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遇到“硬核”地名 留学生:我当时害怕极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2月15日 11点57分 PT
  返回列表
68323 阅读
9 评论
雅思哥

出国之后,无论是去旅游还是去留学,会发现国外真的非常different!

比如像这些同学的亲身经历:@Cute_Lil_Nerd:牛奶便宜,肉也便宜

@见欢:穿衣服完全freestyle 每天得过且过的亚子

@龙哥家的赵小羊:大家几乎都是书包随地扔 地上随便坐

@凤梨雪梨汁:下雨不打伞,大太阳不打伞,苏格兰教我做人

@7Euro:爱骑自行车出门 矿泉水只喝带气的 随时随地说谢谢

可以说,生活习惯和交往方式真的很不一样。

等赶完due,趁着bank holiday或者更长的假期,开始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等去到目的地后,你还会有更惊奇的发现:这地名...瞎取的吧??

国外的“硬核”地名

不少同学在接触国外地名的都是从了解它的译名开始的,在中文的滤镜下别有一番韵味。

等看到原名时,心里都会缓缓升起一个问号❓。

# 英国 #

先说大家比较熟悉的地方...

▼ 巴斯 Bath▼

图源:Wikipedia没错,就是被戏称为“澡大”的巴斯大学所在的那个巴斯小城,看着那四个字母,隐隐就有一种想洗澡的冲动。不过它的起名确实与当地良好的温泉水疗条件有关。

▼ 雷丁 Reading▼

图源:Wikipedia

同样是雷丁大学所在的雷丁镇,想必这里的居民都很爱读书吧——并不,“Reading”只是从古代部落Reada的名字演变来的罢辽。

而且在读法上,和表示阅读的“reading”[riːdɪŋ]也是不一样的哦!正确读法为:[redɪŋ]。

跟下面这些地名相比,巴斯和雷丁其实算非常友好的了:

▼ 真·王座 ▼

▼ 心里咯噔了一下 ▼

▼ 全英模范街道 ▼

▼ 邮递员:这嘛玩意 ▼

哥看了一下,其实英国这种“硬核”地名不算少,光大伦敦地区就有好多处。但跟美国地名比起来,这些只能算是“弟弟”...

# 美国 #

跟英国人相比,美国人更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命名。比如像“New-”开头的地名遍地开花:New York、New Mexico、New Hampshire等等。

但有时候,有些地名感觉就是随便取的...

▼ 再挺挺,地狱马上到了 ▼

▼ 谢谢,有被笑到 ▼

▼ 快乐老家 ▼

▼ 哈哈我不活啦 ▼

▼ 一个没有灵魂的地名 ▼

▼  另一个没有灵魂的地名  ▼

▼ 报警失败率高达99% ▼

曾经还有美国媒体评选过每个州最“dirty”的小镇名。

图源:Estately

不得不说,这些小镇的居民心真大...

除了英美两国外,在其他国家也有不少这种地名。

在澳洲,你会发现这里有许多源自土著语的地名,不懂意思之余,还不太会念...

图源:Wikipedia

在奥地利,有“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富金镇。

图源:Bing Maps

它出名的同时,也是最冤的。

富金镇读音近似“foo·king”,得名于德语姓氏“Focko”。自从被英语国家的游客发现之后,这个风景优美的奥地利边陲小镇瞬间爆红网络,拉动了当地旅游业和周边产业的发展。

但是,镇名标志牌被游客们偷偷顺走留作纪念逐渐变成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真是成也名字,败也名字啊...

国内的“另类”地名

哥曾经发过这样一个夜话:

图源:微博@雅思哥

下面三个地名可以说是非常秀了。

@白儿忘忘:杭州 立马回头

在那个地方我发现我坐过站了 确实需要立马回头

嗯,是个优秀的公交站牌了。

@-SONGYIHAN-:重庆的三公里 四公里 五公里 六公里

这地铁站名简直让人窒息...

JiaXuANW_:太原拥有一下姓名 猪头巷

猪:我招谁惹谁了?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纷纷留言:

@啾壹_:成都的肥猪市街

@蟹蟹znl:杭州有个留下镇

@那些年爱过的舜天:南京螺丝转弯

@弱睿:扬州仙女镇的男生了解一下

adalat有小梦想:新疆有个地方叫宝贝

@是个水果妹:武汉有个站叫太平洋

@鱼纹没有鱼尾纹:火星镇,坐标湖南长沙

@柯乃基耸耸肩:河南站街镇一定要有姓名

@一只小小小小小小小橘子:西安鸡市拐

@相今尔_:石河子必须拥有姓名!开垦新疆的时候 那里只有石子和一条河,取名石河子

哥一路看下来,感慨道:原来不少地名,也有自己的想法啊...

不是所有地名都能这么“皮”

玩笑归玩笑,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哪里都有奇葩的地名。

但是,并不是每个地名都享有这种权利。

前段时间,关于整改“崇洋”地名的新闻层出不穷,想必在国内的大家都有所耳闻。

图源:微博@人民日报

全国多地的建筑物、居民小区纷纷掀起了一股改名风,一些不规范的道路洋名字也将面临整改。

像普罗旺斯、威尼斯、罗马、巴黎、皇家、首府、欧洲花园……这些洋气十足的地名,就是重点修改对象。

哥跟朋友的对话中还曾经流传这样一个段子——

甲:“你下班回哪里去呀?”

乙:“我回‘西班牙’!你呢?”

甲:“噢,我回‘圣约翰’!”

但如今有些区域的名字已经更改了——

洋名,就是以外国的地名、人名命名的地名。我们明明生活在国内,却貌似天天要住进一个外国地方。

再说了,其实很多国外地名明明可以“接地气”的,就像下面这样:(误)

很多开发商觉得,似乎冠上了洋名字,就瞬间高大上了。

而上面提到的国内外“硬核”“另类”地名,它们有时候不仅仅只有字面上的含义(如奥地利富金镇),还承载了关于那个地方的一段历史、一段记忆。那些所谓的“洋气地名”并不具备这种功能。

在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没有经过时间沉淀的地名,加再多“装饰语”也不过是在东施效颦罢辽。

最后,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哥在评论区等你噢!

方俊
1 楼
最反感的就是说中文夹杂着英文,有些诸如地名或特定没法翻译的没办法!
正中世界
2 楼
台湾=呆丸 岛民- 巴子
E
Edmondon
3 楼
SB自媒体炒作个JB,地名哪个国家都有尴尬的,以前有皇帝的时候都是皇上起的,你妈B不懂就别出来装
忍者天堂
4 楼
自媒体阴阳怪气,你把欧美每个国家人口都加个十倍,把他们掠夺过的资源先吐干净,你再比较看看。
飞翔的鱼头
5 楼
傻逼文章
测试有效
6 楼
美国的地名比较有趣的还有华盛顿州的walla walla 再结合它所在地的简称 连在一起念就是walla walla wa 哇啦哇啦哇
走西口
7 楼
美国人更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命名。比如像“New-” 便秘上脑的帖子!
走西口
8 楼
连这都“害怕”?还出国丢人?
C
CHN2USA
9 楼
美国很多西班牙语和英语掺杂的地名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