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美国3年没感染:普通人如何挺过疫情放开的第一波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7日 16点5分 PT
  返回列表
61090 阅读
16 评论
雷叔写故事

最近很多地方的防疫工作发生了变化。

浙江、江西不要求扫场所码了。

山东取消了强制“落地检”。

郑州、南京乘坐轨道交通不查核酸了。

上海对7天内无核酸记录的人也不再赋黄码。

北京公共场所也不再查核酸了,甚至进出京也不用核酸了。

还有许多城市在优化防疫措施,大家看完后表示改变来得好快。

这个过程还在继续,也许我发文的当天又出现不少新消息。

其实看看媒体发文的角度,也能明白现在到底是怎样一个状态:

有人觉得这转变来得有点太快了。

也有人持悲观态度,认为一定会得病,得病一定会有后遗症。

其实不用这么悲观,会不会有后遗症另说,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被感染。

有个博主在早就放松防控的美国已经三年了,至今也没感染。

她说自己就是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在人密集的地方不摘口罩,保持人际距离,等等。

我不少在美国的同学也是一样,打了疫苗,然后用新冠初期的那些措施保护自己,至今三年了也没感染,或者说从来没出现过感染的症状。

还是那句话,疫情防控终将进入“包产入户”状态,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即使公共防护不那么严格,如果你想防护,其实也是有办法自己保护自己的。

所以如果你非常担心的话,以下有一些建议。

我搜集了一些网上居家囤药的推荐。

医疗博主庄时利和按照“抗病毒”、“缓解症状”两种目的给出了药物清单。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按照症状和人群推荐药品。

丁香医生的清单也类似。

有 退烧、镇痛 的。

 缓解鼻塞和鼻涕的。

 止咳、消痰的。

还有具备多种功能的复方制剂。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总结了一些缓解不适症状的药物。

怡禾健康针对新冠轻症,也给出了一套用药建议。

 包括针对儿童的:

 针对成人的: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

这些清单提到的药品各有不同,我提炼出了每份清单里的共同点。

 发烧时 ,可以吃: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这些退烧药还能镇痛,也可以缓解喉咙疼、头疼、肌肉酸疼等症状,需要时使用1种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3月的时候,针对原始株的新冠病毒,WHO曾警告说布洛芬有可能会加重病毒感染。但针对奥密克戎还没有类似说法。

如果很在意,可以把布洛芬从清单中划去。

 痰咳时 ,可以吃:

溴乙烯;

氨溴索;

愈创甘油醚;

乙酰半胱氨酸。

 干咳时 ,可以吃:

福尔可定(处方药)。

如果小孩子急性咳嗽了,服用蜂蜜的效果不亚于右美沙芬。

 流鼻涕时 ,可以吃:

氯苯那敏。

如果孩子流鼻涕,鼻塞症状严重,也可以用盐水冲洗鼻腔来缓解。

上面有一些药品是处方药,个人无法购买,必须有执业医师或者是执业助理医师开具处方之后,凭处方到药店购买。

家庭日常囤药还是可以考虑一些非处方药,虽然不能直接对抗病毒,但能够缓解症状。

普通人还是得酌情购买。

针对奥密克戎真正意义上的特效药还没有,这些药主要的作用就是缓解症状。

就算现在那几个抗病毒的药物,也多半是处方药,你想囤也没地方囤。

如果能弄到处方药,那肯定也有医生给你建议了,那谨遵医嘱就好。

最近饶毅和金冬雁的嘴仗打得热火朝天。金冬雁认为病毒毒性会一代比一代弱,而饶毅认为这不一定。张文宏的说法也不太一样。

但无论饶毅、金冬雁、张文宏还是其他医生,每一个人都在呼吁大家要打疫苗。饶毅甚至用上了道德绑架这一招,呼吁、或者说是恳求老人一定要打疫苗。

表示:

“为了您自己的健康,也为了社会公德,请一定要接种疫苗!”

为什么?

首先,疫苗能减少病毒感染率。

香港数据显示,打了三针复必泰疫苗,感染率约是5%,这比一针不打的感染率足足低了9倍。

当然疫苗无法绝对防止感染,但它能很大程度减少死亡。

根据病毒学家金冬雁引用的香港数据来看,接种三针后死亡率能比一针疫苗不打的低57倍。

新加坡的数据表明,有疫苗保护的人群感染后死亡率也比一针疫苗不打的情况低很多。

实际上,忽视疫苗的作用,意味着是在忽视生命健康。

香港2022年新冠死亡人数达到了10300多例,死亡者年龄中位数是86岁,67%完全没打过疫苗的,15%是只打过一针的。

还有香港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在香港奥密克戎疫情中,60岁以上人群死亡风险是30岁以下人群的252倍。

与之前的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传染性增强,毒力下降,但如果不打疫苗,老人遭遇奥密克戎时,还是会加重基础疾病,出现更多并发症,治疗难度大。

那么如果老人打了疫苗呢?

