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似乎发生了逆转!东北复兴,暗藏密码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1月12日 23点1分 PT
  返回列表
83431 阅读
53 评论
罗天昊国与城

有人播种,有人收割。 

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营商环境之弊,举国皆知。故有此夸张之喻。但是,在东北播种产业,其收效确实令人疑虑。甚至2015至2016年,东北投资连续两年负增长。最高峰为—24.4%。,著名企业家毛振华公开批评东北商业环境,更获得了普遍共鸣。

 

至2019年,时势似乎发生了逆转。

 

近日,王健林控制的万达在沈阳投资17.69亿元,买下沈阳三宗地,而此前的5月,万达已经与沈阳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在前期250亿投资的基础上,再追加850亿投资,总投资超千亿规模之巨。拟建设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和数个万达广场。

 

继王健林之后,马云控制的阿里巴巴也对东北跃跃欲试,阿里与黑龙江签署战略协议,共建数字黑龙江,马云更宣布“投资要过山海关”。

 

众多商界巨头投资东北,引起了广泛关注。

 

从表象看,王健林从东北起家,投资东北,既兼顾了商业,也回报了家乡,而马云,则担负了企业家责任,成为东北振兴的先锋。

 

但是,真相远远不仅于此。

 

万达和阿里巴巴是什么类型的企业?

 

万达地产,收割居民大宗财富。

阿里巴巴,收割居民日常消费。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万达还是阿里都是来赚钱的,通俗地讲,它们的本质是:来东北赚钱,把钱从东北人的口袋里掏出来。落实到消费。

真正的投资设厂,搞制造业,是帮东北人把货卖到全国乃至全球,帮东北人赚钱。

这就是区别。

 

阿里巴巴和万达来东北,固然是投资过山海关,更是越过山海关来收割东北财富。

 

东北作为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值得收割。

同时,从策略上讲,振兴东北,也确实不可忽视消费力量。

我们倡议:收割东北。

 

(1)东北市场庞大且统一,消费旺盛

 

人口外流、投资萎缩,老化严重——

东北之弊,日益显现,但是,东北之利,很多人却认识不清。

以消费的角度而言,东北是一个旺地。

 

2018年,东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335.62亿。与GDP的比值达到55.22%。而当年全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0987亿,与GDP比值为42.32%,东北的零售消费,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万亿的大消费市场,什么概念?北上广三个一线城市加起来,也就这么多。

 

东西好卖。

 

在罗天昊国与城研发的中国(大陆)31省市区的消费能力统计中,黑龙江、辽宁、吉林位列前三位。当然,占比高也有经济总体下滑的原因,但是东北消费旺盛,是不争的事实。

 

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大东北城市,都是消费之都。其中,哈尔滨和沈阳消费总量大,均超过4000亿。且消费与GDP的比值也高。分别为65.47%和64.38%。大连则是北方时尚之都。哈尔滨、沈阳、大连在中国前三十大城市中,消费占比雄霸前三名榜单。

 

东北四大城市实物消费能力:

             

东北复兴,暗藏密码。

 

东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面积在百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超1亿,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大市场。其市场容量,超过很多国家。从数据可以看出,东北虽然经济不发达,但是消费却很发达。2018年,东北三省零售总额达31335.62亿,几乎是全国的十分之一。与GDP的比值为55.22%,远超于全国(44.32%)的水平。

 

东三省实物商品消费能力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比重)

东北人爱穿,穿貂小妹,风靡北国。2018年,东北市场中,服装鞋帽类消费达1000亿。

 

以东北的消费能力,若能把财富都留在本土,如多数消费品都能够实现自产,则对于东北的供给侧和产业振兴,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强大的消费能力,是东北复兴需要借助的重要力量。

 

此外,东北虽穷,沈阳却可以成为中国20大城市中消费能力最强的城市,其商品零售总额与GDP比重达64.38%,充分说明沈阳在东北的强大辐射能力,以及无可取代的中心地位,罗天昊国与城预测,未来国家中心城市的扩张中,沈阳当仁不让,加冕国家中心城市指日而待。

 

(2)买买买+造造造,方可成就东北

 

东北失速,举国关注。突破口在哪里?

看看消费市场,卖的好但本地却不生产的商品,往死里搞,拼命补课,可以对别人买买买,也可尝试自己造造造。

 

市场不会撒谎,有数据有根据。

如,2018年,东北三省的服装鞋帽类零售总额超过1200亿,产值却不到600亿,超过一半的市场空缺。每个省的服装零售与产值之间,都超过百亿。尤其是,吉林的服装零售过500亿规模,生产却不到200亿,缺口超过300亿以上。就是吉林的纺织工业规模再增加两倍,当地需求也可以轻松吞下这个产能。

 

产出不足而需求庞大,咋办?

