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一直下 连东北人自己都已经被“整不会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1年11月10日 16点28分 PT
  返回列表
34246 阅读
15 评论
Vista看天下



东北下大雪了。

其实身为一个在北京工作的东北人,我平时最受不了的就是在朋友圈里被雪景刷屏。

“不就是雪嘛,年年都见,有什么稀罕的。”

但这次必须得说道说道。

因为东北的暴雪已经大到,连东北人自己都已经被“整不会了”。



@我吃不饱饭

事情还要从昨天早上说起,表弟说家里下了大雪。

那会北京的雪已经化的差不多了,地上只剩下了冰沙。

我看老家亲戚们各种花式玩雪,本来还很羡慕。

就连看到有学生在雪里把手机弄丢了,全班一起喊Siri,都感到很羡慕。



直到晚上,有关东北大雪的视频开始层出不穷,而且越来越夸张。

表弟也意识到不对劲:“这怎么还下个不停了?”

与此同时,不少地方的积雪已经厚到——快要出不去门了。

我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完了,暴雪了。



一开始是全北方都在迎接初雪。

后来其他地方停了,东北依然在下。

截止到目前,多个地区的积雪深度已经超过了40厘米,其中内蒙古通辽达到了60厘米。

什么概念呢?作为身高严重拖后腿的东北女性,我怀疑自己一脚踩下去会没到大腿根。



@我吃不饱饭

很多人以为东北每年冬天都会遍地积雪,其实是个误解。

尤其是在城市的路上,能没到脚踝都已经算是大雪了,还会被环卫工人迅速清理到路边。

所谓“东北人面对大雪永远能保持淡定”,这雪也得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至少不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心系家乡的游子,我开始关注这场席卷东北的暴雪。

先是在某乎上刷到了一张照片,图中的车上都盖了厚厚的雪帽子。



@Aikizuki

正当我感慨“这么大的雪可好久没见了”,紧接着看到了下一张——

好家伙,连车都看不见了,停车场彻底变成大雪堆。



找到电瓶车在哪儿了吗?

问,东北人想要在雪天出门,总共分几步?

第一步,首先要顶着半人高积雪的重量,把门艰难地打开几十厘米的缝隙。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毕竟结结实实的积雪依然塞满了门缝。



那么下一步就需要出动铁锹,从门口一路挖出去。



然后遇见邻居同样拿着锹在挖,人均考古学家。

不过用在家门口的时间,很有可能通过别的方式找回来。

比如,在路上遇到一个积雪的楼梯,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从顶部滑到底部。



我还嘲笑南方同事没见过真正的大雪呢。

“唐突了,原来我自己也没见过。”

在我想象里,这样的大雪应该出现在大兴安岭的深山老林里。

过人高的雪里不时跳出黑熊瞎子,傻狍子和大老虎。

而不是落在沈阳的小区里,把住户们的小轿车给盖个严严实实。

找车仿佛是在开盲盒,如果刚好忘了前一天把车停在哪儿,那开的就是限定盲盒。



@高广豪

因为大雪持续堆积,很多城市是在今天陆续宣布停工的。

所以,昨天不少人还得冒着大雪上班。

我眼看着有个大哥因为积雪太深完全看不到地面,干脆徒手扫雪开辟上班之路;

另一只胳膊还得挽着电脑包,防止东西被雪浸湿。



要不怎么说,东北人虽然很少见到这么大的雪,但早就已经学会了跟大雪共处。

客车全线停运,那就 整座城开启走路上班模式。



不耽误,什么都不耽误。

即使公交车在大雪中抛了锚,我们也能齐心协力给它推出来。

不过在这个领域里,沈阳人民堪称是独占鳌头。

别人推的都是汽车,他们要推就推轻轨。



今天东北暴雪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榜,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争议的声音。

评论区有外地朋友羡慕地感慨“大雪好浪漫啊”,结果被怒怼:“这不是浪漫,这是灾害。”

