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警惕!特朗普要搭建对付中国的“北美要塞”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3月5日 18点59分 PT
  返回列表
70020 阅读
17 评论
胡锡进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25%关税生效的当天透露,特朗普很可能会降低对加、墨的关税,“寻找一种折中方法”。这让一些分析人士猜测,特朗普可能在耍一个手腕,将指向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贸易大棒“高举轻放”,并推动美加墨三国共同对华采取关税措施,搭建阻击中国商品的“北美要塞”,特朗普的目标仍将重点落在中国。

2月初,特朗普宣布第一轮关税,但最后中国成为唯一新关税落地的国家。看目前的消息,这一次不会彻底“赦免”加、墨,但瞄准的侧重点仍是中国。由于特朗普非常易变,人们对他究竟要搞什么鬼存在不同猜测。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资料图)

老胡认为,特朗普有两个执念:一是要从世界收尽可能多的关税,他觉得这样的税收最值得;二是要打击中国,尽最大可能削弱中国经济的韧性。由于第一个目标的触及面非常大,复杂性高,能收多少收多少,这当中他可能做一些调整、妥协。但他的第二个执念会是坚定不移的,而且他的第一个目标可能在某些时候与第二个目标做协调。

加、墨两国都很怕美国。墨西哥经济副部长维达尔·莱雷纳斯2月底表示,墨西哥可以采取进一步的贸易措施,超越此前已对主要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征收的关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称赞了墨西哥的这种表态,说这个提议很有意思,还说“他们或许会在我们对中国的关税方面与美国保持一致”。贝森特进一步说,“如果美国的两个邻国(加、墨)都这样做,我们可以拥有一个‘北美要塞’,防范中国商品涌入。”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资料图)

中国是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中国多家厂商这些年在墨西哥建工厂,产品除了在墨西哥和其他美洲国家销售,也有一部分进入美国市场,特朗普政府一直希望堵住这个“漏洞”。另外,中国的希音和Temu等电商在北美都有布局,很多中国发往北美的小包裹只付较低关税,墨西哥也是一大中转站,这些小包裹据称已经形成规模,特朗普政府同样想堵住这个“漏洞”。

特朗普已经宣布要搞“对等关税”,亚洲国家将承受最大压力,特别是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这样实施起来也会对中国产生部分影响,因为亚洲很多国家承接了中国转移的大量产能,越南甚至被一些美国人描述为“中国+1”。

特朗普政府打2.0版本的贸易战,中国当然长期会是“第一靶心”。法新社一篇文章认为,特朗普对中国施加的两项10%关税低于他竞选期间威胁的60%税率,一些人将此解读为华盛顿采取了“比预期更为温和的方式”。但专家表示,中国未来几年将被特朗普政府视为主要经济和地缘政治对手,只是最近几周,美国的国内问题和乌克兰战争的重大进展掩盖了这一点。

美国希望通过制造最大痛苦最终窒息中国经济,但华盛顿的这一终极图谋注定无法实现,而且博弈过程将伴随美国同样的痛苦。这么多年的一带一路建设以及2018年以来中国出口多元化和广泛对外合作的开展,已让中国的前边形成了多层缓冲带,中国经济已经很大程度上与世界融为一体,想打中国经济越来越难。要让中国疼,世界也会跟着一起疼,美国会同样疼。

中国对美出口听着量大,一年为5246亿美元,但它目前仅占中国GDP的2.3%,是亚洲国家最低的之一,连日本(3.7%)、韩国(7%)对美出口占它们GDP的比例都比中国高。而东南亚国家里,马来西亚对美出口占其GDP的12.4%,越南这一比例高达29.7%。特朗普的高关税会直接影响中国专门出口美国的厂商,但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已经大幅缩小,特朗普团队严重高估了中国经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据彭博经济研究计算,特朗普如果将新增加的关税从目前的20%提高到60%,会让中国80%的对美出口难以为继,但那对特朗普将是风险巨大的赌博。中国经济上有回旋余地,政治上不会因此形成风险,而美方会因此遭遇什么,反而更加不确定。

▲当地时间3月5日,英媒《金融时报》报道称,美国农民正对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中加墨三国加征关税的行为而怒不可遏。他们表示,贸易战一旦全面打响,将严重威胁到他们的市场,推高化肥等投入品的成本,这无疑将“给美国乡村带来沉重打击”。(资料图)

中国掌握着全球制造业最全面的基础供应链。比如东南亚各国生产服装,但是很多布料都要从中国进;电子产品可以在世界各地组装,但是大量零部件需要从中国供应商手里采购。因此,无论怎么洗牌,中国制造业在全世界的份额减不了。这些年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一直持续,中国的制造业份额在世界上却越来越高。而且中国在新能源、电动车、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都形成了领先全球的绝对优势,甚至成熟制程的芯片产量中国也在大步迈向世界前列。

美国和世界对中国制造业存在越来越难取代的刚需,中国掌握了很多领域主要商品的议价权。上一轮贸易战中,人们对究竟由谁支付美国新加征的关税部分尚存疑惑和争议,而这一次,大多数西方分析人士毫不犹豫地断言,特朗普新征中国关税部分将主要由美国消费者承担。因为美国供应商已经很难将中国产品进一步压价,而他们自己又承担不了新增成本,除了给货架上的商品换更高价签,别无选择。

