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招惹中国,那就没一个能打的!”
2025年8月,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内发现这个所谓的“世纪漏洞”。他挥舞关税大棒四处出击,从韩国到日本,从欧盟到越南,几乎所向披靡。
然而当他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时,中国的反应让美国措手不及,立即实施对等反制,将关税反制提升至125%,用实际行动表明“奉陪到底”的决心。
美国屡试不爽,盟友纷纷妥协特朗普2017年上任后就大搞贸易调整,把关税当作武器到处挥舞。他对全球大部分国家钢铝产品加征关税,25%对钢,10%对铝。
结果如何?盟友纷纷炸锅却又迅速低头。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出口到美国的钢铝本来就多,突然多出这么高成本,谁都受不了。
韩国在2018年3月底就修订了韩美自由贸易协定。韩国同意限制对美出口钢材,每年上限是前三年平均水平的70%,还开放了更多汽车市场给美国车企。
日本在2019年9月签了贸易协议,降低了对美农产品关税,牛肉从38.5%降到9%,还开放了更多数字贸易领域。
欧盟也没能挺住。2018年6月,欧盟对美国摩托车、威士忌、牛仔裤等产品加征报复关税,价值28亿欧元。但到2018年7月,欧盟同意买更多美国液化天然气和大豆,美国暂停汽车关税。
2025年4月,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对华关税总额一度攀升到惊人的104%,紧接着第二天又将额外关税提升至145%。这种近乎“极限施压”的操作,本想复刻他在与其他国家谈判中“以快打慢”的战术。
中国的回应同样迅速且有力,迅速将关税反制提升至125%,用实际行动表明“奉陪到底”的决心。这显然超出了美国的预期。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满脸疑惑地说:“很好奇,中国是唯一一个敢和美国叫板的国家,而且还敢让事态升级。”
而为什么中国能如此强硬?
中国底气何在?
因为中国经济体量大,14亿人口内需市场稳,供应链全球第一,稀土、电子元件这些卡脖子东西捏在手里。
而美国的盟友,日本同意了5500亿美元的投资,欧盟承诺投资6000亿美元并进口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韩国则承诺投资3500亿美元。
这些协议背后,是美国与其盟友之间不平等关系的体现。欧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他们都与美国签署了不平等协议,后续特朗普自然要按这个标准与其他经济体谈判。
也就是说,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那个任人欺凌的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诸多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日常消费品到高端制造设备,中国的产能和技术水平都在不断提升。
科技方面,中国在5G通信、人工智能、高速铁路、新能源等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5G为例,中国的5G技术不仅在国内实现了广泛覆盖,还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应用。
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陆军的新型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等装备性能先进,海军舰艇不断更新换代,航母编队的战斗力日益增强。
所以面对中国的坚决反制,特朗普不得不妥协。
在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结束后的第14天,特朗普正式宣布对中国加征的24%关税继续暂停90天执行。
而这次和中国的贸易战,成为特朗普执政史上感觉最错误的一次。
不仅如此,白宫还在考虑将中国汽车零部件从关税清单中豁免,并对中国芯片销售放宽限制。
也是由此,戏谑特朗普发现了一个“世纪漏洞”,只要不招惹中国,那就没一个能打的。
特朗普并非不清楚,对中国出手会引发巨大反响,贸易领域的摩擦、科技层面的较量、地缘政治的博弈,每一项都可能成为引爆舆论的焦点。
于是他做出了选择:不直接对中国动武,转而采取一种静态的封锁策略。在技术领域,他下令封堵渠道,限制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在贸易层面,他加紧压制,设置重重贸易壁垒。
但特朗普却是打错算盘,贸易战对美国伤害不小。研究显示,美国消费者多付了510亿美元,制造业岗位没回流多少,反而丢了24.5万个工作。农民受打击,大豆出口掉40%,政府补贴了280亿美元。
2025年关税多收1721亿美元,可这钱从美国人兜里出,相当于每户多交1300美元税。关税抬高输入品价格,美国制造商成本涨,竞争力下滑。
宾夕法尼亚大学预算模型预测,特朗普关税长跑下去,GDP下降了6%,工资降5%,中等家庭一生亏损2.2万美元。
特朗普曾经好奇为何中国敢一再叫板,美国财长贝森特后来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为“伟大国家”,承认中国今非昔比。
从“敢叫板”到“伟大国家”,两个评价的递进,很显然,中国的崛起,已让全球权力天平发生了不可逆的倾斜。
而特朗普,显然对此有些招架不住。
“只要不招惹中国,那就没一个能打的!”
