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4月,曾因支持学运而下台的胡耀邦去世,北京市民和学生以“悼胡”为名,聚集天安门,很快蔓延成争取民主自由、结束一党专政的全国性运动。6月4日凌晨,解放军对学生、群众进行武力镇压,举世哗然,称为“六四”天安门事件。
六四事件的伤亡人数至今没有确切的统计。中国红十字会指称近2,600人死亡,近3万人受伤;北京市长陈希同则称200多人死亡,3,000人受伤。
——台湾历史课本,南一版,高中第二册第六章
1989年的春末夏初,台湾刚迎来解严后的第二年,在海的另一头,北京的八九民运,也深深震撼了那个世代的台湾人。五月开始,无数台湾人守着电视机、或者聚集在中正纪念堂广场前,与位于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抗议的学生与群众互相连线。当天深夜,广场传出第一声枪响,这一震惊国际的事件,也当时刻在台湾民众的记忆中。
不过,随着台湾解严一系列的学运与农工运动冲撞、两岸开放交流、首次政党轮替、反服贸协议,不同于香港支联会每年固定举办纪念活动、公布参与人数,台湾的“六四晚会”,却从主办单位、声援口号、到参与者群像,都不断随着两岸交流的局势变化,历经多次改变。
时光轮转,2023年6月,34年后,由香港编辑庄梅岩创作的六四主题香港舞台剧《五月三十五日》在台首演。该剧讲述一对北京的老夫妻,丈夫阿大与妻子小林,两人于迟暮之际终于决心前往“广场”悼念死于天安门事件的儿子。五场中文场、一场粤语场、共1,200张票券,公告两日内立刻被民众扫光。
34年过去,到了2023年的现在,是谁还在台湾声援与纪念“六四”?当说起“天安门事件”,还会唤起台湾怎样的历史记忆?
更艰难的问题则是——
所谓的历史记忆,到底是在哀悼谁的记忆?
在本篇报道中,我们爬梳史料,并采访历年台湾六四晚会相关的不同群体与个人,整理出台湾对于“六四纪念晚会”不断复写与延异的诠释史。
《中国时报》(1989年5月20日《大陆权力危机特别报导》)
▎1989年:台湾的血色记忆
台湾在1987年正式宣布解除戒严令。1989年4月15日八九民运揭开序幕时,当时的台湾,从七零年代的经济起飞到八零年代的政治松绑,本土社会运动风起云涌。
据当时报刊史料记载,事件发生之初,台湾与香港相同,从政治界、艺文界、到大专院校的年轻学生们,不分党派,都极力支持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诉求。不只大力募款声援,当时由时任国民党立法委员赵少康发起,李宗盛、张雨生等人创作的歌曲《历史的伤口》,邀集一百多位明星参与演唱,在5月28日录制完成,歌词更成为当年台湾声援中国民主化的代表性歌曲:
如果热泪 可以洗净尘埃
如果热血 可以换来自由
让明天能记得 今天的怒吼
让世界都看到 历史的伤口
5月31日,由救国团、三民主义大同盟、团结自强协会等单位组成的“中华民国青年支援大陆青年筹委会”举办,救国团策划的“手牵手、心连心”活动,号召青年从基隆到高雄牵手排成人炼,声援中国学生。
6月3日,在台湾有超过上万民众聚集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参与“血脉相连˙两岸对歌演唱会”(中央社檔案照片)
6月3日,在台湾有超过上万民众参与、演艺圈发起、艺人孙越主持的“血脉相连˙两岸对歌演唱会”,主张“以民族角度去声援中国争取民主”,在中正纪念堂越洋连线天安门,替绝食学生鼓舞打气。在当时的纪念晚会广告中,主持人亦指出:
这次晚会的主题曲,叫做血脉相连,由大陆同胞做词,来表达两岸人民血缘相通,声音相通。