 

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是服装网购第一大户,所以,马云来东北投资,可不光是来送温暖的,他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收割东北市场。

 

财富满地,有人来收割,可以理解。

但是,东北需要反思,与其让人收割,何不自己播种收割一条龙?

 

当下,纺织产业也已经成为吉林八大重点工业之一。辽宁和黑龙江未来也可以发展更多的纺织和服装类企业。

 

东北市场容量,超过很多国家。以东北的消费能力,如部分消费品都能够实现自产,则对于东北的产业振兴,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未来,来东北的投资的产业,应该多集中在这些领域。纺织行业只是一个典型,只要是销售大,产量少的,都可以优先考虑。符合比较优势的,大胆搞。

 

光有阿里巴巴和万达还不够。

买买买,还要结合造造造。

 

都让马云和王健林收割了,可不长东北人的志气。

 

(3)制造+互联网——振兴东北,别让马云跑了!

 

东北转型,路径选择至关重要。

 

当下的地方产业转型,存在冒进主义倾向,一说转型就搞高新产业,搞服务业,搞跨越式发展,无锡放松传统工业优势搞新兴产业的教训,值得东北警醒。

 

对于东北来说,必须处理好存量与增量问题。重工业与轻工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中和与交融。

 

东北重工业的占比70%左右,如此庞大的存量不可抛弃。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为现实之选。

东北的重工业虽然被诟病缺乏效率,但是,在局部产业领域,比如汽车和装备产业,在全国范围却有相当优势。

 

吉林省汽车产业接近2000亿,长春的汽车制造业更是一枝独秀,产值占长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0%以上%。一汽是中国汽车的长子。辽宁也是中国汽车大户,沈阳汽车产量更一度超过100万辆。华晨宝马、上通北盛鼎足而立。黑龙江则拥有哈飞等汽车品牌。

 

吉林的汽车产业曾占据中国汽车产量第一的宝座多年。2018年仍居全国第三,东北三省相加更是全国第一。

 

在装备制造业领域,东北同样具备比较优势。东三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接近2000亿之巨,沈阳机床驰名全国。在黑龙江,装备制造业更是四大主导产业之首。

 

东北不可轻视传统产业。而应立足巨大存量,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发挥存量优势。

 

东北工业基础雄厚,复兴并不难。

 

马化腾进入东北,与吉林和黑龙江均有合作,马化腾与一汽在自动驾驶和仿真测试方面进行了合作,致力于将东北的制造变为智造。

 

有马云的地方,必有刘强东来搅局。刘强东也邀请了众多东北制造企业入驻京东,未来计划投资200亿。京东在沈阳还设立了东北分公司。

 

就东北本身而言,三省均意识到了传统产业现代化,数字化的重要性。

 

无论是双马还是刘强东,来东北要干的一件事,就是帮助东北制造实现互联网化。

 

