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Guys, Freedom of speech does not mean that you can be rude, dirty or nasty to others, or spread rumors and lies. Dirty and nasty words or rumors and lies would not help to cover up your shamelessness, ignorance, arrogance and absurdness. Please do not pollute the Wenxue City with dirty and nasty comments, rumors and lies. The Wenxue City would be hopeless and trusted by nobody when it is full of dirty and nasty words, rumors and lies.
亲爱的网友,言论自由绝不意味着你可以对别人粗鲁甚至施以污言秽语或撒谎造谣。污言秽语和谣言谎言并不能掩盖你的无耻和无知,傲慢与荒谬。请不要拿污言秽语和流言蜚语来污染文学城。一个充斥了着污言秽语甚至谣言谎言的文学城,是不值得信赖的,也是不会有希望的。
文学城守则:请注意发评论用字文明并尊重其它网友,任何叫骂,粗俗,脏话的评论都会被立即删除!
一个平常的下午,一位年轻的实验室技术员像往常一样进行着操作。突然,一把尖锐的弯头镊子穿透两层乳胶手套,刺伤了她的大拇指,鲜血瞬间涌了出来。


出于科研人的警觉性,她立刻前往医院就诊,只不过,医生们当时并没有检查出什么大碍,大家也渐渐遗忘了这件事。
然而,正是因为这场意外,却让她在 7 年后逐渐走向死亡……
潜伏7年的病原体
事情发生在 2010 年 5 月 31 日。被镊子刺伤的研究人民名叫埃米莉(Émilie Jaumain),24 岁,是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INARE)的一名助理员工。她所在的病毒学和免疫学实验室,主要通过分析感染疯牛病小鼠的冰冻大脑切片来研究朊病毒。
埃米莉生前在实验室工作的样子
好巧不巧的是,刺破埃米莉手指的镊子恰恰处理过感染病毒小鼠的大脑切片。
然而,受制于医疗水平,尽管埃米莉前前后后看过很多医生,但医生们都没有发现异常所在。
朊病毒是一类错误折叠的传染性蛋白质,会导致致命的脑部疾病。在动物中传播的羊瘙痒症、疯牛病,和在人类中流行的克雅氏病(CJD)、库鲁病均是由于感染朊病毒所致。这种疾病的潜伏期很长,埃米莉在 7 年后才开始出现症状。
2017 年 11 月,埃米莉先是出现右侧肩膀和颈部灼烧样疼痛的症状,在接下来半年中,疼痛范围不断扩大,逐步蔓延至整个右半身。到了 2018 年 8 月,她已经痛地完全无法行走了。
但医生们对疾病的诊断却犯了难。在长达 19 个月的治疗期间,埃米莉接受了脑脊液分析、磁共振成像(MRI)等多种检查,直到 2019 年 3 月才被诊断为疑似朊病毒感染,然而此时距离她去世只剩下 3 个月时间。
与朊病毒有关的疾病都有一个类似现象,即细胞中的朊蛋白折叠异常,最终呈现为淀粉样纤维或斑块,而这类蛋白最为丰富的部分就是大脑,所以被朊病毒感染后出现的神经退行性病变是无比痛苦的。
2019 年 1 月,埃米莉开始出现抑郁、焦虑、记忆损伤和幻视等症状。被这些精神疾病症状折磨长达半年以后,已经完全失去了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的埃米莉在痛苦中离开了世界,离开了热爱的科研事业,年仅 33 岁。
医生随后对埃米莉进行了尸检,证实了她是由于那场实验室事故而感染了朊病毒。这份详细的病例报告最终发表在了医学顶刊 NEJM 之上,向世人警示实验室事故的残酷。
一场集体反思
埃米莉去世后,她的家人们立即对 INARE 发起诉讼,指控其实验室存在管理不当。
比如埃米莉出事前没有接受过处理朊病毒的训练,也根本不了解事故的应对方案——她清理仪器时,没有按照安全规范穿戴金属防割手套和外科手套;受伤后,也没有立即将伤口浸泡在消毒剂中让朊病毒失活。
这些被忽略的实验室安全细节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了一场不可挽回的事故。
诉讼的过程是漫长的,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调查和扯皮后,政府部门愕然发现,埃米莉的悲剧竟然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法国仅有 100 名左右的学者在从事朊病毒研究,这个小小的领域却在过去 10 年里发生了高达 17 起事故,其中 5 人被受污染的针头或刀具刺伤。埃米莉的一位同事在 2005 年就曾被刺伤过,只是目前还没有出现问题。
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关科研机构仍旧一副躺平姿势,就这么任由事故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上演。
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在多方的压力下,这些马虎大意惯了的科研机构最终承认埃米莉的悲剧是由实验室事故导致的。2021 年 7 月 27 日,5 所顶级科研机构宣布暂停朊病毒研究 3 个月。同时,他们还将起草一份朊病毒研究操作指南用以规范未来的实验室管理。
警钟长鸣
一直以来,实验室都是事故频发的重灾区。作为生物或者化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们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实验第二」,无数的血泪教训都在提醒着我们实验事故的下场多么惨痛。
2019 年 9 月 16 日,俄罗斯国家病毒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因天然气爆炸发生火灾,这是全球仅有的 2 个存有活体天花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样本的实验室之一。火灾让实验室陷入了病毒泄露的恐慌当中,好在最终没有危险物泄露。
1978 年,伯明翰大学天花研究实验室发生病毒泄漏,造成一人感染天花,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例天花死亡病例,好在疫情没有进一步扩散造成更大伤亡。但令人唏嘘的是,伯明翰大学微生物系负责人 Henry Bedson 教授因此次泄露事件,引咎自杀。
由于研究的特殊性,这些实验事故可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虽然我们不一定接触得到这么重大的实验,但再小的事故,都有可能对实验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这些实验室安全事故归根到底都是「人祸」。在生物学霸的一项统计中,造成事故的人为原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操作不当、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合计达到事故总数的一半。
中国在 2018 年二次修订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就有提及: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应当具有与该实验室中的病原微生物有关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并定期调查、了解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其中规定,当实验室工作人员出现与本实验室从事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有关的感染临床症状或者体征时:
1、应当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报告,同时派专人陪同及时就诊。
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将近期所接触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危险程度如实告知诊治医疗机构。
3、立即启动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人员对该实验室生物安全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查。
不过,在血的教训面前,我们还是要从实验的每一步做起,按规范实验,不让自己为自己的不当操作买单。
在埃米莉去世后,她的家人和朋友以她的名义成立了协会,希望通过协会的力量,帮助科研界进一步加强实验安全方面的培训教育和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