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CEO放狠话:不回办公室就走人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9月2日 1点34分 PT
  返回列表
69673 阅读
17 评论
硅兔赛跑



“这个班儿,非得回办公室上吗?”

总是充满希望和朝气的硅谷大厂们,最近却罕见在一个问题碰了壁——如何让员工回归办公室。

这不,疫情过去大半年了,亚马逊CEOAndy Jassy还在为此头痛,前不久更亲自放下狠话:“不回办公室的人,没有出路。( 原话‘not going to work out for you’)”

疫情期间的远程办公实验,给硅谷大厂们遗留下了棘手的问题。包括马斯克的X(Twitter)、扎克伯格的Meta等在内,远程工作迅速成为大型科技公司效率低下和糟糕业务决策的替罪羊。

但在疫情高峰期,也都是这些公司在吹嘘他们转向了远程和混合工作模式,生产力和创造力飙升。现在,怎么都开始将生产力下降归咎于远程工作。

从畅想远程办公的未来式,到打击远程办公的“剧情逆袭”,亚马逊似乎是其中风浪最大的一个。

01 正式吹响“远程办公”终结哨声

今年2月,亚马逊的远程员工们接到了一封特殊通知。这个通知不是喊他们去领取中奖大礼包,而是命令他们到办公室里搬砖:

亚马逊宣布,推出强制三天回办公室(RTO)政策,要求员工从 5 月份开始每周返回办公室三天。

对于那些一直在家工作的纯远程员工来说,这则通知无疑是一个内部炸弹。

那么,纯远程员工们的选择有哪些呢?经典的“三选一”模式:

第一个选项,可以选择就近的办公室报道。从卧室换到了临时工作站,好歹换了个窗户景色。

第二个选项,勇敢地迁往亚马逊在西雅图、纽约、旧金山和弗吉尼亚等地的大本营。

最后一个选项,嗯,是最“奋不顾身”的,老子不干了!

当然,亚马逊还表示,选择搬家的员工还会有搬迁福利。具体搬迁地点将由部门决定,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纯远程员工必须因为工作而搬家。

可能在咱们的大厂员工看来,这些选项也都还在接受范围内,但实际情况是这个安排并不被亚马逊员工们买单。

这是因为,整个办公政策变化最具争议的一点在于,当时招聘时宣称的完全远程职位,也需要员工返回办公室上班。对于这一批远程员工来说,这就像是小时候拿错了玩具,又不得不把它送回商店。

随着RTO的推出,大家都明白这其中的潜台词,亚马逊纯远程的岗位可能将变得越来越稀少,这也意味着在亚马逊,“纯远程办公”成为了过去式。

02 “异议联盟”的顾虑

根据外媒的报道,这个政策甫一推出,就在员工群体中激起了激烈讨论。

当周的周五,一批热血沸腾的员工在Slack上点燃了反抗RTO的第一把烈火,近1.4万名员工加入了这个“异议联盟”。他们甚至起草了一封请愿书,直接寄给了雅西和领导团队,要求撤销这个新政策。

这份请愿书可不是闹着玩的,里面的内容充满了对亚马逊立场的不满。

他们说,这个新政策和亚马逊一直强调的多样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以及成为“地球上最好的雇主”的目标背道而驰。

这封请愿信写道:“我们,下面的签名者,呼吁亚马逊保护其作为全球零售和技术领导者的角色和地位,立即取消重返办公室政策,并发布一项新政策,允许员工在他们的团队和工作角色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远程工作或更灵活地工作。”

这可不仅仅是文字游戏,员工们还援引了公司CEO雅西之前的言论,他曾在声明中强调了没有“一刀切”的方法,还夸赞了远程工作的种种益处。

“异议联盟”指出,很多员工曾信任这些话,却被新政策撕裂了信任的纽带。这是最具剧情反转性的一幕。

请愿书引用了内部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员工更倾向于全职远程、每月办公室工作一天,或每周最多一到两天。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让公司节省开支,留住顶尖人才。

而且,他们也担心恢复线下工作会影响员工的生活平衡。

员工们甚至开始质疑,为什么亚马逊一定要让所有员工都回办公室?有些全球团队的员工或许只是去办公室参加虚拟会议。

如果将“异议联盟”中所有“异议”或者顾虑进行分类,大概有以下几类:

生活质量顾虑:员工们担心在西雅图生活不便,可能与高昂的租金和其他成本有关,这使得他们对于被要求前往办公室工作产生了疑虑。

经济负担顾虑:员工们关注到亚马逊的存在对城市租金的影响,认为因为亚马逊而导致的租金上涨可能会增加他们的经济压力。

工作生活平衡顾虑:一些员工建议快速离开亚马逊,寻找一个更能提供良好工作生活平衡的公司,这可能反映出他们对于自身工作和生活平衡的重视。

对RTO没那么反感的员工则认为,回到办公室工作可能会提供更多的升职机会,这种顾虑与个人职业发展和亚马逊的内部政策相关。此外,愿意回到办公室的员工不仅有助于公司运作,也能支持城市的基础设施,以维持城市的正常运转。