我倒不觉得他们有什么恶意。毕竟暴雪不比暴雨,会带来立即可见的伤害和损失。

甚至身边很多当地人,也都觉得“下大雪还挺好玩的”。

尤其是在规模较大的城市里,市政部门早就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应对措施。

网上以前也火过相关的视频,清雪车效率之高让人叹为观止。



其实东北人自己,原本也不觉得这是个什么事儿。

以前雪下的再大,该清雪清雪,该抢修抢修,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秩序。

我初中时有一次因为暴雪影响交通,停了一天课。

结果第二天就恢复正常了,甚至感到有点意犹未尽。(不是)

那么为什么这次让人觉得情况不妙?

首先是因为降雪太急,时间太久了。

从积雪程度来看,多地都突破了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降雪。



别说抢修电路、抢修轨道,连清雪都像是打仗—— 往往是上一波雪还没来得急清掉,下一波就又来了。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只要还有食物储备,大不了在家等着恢复交通。

但像孕妇、老人这种特殊群体,就愈发让人提心吊胆。

昨天锦州就有一名孕妇因为羊水破裂面临早产,但因为暴雪无法自行就医;

最后还是消防员用棉被把她包裹严实后送进私家车里,然后用消防车在前方为其开路。

不过随着雪越来越多,出行不便也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问题。

比如今天已经有不少地方,出现了积雪过厚导致建筑物受损的情况。

沈阳某中学的房顶被雪压得局部塌陷,多个窗户破损;



有加油站的罩棚被积雪压塌,一辆货车被压在了底下。



好在大多数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财产的损失却往往避免不了。

网上有个流传很广的视频,是二手车行的正门在雪中整个塌下来。

画外音是一位男子:“里面有二十多台车,全砸扁了。”

后续有人联系到车行的主人,对方表示“二手车无法进行车损赔偿,现在还没有办法估值,因为(车)都压在里面进不去”。



生活在城市里的东北人,往往对暴雪的杀伤力没有特别强的感知。

只觉得会影响出行和交通,大家都呆在家里就行了。



但目前来看,有两个问题比很多人想象中严重

一是 农村 。

积雪的威力毕竟有限,城市里的楼房受损不会太严重。

但农村的平房就比较麻烦。 降雪量最大的内蒙古通辽,有村民的房子干脆被大雪埋了一半。

连横穿自家的院子,都只能手脚并用。



更成问题的是牲畜棚和蔬菜大棚,这种简易建筑在冬天主要的作用是保暖。

用薄钢板、木板,甚至塑料布为材料制作的棚顶,在几十厘米的积雪面前几乎不堪一击。

截止到昨天下午,通辽已经有98座大棚、2245座棚舍受损,死亡7头猪、56头牛、113只羊;

算上其他被压垮、压坏的建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000多万元。

昨天吉林白城也有个羊棚被大雪压塌。

几百只羊仿佛遇险感觉到了危险,在两秒内跑得干干净净。



虽然有惊无险甚至还有点好笑,但这不还是得归功于人家羊的风险意识强吗? (误)

再说棚都塌了,你让跑出来的羊住哪儿啊?

而像那些动不了也跑不了的蔬菜,更是只能任塌任埋。

沈阳仅一个新民地区,就有300多座蔬菜大棚被压塌。

农村地区交通不如城市便利,清雪不好操作,种植户和农业合作社只能组织自救。

比如用吹风管把积雪吹掉;