2025年8月,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内发现这个所谓的“世纪漏洞”。他挥舞关税大棒四处出击,从韩国到日本,从欧盟到越南,几乎所向披靡。
然而当他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时,中国的反应让美国措手不及,立即实施对等反制,将关税反制提升至125%,用实际行动表明“奉陪到底”的决心。
美国屡试不爽,盟友纷纷妥协特朗普2017年上任后就大搞贸易调整,把关税当作武器到处挥舞。他对全球大部分国家钢铝产品加征关税,25%对钢,10%对铝。
结果如何?盟友纷纷炸锅却又迅速低头。加拿大、墨西哥、欧盟、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出口到美国的钢铝本来就多,突然多出这么高成本,谁都受不了。
韩国在2018年3月底就修订了韩美自由贸易协定。韩国同意限制对美出口钢材,每年上限是前三年平均水平的70%,还开放了更多汽车市场给美国车企。
日本在2019年9月签了贸易协议,降低了对美农产品关税,牛肉从38.5%降到9%,还开放了更多数字贸易领域。
欧盟也没能挺住。2018年6月,欧盟对美国摩托车、威士忌、牛仔裤等产品加征报复关税,价值28亿欧元。但到2018年7月,欧盟同意买更多美国液化天然气和大豆,美国暂停汽车关税。
2025年4月,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对华关税总额一度攀升到惊人的104%,紧接着第二天又将额外关税提升至145%。这种近乎“极限施压”的操作,本想复刻他在与其他国家谈判中“以快打慢”的战术。
中国的回应同样迅速且有力,迅速将关税反制提升至125%,用实际行动表明“奉陪到底”的决心。这显然超出了美国的预期。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满脸疑惑地说:“很好奇,中国是唯一一个敢和美国叫板的国家,而且还敢让事态升级。”
而为什么中国能如此强硬?
中国底气何在?
因为中国经济体量大,14亿人口内需市场稳,供应链全球第一,稀土、电子元件这些卡脖子东西捏在手里。
而美国的盟友,日本同意了5500亿美元的投资,欧盟承诺投资6000亿美元并进口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韩国则承诺投资3500亿美元。
这些协议背后,是美国与其盟友之间不平等关系的体现。欧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他们都与美国签署了不平等协议,后续特朗普自然要按这个标准与其他经济体谈判。
也就是说,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那个任人欺凌的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诸多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日常消费品到高端制造设备,中国的产能和技术水平都在不断提升。
科技方面,中国在5G通信、人工智能、高速铁路、新能源等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5G为例,中国的5G技术不仅在国内实现了广泛覆盖,还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应用。
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陆军的新型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等装备性能先进,海军舰艇不断更新换代,航母编队的战斗力日益增强。
所以面对中国的坚决反制,特朗普不得不妥协。
在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结束后的第14天,特朗普正式宣布对中国加征的24%关税继续暂停90天执行。
而这次和中国的贸易战,成为特朗普执政史上感觉最错误的一次。
不仅如此,白宫还在考虑将中国汽车零部件从关税清单中豁免,并对中国芯片销售放宽限制。
也是由此,戏谑特朗普发现了一个“世纪漏洞”,只要不招惹中国,那就没一个能打的。
特朗普并非不清楚,对中国出手会引发巨大反响,贸易领域的摩擦、科技层面的较量、地缘政治的博弈,每一项都可能成为引爆舆论的焦点。
于是他做出了选择:不直接对中国动武,转而采取一种静态的封锁策略。在技术领域,他下令封堵渠道,限制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在贸易层面,他加紧压制,设置重重贸易壁垒。
但特朗普却是打错算盘,贸易战对美国伤害不小。研究显示,美国消费者多付了510亿美元,制造业岗位没回流多少,反而丢了24.5万个工作。农民受打击,大豆出口掉40%,政府补贴了280亿美元。
2025年关税多收1721亿美元,可这钱从美国人兜里出,相当于每户多交1300美元税。关税抬高输入品价格,美国制造商成本涨,竞争力下滑。
宾夕法尼亚大学预算模型预测,特朗普关税长跑下去,GDP下降了6%,工资降5%,中等家庭一生亏损2.2万美元。
特朗普曾经好奇为何中国敢一再叫板,美国财长贝森特后来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为“伟大国家”,承认中国今非昔比。
从“敢叫板”到“伟大国家”,两个评价的递进,很显然,中国的崛起,已让全球权力天平发生了不可逆的倾斜。
而特朗普,显然对此有些招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