不过,佛州现在似乎是抱着“见一只杀一只”的态度在处理鬣蜥,没有找到根治的办法。
那么人类真的束手无策吗?
这位资深捕蜥人Cera给出了答案,他曾写过一本名叫《拯救佛罗里达,吃一只鬣蜥吧》的食谱,
里面介绍了包括鬣蜥塔可在内的种种吃法。
只是这玩意儿……
真的有人愿意吃吗-。-?
(本文部分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本文部分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本文部分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上个周五,58岁老哥John Riddle正在佛罗里达布劳沃德的家中休息,
突然间,他听到卫生间传来一阵“嘶嘶”、“嘶嘶”的怪声。
老哥以为哪个水龙头没有拧紧,便跑来卫生间看看情况,
没想到掀开马桶盖一看,差点把他吓到灵魂出窍....
马桶之中竟然凭空出现了一只大号鬣蜥(liè xī),
这家伙四肢趴在马桶壁上,听到动静,它张大嘴巴、扭头看向门的方向,
一不小心和John四目相对。
前方预警!!!
前方预警!!!
前方预警!!!
一时间,双方除了惊恐,也不免有些尴尬。
但说什么,自己都是这个马桶的主人,老哥振作起来,决心要向这位不速之客宣示一下主权。
于是,他抄起游泳池的捞网,朝马桶里使劲捞了几下,
但这家伙个头太大,根本不起作用。
老哥深呼吸了几次,鼓起勇气,打算徒手把鬣蜥抓出来,
没想到这玩意儿一个转身就钻进马桶的下水管里,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卫生间被搞得凌乱不堪,老哥也精疲力尽,
他给卫生间做了一个简单的遮挡,避免鬣蜥再次出现,跑进卧室或者其他房间里,
然后又给“专业捕蜥机构”打了电话。
坐立不安地等待了几十分钟,老哥决定自己先去探探情况,
果不其然,鬣蜥又从马桶中爬了出来,躲在水箱后面。
他再次拿起捞网,成功把它从房子里赶了出去,
鬣蜥跳进泳池,从排水孔里逃走了....
John在佛罗里达生活了30多年,对于这种爬行动物并不陌生,但从未想过它会在自己的马桶中出现。
这栋房子他住了21年,上厕所时从未有过顾虑,
但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他只希望发生过的事情不要再发生,
不然自己的小心脏,可能真的承受不来....
正如John所说,这种情况在其他地区非常罕见,但佛罗里达人早已见怪不怪。
百科书上解释说,鬣蜥(Iguana)常见于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不过现在,“佛罗里达的厕所”也可以加入到这一名单中,
每个佛州人在上厕所之前,都应该仔细地看一看马桶。
前方预警!!!
前方预警!!!
前方预警!!!
鬣蜥是佛罗里达的外来物种,关于它们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1965年,
当时在迈阿密-戴德县第一次发现了野生鬣蜥。
14年后,人们又在麦尔兹堡附近的博卡格兰德看到了这一物种,
据传当地有人从墨西哥带回一对鬣蜥作礼物,不料这两个家伙却逃了出来,担起亚当和夏娃的责任,繁育出一个庞大的族群,世世代代侵扰着这片不属于它们的土地....
鬣蜥经常爬树,身长(从鼻子到尾巴)能达到1.8米,
它们喜欢在房顶上闲逛,在屋子下面乱挖,还是天生的游泳健将,下水道的王者。
这些家伙能够长时间屏住呼吸,在复杂的管道里钻来钻去,再在不经意间从马桶里窜出来,把人们吓得惊魂失魄....
鬣蜥侵占佛州马桶的新闻屡见不鲜。
2015年,劳德代尔堡一名女士给专业机构打了电话,请他们来疏通家中堵塞的马桶,
怎料水管工发出一声尖叫,然后从下水道中拽出一只死掉的鬣蜥....
2018年7月,住在比斯坎湾的一名资深记者家中也遭“不速之蜥”突袭,
他戴上滑雪手套、放毒面具,再穿上防弹背心,全副武装将鬣蜥从马桶中“搬”了出来,
然后用一条沙滩巾裹住,将其放回野外。
鬣蜥似乎能理解他的好心,对他嘶嘶几声,还咬了咬下巴,然后就转头跑开......
另一位住在帕尔梅托的妈妈就没那么勇敢了,她从小就害怕蜥蜴、鳄鱼等爬行动物,
看到马桶中露出一角带有鳞片的尾巴时,她吓到面色苍白、瘫坐在地上,还是9岁的女儿跑来才让她又恢复了神智。
当时她的丈夫不在家,母女俩实在没有勇气独自解决如此恐怖的问题,
于是她在网上发了求助信息,好心的邻居立即抄着家伙赶了过来,帮她把鬣蜥逮住,又转送到一个野生动物康复中心之中....
由于类似的事件频繁发生,人们对于鬣蜥的习性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
它们通常在12月-2月进行交配,天气转暖后便会出来活动,在树上和树下爬来爬去,在屋顶上晒晒日光浴,再到人类的厕所里玩上一圈。
它们不仅可以从下水道爬进马桶,也能钻进卫生间天花板或墙壁的通风口,给主人一个从天而降的“惊喜”.....
因此有专家呼吁,房主应当用屏风挡住这些管道,以防包括鬣蜥在内的任何动物偷偷溜进家中。
但这么做的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即使自家把通风口牢牢挡住,也不能保证邻居会采取同样的做法。
一旦给鬣蜥钻了空子,它就能迅速地在下水道系统中到处游走,谁知道它的下一个出口在谁家呢?
如今在佛罗里达,鬣蜥已是公认的害虫,
州政府鼓励人们以人道的方式将其了结,不需要任何打猎许可证书,
“职业捕鬣蜥人”的工种也应运而生。
他们的生意相当忙碌, 一位叫Cera的捕蜥人在工作的头两年里,一共捕杀了16000只鬣蜥,
直到现在,仍保持着每年一两千只的速度。
佛罗里达的李县甚至还设立了“鬣蜥税”,专门用于支付捕蜥人的费用。
不过,佛州现在似乎是抱着“见一只杀一只”的态度在处理鬣蜥,没有找到根治的办法。
那么人类真的束手无策吗?
这位资深捕蜥人Cera给出了答案,他曾写过一本名叫《拯救佛罗里达,吃一只鬣蜥吧》的食谱,
里面介绍了包括鬣蜥塔可在内的种种吃法。
只是这玩意儿……
真的有人愿意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