中国时报(1989年5月31日【影剧版】)
▎1990-2009:“血援会”时代,从连结两地到逐渐冷却
在6月4日惨剧发生后同年,台湾民间社团“血脉相连大陆民主运动后援会”(后称“血援会”)成立,自此每年均会举办六四纪念晚会,诉求依然强调两岸民族情感。
尽管当时蓝绿各政党都派员参加,不过民间参与者对于纪念六四的意愿逐年下降。
2000年,台湾六四纪念晚会第12年,《联合报》一则报道便以《六四纪念晚会,台湾显得冷清》为标题,虽未直接写出参与人数,但描写台湾与香港会场连线时,隐晦地写道:
台湾的纪念晚会并不热烈,马英九无法向司徒华描述台湾的晚会状况,只能不断回答“听得出来(香港纪念晚会很热烈)”。司徒华最后说,“香港很热”,马英九回答说“台湾也不冷”,引起现场一片笑声。
联合报(2000年6月5日,13版两岸港澳版)
2001年,“血援会”发表另一场演讲。当时报刊的记载显示,主办方或在二十余年后,继续强调民族情感,作为号召动员。该活动中,讲者除吾尔开希八九等民运人士外,当时还有时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郝龙斌等人,共同领唱《历史的伤口》、《龙的传人》等歌曲。
联合报(2001年6月2日,13版两岸港澳版)
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秘书长邱伊翎长年参与台湾六四纪念活动。面对参与人数的逐年下降,邱伊翎认为,这些早期举办六四纪念晚会的团体,“还是偏向主张‘声援六四’是出于认同中国的民族情感,像是因为我们‘血脉相连’等等。”但随着台湾的社会族群多元、对台湾认同提升,过往“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怀也逐渐淡去,这样的纪念活动,已不再能够吸引台湾人参与。
关注“六四”所代表的背后立场,也在统独、蓝绿之间,于不同年代被复杂睇理解。在数年前的一篇媒体报道中,台湾政治学者吴介民认为,不同于香港,六四在台湾的纪念活动“难有声势”,“因为在当时台湾政治情境,批判中共,很容易落入‘反共逻辑’而被解释成是在附和国民党;而同时,台湾在民主化过程中,中共对台湾不断打压,让人对中国产生疏离感,因为一般人很难区分政权、国家、人民。”同一片文章中采访了1993年出生的台湾人,表示不会参加六四晚会,因为六四对她来说“只是出现在课本上的历史事件”,“它发生在另一块土地上,和我的成长过程没有连结。”
2009年,“血援会”主办长达20年的六四纪念活动,正式宣告结束。其后仍不时举办零星讲座,但未再有正式晚会。
▎2009-2019:“中国人权”与“本土论述”的冲突与合流
2009年之后,台湾六四晚会进入另一个阶段,逐渐向中国人权与本土论述的双向前进。
2010年,几名国立台湾大学学生,在校内自行举行六四哀悼晚会,包括香港外籍生黄俊杰、台湾学生凃京威等人。他们随后成立“台湾学生促进中国民主化工作会”,开始扩大论述、关注中国人权困境。也在同一年,八九民运人士王丹开始于台湾政治大学、清华大学授课,带来更多关注中国人权困境的台湾学生。
台湾的“六四晚会”,也在这个时期,主题从原本的“血脉相连”,开始转变为声援中国被捕者的“普世人权”。
其中,于2009年因“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逮捕和被判11年的中国民运人士刘晓波,为活动的主要声援对象。在2013年“台湾学生促进中国民主化工作会”等团体举办的纪念活动中,可以看见陆生、港澳生、台湾学生,匿名戴上刘晓波的面具,在六四晚会献声。
不过当时参与人数依旧不多,根据《联合报》报道,2013年,参与者仅200多人。