善待他们,别让他们跑了。

J
Jxeia
1 楼
消费占gdp比例高 不是说明穷吗
m
mastGD
2 楼
东北只有在日本人在的时候才辉煌过。建国初期重工业雄厚也是日本人留下的遗产。 现在东北产业都是第三产业,比如烧烤,小姐,抖音。
d
danfry
3 楼
少几个张少帅,会好很多!
f
frastar
4 楼
刚有片云彩飘过来,就说不得了飓风来了!现在国内的媒体呱噪成风啊!
c
caledonianboy
5 楼
你妈在东北当小姐的时候生的你?
d
danial
6 楼
作者就是个想当然。 “东西好卖”。 东北房价低,可以解放一部分消费。不是说东北有钱。另外,爱面子,超前消费都不是什么好事。 “服装零售过500亿规模,生产却不到200亿,缺口超过300亿以上”。 不是说缺口一定要本地添上。 如果自己都有那个生产能力,谁买一汽的汽车? 关键看你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不是有人买。 东北主要的问题在人。作为东北人,我感觉相当一部分东北人比南方人懒,即使满足的要求高,逐渐积累的耐心低,官僚气重,头脑死,小事咋呼大事缩头,迷信权威,屁股决定脑袋严重。 人才更容易憋屈,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c
caledonianboy
7 楼
东北人的德行比你强多了!
简单粗暴
8 楼
作者就是个经济大傻。。。
胡大海5
9 楼
GDP低,而东北人生活质量并不差,说明是贪腐重灾区,普遍偷税
开饭了
10 楼
还是不够务实,架子大,鄙视链严重,当官的总觉得自己是最牛逼的其他人都得以他为中心转!尤其是同学聚会就看出来了!
f
fanzhou1989
11 楼
尽管不想提日本的侵略,但东北的确是在日本人手里才变成全国翘楚的,这个是事实。后来东北的资源输出给全国供养,东北的重工业也低价分享给全国发展,然后其他地方富了,回头嘲笑东北穷。要说独立,东北还真比香港更有资格。
c
caledonianboy
12 楼
你说的很对!我也是东北人,官僚主义,大钱赚不到小钱不愿意赚确实是我们的问题!但是中央也确实没对东北有过什么支持, 小时候记得一件事,工业部给沈阳冶炼厂拨了一个亿,厂长居然躲起来了,为什么?一个亿连水电费都缴不齐!躲出去是为了听到拨款消息的单位来要账!东北的气候就决定了东北企业要负担南方企业想不到的责任,企业取暖,员工住房取暖,这是一大笔钱。东北基本上是国企,还要负担养老医疗!同期南方大部分是私企,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员上的支出,而且还有政策上的支持!东北企业90年代减员分流的时候真的很惨,很多都是全家人在一个工厂上班,一下子所有人都失业了,怎么活?东北要想复兴,还要中央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当然还要对东北的官僚作风大力的整改,希望东北能够早日实现复兴,为全中国的经济添砖加瓦!
P
PTUC
13 楼
东北人在共残党统治下 才这样的
m
mastGD
14 楼
我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东北人似乎一定要被日本人管理着才能发挥出实力来,被北京管着完全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p
pbderen
15 楼
东北的没落,朱镕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就这样
16 楼
还为全国添砖加瓦??脑子还没转过来?? 不被国家继续剥削就不错了
愛国賊
17 楼
满洲国好
你信不
18 楼
让日本人天天拿鞭子抽着?都老老实实勤劳致富了。这么带领东北富起来?呵呵呵
你信不
19 楼
先把官僚主义打掉,去他妈的当官的,当个官凭什么就要捧着你,你当官就是想被人捧着,这是日本人留下来的毛病吧,等级阶层观念,看到当官的点头哈腰,迟到了还得小碎步跑着去握手。
寂寞de心
20 楼
东北二五百还没被杀?这年头二师兄贵就杀了卖,不然以后卖不起这价钱了
寂寞de心
21 楼
东北以前大多是国企职工,享受退休金,当然不用想以后的生活了!南方的大多数是农民,为了生活做起小生意,越来越富,才让东北人眼红
雪中奔牛
22 楼
: 归根结底一句话,政府不打假,而且是几十年不打假,打假都是假打,国企就死翘翘咯
每天都下雨
23 楼
: 东北还没支持啊。?东北人出去做生意信用两个字都不知道怎么写。被人要求带现金交易。赤裸裸的看不起你们。可是你们自己还感觉好牛逼。看看你们落后的思维。再来说这些大话空话。跟开会似的。
南方来风
24 楼
东北的问题在于大规模的国企养懒人制度,然后来了朱镕基不成功的割瘤,你不要搞错因果关系。
l
liebsh
25 楼
关键信息来了,东北经济不发达,但消费却很发达 不好好干活,却很有钱。东北人发家致富的秘诀估计全国人民都知道 无非就是偷,抢,卖,玩三俗,搞网红等等。反正就是不干正经事 垃圾东北垃圾人!!!!!!!
大鱼喝水
26 楼
靠喊口号是不行的,改变东北要靠改变几代人的观念
二赖他哥
27 楼
东北,猪蓉机有不可推卸的罪责!
y
ydy2001001
28 楼
东北的现在 得谢谢好总理朱镕基
c
caledonianboy
29 楼