以香港的数据来说,接种三剂复必泰疫苗后80岁以上老人感染新冠的死亡率,比一针也不打的低了15倍,接种三剂科兴疫苗则能低8倍。

新加坡的情况,80岁以上不打疫苗病死率达2.5%,三针后将病死率显著降至0.54%,疫苗带来了约66%的保护率。

总之,不管什么疫苗,只要打了,都会大大降低老人的死亡率,哪怕只打过一针也有效果。

只不过目前大陆地区与新加坡在老人疫苗全程接种率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我最近也看过许多国内外专家的采访,他们纷纷表示疫苗,才是保护老年人的最佳方式,呼吁老年人尽快打疫苗。

一些专家甚至认为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系统疾病、做过某种手术并不是疫苗禁忌症,反而应当优先接种。

好在我们在转变宣传的同时,也定下了一个目标。

据财新报道,我国希望在一月底之前,把80岁以上疫苗接种率提高到90%。

确实,保护好老年人,才可能战胜这场疾病。

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遇到疫情都是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核酸,筛查出潜在的感染者,及时阻断传播。

在社会面感染者还很少的情况下,这是有意义的。那会只要及时把阳性患者隔离起来,就可以保证社会面正常流动。所以在2020年下半年以及整个2021年,其实国内大部分区域都没限制流动,甚至大部分人都没做过核酸。

但如今,在感染人数已经比较多的情况下,大规模核酸本身就是一种聚集,这时候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做核酸,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行为。

更别说组织大规模核酸检测需要巨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巨大。一遍遍地进行核酸检测也非常影响普通居民生活质量。

所以你看到全国各地都在逐步取消大规模核酸,不怎么搞全区或者全市范围内的筛查了。二十条也特别提到,不得随意扩大核酸检测的范围。

这时候抗原自测可能是一个不错的代替方式。

它在自己家也能测,快速、有效,而且不容易造成聚集。

如果你有症状,怀疑自己可能阳了,那请先不要下去做核酸,而是用抗原自测一下。

毕竟你下去排队做核酸可能会传染给更多的人,而如果抗原做出来是阳性,请想办法把自己隔离起来。就算不愿意去方舱,也一定要居家。

这样对所有人都好。

虽然现在都在说口罩防不住奥密克戎,其实那是在说口罩没办法100%防住新冠。戴口罩一样可以大幅降低你感染的概率。

《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做过一项研究,研究显示不同的口罩防止新冠传染的作用不同。

如果一个人感染新冠不戴口罩,而他身边的健康者也不戴口罩,被感染的风险是100%;

两个人都戴外科口罩,健康者的感染风险是10.4%;

两个人都戴N95,如果都没戴服帖,健康者的感染风险是4.2%;

两个人都戴N95,都戴得服服帖帖,那么,健康者的感染风险是0.14%;

结论:在防感染作用上,服帖的N95>松松的N95>医用外科口罩。

在经济成本的考虑下,普通人借助医用外科口罩便能有效抵御病毒,不过要注意及时换新。

然而正确佩戴口罩的人并不多。

世界卫生组织科普过,怎么样戴口罩不正确,

什么又是正确的方式。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摘下口罩,丢掉口罩后还需要洗手。

同时,病毒也会通过眼睛粘膜传播,所以如果你非常不想感染,那戴个眼镜吧。

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一个重要手段,普通人最能拿得起放得下的消毒方式之一其实是洗手。

但是我们真的会洗手吗?

在这里有必要科普一下美国CDC的 洗手指南。

1,用干净流动的水洗手;

2,涂抹皂液或洗手液;

3,擦洗手背、手指间、拇指、指甲等部位尽力搓洗。

3.5,搓洗20秒,也就是唱两遍“祝你生日快乐”歌的时间。

4,再用干净流动的水冲洗;

5,使用纸巾或者烘干机擦干;

简单的五步归纳是:湿润、用皂液、擦洗、冲洗、擦干。

有条件的,可以随身携带小瓶的酒精洗手液,还可以扩大酒精消毒的适用场景,比如手机、电脑键盘、开关按钮、门把手等都可以使用擦拭酒精。

“菜菜_dt”博主三年待在美国,却没有感染新冠,她特别关注个人防护,除了勤洗手以外,他就提到酒精消毒纸的灵活性:

我在omicron最高峰的时候,需要搭火车去拜访属于高危人群的老师(所以戴着N95去的,怕不小心捎上了病毒),在下了火车以后、见到老师以前,大家用酒精消毒纸把自己从头到脚狠狠擦了一遍,酒精擦脸是疼的,是熏眼睛的,而”可能会捎去病毒“的这个可能性是可怕的,只能在比较以后,两害相较取其轻罢了。

我们可能没法做得那么严苛,但也要知道手口健康的重要性。

每次洗手洗够20秒可能有点难,但接触了他人或未经消毒的物品以后都要用洗手液洗手,或者用免洗洗手液擦手也行。

反正要坚持一个原则,在手有可能不干净的时候不去触碰眼口鼻黏膜。

新冠传播路径中有一种大家很关心的途径叫气溶胶传播。

中疾控周刊的一篇论文提到,深圳一栋 33 层的建筑爆发了 COVID-19 聚集性疫情。这些病例不是密切接触者。

现场调查发现,排水管内无 U 型存水弯,楼内地漏无水封,论文推测城中村人口密集,发生了气溶胶的跨楼层传播。

不过目前学界没有真实世界的直接证据说明新冠病毒一定会通过管道传播。

但如果厕所里闻到不是自家的异味,还是要小心,很可能某个下水道没有S弯头,或者S弯头水已经干了。

为了保持厕所卫生,马桶冲水前需要盖马桶盖,也要经常开窗,开排气扇,保持存水弯水封。

有可能的话,需要给旧建筑物中添加防臭地漏。

然后每周一次,把约一杯有效氯消毒液倒入地漏里,形成水封。

随着各地逐步放开,飞行旅行的需求也增强了。

除了戴口罩,尽量保持一米人际距离,如果是长途飞行,可以和同坐的乘客错开吃饭时间,还要缩短用餐时间,用餐后最好更换口罩。

注意打开座位上方的出风口。

出差到宾馆,旅行到酒店,带上酒精棉片、免洗洗手液,使用自己的毛巾、牙具。

既然到了酒店,那就避免用公共卫生间,只用自己房内的。

也许旅游和出差不能那么惬意了,但总比不能旅游好很多。

有老人、小孩、孕妇的家庭里,需要常备体温计,体温异常就得注意。

另外像血压仪和血氧仪也有提醒的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里将血氧饱和度低于93作为判断重型新冠肺炎的指标。

这不是说低于93了就一定感染,而是说那时候需要更加关注自身健康了。

血氧仪价格也不高,100多元就能买到了。

至于制氧机和呼吸机,反正协和的医生说没必要囤。

当然如果你觉得囤一个心安而且确实有这个钱。

那就囤吧。

反正千金难买我愿意呗。

当然是多运动,运动能带来更持久的健康保护。

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科学家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刊发论文,研究共囊括1853610名成年人,与不运动的同龄人相比,每周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降低了11%、住院的风险降低了36%、罹患新冠肺炎重症的风险降低了44%、死于新冠肺炎的风险降低了43%。

每周进行中高强度体育锻炼保护作用最大。

很多人患了新冠后,能迅速转阴的原由也在于健壮的身体。

更宽泛点来说,运动本身就能让人健康。

而现在亚健康的人们,无论有没有被感染,在日常生活中也总归是缺锻炼的。

所以迈开腿吧。

……

虽然各地都在逐渐放开,减少了强制防控,但不代表着这个疫情就消失了,也不代表着我们一下回到了2019年以前的时光了。 

毕竟新冠病毒不会凭空消失。 

只不过我们的防控责任人从组织,从政府,变成了我们个人。 

如果你对病毒完全无所谓,相信感染了反而增强自己免疫力。(我认识不少有这样想法的人)那你也可以不用看这篇文章。

如果你就是不想得病,不想被感染(没有什么人想感染的), 那你自己多注意一些;

最后,我们给大家的个人防护建议就是: 

