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与通缩双重打击下 中国经济困境何解?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4月18日 11点35分 PT
  返回列表
70100 阅读
24 评论
纽约时报

2021年4月,上海,身着黄色衣服的美团外卖。 Ng Han Guan/Associated Press

在上海市中心一条小吃街周围,数十名身穿黄蓝制服的外卖骑手正等着下一个订单。许多人说,他们做这份工作是临时的,是为了帮助偿还债务,或者在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之前填补空缺。

对中国的劳动者而言,经济保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遥不可及。他们陷入了中国的通缩循环。从鸡蛋到一顿热腾腾的外卖,各种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压缩了企业的利润,蚕食了工人的收入。每个人都变得更拮据,这进一步压低了物价。

与美国进行一场激烈的贸易战是所有人都最不愿意看到的,尤其是那些努力阻止物价下跌的政策制定者。对于中国数以亿计的工人来说,这有可能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27岁的曹志(音)在四年前辞去了销售汽车保险的低薪工作,加入了外卖平台饿了么。他说,他每天至少要多工作一个小时,才能拿到和刚开始工作时一样的薪水。

他说他的许多朋友都经历了类似的收入下降。

“我感觉是普遍(现象),”曹志说,他正在努力偿还他在中部省份山西的老家欠下的车贷。

中国政府几年来一直在应对通货紧缩的问题,这是房地产危机在经济中蔓延的恶性副作用,使许多经济活动陷入停滞。最大的例外是制造业,工厂生产的产品远超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包括电子产品和服装在内的这些商品被运往美国等海外国家。去年,出口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

现在,北京必须与美国正面交锋,美国是中国商品的最大买家,并且它对于中国从美国购买的商品太少感到不满。上周,特朗普总统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145%的最低关税,使中国几乎不可能向美国出口商品,争端随之升级。

“这让本来就很糟糕的情况雪上加霜,”佳富龙洲中国研究部副主任克里斯托弗·贝多表示。“几年来,经济一直在经历一场通缩冲击,而另一场冲击也即将到来。”

今年年初,在贸易限制出台前出口激增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稳步增长。但经济学家估计,出口将很快降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贸易战会给中国经济留下某种缺口,”贝多说。

位于中国南部城市广州的一家生产烤箱和其他餐饮设备的小工厂。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3月,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1%,这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这种情况,而生产者价格指数下降2.5%。尽管有几个月例外,物价已连续六个季度下跌。

解决通货紧缩的一种方法是刺激国内消费,它占中国经济增长的39%左右,远低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的平均水平。但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为此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以旧换新等补贴形式——收效甚微。本周,中国最受欢迎的两家电子商务平台腾讯和抖音表示,它们将帮助出口导向型企业向中国消费者推销自己。

自“清零”政策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与通缩压力作斗争,这抑制了企业发展前景和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传统上,许多中国家庭将大部分积蓄都投入房地产,而房地产的崩盘使这些家庭的净资产大打折扣。房地产业在高峰时期曾占到中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但现在房地产业的失业率却十分惊人。

王龙河(音)是来自中国东北辽宁的建筑工人和管道师傅,他最近长途跋涉约2500公里,来到中国南部城市中山,做一份为期两天的水族馆建设工作。他说,在中国东北,几乎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已停工。

王龙河说,在景气的时候,他一年能赚大约十万元。他说,现在能赚到这一半就不错了。

“活不多了,基本上没活了,现在我们老家东北那边,就说干我们的行业的,在家呆着的多了,”王龙河在工作间隙说。

“走一步看一步,”56岁的王龙河说。“生活比较紧的,挣钱费劲,不能往后想。”

房地产曾占中国经济的三分之一。现在,很多地产项目已经停工。 Jade Gao/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近年来,随着人们失业和小企业破产,选择从事快递和开网约车的人数迅速增长。据前总理李克强当时引用的数据,2020年已有2亿人从事“零工经济”。贸易战可能会加速这一趋势。据高盛估计,由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骤减,多达2000万工人可能会失去工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人涌入零工经济,工作越来越难找,工资也越来越低,政府开始敦促京东和美团等公司为外卖配送工作提供养老金和保险。这些公司的应用程序为外卖工作提供了平台。

陈晓岚(音)在一家生产空调压缩机的工厂工作了10年,最终来到北京,成为中国领先的网约车平台滴滴的司机。38岁的陈晓岚认为自己很幸运,因为他开的是自己的车。他通常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周工作六天。他说,租车的人通常必须每周工作七天。

陈晓岚说,最近生意不大好。“现在也不好做,车子多单子少。”

但是现在除了零工,没有太多的选择。

刘明东(音)是外卖平台饿了么的一名骑手。他曾经试着在网上经营自己的五金件生意,坚持了三年。但他发现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买家却越来越少。