偷你钱了?抢你家了?卖你姐了?玩你妈了?搞你妹了?你他妈才是垃圾!
z
zxcdfz
30 楼
日本人之前,张作霖时期就是全中国最好,最富庶稳定的地区 是张作霖打下的基础 日本人只是在其基础上发展了。
小狼1982
31 楼
生产GDP全国倒数,消费全国领先,这说明什么? “好吃懒做”
闲人老修
32 楼
东北的唯一出路就是体制改革,减少公务员、精简政府机构、限制政府权限、国退民进、发展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放开外贸市场、打通出海通道
g
g10狗粮
33 楼
你妈了个逼,一杆子打死所有东北人你这是找死。先说说你是哪里的王八犊子
s
sydneypark
34 楼
东北找个工作都要托关系塞钱,很多事情全要关系,这对有能力的人来说环境太不行了,变成进取的人都跑去南方,剩下懒人了
p
pbderen
35 楼
你不要装成经济学家的样子,现在的国企养懒人吗?
谁主沉浮?
36 楼
他确实是一个自以为是的罪魁祸首,没啥真本事。 作为一家之主,连自己的家底到底如何都不知道,只会喊口号,看着有些气魄,其实就是类似戈尔巴乔夫那样的傻子而已。 作为总理,实在是合格,实在是勉为其难。
索罗王子
37 楼
资源走俏的时候都被谁要走了?
系统自动
38 楼
我非常反对关于“官僚作风”的说法。 全中国哪里都有“官僚作风”。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国对于东北的“反倾斜”政策。 “反倾斜”政策下(百米赛,深圳/上海先跑10米,你还能赢?),就剩下国有体制能挣钱,你就别想靠 “市场经济”发展。 然后就是人才外流,死循环地剩下的更加僵化更加官僚的人员。 你以为深圳小渔村能发展起来,东北有政策/资金扶持不能起来? 少说什么东北僵化,都是掩盖“反倾斜”政策借口。
南半球的巨蟹
39 楼
你这个呆丸傻逼floolf 又他妈的改狗姓啦
南方来风
40 楼
现在国企也养懒人,不过比以前好一点,因为数量少很多,监管方便很多,但是国企集中的东北养的还是很厉害,所以说朱镕基割瘤不成功。
b
bwolf
41 楼
东北虽然经济不发达,但是消费却很发达
医学先锋
42 楼
东北人在共残党统治下 才这样的
愛国賊
43 楼
: 14楼说得好 满洲国给人们带来了富裕
t
tracytracy
44 楼
这些年东北根本没给什么机会,沈阳申请直辖市快20年了,还不批,说是振兴东北,政府对政权还是不放心,不肯给城市发展的潜力机会,口惠而实不至
龙宽
45 楼
1931年9-18日军拿下东北 国民政府没有动作 反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为啥?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洲汉军人等,如悔司来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杀无赦!汉人有为满奴以作汉奸者,亦如之。」孙中山原话。当时的东北在中国人眼中,并非我族。 1937-1945年8年抗战,抗的日本?? 不是,一大半是日本人武装起来的伪军,就是东北人。 1942年东北GDP超过日本本土,说明日本把东北当自己家了。 大连当年是直属日本管辖,满洲国政府没有管辖权的。 1945年日军战败,苏联南下占领了东北,然后把东北交给了和自己走得更近的共产党。。共产党当年被国军追缴,剩了5000人,(就是长征)抗战过后,立刻百万雄师过大江。。从5000人到百万 凭什么?
c
cove11
46 楼
你能说出这样的话足以证明你有娘生没娘教,很多键盘侠可能都没去过东北就各种想当然了。不可否认东北有自身的问题,外部环境,思维方式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一概而论以偏概全管中窥豹,如果你没有脑子思考,说话的时候起码对得起你的屁股。
大拿家
47 楼
一个企业经营不善倒闭了,可以找企业的不是,我整个大东北不行了,这就是国家统治阶层;政府权力机构出了问题,中国这么大,人口众多,风俗民情各异,管理经营需要知识能力和全神贯注精力。
p
pbderen
48 楼
朱镕基的国有企业改制,把固定资产收回或贱卖,却把大量人员全部买断回家,补偿金额按工龄每年一千到三千不等,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补偿金多的十几万,少的一万多,然后自谋出路。那时候东北人的主要收入就是微薄的工资,下岗后很多人没有收入,当时有句口头禅,“下岗职工不用愁,有人欢喜有人忧,男的拿起菜刀和斧头,女的直奔歌厅和酒楼”。朱镕基的做法实际上是变相的整人运动,而且整的都是没有门路的老百姓!
f
fanzhou1989
49 楼
那你看东北,独立以后合并日本,是不是对东北人来说,最好的出路?
太阳锅巴
50 楼
东北的落后不在于人 而在于僵化落后的前苏联式体制 纵观东北的历史 虽然有不少日本人留下来的设备 但解放后所谓的重工业体系其实是完全照搬苏联模式 虽然朱镕基做了一系列的改革 但前苏联式的工业发展思维模式已经根植于每个官员乃至于工人的思想 反观其他发达省份 就工业发展体系而言 江浙是借鉴新加坡日本模式 福建借鉴台湾模式 广东借鉴香港模式 就连山东也是部分借鉴韩国模式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