适量囤药,戴好口罩,勤洗手,打疫苗,做好抗原自测,锻炼身体。

以上每一条都不能保证你100%不被感染,但每做好一条,你感染的概率都会低一些。

D
Dimmy
1 楼
金三回答 每天按时来留园反华住地下室
a
abc94536
2 楼
为什么黑人没有能够独立构建一个文明体系和文明社会 这里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裔,黑人他们没有私有制观念!也没有家庭,家族的传承。长期处于原始状态。他们没有神话传说的父系文化,没有祖宗!更没有来自于神族遗传的道德感知能力。。 严重缺乏 羞耻感,尊严与荣誉感,正义感,责任感, 所以没有道德基因的源头!因为,东方人,欧洲人都是神族的后裔,中国过去称之为神州,中国人的祖先都是神族,欧洲人也是如此,希腊神话的后裔。这些人的道德都是来源于神族的遗传。 而中国人,特别是在春秋战国以前的中国人,把肉体生命看的很轻,把名声,荣誉,责任 看的高于一切。 例如:赵氏孤儿,越王勾践,荆轲刺秦王,。。。。等等,中国人,欧洲人有天生的羞耻感,尊严与荣誉感,正义感,责任感。 。。。中国人是近代才严重堕落了。 西方也有贵族精神,骑士精神,绅士风度。。这些文明社会的人都把荣誉,责任,尊严看的比生命重要,看看在灾难面前的泰坦尼克号?因为有道德感,所以,社会与秩序才得以维系。 人类文明族群都普遍有非常高贵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世界!中国历史上有不计其数的历史故事,诗词歌赋,文学作品,戏剧,评谈书画,人们为公平正义,侠肝义胆,舍生取义,民族英雄,为忠贞不渝的爱情,忠臣孝子,明君贤士,如包青天,岳飞,杨家将,屈原,梁山伯与祝英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等等数不胜数。。。歌功颂德,世世代代传扬他们的“美名”,纪念他们的英雄事迹,为他们流泪,为他们喝彩,为他们义愤填膺,。西方也有莎士比亚,有歌剧, 芭蕾舞剧,话剧。。。同样他们也为公平正义,复仇,民族英雄,为爱情歌功颂德,传扬他们的“美名”,纪念他们的事迹,为他们流泪,为他们鼓掌(欧洲人普遍没有义愤填膺,比较平谈和理性,能够饶恕他人的过犯)!除此以外,西方还有不计其数的宗教艺术,神曲,唱诗班,正是这些精神追求,和精神世界造就了一个个族群的民族文化与江山社稷的基石与凝聚力。造就和体现了他们的情感与道德情操,爱恨情仇,是非观,价值观,审美观! 我们再来看一看非洲裔黑人,我们看到了他们有为公平正义,侠肝义胆,舍生取义,民族英雄,为爱情,忠臣孝子,明君贤士歌功颂德,世世代代传扬他们的“美名”,纪念他们的事迹吗,为他们流泪,为他们喝彩,为他们义愤填膺了吗?从什么方面能够体现和造就了他们的情感取向与道德情操,爱恨情仇,是非观,价值观,审美观吗!?我真是还看不出来!他们崇尚不分辨(男女性别,不分辨是非曲直,等等),性,毒品,打家劫舍!这就是差异!所以,我认为他们缺乏羞耻感,尊严与荣誉感,正义感,责任感。没有道德与法律意识和潜意识。因此,我认为这是他们无法独立的构建一个文明体系和文明社会的原因。希望大家各抒己见,是不是这样的?而犹太教,伊斯兰教文明不是依靠道德的基因遗传,而是依赖于信仰与宗教产生的凝聚力。可以说是一种外植型道德伦理体系。 中国人与西方人相比较, 更加嫉恶如仇, 眼里容不得沙子, 同时缺乏宽容与饶恕意识, 倾向于更加感性。所以,常常容易被激发,和政治家利用。 缺乏理性与泠静! 中国人的政治运动多,强度高, 充满革命激情 经常性周期性循环。
a
abc94536
3 楼
有人认为:人类文明的高风亮节,体现在那片土地的持有者给了所有人,包括低等人平等的机会。正确!条件是这样的高风亮节应该具有可持续性!如这种高风亮节让自己很快消失。他人也并不受益。例如:在南非,津巴布韦的高风亮节? 自己被赶出去,自己的生命财产被剥夺。而且,还让南非,海地,津巴布韦堕落成为第三世界国家。 这种高风亮节其结果就是害人害己。 被自己害死了,还让南非,海地,津巴布韦的黑人陷入更加混乱与贫困中。意义何在? 所以,最重要的在于如何掌握好,高风亮节的程度,尺度!走极端,或者过度就会把 “好事”变成 “坏事”,甚至于是灾难性后果,例如:美国底特律的破产,芝加哥成为战区,加里变成为废墟。所以,人类这就需要更多的知识与智慧!既要高风亮节,而且也让所有人从中受益。并且具有可持续性!如果,不具有可持续性,而且很快体现出害人害己。 这就是愚蠢和无知! 人类的知识与智慧从那里来? 这就是学术讨论,科学研究,理论工作的意义? 不知道大家 是不是能够明白这一点? 人类社会是非常复杂的,不是只有良好的愿望和出发点,或者简简单单的一句“人人平等”的口号!就一切现实问题都ok了,一个家庭都做不到这一点。夫妻之间,兄弟姊妹之间都常常闹矛盾,纠纷,甚至于家庭暴力,离婚,何况一个国家。如果仅仅有“人人平等”这样的认知,口号与旗帜,不是冲动,就是幼稚。一个家庭难道兄弟姊妹之间,夫妻之间是因为“人人平等”程度不够,彼此“爱”的不深的问题吗?而不去理解男女之间在生理,心理,的差异,需求?不去研究一个人在婴儿,青少年,童年,成年不同成长阶段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健康与人文需要,我们如何培养教育下一代,如何组织家庭?人类需要医生,营养学,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家庭伦理学,。。