更长远地来看,一些员工相信,当前愿意前往办公室工作的员工人数比愿意远程工作的多,新一代的求职者可能会更加愿意回到办公室,这种变化可能会影响到远程工作人群的地位——“最重要的是风向。现在风向已经改变了,愿意去办公室的员工多于愿意在家工作的。等到下一代应届生求职时,很快那些不愿意去办公室的人可能会被取代。”

03 亚马逊CEO大破防

面对无论是员工的线上发声还是线下示威,亚马逊管理层并没有动摇RTO政策的执行,并逐渐加大了对那些难以遵守RTO的员工的处置力度。

上个月,亚马逊还制定了一项政策,规定任何不遵守RTO且未获得特例的员工将被迫“自愿辞职”。即便此时已有约3万名员工签署反对请愿书。

或许在高层看来,这场骚动可能只是亚马逊一系列动荡中的一个次要篇章。眼下,这家公司正处于关键的成本节约时期。

就在今年1月,亚马逊宣布了其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预计将削减18,000个职位。与此同时,公司还进行了大规模的项目缩减和关闭。



亚马逊的裁员计划数量在科技公司中名列前茅|图源:Reuters

毕竟亚马逊目前正面临严峻的增长放缓,其股价在过去一年内下跌了超过30%,这样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亚马逊对RTO政策的执著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冠冕堂皇的说辞还是必要的。亚马逊的代表透露,自从二月份开始实施RTO政策以来,公司观察到公司的活力增加,协作和联系更加频繁,因此,公司将继续探索让团队在同一地点集聚的方式,并承诺在影响员工的决策上与员工直接沟通。

而且亚马逊并不是唯一一家需要重返办公室的科技巨头。它的许多同行,包括苹果、谷歌和Salesforce,都在执行类似的规定。

只是没想到,外媒最近挖到了高层对此的更多无奈与强硬态度。亚马逊CEO Jassy 向不愿返回办公室的员工传达了一条信息:“这对你们行不通。”

根据Insider的报道,Jassy表示,员工要遵从回办公室工作的政策,否则他们的工作可能会受到威胁。

Jassy还透露,自己曾与其他60~80名首席执行官谈过关于远程办公的问题,“几乎所有人”都更喜欢将员工带回办公室。他还引用了亚马逊著名的领导原则,告诉员工寻求理由或抱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04 为什么不再鼓吹远程办公了?

亚马逊在全球拥有近 140 万名员工,堪称世界上最大的雇主之一,如此庞大的科技公司,为什么非得员工回到办公室?而不继续保留原有更灵活的混合制?

通常来说,特别强调同一物理空间上进行团队协作和创新、或者对监督管理、安全和保密性上有很高要求的公司,才会完全不考虑远程办公,必须要员工线下到位。亚马逊显然不属于这一类公司。

亚马逊对此的反馈是,要提高效率。

二月份的公告中,Jassy说,自己和他的高级管理团队(被称为 S 团队)观察到,与其他员工一起在办公室时“更容易学习、模仿、实践和加强我们的文化”。他认为面对面交流、协作、学习和发明会更容易、更有效。

但拿效率说事,在没有扎实的对比数据说明亚马逊的远程员工们在远程时效率更低的情况下,是不堪一击的。如果论追求效率和创新,游戏行业不亚于科技公司,但很多独立的游戏公司都是完全远程的,他们都不在乎效率和创新吗?

亚马逊肯定是笃定彻底关闭远程办公利大于弊,才会开始“变脸”。至于其中的利,除了官方的效率论之外,有人猜测是逼迫员工自行离职,也有人猜测,近年来科技劳动力获得了很多“权力”,这开始让许多高管感到不舒服,高管们希望借彻底取消远程营造危机感,重夺话语权。

亚马逊并不是唯一一家在远程办公问题上吃了闭门羹的公司。

疫情的出现,将远程办公的普及摁下了加速键,因此有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有了大范围的社会实践,自然就会有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之谈。

于是,大家开始意识到,远程办公虽然在某些方面带来了便利和灵活性,但也开始引发一些问题,这一趋势是否真的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显然不是。《哈佛商业评论》对硅谷的远程办公实践进行剖析认为,成功的远程工作基于三个核心原则:沟通、协调和文化。从广义上讲,沟通是交换信息的能力,协调是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的能力,文化是促进信任和参与的一套共同的习俗。为了使远程工作取得成功,公司(及其内部团队)必须创建支持这些原则的清晰流程。

一家公司维持一定比例的员工远程办公是很困难的,不仅需要深思熟虑的战略,还要几乎百分之百可靠地执行。

但如果做得好,回报也会很高:生产力提高、员工更快乐、成本节约等等。

总的来说,远程办公虽然带来了一些好处,但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公司需要仔细权衡远程办公的利与弊,找到一个平衡,以确保员工的合作性、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不受损。