联合报(2013年6月5日,A2版)
这样小众的集会下,各类理念类似的团体开始互相呼应。“在当时,其他国际的人权组织也在持续进行纪念。像是海内外西藏人的团体、或者是流亡华人社团,慢慢地,台湾也开始有些人权团体去响应集会。”邱伊翎回忆。
“但真正来到高峰,是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可以看到与中国有关的事情发生,台湾人对六四的参与度就会变高。”
2014年3月,台湾经历了反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的太阳花运动,尽管该场运动在 4 月 10 日落幕,但对时任国民党政府的不满、与高涨的反中情绪,也让当年的六四晚会再次充满人潮。
2014年6月4日晚上,台北自由广场举办了主题为 “路过天安门,人人坦克人”的六四晚会,以在民运期间阻挡坦克的“坦克人精神”为主题,主要诉求强调中国人权问题值得忧心,需做为台湾的借镜。
相关报道指出,六四当日参与活动人数,高达3000多人,对比起上年200人出席有大幅增长,也为1989年之后最高。时任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亦发言指:
“六四、太阳花都宣示了人民才是主人”,“年轻人有权力决定他们的未来。”
不过,在太阳花运动的浪潮过去后,台湾本地对纪念六四的热情明显回落。2019年6月4日,正值2019香港运动爆发前数日,是年香港六四纪念出席人数迎来18万人的高峰,而同一夜,台北的纪念活动仅有600人出席。
无论在台湾还是香港,每年六四纪念的出席人数,大多于当年本地是否出现“中国威胁”一类正值议题呈正相关。
自由时报(2014年6月5日,A4版)
自由时报(2014年6月4日,A4版)
整理自报道(歪脑)
▎2020年后:来自香港的新伤痛
2020年6月底,《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维园六四晚会不再能举办,象征着哀悼六四的香港大学装置艺术“国殇之柱”被迫移除,香港支联会多名成员亦遭逮捕。一些媒体认为,国安法的影响下,港人离乡来台,台湾可能将接棒香港,成为纪念“六四”的下一个重镇。
此前歪脑曾报道,2020年的台北六四纪念有近2000多人参加,2021年因疫情转为线上集会,2022年6月,在疫情稍显缓解之际,也有近千人参与了活动。不过,随着六四议题有了更多关注、香港元素加入,关于纪念六四与台湾身份认同的议题近年也再次被本地讨论。
2022年六四晚会,“国殇之柱”复制品在自由广场重现。在当日现场也聚集了许多港人,有人挥舞已经消失于香港街头的“光时”旗帜,也可以看到戴着防毒面具、手持雨伞的“香港民主女神像”。台湾六四集会出现更多香港参与者,而集会议题也原本的天安门事件,加之成为哀悼港人集体伤痛的场所。
在台的港人组织“香港边城青年”秘书长黄诏天回忆,自己读中学的时候,学校很靠近维园,“每年都会看到很多人聚集在那边,但我从来没参加过集会。当然我们都知道它代表的意思,但可能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跟中国的关系没这么靠近。”
2013年黄来到台湾,2014年返港时正值雨伞革命期间,“我注意到大家对于六四集会,定义有重新改变。”黄诏天说,跟台湾一样,从1989年以来,到2014年以前,人们的参与比较低。“港人原本认为,是有‘中华情怀’或者是支联会成员才会参与(悼念),可是到了2014年之后,香港人重新开始思考,我们就算不是中国人,我们是不是还是可以哀悼这个事情?”
