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湾区人的后半生 像极了长满草的坟头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8月6日 18点41分 PT
  返回列表
71928 阅读
33 评论
北美学霸君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些南加州的所见所闻,并分享了一些南加州网红与富孩群像。我看评论区里很多人喷我,说我没见识就不要乱写,没经历就不要瞎编。我只能说,写文章确实和写代码不一样。写代码只需要考虑机器懂不懂就行,但写文章还得考虑无脑喷和井底之蛙。既然如此,那今天我就分享一些在湾区写码的真相,以下是我的一些比较负面的看法。纯个人观点。文中出现的模糊性词汇请勿对号入座。

1、没有diversity。湾区是个很拧巴的地方。这里的人标榜湾区是全美最diversified的地方,但实际上,出现在你每天生活里的,码农很多,而且背景很相似:国内本科,来美读硕后留下工作,或者读的美本,毕业留下工作,再不济也是博士,毕业转CS留下工作。大家的背景高度相似,几十个码农站成一排,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乡镇男青年选美。

2、湾区不适合单身男生。湾区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对单身男子非常不友好,不仅没有异性跟你玩,已婚的同事下班和周末都在家陪老婆/遛娃,也不陪你玩;其他族裔的人就更不用说了。能约出来玩的基本都是年龄相仿的中国单身码农。想象一下,10个戴着黑框眼镜,穿着公司tshirt的码农在福牛堂围在一起吃饭,然后挂着badge去公司打桌游的场景。刚来湾区的第一年,一切都很新鲜,周末还能去采樱桃/采草莓/爬mission peak/开一号公路。新鲜感没了之后,生活基本都在重复:工作日上班,下班,打游戏;周末约饭/爬山/桌游/滑雪/羽毛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是如此无聊,以至于好多人不惜开车一个多小时,排队几个小时只为吃一顿海底捞。

3、在湾区,主要社交途径是狼人杀/剧本杀/hiking。认识的人大多是 {研究生同学,本科同学,高中同学} 的 {研究生同学,本科同学,高中同学},以此类推,话题三句不离“你读的哪个高中”“你们学校饭堂哪道菜好吃”以及“要不要打LOL”。近年开始流行起的湾区式相亲,主要集中在喝奶茶,吃中餐和喝咖啡上。每到周末,湾区的奶茶店、中餐厅和咖啡厅门口,聚集大量相亲人群。伴随加班人的键盘声,相亲男女们热切地互查户口,打探家底,提问对方读的哪所中学,并打探对方年包数字,试图通过一杯咖啡相互解锁对方的前半生。如果只是为了提高家庭收入,减免单身税以提高抗风险能力,施主们,听一句已婚妇女的劝:单身一辈子风险才是最低的。

4、这里的房价奇高。湾区的高房价是由多个原因造成的,基本可以开一个新帖讨论了。首先,湾区三面环山,没办法向外扩张;其次,政府将很多地方规划为保护区,无法开发,进一步限制了地皮的供应。那你可能要说,地皮不够的话,不是还可以建高楼么?并不是。湾区很多人都有NIMBY的态度,极力反对在自家附近新建高密度住宅(因为这样会稀释很多资源,比如学区)。层层阻挠之下,高密度住宅的计划不了了之。还有prop13这个奇葩法案,导致房主惜售,大大降低房屋的供应量。当然还有个原因是码农收入高,购买力强。种种原因导致湾区这个大农村房价水涨船高,已经可以跟曼哈顿相提并论。

5、只可惜,大家依然都想买房。湾区有一句老话叫“回头看都是deal”, 意思是虽然现在房价已经很高,但将来还会猛涨;现在买到就是赚到。各种论坛的湾区版的热门话题永远是买房;任何一个跟买房有关的帖子都会变成房托和房黑的互相攻击。没房的想买房,有房的想再买一套。小黑屋想换成大房子,非学区房想换成学区房。Open house门庭若市,买家疯狂bid。投机客们挥舞着all cash offer, 抢下老旧的房子, 半年时间翻新出售, 净赚几十万。6、湾区人,永远喜欢比比比,永远在焦虑。刚工作的比包裹;工作三五年的比升职速度/跳槽包裹;工作十几年的比职位高低;买房的比房子价格和地段,有娃的比娃的学校/成绩/升学。不知名公司的想跳槽去FLG,FLG的想跳去热门startup;T3想升T4,T4想升T5,T5想升T6。住在San Jose的想搬到Sunnyvale,在Sunnyvale的想去Palo Alto买小黑屋。

一个典型湾区人的人生轨迹:小杨从小到大都是学校里的尖子生,高考过关斩将杀入某名牌大学。小杨本科学EE/CS,毕业时拿到了美国某校的计算机硕士的ad。

来美国后,小杨开始刷LeetCode找实习找工作,最后有惊无险地入职某大公司。三年后,小杨用自己的积蓄和父母从国内汇过来的钱买了sunnyvale的交通房,并很快跟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了。婚后两人并没有立刻生娃,而是养了一只布偶,隔三差五在ins/朋友圈里晒猫。又过去三年,经不住父母的苦口婆心,小杨跟老婆生了娃(小小杨),成了湾区推娃党的一员。小小杨是一个标准的ABC。他生在湾区,皮肤晒得黝黑,讲一口流利的ABC英语。他就读于湾区某私立高中,学校里以ABC和ABI(老印)为主。

