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获得中央财政救助,部分地方公务员或将裁员20%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8月26日 5点29分 PT
  返回列表
61465 阅读
17 评论
东叔说财经

«——【·前言·】——»

考研、考公、考编,年轻人的三大人生使命。

什么饭都不如国家饭好吃;什么钱都不如国家发钱好使。

当疫情过后,部分地方的经济仍未实现复苏,不少地方政府债台高筑。

泥菩萨自身都难保,还怎么有能力养那么多铁饭碗呢?

这时候就要另辟蹊径:裁减公务员,申请中央财政救助。

一、财政补助代价谁来承受

在对内无法达到收支平衡的状态下,地方政府最渴望得到的便是由中央发钱来解决困境。

但一无自然灾害,二无重点扶贫项目,想要在众多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失业率及体制内缩编改革或已成为最容易得到关注的方式。

这样的代价不可谓不大,搞不好甚至有可能导致体制内思想的滑坡及工作的散漫。

不过从目前传出的越来越多的消息中体现出,精简公务员的道路是可行的。

第一个吃螃蟹的云南省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据先前该省审计部门公示的地方财政债务统计信息显示:

云南虽然已经在国家的帮助下实现了全面脱贫。

但其地方财政内核的显性与隐性债务合计金额已经达到了近百万亿元。

越来越多的地区甚至已经无法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粉饰太平。

新债认可程度的降低也导致地方政府的压力直线上升。

在即将崩盘无法承受的情况下,中央开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伴随着央行的注资及20年低息贷款的项目,为解决云南省债务问题点燃了希望。

然而即使利用了融资平台,效果也如同杯水车薪。

中央财政救助才是唯一的上岸途径。

一切的努力过后,云南只能主动开创裁减20%公务员的方式提起救助。

代价很大,但也让中央财政看到了该省恢复经济,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顺利的得到了救助。

二、各省份存在共性顾虑

其他省份此时都在观望,顺利度过难关后,云南并没有其他省份专家预计的体制内信任度下降,执法难度提升等问题。

在裁减政府人员过后,反而实现了高效政府,人才精炼,科学执法的好现象。

其他各省份看到结果,未来预计会出台裁减政策,以图效仿该省获得中央财政救助。

但由于不同的省份和地区情况不尽相同,有不少省份依然在观望这项政策的可行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的顾虑。

首先是人才吸引问题,体制内对人才质量需求较高。

但待遇普遍并不高,尤其是经济并不发达的地方政府。

失去了稳定的保障这一核心竞争力,是否会产生人才流失的可能性是地方政府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其次社会稳定性的考虑,体制内的风吹草动都必须引起社会的激烈讨论与效仿。

如果在缩编的过程中处理不当,将会跟风产生各种民生问题:

比如大学生就业更加迷茫,社保断缴比例直线上升等。

为将来如何解决埋下了重大隐患。

最后便是个别基层岗位执法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编制自成立之初便讲究稳定,但不同的部门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工作强度。

就执法层面而言,个别岗位天然或进阶的存在着人手不足的情形。

裁员之事不患寡而患不均。

一旦缩减必然同比例进行,那必然导致本就压力过大的部门直接工作量爆炸。

产生执法人员的严重缺口,增补压力大,难以平衡舆论与实际效果。

三、概括性问题针对性解决

除以上共性问题外,各地裁员也都还存在着差异化难题。

推进势在必行,但进度难以把控,对此有不少专家给出了合理的针对性建议。

要保证将裁员的影响缩减至最小,利益扩大至最大,总体而言,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性把握。

首先,全面调研体制内岗位利用率及人员溢缺情况。

在裁员之前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用以精确调整各部门编制数量。

并在内部进行编制调整与适应性工作,保证编制结构合理,为顺利裁减做结构性准备工作。

其次把握被裁减人员的安置政策和措施。

将不确定因素的风险降至最低,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实现科学合理的人员精简后福利措施。

最后重点跟踪和关注民生态度,不断增进人民支持度,切忌关起门来做决定,注意收集民生意见及民众建议。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体制内裁员工作的进行,将负面的社会影响严格把控至最低程度,维持社会的稳定性。

以上几点全部走做到以后,共性的问题基本能够得到解决,具体的各个地方的个性化问题则需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慎重分析。