“本来想开网店自己赚钱,谁知道有没有赚到钱,”36岁的刘明东说。他今年3月来到上海,两天后开始为外卖配送平台饿了吗工作。

“我估计,”他还说,“我做了运气不好。”

l
leon883089
1 楼
各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家瓦上霜,没有美国的日子中国人准备好了,你们美国还在死皮赖脸地刷什么中国的存在!
开心小黄人
2 楼
嗯。美国打三份工,物价飞涨。经济历史最好
W
Wuyueshanren
3 楼
美國🇺🇸好👍
灯塔路
4 楼
不用解 承受
传播爱与光
5 楼
配合北美各国,将北美的畜生黄土豪和狗日的清北科学家 统统抓捕回国日决!哈哈哈
a
au1111
6 楼
抗日战争打了8年,中国人也熬过来了,美国总统4年换一次,看看谁熬过谁吧。 美国人能熬得住? [1评]
s
start
7 楼
狗日的特朗普
灯塔路
8 楼
何止是“八年抗战 --- 华夏民族 用120年的时间 基本完成了“自强自立” 国运 族运 把握在自己手里 ---- 特朗普 只不过是“小曲一支”
s
stingermcu
9 楼
牛屎真是为东大操碎了心,却从来不关心大漂亮的77万无家可归者,尤其是去年在睡乔的英明领导下,暴增18%的无家可归者。这特么都是0收入吧?
一笔
10 楼
牛屎不如看看美国如今众叛亲离困境怎么解,关于中国就不劳牛屎操心
k
kiddking
11 楼
和现在中国和美国脱钩可以对比价值的是中苏的关系恶化,那时中国更没发展起来,中国人挺了过来,苏联不久就解体了。现在中美对抗的开始阶段,不过情形很类似,越往后就是再比两国人民的耐力,过了韬光养晦闷声发财的阶段到了在对抗斗争中求发展的阶段,一穷二白更苦的日子都过来了,再难困难中国人也有解决的智慧。
a
anywho
12 楼
牛屎
吃斋念佛大灰狼
13 楼
这才几天加关税,中国就经济困境了,加关税如果能左右中国经济,中国怎么还不崩溃!
M
MontBL
14 楼
中美间的这场关税战是相互伤害。比的是谁更能忍受。相互伤害的结果对双方都形成推动力:加速美国由高向低滑行;助推中国继续向上前行。
无视生非
15 楼
美国韭菜的困境牛屎报道一下
s
skyfall
16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
s
skyfall
17 楼
下面吹牛逼中共抗日战争打了8年,抗日的都是但是的国民党,中共躲大山了。 如果不是美帝投日本原子弹,如果没有西方的诺曼底登陆,中国早已被日本灭国。 中国就是一个白眼狼。
按律当斩
18 楼
关税与通胀双重打击下 美国经济困境何解?
k
kzdhcster
19 楼
搞错了吧,把美国写成中国。😆
色香如故
20 楼
直接到中国来看看老百姓的是怎样的生活,不就清楚了么?
雅痞士
21 楼
回复:[17楼]评论人:skyfall 放你妈的屁! 没有美国,中国的抗日战争早就胜利了。 1936年,日本陆军提出了一项耗资巨大的“六年作战准备计划”(1937-1942),以应对未来对苏联和中国的战争。美国认为该计划针对的是苏联,因此采取了向日本提供贷款、出口技术、提供战略物资等多种方式,为日军扩张和备战提供支持。 其中,美国福特公司为日本提供了现代冶金技术,洛克菲勒财团帮助日本建立了新的电气工业,梅隆财团帮助日本的飞机制造业进一步现代化。事实上,由于美国人想象中的大规模苏日战争没有爆发,美国对日本提供的物资和财政援助最终变成了枪炮弹药,杀害了中国军民。 据美国政府统计,1937年日本进口的战略物资有54.4%来自美国。92.9%的铜、91.2%的汽车和60.5%的石油、59.7%的废钢、48.5%的各种机械和发动机、41.6%的铸铁是从美国进口的。 著名作家、教育家陶行知在离开美国时发表讲话:“我要回国参加抗战。如果有一天我被日本的炸弹炸死了,请不要忘记我54.4%的身体是被你们美国人炸的!” 已卸任美国国务卿的史汀生在《纽约时报》撰文称,美国政府只要禁止美国向日本供应物资,中国人就能轻而易举地打败日本的侵略。31名美国国会议员共同指出:“我们说日本有德国和意大利两个盟友。事实上,我们是日本最好的盟友。毫无疑问,任何人都会认为我们是积极参加日本在中国的战争的。1938年5月4日,美国国会议员斯科特在洛杉矶举行的5000人集会上说:“请注意,当日本正在中国屠杀100万人的时候,有54.4万人被美国资本作为帮凶杀害了。”
城市沉睡
22 楼
要不是美国卖给日本就军火,日本恐怕没能力侵华。 你就别假装反共不反华。
怎么老是你
23 楼
白眼狼本色出演,说着中国话做汉奸。
绵羊云
24 楼
如今這些美國政客幹的事情讓羅斯福的棺材板都快壓不住了,大陸正是爲了報當年二戰的恩情才奮起對抗。你所謂“白眼狼”用來形容台灣非常合適,一個舔日、舔燈塔的慫包,杜魯門表示很欣慰當年自己的選擇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