“台湾这几年我也看到类似的讨论。有人会觉得六四是中国的事情,我们不要管它,但我作为一个支持民主自由、人权价值的人,会想要把集会当成是对抗(中国)政府的手段、当然也是想要纪念这些人权的价值。”
“这几年慢慢在立场,不管香港或台湾,我们都有点脱离了过往历史的包袱,大家开始以一个人道的立场去看这个事情。”
在台北万华的晓剧场,台版《五月三十五日》的导演钟伯渊与饰演小林的台湾演员梁德翔接受了歪脑访问。
“这个剧本我们很早就知道了,但一直没有机会做。晓剧场过去就做过土地正义、太阳花学运、死刑议题等等的作品,对于‘台湾要怎样可以成为更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方?’是我们一直在思考要怎么透过创作去反应的事情。”
在台湾首次以中文演出,钟伯渊也提到,团队做了许多讨论与考量:“一开始讨论过,既然拿到中文剧本,那我们要不要用北京腔演出?因为事件就是发生在天安门,这样比较贴近故事原型?但原始剧本其实就是粤语,这种透过不同的语言所产生的错置联觉,其实对观众都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决定保留一些演员的台湾用语、还有各自的身份,例如有外省二代、有原住民身分,这些符号的转变,我们相信对观众也是有意义的。”
关于这次的粤语场,团队也表示:“我们有花些时间去寻找能在台湾用粤语演出的演员,不过,基于保护他们的身分,无法让他们接受媒体访问。但他们会用戴面具的方式出演,毕竟他们光是要演出,就已经需要很大的勇气了。”
“因为香港现在的状态不是很乐观,所以过程中只有跟国际特赦组织、六四舞台联系,获得版权。跟这出剧有关的许多人,却都没办法跟我们一起坐在这里发言,因为他们的生命会受到影响,这也是很伤痛的事情。”钟伯渊说。
不只是符号:六四苦难的“覆写”与“延异”
怎么诠释六四晚会,其实也是一场诠释权的不断复写与延异。往年报道显示,在六四纪念中,有舆论强调“两岸同胞手足情”,有人论述“抗中保台的必要性”,也有人从中哀悼各自民族的历史伤痛——六四从最初的事件,意义不断向外扩散。
台湾如何诠释“二二八”事件的讨论史,也被一些论者用于比较六四事件在台的诠释。
今年29岁的徐书磊,是台湾自媒体社团“法律白话文运动”成员。出身法律科系的他,与朋友共同成立组织,用科普语言替读者解释时事与生活中的法律议题。在去年,他也参与了纪念“二二八”的“共生音乐节”,并担任活动主持人。今年,徐书磊也主持《五月三十五日》的演讲后座谈,将与前立法委员林昶佐、六四舞台主席对谈,从公民空间的角度,分享彼此看法。
“之所以参加共生音乐节,是因为我曾经听过阿公阿嬷在讲,二二八那时候,政府有多可恶。虽然我们家不是受难者家属,但那一辈是有很多记忆、故事可以分享的。”
“在台湾的法学院课堂上,老师们几乎都会花很多时间来解释各种宪政议题、转型正义,威权怎么影响人们等等。后来,太阳花学运发生。二二八就从原本历史象征的事件、我觉得离我生活很遥远的事情,突然进入到生活中。”
许多朋友们纷纷开始做史料爬梳、想要了解政府权能、也有人跑去“锯蒋公铜像”。
“我们有太阳花、野百合、野草莓,这些民间的社会运动能量。但我的同温层大部分对于六四事件来说,并不是太关心或了解。因为时间、背景,离我们都很遥远。”
他说,自己身边确实还是有些台派朋友,认为六四属于“他国事务”,应该更专注在台湾本土议题上。“有些人在讲,在台湾纪念六四,是不是就是统派?但这样的分类现在来看是很暴力的。六四对我或同温层来讲,确实是个反抗威权的外国象征。但对台湾而言,能够让人好好纪念六四,也是重要的事情。”
西藏台湾人权连线理事林欣怡,每年会以社团身份参与六四晚会。
她说:“对许多人来说,六四已不再只是发生在1989的事情,是一个不断持续,意义延伸的过程。”
在台藏人社团中,除了每年3月10日西藏抗暴日会有纪念仪式外,6月4日,他们也同样年年参与。