总结:

改革发展之路势必伴随着困难与争议,但地方政府的道路也必须通过不断的自身改革来踏出。

中央会看到每一个政府的困难,也会体谅每一个地区的改变。

在资源有限的当下,谁能够实现自我突破,谁就能够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希望所有的地方齐头并进,实现深化改革发展的伟大前景。

j
jiang1963
1 楼
公务员工作好坏没有硬指标, 好混。
媚眼瞟瞟
2 楼
社会蛀虫
毛毛爹
3 楼
中南海是最该裁员的地方,把经济搞成这样,难道不是因为养了一堆饭桶么?中国人胆小听话爱钱肯干活,你就是让头马户当家,经济怎么也不会年年下降连降十年吧?
老虎爱小米
4 楼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一到冗员冗官,接下去就是政府入不敷出,特权阶层和百姓差距日显,然后就是流血革命。几千年了,还在这个圈圈里打转。
牛皮方糖
5 楼
封存20%的镰刀,是为了让韭菜长得更茁壮
r
rally
6 楼
中央财政救助?中央的钱哪里来的?从天下掉进中南海的吗? 还不是各地的说收都被中央收割了,以此来管控地方政府,各地经济好坏的税收,和当地政府都不相干,地方政府的经费全靠卖地,这才是各地政府都和发展商狼狈为奸割韭菜的原因。
沙拉维
7 楼
共匪像是祖国大树全身上下长满的肿瘤,拼命吸取养分。老百姓被迫养两套官僚系统。废除共产党的财政拨款,让他们自生自灭。
j
john86
8 楼
这时候怎么可以裁员。把退休公务员退休金福利减少百分30 公务员工资福利减少 工资低了 自然有人辞职去创业
s
slimane
9 楼
福建河南河北监狱五分畜瑟瑟发抖,獄頭不開心,夾菊可不夠
文强
10 楼
公务员裁员这个不太可能吧
超级虫子
11 楼
sb 裁出李自成吗 直接降薪不行? 裁员不就是把最没有关系的裁走了?
元非
12 楼
  “物极必反”是一个重要的世间规律。从这近二十年中国社会考公愈演愈烈始,就注定了未来必有一波又一波的对于政府公务员体系的规模收缩。贫困地区裁员20%仅仅是未来数不清的公务员裁员浪潮中的起手浪。   伴随公务员体系裁员的是降薪与限薪,直到成为中国的公务员不再是中国智商最高群体的首选职业路径为止,也只有把中国最聪明的群体再次推向中国的实业领域,让聪明人通过实业获得比公务员更好的综合收益,中国这个国家才能有更好的国家前途。  
元非
13 楼
  必须对公务员体系裁员的原因中除了中国政府财政负担过重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政府公务员的数量相对于工作量已经严重人浮于事,而人浮于事的恶果之一就是这些公务员体系会不由自主的为自己创造工作──降低工作效率。   这类似于养寇自重。   我们也看到,很多之前需要当面进行的涉及政府事务都网络完成,很多资料实现了网络共享,很多书写的内容只需签名确认,人工智能理顺的关系,提高了效率。这些都让政务工作效率提高,效率提高的后果这包括人员过剩。   这方面的变化在工业领域更加直观。我们看到,很多工业产品数十年不仅没有涨价,在性价比方面其实一直的提高,这些都是科技发展的结果。   比如,我认识的一定在国内排名靠前的机电企业,二十年来,产量提高了近十倍,但员工总人数不增反减。以前生产车间尽是人,现在都是自动化设备,车间里人很少,增加了产品研发人员,增加了设备维护人口,总人数却在减少。  
p
pk6034
14 楼
就是裁了后再雇佣当编外,毕竟得有人干活又给钱少不给福利
l
lanjian45
15 楼
其它部門都要裁,維穩部門要招人
h
harry11111
16 楼
云南虽然已经在国家的帮助下实现了全面脱贫。 但其地方财政内核的显性与隐性债务合计金额已经达到了近百万亿元。 --------------------------------------------------------------- 这个作者是搞财经的吗?有没有数字的概念啊?云南省的债务快赶上全美国的一半的。真牛逼。
y
yuba
17 楼
李自成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