等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与信息库。 我们今天企图阻止科学工作者,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研究,考察不同族群,种族的历史,起源,文化传统,行为方式,思维习惯,遗传基因的差异,统统把这些冠以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与阻止研究和讨论医学,营养学,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家庭伦理学(冠以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有什么不一样吗?
心中很平静
4 楼
中国每年死亡人数以及原因(可自行百度每项数字验证) 1.心血管病 397万人/年平均 2.癌症 229万人/年平均 3.脑卒 196万人/年平均 4.吸烟 150万人/年平均 5.高血压 100万人/年平均 6.酗酒 70万人/年平均 7.过劳死 60万人/年平均 8.大气污染死亡38.5万人/年平均 9.自杀 28.7万人/年平均 10.车祸 10万人/年平均 美国目前新冠死亡总人数 109万人,四年,年平均27万人。中国流感每年死亡8.8万人。流感存在多少年了?把新冠时间拉长一点看看?
l
lyy
5 楼
三年多来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人民生命至上在中国的充分体现,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上下一盘齐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抗疫斗争的胜利,不易了,在常态化的防疫中每个人自觉做好自身的健康防护就显的非常的重要,战胜病毒、人人有责! 疫情三年来,风风雨雨,党和政府从未放弃!无论动态清零还是合理放开,都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对百姓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科学防疫,精准防疫!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广大医护人员无私奉献,感谢所有的基层干部群众真诚付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我们三年没有被感染,不是因为你有幸运,也不是因为你免疫力有多强,是因为这三年来每一个接近你的人国家都帮你筛选了一遍,避免你遭遇病痛折磨,健康码,行程码,核酸码,国家尽力了,罩在我们身上的这三层防护衣国家要正式收回了。但就像每一个婴儿迟早都要离开家长的怀抱独立生存,现在开始,我们做好自身防护吧。 中国必胜!
传播爱与光
6 楼
不感染不一定就是好事。感冒和流感,其实是让人体机能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的动力。对于大多数常人来说,每年几天的小感冒小流感往往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只有类似于老弱病残孕等的亚洲病夫人群才会心怀恐惧,就比如这一次,没有感染流感,简直就是一种做人的耻辱,整个人生留下了莫大的缺憾,那些成为世间笑料的弱鸡应该统统剖腹自杀!哈哈哈
s
sixporka
7 楼
三年没感染,家里应该没有小孩吧,平时也不跟朋友聚会。
q
qwertyuiop5656
8 楼
聪明人基本不会被感染。我们这里有一家子,祖孙三代,有上学的,有工作的,至今没有一个被感染,上学的孙子全班同学都感染了,就他没有。他们家的做法是:戴口罩是基本的,回家后衣服和人全消毒。俺深深的体会聪明人基本不会被感染。 [2评]
W
Wupengwu
9 楼
我生活在美国加州,上个星期我已经接种了第五针疫苗,免费而且老年人优先接种。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社会从来没有封城清零,也不要什么健康码,现在美国所有公共场所都不用规定必需戴口罩了。这是中、美两国的防疫理念不同的表现,区别明显。
k
keepsleeping
10 楼
得了吧,别吹牛了,之所以没感染很有可能是你们家属于非易感群体。我的工头得了新冠,可跟他天天一起上班,坐一辆小车的工人什么事都没有。不要拿个例来确定全部,否则你不就是个摸象的瞎子咩
灯塔路
11 楼
人在墨尔本 至今未感染
灯塔路
12 楼
非常好👍 在外尽量戴口罩 勤洗手 保持距离 回家后换衣服衣服消毒 洗澡 (当然 还有其他深层次的因素)
b
bc007
13 楼
改109万了? :)))
q
qwertyuiop5656
14 楼
疫情早期的大数据也是华人感染的人数少。洋人傻叉越是看见防护好的越躲的远。
q
qwertyuiop5656
15 楼
防疫方面华人明显比西方傻叉强多了。
W
Wuyueshanren
16 楼
美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