“我觉得身为倡议者,大家一定都会很希望说,二二八不要忘记,三一零不要忘记,六四不要忘记,”要保持初衷,要记忆真相,身为长年的社运工作者,她强调这些都很重要。“(做社运),‘重复’的力量很重要,不要让大家忘记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可是与此同时,你也应该开放新的诠释。”
“从香港反送中、到白纸运动,六四晚会不断长出新的意义,这是好事。当不断有新的论述近来,才代表这个抵抗运动才依然是进行当中。只要是参与者,都不会希望一个运动最终成为‘断层’,与其让六四只是个象征,我们更希望六四的哀悼与纪念,是个进行式。所有新加入的团体都应该要成为抵抗的养分──因为他们所经历的每个记忆、每个经验,也都是真实的。”
要如何保持记忆,却又能开放诠释,扩大参与群众、续存活动,也是在台的六四组织者与参与者不断在思考的问题。
1989年4月,曾因支持学运而下台的胡耀邦去世,北京市民和学生以“悼胡”为名,聚集天安门,很快蔓延成争取民主自由、结束一党专政的全国性运动。6月4日凌晨,解放军对学生、群众进行武力镇压,举世哗然,称为“六四”天安门事件。
六四事件的伤亡人数至今没有确切的统计。中国红十字会指称近2,600人死亡,近3万人受伤;北京市长陈希同则称200多人死亡,3,000人受伤。
——台湾历史课本,南一版,高中第二册第六章
1989年的春末夏初,台湾刚迎来解严后的第二年,在海的另一头,北京的八九民运,也深深震撼了那个世代的台湾人。五月开始,无数台湾人守着电视机、或者聚集在中正纪念堂广场前,与位于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抗议的学生与群众互相连线。当天深夜,广场传出第一声枪响,这一震惊国际的事件,也当时刻在台湾民众的记忆中。
不过,随着台湾解严一系列的学运与农工运动冲撞、两岸开放交流、首次政党轮替、反服贸协议,不同于香港支联会每年固定举办纪念活动、公布参与人数,台湾的“六四晚会”,却从主办单位、声援口号、到参与者群像,都不断随着两岸交流的局势变化,历经多次改变。
时光轮转,2023年6月,34年后,由香港编辑庄梅岩创作的六四主题香港舞台剧《五月三十五日》在台首演。该剧讲述一对北京的老夫妻,丈夫阿大与妻子小林,两人于迟暮之际终于决心前往“广场”悼念死于天安门事件的儿子。五场中文场、一场粤语场、共1,200张票券,公告两日内立刻被民众扫光。
34年过去,到了2023年的现在,是谁还在台湾声援与纪念“六四”?当说起“天安门事件”,还会唤起台湾怎样的历史记忆?
更艰难的问题则是——
所谓的历史记忆,到底是在哀悼谁的记忆?
在本篇报道中,我们爬梳史料,并采访历年台湾六四晚会相关的不同群体与个人,整理出台湾对于“六四纪念晚会”不断复写与延异的诠释史。
《中国时报》(1989年5月20日《大陆权力危机特别报导》)
▎1989年:台湾的血色记忆
台湾在1987年正式宣布解除戒严令。1989年4月15日八九民运揭开序幕时,当时的台湾,从七零年代的经济起飞到八零年代的政治松绑,本土社会运动风起云涌。
据当时报刊史料记载,事件发生之初,台湾与香港相同,从政治界、艺文界、到大专院校的年轻学生们,不分党派,都极力支持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诉求。不只大力募款声援,当时由时任国民党立法委员赵少康发起,李宗盛、张雨生等人创作的歌曲《历史的伤口》,邀集一百多位明星参与演唱,在5月28日录制完成,歌词更成为当年台湾声援中国民主化的代表性歌曲:
如果热泪 可以洗净尘埃
如果热血 可以换来自由
让明天能记得 今天的怒吼
让世界都看到 历史的伤口
5月31日,由救国团、三民主义大同盟、团结自强协会等单位组成的“中华民国青年支援大陆青年筹委会”举办,救国团策划的“手牵手、心连心”活动,号召青年从基隆到高雄牵手排成人炼,声援中国学生。
