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台湾将举行史上罕见的“大罢免”投票,决定24名国民党立委和新竹市长高虹安的去留。
台湾立法院自2024年大选后呈现“朝小野大”的局面,两大在野党国民党、民众党联手推出多项法案引发部分民怨,朝野在国会殿堂冲突不断,公民团体自主发起罢免行动。。
“大罢免”不只是对个别政治人物的挑战,更被视为选民对国会问责的具体行动,也可能成为地方派系与政党版图的一次重新洗牌。
BBC中文整理“大罢免”浪潮始末和投票资讯,以及罢免结果将如何影响台湾立法院。
“大罢免潮”,浪从哪来?
2024年1月台湾举行总统大选,民进党赖清德击败国民党侯友宜与民众党柯文哲,延续民进党过去8年执政。
但在立法院选举中,民进党仅取得113席中的51席,未能获得过半;国民党与民众党则分别取得51席与8席,两党在透过蓝白合作取得数量优势,在立院形成“朝小野大”的局面。
国、众两党2024年3月起联手在立法院推动《国会改革法案》,引发“假改革真扩权”的质疑,公民团体发起“青鸟行动”要求退回法案。此运动延续至当年底,蓝白再通过《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宪法诉讼法》及《财政收支划分法》,青鸟行动延伸至基层罢免连署,要求汰除不适任立委。
根据台湾《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规定,罢免有三阶段任务,必须在指定限期内取得所需选民连署。
各地公民团体于2024年底启动罢免,锁定国民党籍区域立委,并于2025年2月至5月期间完成两阶段连署,中选会陆续完成审查。同时,国民党也发动“以罢制罢”,但因份数不足等原因无一成案。
这波罢免潮自2025年初酝酿,历经提案、连署、审查与公告,于7月正式进入投票阶段,成为台湾史上规模最大的罢免行动。
谁面对罢免案?
罢免案包括24位国民党立委,以及停职中的新竹市长高虹安。
24名立委包括:王鸿薇、李彦秀、罗智强、徐巧芯、赖士葆、洪孟楷、叶元之、张智伦、林德福、廖先翔、牛煦庭、涂权吉、鲁明哲、万美玲、吕玉玲、邱若华、廖伟翔、黄健豪、罗廷玮、林沛祥、郑正钤、丁学忠、傅崐萁、黄建宾。
政党表态
目前成案的罢免案虽皆由公民团体自主发起,但随着投票日期接近,各政党的立场更加清晰。
民进党内部最早由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公开点名,提出“41席国民党区域立委一定要罢免掉”,但党中央对于是否全面介入罢免尚持保留态度。
台湾总统赖清德
台湾总统兼民进党主席赖清德在全国党代表大会上,首度明确表态,强调民进党“必须与公民力量同行”,认为这波罢免潮是台湾人民对国家安危的回应。另外,由31个罢免团体共同发起的“护国大遶境”,赖清德亦下达动员令,要求全体党公职以实际声援。
民进党中央更以“罢免投同意,反共更有力”作为号召,将大罢免运动作为对台湾内部亲共势力的反击。另一官方口号“罢免投同意,对傅随组织说不”剑指国民党立院总召傅崐萁。傅崐萁于2024年4月花莲大地震后不久,带领部分国民党立委赴北京会见中共政协主席王沪宁,引发亲共争议。
外界亦关注民进党是否已启动补选布局,民进党立委林俊宪曾于脸书发文回应,强调言之过早,并指唯一目标是打造“反共国会”,民进党应优先支持由民间团体推荐的候选人。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多次公开批评民进党发动罢免是“民主之耻”,强调全世界没有执政党用罢免对付在野党,指责民进党利用罢免企图改变国会现状。7月8日国民党召开记者会,正式公布反罢免广告,称民进党“输不起就翻桌,大罢免就是把人民当杂质”。
民众党在国会多为不分区立委、无法被罢免,但党主席黄国昌多次为国民党站台,蓝白同声反罢免。早在今年2月,黄国昌曾在网路发起“扫除绿卫兵”行动,要求民进党表态不认同大罢免。
在罢免成案后,黄国昌率领党籍台北市议员,为5位罢免成案的台北市国民党立委站台。他称,“赖清德跟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联手,在立院发动无差别大罢免,就是要让国家重新走回民进党一党专制、一党独裁。”
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于6月25日的记者会中表态,认为大罢免是民进党当局为了打压在野势力的政治行动,质疑赖清德政府假借民主之名行独裁之实,大搞政治恶斗,采取政治恐吓、操弄司法、煽动舆论等方式打压在野政党,引发台湾民众对“绿色独裁、恐怖政治”的强烈不满。
朱凤莲呼吁台湾民众勿参与罢免行动,称“希望广大台湾同胞充分认清、坚决反对民进党当局政治操弄,决不让其图谋得逞”。
谁有资格投下罢免票?