或者干脆直接出动挖掘机。



另一个问题,可能算是东北遇到的新问题, 冻雨 。

要说这场雪跟往年有什么不同,除了特别大之外,还有就是下的比较早。

东北冷,所以很少会下“湿雪”。

雪落在地上不会很快化掉,只会被路人踩实,然后铁锹用铲走。

但这次不一样,比如哈尔滨是先下雪后再下雨。

气温一降,雨水雪水通通变成冰。

也就是网友调侃的“万物皆可冰糖葫芦”。

自行车、路灯、大树……通通都被裹上了一层“冰糖”。



不过冻雨的本质,并没有那么甜蜜蜜。

无论是电线、轨道还是路面,相比于除雪,除冰可难多了。

如果你还记得08年的南方雪灾,就会明白大面积结冰有多可怕。

抢修电路的工人需要爬到电塔上,把冻在电线上的冰一点点敲下来。

路面结冰更是比雪要滑得多,也坚硬得多。

东北的低温,又加大了冰自然融化的难度。

从昨天开始,哈尔滨已经出现了不少车辆打滑导致堵车的情况。

都要靠交警和环卫部门撒融雪剂,才得以顺利通行。

今天早上,还有不少人在晒哈尔滨的“冰挂”;

树枝被裹上了厚厚的冰壳,灯光一打甚是好看。



@张先生的田美美

不过美丽的表象下,却往往这样的下场——

冰糖大树不堪重负,化身折断的冰糖大树。



@何以致扣扣lizy

敲黑板,冻雨形成的“冰挂”跟雾凇不同,后者是一种轻飘飘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落下来像疏松的雪。



而冰挂是真正的冰,在树上重的像秤砣,掉下来又堪比大型暗器。



目前已经有当地的大学生抱怨,学校里面满地的粗树枝。

“还在不断往下掉,稍不留神就容易砸伤人。”

而如果是在大马路上,两棵树相对这么一倒——

人和车都无法通过了不说,文明世界也秒变原始丛林。



目前,东北的降雪依然在继续。

官方消息是这样说的:“ 本轮寒潮影响过程将接近尾声,但在东北地区降雪还会持续出现。 ”

事实上,就在东北地区被大雪所困的同时,其他地区的很多省市也都在感受这波猝不及防的寒潮。

就在上午,热搜上还挂着“上海气温一天内骤降15度”。

从北方的暴雪,到南方的降温,极端天气似乎越来越多。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周兵解释这次的寒潮,提到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干旱、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率正在增加;

北极增温,使得极涡内的冷空气分裂南下,会使得相关地区气温明显降低。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偏强,中东部地区气温总体以偏冷为主。

不止是某个城市、某个村庄,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所有人,都在真真切切地感受这种变化。

以前看到下大雪,会想到别出心裁的雪人、飘扬的雪花、红彤彤的脸蛋……

但背面还有结冰的路、开不动的公交车、被压垮的大棚。

或许我们终将面对跟从前不太一样的世界了。

也希望每个东北人都能安然度过这场大雪。

拾麦客
1 楼
这是东北本来应该有的雪量。
偶偶地来一发
2 楼
全球变暖了.
L
Linglong2017
3 楼
Global warming 使很多地方变冷了,只有环保主义者知道发生了什么
b
barryv
4 楼
少见多怪
L
Leah_lee
5 楼
fun
c
cato
6 楼
还是我党英明,早让你们家里储存些吃的。
p
pegasus0
7 楼
西伯利亚人和阿拉斯加人看到后轻蔑地一笑而过。
菲斯普的里尔克
8 楼
融雪盐和扫雪车呢?
冬天变色的兔子
9 楼
事儿,不大~ 瞎,bb!
V
Vertical
10 楼
加拿大同学华丽飘过
s
showmecn
11 楼
国家早就发文让大家存些粮草了,有先见之明吧。
g
great_rc
12 楼
这个是装作不知道冰山快融化完了,平均温度在飙升。而且你不懂下雪是因为水汽特别多吗,水汽从哪里来,是地面和海洋升温蒸发得多。 再看看现在冬天的草绿油油的,还不明白吗。 ---------- Linglong2017 发表评论于 2021-11-10 08:48:04 Global warming 使很多地方变冷了,只有环保主义者知道发生了什么
t
tz2000
13 楼
话说东北人家里都不备一点那种雪地上走路防陷进去的网子吗?
w
wx3000
14 楼
中央领导必须身先士卒,组成志愿军援肋东北,每顿饭一个冻土豆。
党组组长
15 楼
环保少女应来看看。 看到天地混沌万籁皆白, 攒道,这是世界环保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