这也是一个提醒我们的时刻:技术可以改变很多,但人类的本性和渴望是始终不变的。

所以,无论是否执着于取消远程办公或者坚持远程办公,每一家公司都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平衡虚拟和现实,科技和人性。

w
wang5zhao6
1 楼
假白左一旦被触及到自身利益,立刻凶相毕露
逐风
2 楼
最可笑的是ZOOM老板让员工回去办公室上班。
c
ca_lowhand
3 楼
这很好理解,做到管理层了就不用自己做任何技术工作,整天要做的就发号施令让手下人干活。看看黑帮老大上街砍人时,都必须身边带着一大帮小弟,没见哪个老大只带着十几个小弟的手机实时视频然后去砍人的。
懒得编笔名
4 楼
在家上班有很多问题,疫情一结束我们公司的所有人必须回办公室上班,不想回来的就走人,换了大约1/3的员工但是工作效率比疫情时期提升好多。在家上班摸鱼的太多了,根本没法控制,一开始都信誓旦旦的说节省了路上的时间可以更好的工作,两个月以后就变成可以躺在床上开会了,一天的活一个礼拜都做不完,完全浪费公司的钱。
懒得编笔名
5 楼
wang5zhao6 发表评论于 2023-09-01 08:26:46假白左一旦被触及到自身利益,立刻凶相毕露 -- 触及到你的利益的时候你笑脸相映?
h
helloguys
6 楼
在疫情之前,我已经在家上班超过20年。科技行业,许多团队的员工分布五湖四海,就算回办公室,也见不到同事,而远程办公经过20年验证,证明可行。经过疫情,许多人趁机摸鱼,于是高层要求RTO。但又怕区别对待会引起官司,所以只能一刀切,连我这些已经远程办公20年的人也要回。这就是典型的“劣币淘汰良币”。
湾区范儿
7 楼
看这家高调宣扬包容多元化的公司 如何处理要求包容远程工作 的员工。员工搬到房价低廉的地区 适应了远程工作 怎会同意再返回 房价高昂的地区 去办公室工作? 再者 那么多员工天天去公司上班 通勤造成多少碳排放 污染环境,公司没想过吗?
懒得编笔名
8 楼
湾区范儿 发表评论于 2023-09-01 10:46:51 看这家高调宣扬包容多元化的公司 如何处理要求包容远程工作 的员工。员工搬到房价低廉的地区 适应了远程工作 怎会同意再返回 房价高昂的地区 去办公室工作? 再者 那么多员工天天去公司上班 通勤造成多少碳排放 污染环境,公司没想过吗? -- 公司要裁人,他炒人要付遣散费,你不RTO自己走了便宜好多,名正言顺,合情合理。既提升了工作效率(整体的)又减少了公司成本。炒100个不愿意RTO的高薪老人再请50个年轻的,工作积极性强,工资低,福利也少,这么好的机会难得一见,不抓住了以后没有这个机会了。
N
Nevermind666
9 楼
不回办公室的有些人是拿着两个大包裹的。
懒得编笔名
10 楼
helloguys 发表评论于 2023-09-01 10:28:56在疫情之前,我已经在家上班超过20年。科技行业,许多团队的员工分布五湖四海,就算回办公室,也见不到同事,而远程办公经过20年验证,证明可行。经过疫情,许多人趁机摸鱼,于是高层要求RTO。但又怕区别对待会引起官司,所以只能一刀切,连我这些已经远程办公20年的人也要回。这就是典型的“劣币淘汰良币”。 -- 确实一棒子打死捎带了一些真正有努力的人,我们也走了几个有能力的老员工,一些项目衔接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延迟,但是一两个月就解决了,现在工资成本节省了很多,效益一开始有一点点下降,但是已经恢复了,而且利润上去了,没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也是有道理的。
_
___1984___
11 楼
支持公司要求员工回办公室工作,尤其是新人。 现在很多新人一毕业就在家工作,而他们基本上是没有充分利用工作时间。 这种状况对任何公司来说都没有好处。 在家工作也要分人,分工作种类和工作经验。
紫萸香慢
12 楼
亚马逊送货的,在仓库可不能远程工作吧?他们的工资一般来说比可比亚马逊远程办公的人少。在家摸鱼的比人家跑断腿的拿的多,不太公平吧。
n
novtim2
13 楼
全美最大雇主美国联邦政府都要求回去上班了,迟早大家都得回去,这是大趋势。
路人丙丙
14 楼
疫情期间变成异地全远程的人,必须让回办公室,否则走人。 如果不这样,永远达不到 RTO. 大家都是人,人性就是比。凭什么那位在家舒服,我当年没有离开现在就受罚呢
小好人
15 楼
在办公室也能摸鱼。以前,WFH时,下班后我还查一下EMAIL和CHAT,有事马上处理。RTO后到点就走了。
一个头两个大
16 楼
你把人关在办公室里就不摸鱼了吗? 从来就不缺考核机制。召回所有人,伤害的是工作自觉认真的人,摸鱼的还是摸鱼。甄别的难度又不大。假设公司开始亏损你看他们甄别起来有没有效率和方法。
花果山庄主
17 楼
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