在投票当日年满20岁之中华民国国民以投票日前1日计算,在该罢免案被罢免人选举区居住满4个月以上
罢免案时间表
24位立委的罢免案定于7月26日投开票,时间自上午8时至下午4时。
罢免如何论成败?
根据台湾《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规定,罢免成功需要同时符合两项条件:
有效同意票数多于不同意票数同意票数达原选举区选举人总数四分之一以上
若罢免成功,被罢免人自公告日起立即解除职务、停止行使立法委员职权,不得支领任何薪资及津贴。
且自解除职务日起四年内,不得在同一选举区参选同一公职,但可转往其他选区参选相同职务,亦可以参选不同层级的公职选举。
换言之,被罢免的立委不仅会失去剩余三年任期,未来四年、即2028年立委选战也不得在同选区竞选,有分析指这相当于断送该立委七年的政治生命。
倘若罢免失败,被罢免人剩余任期内,人民不得再对其提出罢免案。
何时补选?
若罢免成功,被罢免人所属选区,依法应在罢免案确定后3个月内办理补选。
若有任一方提起罢免诉讼,诉讼结束前不进行补选。
《选罢法》与《地方制度法》则有规定,若区域立委所剩下的任期不足一年,则不予补选;地方首长剩余任期不足两年者不再补选,由代理人代理至该届任期满为止。
7月26日,台湾将举行史上罕见的“大罢免”投票,决定24名国民党立委和新竹市长高虹安的去留。
台湾立法院自2024年大选后呈现“朝小野大”的局面,两大在野党国民党、民众党联手推出多项法案引发部分民怨,朝野在国会殿堂冲突不断,公民团体自主发起罢免行动。。
“大罢免”不只是对个别政治人物的挑战,更被视为选民对国会问责的具体行动,也可能成为地方派系与政党版图的一次重新洗牌。
BBC中文整理“大罢免”浪潮始末和投票资讯,以及罢免结果将如何影响台湾立法院。
“大罢免潮”,浪从哪来?
2024年1月台湾举行总统大选,民进党赖清德击败国民党侯友宜与民众党柯文哲,延续民进党过去8年执政。
但在立法院选举中,民进党仅取得113席中的51席,未能获得过半;国民党与民众党则分别取得51席与8席,两党在透过蓝白合作取得数量优势,在立院形成“朝小野大”的局面。
国、众两党2024年3月起联手在立法院推动《国会改革法案》,引发“假改革真扩权”的质疑,公民团体发起“青鸟行动”要求退回法案。此运动延续至当年底,蓝白再通过《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宪法诉讼法》及《财政收支划分法》,青鸟行动延伸至基层罢免连署,要求汰除不适任立委。
根据台湾《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规定,罢免有三阶段任务,必须在指定限期内取得所需选民连署。
各地公民团体于2024年底启动罢免,锁定国民党籍区域立委,并于2025年2月至5月期间完成两阶段连署,中选会陆续完成审查。同时,国民党也发动“以罢制罢”,但因份数不足等原因无一成案。
这波罢免潮自2025年初酝酿,历经提案、连署、审查与公告,于7月正式进入投票阶段,成为台湾史上规模最大的罢免行动。
谁面对罢免案?