6月3日,在台湾有超过上万民众聚集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参与“血脉相连˙两岸对歌演唱会”(中央社檔案照片)
6月3日,在台湾有超过上万民众参与、演艺圈发起、艺人孙越主持的“血脉相连˙两岸对歌演唱会”,主张“以民族角度去声援中国争取民主”,在中正纪念堂越洋连线天安门,替绝食学生鼓舞打气。在当时的纪念晚会广告中,主持人亦指出:
这次晚会的主题曲,叫做血脉相连,由大陆同胞做词,来表达两岸人民血缘相通,声音相通。
中国时报(1989年5月31日【影剧版】)
▎1990-2009:“血援会”时代,从连结两地到逐渐冷却
在6月4日惨剧发生后同年,台湾民间社团“血脉相连大陆民主运动后援会”(后称“血援会”)成立,自此每年均会举办六四纪念晚会,诉求依然强调两岸民族情感。
尽管当时蓝绿各政党都派员参加,不过民间参与者对于纪念六四的意愿逐年下降。
2000年,台湾六四纪念晚会第12年,《联合报》一则报道便以《六四纪念晚会,台湾显得冷清》为标题,虽未直接写出参与人数,但描写台湾与香港会场连线时,隐晦地写道:
台湾的纪念晚会并不热烈,马英九无法向司徒华描述台湾的晚会状况,只能不断回答“听得出来(香港纪念晚会很热烈)”。司徒华最后说,“香港很热”,马英九回答说“台湾也不冷”,引起现场一片笑声。
联合报(2000年6月5日,13版两岸港澳版)
2001年,“血援会”发表另一场演讲。当时报刊的记载显示,主办方或在二十余年后,继续强调民族情感,作为号召动员。该活动中,讲者除吾尔开希八九等民运人士外,当时还有时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郝龙斌等人,共同领唱《历史的伤口》、《龙的传人》等歌曲。
联合报(2001年6月2日,13版两岸港澳版)
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秘书长邱伊翎长年参与台湾六四纪念活动。面对参与人数的逐年下降,邱伊翎认为,这些早期举办六四纪念晚会的团体,“还是偏向主张‘声援六四’是出于认同中国的民族情感,像是因为我们‘血脉相连’等等。”但随着台湾的社会族群多元、对台湾认同提升,过往“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怀也逐渐淡去,这样的纪念活动,已不再能够吸引台湾人参与。
关注“六四”所代表的背后立场,也在统独、蓝绿之间,于不同年代被复杂睇理解。在数年前的一篇媒体报道中,台湾政治学者吴介民认为,不同于香港,六四在台湾的纪念活动“难有声势”,“因为在当时台湾政治情境,批判中共,很容易落入‘反共逻辑’而被解释成是在附和国民党;而同时,台湾在民主化过程中,中共对台湾不断打压,让人对中国产生疏离感,因为一般人很难区分政权、国家、人民。”同一片文章中采访了1993年出生的台湾人,表示不会参加六四晚会,因为六四对她来说“只是出现在课本上的历史事件”,“它发生在另一块土地上,和我的成长过程没有连结。”
2009年,“血援会”主办长达20年的六四纪念活动,正式宣告结束。其后仍不时举办零星讲座,但未再有正式晚会。
▎2009-2019:“中国人权”与“本土论述”的冲突与合流
2009年之后,台湾六四晚会进入另一个阶段,逐渐向中国人权与本土论述的双向前进。
2010年,几名国立台湾大学学生,在校内自行举行六四哀悼晚会,包括香港外籍生黄俊杰、台湾学生凃京威等人。他们随后成立“台湾学生促进中国民主化工作会”,开始扩大论述、关注中国人权困境。也在同一年,八九民运人士王丹开始于台湾政治大学、清华大学授课,带来更多关注中国人权困境的台湾学生。
台湾的“六四晚会”,也在这个时期,主题从原本的“血脉相连”,开始转变为声援中国被捕者的“普世人权”。