他的好朋友基本都是ABC,最喜欢的是计算机课,最头疼的是放学后的中文辅导。被父母推了18年之后,小小杨终于考上了某州立大学,虽然他的成绩在别的地方能稳上藤校。

小小杨毕业后回到湾区,在某大公司(Facepage, Linkedout, Elgoog, etc.) 做了码农。开始了买房结婚生子的新一轮循环。

湾区码农的生活永远是那么美好,湾区房价永远是那么高,湾区的天空永远是那么蓝。

K
Ki11
1 楼
😂😆小编还是回中国的好 😂😆可以多陪陪你妈b彭丽媛 顺便草草习明哲😂😆小编你真棒
c
cbs888
2 楼
畜牲,你快去死吧!
K
Ki11
3 楼
小编你要不回中国 你妈要被共产党草绿 cnmb
传播爱与光
4 楼
每年的山火,就像是湾区人的坟头冒青烟了,喜丧!哈哈哈
l
laolongdie
5 楼
人就是拿来消费的,优质人矿享受优质社会资源,湾区的收入也是有目共睹,想得到,就得付出,不是吗?
铗归来
6 楼
还是不够了解。文章75分。
飞哥
7 楼
看文章就知道小编是个loser
阳光俊男
8 楼
35岁之后的兲朝码农呢? 坟头草有多高? 杭州码农疯狂打骨折卖楼知道吗? 大厂码农在送外卖知道吗?
c
cxy1223
9 楼
来澳洲吧,容易混,悉尼就是个大china town。
无视生非
10 楼
自古一楼出傻逼
沙发
11 楼
虽然有些搞笑因素,但是哪里的生活不是一样呢?
B
BTY2684
12 楼
福牛堂很接地气,不过这边的活动可远不止这些,不会玩是一部分码农的通病,但不是全部
抬头看天
13 楼
牢骚太盛防肠断,地球生活湾区好。
d
danial
14 楼
这就是人生啊。而且还不错的人生。 不然呢,你还想咋的?哪儿的生活好?说出个地儿来。
b
batmanshang
15 楼
韭菜國几十万大学生在送外卖,几百万死刑犯在做五毛,象不象你妈坟头放地雷?
C
Cuisiner
16 楼
还好听起来不像西北煤窑矿工们的生活。
b
bluej
17 楼
写这文章的果然是道听途说为主。大概率单身男,没女朋友,整天混唐人街的
a
abc868
18 楼
幸福中国人的苟且偷生 像极了镀了金的骨灰盒
熊猫出塞
19 楼
矫情
这个秋天
20 楼
哈哈哈哈哈哈,作者不是马农,哈哈哈哈哈哈
中华工程兔
21 楼
还是不了解湾区大厂。25岁以上的单身男真不多,反而很多条件很好的女生过了30还单着。 尽管50万是戏称,不过两个T3 level的家庭达到这个标准还是不难的。更多的是,因为税收、鸡娃补习班的需要,最后变成高薪单收入。 聊天话题也都是围绕着孩子、公司和房子。
冒泡
22 楼
说得很好。湾区确实是无聊的地方。
r
realSTFU
23 楼
这种卷和底层的卷是有本质区别的~ 湾区人民有卷的资本~ 底层人连卷的资本都没有~
w
weitoke
24 楼
作者没有来过湾区为什么要写关于湾区的事情?湾区和其它地方完全一样,有医院,有银行,有药厂......有各行各业。怎么变成了只有码农了?就象以前施瓦辛格做州长时脱口秀里说的加州,“那地方全是演员,连他们的州长也是演员”
y
yuba
25 楼
没人逼你去
j
jkl022022
26 楼
哈哈,倒是很真实。FANG中的‘N’是Nvidia? [1评]
中华工程兔
27 楼
Netflix
D
Drakecat
28 楼
无病呻吟,湾区码农已经算是打工者里待遇环境最好的一批了
南方兔儿爷
29 楼
说白了还是人生没有目标和爱好,就剩工作和钱当然无聊。
D
DVR
30 楼
你自己眼前的苟且说不定就是别人向往的诗和远方呢!
r
rgws
31 楼
就是说吃青春饭,老来无所事事。不然呢?开公司创业也是有的,但薪资待遇太好的动力不足。培养下一代很重要,但只是自家孩子太狭隘了。码农年长后手中有了一米两米,与其早退休不如去做老师。美国老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被严重低估。如果有优质人才涌入,教育将大为改观,美国缺STEM人才的现象也有望缓解。
W
Wupengwu
32 楼
我住在加州湾区,湾区各种族裔的人数多,有的县白人占比百分之五十以下,其他族裔超过百分之五十,所以白人已经习惯与其他族裔的人相处,很少有种族矛盾。另外一个特点是:湾区黑人少,因为湾区的高房价与高租金把经济条件差的黑人赶走了。
j
jkl022022
33 楼
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