罢免案包括24位国民党立委,以及停职中的新竹市长高虹安。
24名立委包括:王鸿薇、李彦秀、罗智强、徐巧芯、赖士葆、洪孟楷、叶元之、张智伦、林德福、廖先翔、牛煦庭、涂权吉、鲁明哲、万美玲、吕玉玲、邱若华、廖伟翔、黄健豪、罗廷玮、林沛祥、郑正钤、丁学忠、傅崐萁、黄建宾。
政党表态
目前成案的罢免案虽皆由公民团体自主发起,但随着投票日期接近,各政党的立场更加清晰。
民进党内部最早由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公开点名,提出“41席国民党区域立委一定要罢免掉”,但党中央对于是否全面介入罢免尚持保留态度。
台湾总统赖清德
台湾总统兼民进党主席赖清德在全国党代表大会上,首度明确表态,强调民进党“必须与公民力量同行”,认为这波罢免潮是台湾人民对国家安危的回应。另外,由31个罢免团体共同发起的“护国大遶境”,赖清德亦下达动员令,要求全体党公职以实际声援。
民进党中央更以“罢免投同意,反共更有力”作为号召,将大罢免运动作为对台湾内部亲共势力的反击。另一官方口号“罢免投同意,对傅随组织说不”剑指国民党立院总召傅崐萁。傅崐萁于2024年4月花莲大地震后不久,带领部分国民党立委赴北京会见中共政协主席王沪宁,引发亲共争议。
外界亦关注民进党是否已启动补选布局,民进党立委林俊宪曾于脸书发文回应,强调言之过早,并指唯一目标是打造“反共国会”,民进党应优先支持由民间团体推荐的候选人。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多次公开批评民进党发动罢免是“民主之耻”,强调全世界没有执政党用罢免对付在野党,指责民进党利用罢免企图改变国会现状。7月8日国民党召开记者会,正式公布反罢免广告,称民进党“输不起就翻桌,大罢免就是把人民当杂质”。
民众党在国会多为不分区立委、无法被罢免,但党主席黄国昌多次为国民党站台,蓝白同声反罢免。早在今年2月,黄国昌曾在网路发起“扫除绿卫兵”行动,要求民进党表态不认同大罢免。
在罢免成案后,黄国昌率领党籍台北市议员,为5位罢免成案的台北市国民党立委站台。他称,“赖清德跟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联手,在立院发动无差别大罢免,就是要让国家重新走回民进党一党专制、一党独裁。”
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于6月25日的记者会中表态,认为大罢免是民进党当局为了打压在野势力的政治行动,质疑赖清德政府假借民主之名行独裁之实,大搞政治恶斗,采取政治恐吓、操弄司法、煽动舆论等方式打压在野政党,引发台湾民众对“绿色独裁、恐怖政治”的强烈不满。
朱凤莲呼吁台湾民众勿参与罢免行动,称“希望广大台湾同胞充分认清、坚决反对民进党当局政治操弄,决不让其图谋得逞”。
谁有资格投下罢免票?
在投票当日年满20岁之中华民国国民以投票日前1日计算,在该罢免案被罢免人选举区居住满4个月以上
罢免案时间表
24位立委的罢免案定于7月26日投开票,时间自上午8时至下午4时。
罢免如何论成败?
根据台湾《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规定,罢免成功需要同时符合两项条件:
有效同意票数多于不同意票数同意票数达原选举区选举人总数四分之一以上
若罢免成功,被罢免人自公告日起立即解除职务、停止行使立法委员职权,不得支领任何薪资及津贴。
且自解除职务日起四年内,不得在同一选举区参选同一公职,但可转往其他选区参选相同职务,亦可以参选不同层级的公职选举。
换言之,被罢免的立委不仅会失去剩余三年任期,未来四年、即2028年立委选战也不得在同选区竞选,有分析指这相当于断送该立委七年的政治生命。
倘若罢免失败,被罢免人剩余任期内,人民不得再对其提出罢免案。
何时补选?
若罢免成功,被罢免人所属选区,依法应在罢免案确定后3个月内办理补选。
若有任一方提起罢免诉讼,诉讼结束前不进行补选。
《选罢法》与《地方制度法》则有规定,若区域立委所剩下的任期不足一年,则不予补选;地方首长剩余任期不足两年者不再补选,由代理人代理至该届任期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