其中,于2009年因“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逮捕和被判11年的中国民运人士刘晓波,为活动的主要声援对象。在2013年“台湾学生促进中国民主化工作会”等团体举办的纪念活动中,可以看见陆生、港澳生、台湾学生,匿名戴上刘晓波的面具,在六四晚会献声。
不过当时参与人数依旧不多,根据《联合报》报道,2013年,参与者仅200多人。
联合报(2013年6月5日,A2版)
这样小众的集会下,各类理念类似的团体开始互相呼应。“在当时,其他国际的人权组织也在持续进行纪念。像是海内外西藏人的团体、或者是流亡华人社团,慢慢地,台湾也开始有些人权团体去响应集会。”邱伊翎回忆。
“但真正来到高峰,是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可以看到与中国有关的事情发生,台湾人对六四的参与度就会变高。”
2014年3月,台湾经历了反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的太阳花运动,尽管该场运动在 4 月 10 日落幕,但对时任国民党政府的不满、与高涨的反中情绪,也让当年的六四晚会再次充满人潮。
2014年6月4日晚上,台北自由广场举办了主题为 “路过天安门,人人坦克人”的六四晚会,以在民运期间阻挡坦克的“坦克人精神”为主题,主要诉求强调中国人权问题值得忧心,需做为台湾的借镜。
相关报道指出,六四当日参与活动人数,高达3000多人,对比起上年200人出席有大幅增长,也为1989年之后最高。时任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亦发言指:
“六四、太阳花都宣示了人民才是主人”,“年轻人有权力决定他们的未来。”
不过,在太阳花运动的浪潮过去后,台湾本地对纪念六四的热情明显回落。2019年6月4日,正值2019香港运动爆发前数日,是年香港六四纪念出席人数迎来18万人的高峰,而同一夜,台北的纪念活动仅有600人出席。
无论在台湾还是香港,每年六四纪念的出席人数,大多于当年本地是否出现“中国威胁”一类正值议题呈正相关。
自由时报(2014年6月5日,A4版)
自由时报(2014年6月4日,A4版)
整理自报道(歪脑)
▎2020年后:来自香港的新伤痛
2020年6月底,《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维园六四晚会不再能举办,象征着哀悼六四的香港大学装置艺术“国殇之柱”被迫移除,香港支联会多名成员亦遭逮捕。一些媒体认为,国安法的影响下,港人离乡来台,台湾可能将接棒香港,成为纪念“六四”的下一个重镇。
此前歪脑曾报道,2020年的台北六四纪念有近2000多人参加,2021年因疫情转为线上集会,2022年6月,在疫情稍显缓解之际,也有近千人参与了活动。不过,随着六四议题有了更多关注、香港元素加入,关于纪念六四与台湾身份认同的议题近年也再次被本地讨论。
2022年六四晚会,“国殇之柱”复制品在自由广场重现。在当日现场也聚集了许多港人,有人挥舞已经消失于香港街头的“光时”旗帜,也可以看到戴着防毒面具、手持雨伞的“香港民主女神像”。台湾六四集会出现更多香港参与者,而集会议题也原本的天安门事件,加之成为哀悼港人集体伤痛的场所。
在台的港人组织“香港边城青年”秘书长黄诏天回忆,自己读中学的时候,学校很靠近维园,“每年都会看到很多人聚集在那边,但我从来没参加过集会。当然我们都知道它代表的意思,但可能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跟中国的关系没这么靠近。”
2013年黄来到台湾,2014年返港时正值雨伞革命期间,“我注意到大家对于六四集会,定义有重新改变。”黄诏天说,跟台湾一样,从1989年以来,到2014年以前,人们的参与比较低。“港人原本认为,是有‘中华情怀’或者是支联会成员才会参与(悼念),可是到了2014年之后,香港人重新开始思考,我们就算不是中国人,我们是不是还是可以哀悼这个事情?”