还有一点很重要,特朗普毫无信誉,把全世界当成什么都用来交易的农贸市场,他的政府已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奸商”,所有国家都会在与华盛顿打交道时防他们一手,各国会捂紧自己的利益,轻易不会跳特朗普团队设计的地缘政治圈套,心甘情愿做他们的工具。

比如,墨西哥为了躲避特朗普的关税,做了迎合的表态,但即使墨西哥,也会在中美之间小心翼翼,中国的投资对墨西哥无疑是宝贵的。3月5日,墨西哥驻华公使恩瑞肯·艾思卡米亚在回答中国媒体墨西哥是否将跟随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时,他直言,“这是美国编的,别担心”。

日韩都是美国看上的“肥羊”,它们在地缘政治上有求于特朗普,但它们同时对会挨特朗普宰有清醒认识,它们正在为如何自我保护绞尽脑汁。欧洲就更不要说了,他们在乌克兰问题上遭美国出卖,又受到新的关税威胁,他们不可能在关税战问题上不顾自身利益帮美国对付中国。

中国的经济体量太大了,我们对美国的打击也会是最有分量的。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最大外国买家,我们最新公布的对美制裁清单,农产品是个重头,这会让美国农民很痛苦。2024年中国进口了近200亿美元的美国大豆、玉米、棉花等,它们都将受到新关税的打击。中国的应对手段攻守兼备,上一轮贸易战打过来,中国的实力更大了,韧性更强了。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口2213万吨美国大豆,同比降低5.7%。

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想把中国供应链驱逐出美国经济体系,但他们绝对在世界上另造不出来一个与中国同等质量的供应链,稍微差一点的也搞不出来。否则的话,特斯拉就不会选用中国零部件,中国的大疆无人机也不会在全世界的天空飞翔了,连美国的许多部门和私人用户也都变着法使用中国无人机。另外,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沃尔玛超市的货架上至今仍有60%产自中国的商品。

中国制造支撑了美国人生活场景的重要一部分,制裁中国就是打美国人自己,就是牵一发动全身,它绝对是给接下来的美国通胀添油加柴的。特朗普如果要一条道走到黑,他唯有带美国人经历漫长的痛苦和不便,中间将有无数条沟坎,无数把美国政治中准备背刺的刀子在等着他。

大大老虎
1 楼
胡锡进的大嘴巴能不能闭上?中国担心与否,不需要通过这样的人向世界传话。
f
fightback
2 楼
放心了,现在的川皇美丽国已经按下了众叛亲离的自毁程序按钮。四年后,能保持现状就是烧高香了。
回一个
3 楼
对比之前美国能TPP, 现在中国应该放下身段,先搞个中墨加等美洲自由贸易协定CAPP。
r
richard98
4 楼
制造业不能回来,估计解决不了问题。 4年后,如果白宫换成猪党执政,政策又不同,川谱可能就白忙几年。
x
xiaoyuyu604
5 楼
这个姓胡的不知道是谁,反正我知道川普本来1.0的时候,想拿中国祭旗,结果碰上了硬茬。现在2.0开始割周围的人估计割了一圈之后还会割中国。
c
ceewei
6 楼
胡锡进应该被掐死 [1评]
灯塔路
7 楼
中国警告美国,在反击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不断上升的贸易关税后,准备打“任何类型的”战争。 在特朗普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更多关税后,世界前两个经济体已经接近贸易战。中国迅速报复对美国农产品征收10-15%的关税。 中国大使馆在X上复述了周二政府声明中的一句话,表示:“如果战争是美国想要的,无论是关税战、贸易战还是任何其他类型的战争,我们都准备战斗到底。” 这是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迄今为止中国最强烈的言论,也是领导人聚集在北京参加年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言论。
灯塔路
8 楼
凯撒的归凯撒 上帝的归上帝 --- 美洲归“美国” 亚太归“中国”
f
fengfengloup
9 楼
全面脱钩好了。看看谁撑得久。
f
fengfengloup
10 楼
你去呗
d
dkmchui
11 楼
邏輯是很簡單的. 就是反全球化, 經濟板塊化. 在北美便是加拿大出資源, 美國出技術市場及資金, 墨西哥出人力. 之後美國應該便會收拾納美后院. 歐洲歐盟便自己玩兒. 特朗普一定會向歐洲動手.
r
richard98
12 楼
能这么简单、容易解决问题的话,美国早就这样做了。 [1评]
E
Edmondon
13 楼
甭逗了,川朴很清楚,要就美国必须求中国帮忙,现在的所有动作都是为了求中国开口
d
dkmchui
14 楼
不簡單不容易. 現在正要收拾加拿大自由黨, 也需要時間. 不過總體方向是這樣的.
牛皮方糖
15 楼
没事,跟普京打个招呼,川普就会改弦更张
顽童在线
16 楼
当初就觉得搞全球化不靠谱,产业都出去了,国内形成产业空洞化,东西是便宜了,国内产业工人失业了,谁买?现在到了政府买单的时候了。
郑长仁
17 楼
英媒《金融时报》报道称,他妈是“青岛路虎婆”,他爸是“江西毛奇”,2024,敢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