“台湾这几年我也看到类似的讨论。有人会觉得六四是中国的事情,我们不要管它,但我作为一个支持民主自由、人权价值的人,会想要把集会当成是对抗(中国)政府的手段、当然也是想要纪念这些人权的价值。”
“这几年慢慢在立场,不管香港或台湾,我们都有点脱离了过往历史的包袱,大家开始以一个人道的立场去看这个事情。”
在台北万华的晓剧场,台版《五月三十五日》的导演钟伯渊与饰演小林的台湾演员梁德翔接受了歪脑访问。
“这个剧本我们很早就知道了,但一直没有机会做。晓剧场过去就做过土地正义、太阳花学运、死刑议题等等的作品,对于‘台湾要怎样可以成为更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方?’是我们一直在思考要怎么透过创作去反应的事情。”
在台湾首次以中文演出,钟伯渊也提到,团队做了许多讨论与考量:“一开始讨论过,既然拿到中文剧本,那我们要不要用北京腔演出?因为事件就是发生在天安门,这样比较贴近故事原型?但原始剧本其实就是粤语,这种透过不同的语言所产生的错置联觉,其实对观众都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决定保留一些演员的台湾用语、还有各自的身份,例如有外省二代、有原住民身分,这些符号的转变,我们相信对观众也是有意义的。”
关于这次的粤语场,团队也表示:“我们有花些时间去寻找能在台湾用粤语演出的演员,不过,基于保护他们的身分,无法让他们接受媒体访问。但他们会用戴面具的方式出演,毕竟他们光是要演出,就已经需要很大的勇气了。”
“因为香港现在的状态不是很乐观,所以过程中只有跟国际特赦组织、六四舞台联系,获得版权。跟这出剧有关的许多人,却都没办法跟我们一起坐在这里发言,因为他们的生命会受到影响,这也是很伤痛的事情。”钟伯渊说。
不只是符号:六四苦难的“覆写”与“延异”
怎么诠释六四晚会,其实也是一场诠释权的不断复写与延异。往年报道显示,在六四纪念中,有舆论强调“两岸同胞手足情”,有人论述“抗中保台的必要性”,也有人从中哀悼各自民族的历史伤痛——六四从最初的事件,意义不断向外扩散。
台湾如何诠释“二二八”事件的讨论史,也被一些论者用于比较六四事件在台的诠释。
今年29岁的徐书磊,是台湾自媒体社团“法律白话文运动”成员。出身法律科系的他,与朋友共同成立组织,用科普语言替读者解释时事与生活中的法律议题。在去年,他也参与了纪念“二二八”的“共生音乐节”,并担任活动主持人。今年,徐书磊也主持《五月三十五日》的演讲后座谈,将与前立法委员林昶佐、六四舞台主席对谈,从公民空间的角度,分享彼此看法。
“之所以参加共生音乐节,是因为我曾经听过阿公阿嬷在讲,二二八那时候,政府有多可恶。虽然我们家不是受难者家属,但那一辈是有很多记忆、故事可以分享的。”
“在台湾的法学院课堂上,老师们几乎都会花很多时间来解释各种宪政议题、转型正义,威权怎么影响人们等等。后来,太阳花学运发生。二二八就从原本历史象征的事件、我觉得离我生活很遥远的事情,突然进入到生活中。”
许多朋友们纷纷开始做史料爬梳、想要了解政府权能、也有人跑去“锯蒋公铜像”。
“我们有太阳花、野百合、野草莓,这些民间的社会运动能量。但我的同温层大部分对于六四事件来说,并不是太关心或了解。因为时间、背景,离我们都很遥远。”
他说,自己身边确实还是有些台派朋友,认为六四属于“他国事务”,应该更专注在台湾本土议题上。“有些人在讲,在台湾纪念六四,是不是就是统派?但这样的分类现在来看是很暴力的。六四对我或同温层来讲,确实是个反抗威权的外国象征。但对台湾而言,能够让人好好纪念六四,也是重要的事情。”
西藏台湾人权连线理事林欣怡,每年会以社团身份参与六四晚会。
她说:“对许多人来说,六四已不再只是发生在1989的事情,是一个不断持续,意义延伸的过程。”
在台藏人社团中,除了每年3月10日西藏抗暴日会有纪念仪式外,6月4日,他们也同样年年参与。
“我觉得身为倡议者,大家一定都会很希望说,二二八不要忘记,三一零不要忘记,六四不要忘记,”要保持初衷,要记忆真相,身为长年的社运工作者,她强调这些都很重要。“(做社运),‘重复’的力量很重要,不要让大家忘记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可是与此同时,你也应该开放新的诠释。”
“从香港反送中、到白纸运动,六四晚会不断长出新的意义,这是好事。当不断有新的论述近来,才代表这个抵抗运动才依然是进行当中。只要是参与者,都不会希望一个运动最终成为‘断层’,与其让六四只是个象征,我们更希望六四的哀悼与纪念,是个进行式。所有新加入的团体都应该要成为抵抗的养分──因为他们所经历的每个记忆、每个经验,也都是真实的。”
要如何保持记忆,却又能开放诠释,扩大参与群众、续存活动,也是在台的六四组织者与参与者不断在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