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六四纪念诠释史:从“血脉相连”、“中国人权”到“对抗暴政”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6月12日 9点24分 PT
  返回列表
61659 阅读
10 评论
歪脑

1989年4月,曾因支持学运而下台的胡耀邦去世,北京市民和学生以“悼胡”为名,聚集天安门,很快蔓延成争取民主自由、结束一党专政的全国性运动。6月4日凌晨,解放军对学生、群众进行武力镇压,举世哗然,称为“六四”天安门事件。

六四事件的伤亡人数至今没有确切的统计。中国红十字会指称近2,600人死亡,近3万人受伤;北京市长陈希同则称200多人死亡,3,000人受伤。

——台湾历史课本,南一版,高中第二册第六章

1989年的春末夏初,台湾刚迎来解严后的第二年,在海的另一头,北京的八九民运,也深深震撼了那个世代的台湾人。五月开始,无数台湾人守着电视机、或者聚集在中正纪念堂广场前,与位于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抗议的学生与群众互相连线。当天深夜,广场传出第一声枪响,这一震惊国际的事件,也当时刻在台湾民众的记忆中。

不过,随着台湾解严一系列的学运与农工运动冲撞、两岸开放交流、首次政党轮替、反服贸协议,不同于香港支联会每年固定举办纪念活动、公布参与人数,台湾的“六四晚会”,却从主办单位、声援口号、到参与者群像,都不断随着两岸交流的局势变化,历经多次改变。

时光轮转,2023年6月,34年后,由香港编辑庄梅岩创作的六四主题香港舞台剧《五月三十五日》在台首演。该剧讲述一对北京的老夫妻,丈夫阿大与妻子小林,两人于迟暮之际终于决心前往“广场”悼念死于天安门事件的儿子。五场中文场、一场粤语场、共1,200张票券,公告两日内立刻被民众扫光。

34年过去,到了2023年的现在,是谁还在台湾声援与纪念“六四”?当说起“天安门事件”,还会唤起台湾怎样的历史记忆?

更艰难的问题则是——

所谓的历史记忆,到底是在哀悼谁的记忆?

在本篇报道中,我们爬梳史料,并采访历年台湾六四晚会相关的不同群体与个人,整理出台湾对于“六四纪念晚会”不断复写与延异的诠释史。

《中国时报》(1989年5月20日《大陆权力危机特别报导》)

▎1989年:台湾的血色记忆

台湾在1987年正式宣布解除戒严令。1989年4月15日八九民运揭开序幕时,当时的台湾,从七零年代的经济起飞到八零年代的政治松绑,本土社会运动风起云涌。

据当时报刊史料记载,事件发生之初,台湾与香港相同,从政治界、艺文界、到大专院校的年轻学生们,不分党派,都极力支持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诉求。不只大力募款声援,当时由时任国民党立法委员赵少康发起,李宗盛、张雨生等人创作的歌曲《历史的伤口》,邀集一百多位明星参与演唱,在5月28日录制完成,歌词更成为当年台湾声援中国民主化的代表性歌曲:

如果热泪 可以洗净尘埃

如果热血 可以换来自由

让明天能记得 今天的怒吼

让世界都看到 历史的伤口

5月31日,由救国团、三民主义大同盟、团结自强协会等单位组成的“中华民国青年支援大陆青年筹委会”举办,救国团策划的“手牵手、心连心”活动,号召青年从基隆到高雄牵手排成人炼,声援中国学生。

6月3日,在台湾有超过上万民众聚集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参与“血脉相连˙两岸对歌演唱会”(中央社檔案照片)

6月3日,在台湾有超过上万民众参与、演艺圈发起、艺人孙越主持的“血脉相连˙两岸对歌演唱会”,主张“以民族角度去声援中国争取民主”,在中正纪念堂越洋连线天安门,替绝食学生鼓舞打气。在当时的纪念晚会广告中,主持人亦指出:

这次晚会的主题曲,叫做血脉相连,由大陆同胞做词,来表达两岸人民血缘相通,声音相通。

中国时报(1989年5月31日【影剧版】)

▎1990-2009:“血援会”时代,从连结两地到逐渐冷却

在6月4日惨剧发生后同年,台湾民间社团“血脉相连大陆民主运动后援会”(后称“血援会”)成立,自此每年均会举办六四纪念晚会,诉求依然强调两岸民族情感。

尽管当时蓝绿各政党都派员参加,不过民间参与者对于纪念六四的意愿逐年下降。

2000年,台湾六四纪念晚会第12年,《联合报》一则报道便以《六四纪念晚会,台湾显得冷清》为标题,虽未直接写出参与人数,但描写台湾与香港会场连线时,隐晦地写道:

台湾的纪念晚会并不热烈,马英九无法向司徒华描述台湾的晚会状况,只能不断回答“听得出来(香港纪念晚会很热烈)”。司徒华最后说,“香港很热”,马英九回答说“台湾也不冷”,引起现场一片笑声。

联合报(2000年6月5日,13版两岸港澳版)

2001年,“血援会”发表另一场演讲。当时报刊的记载显示,主办方或在二十余年后,继续强调民族情感,作为号召动员。该活动中,讲者除吾尔开希八九等民运人士外,当时还有时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郝龙斌等人,共同领唱《历史的伤口》、《龙的传人》等歌曲。

联合报(2001年6月2日,13版两岸港澳版)

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秘书长邱伊翎长年参与台湾六四纪念活动。面对参与人数的逐年下降,邱伊翎认为,这些早期举办六四纪念晚会的团体,“还是偏向主张‘声援六四’是出于认同中国的民族情感,像是因为我们‘血脉相连’等等。”但随着台湾的社会族群多元、对台湾认同提升,过往“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怀也逐渐淡去,这样的纪念活动,已不再能够吸引台湾人参与。

关注“六四”所代表的背后立场,也在统独、蓝绿之间,于不同年代被复杂睇理解。在数年前的一篇媒体报道中,台湾政治学者吴介民认为,不同于香港,六四在台湾的纪念活动“难有声势”,“因为在当时台湾政治情境,批判中共,很容易落入‘反共逻辑’而被解释成是在附和国民党;而同时,台湾在民主化过程中,中共对台湾不断打压,让人对中国产生疏离感,因为一般人很难区分政权、国家、人民。”同一片文章中采访了1993年出生的台湾人,表示不会参加六四晚会,因为六四对她来说“只是出现在课本上的历史事件”,“它发生在另一块土地上,和我的成长过程没有连结。”

2009年,“血援会”主办长达20年的六四纪念活动,正式宣告结束。其后仍不时举办零星讲座,但未再有正式晚会。

▎2009-2019:“中国人权”与“本土论述”的冲突与合流

2009年之后,台湾六四晚会进入另一个阶段,逐渐向中国人权与本土论述的双向前进。

2010年,几名国立台湾大学学生,在校内自行举行六四哀悼晚会,包括香港外籍生黄俊杰、台湾学生凃京威等人。他们随后成立“台湾学生促进中国民主化工作会”,开始扩大论述、关注中国人权困境。也在同一年,八九民运人士王丹开始于台湾政治大学、清华大学授课,带来更多关注中国人权困境的台湾学生。

台湾的“六四晚会”,也在这个时期,主题从原本的“血脉相连”,开始转变为声援中国被捕者的“普世人权”。

其中,于2009年因“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逮捕和被判11年的中国民运人士刘晓波,为活动的主要声援对象。在2013年“台湾学生促进中国民主化工作会”等团体举办的纪念活动中,可以看见陆生、港澳生、台湾学生,匿名戴上刘晓波的面具,在六四晚会献声。

不过当时参与人数依旧不多,根据《联合报》报道,2013年,参与者仅200多人。

联合报(2013年6月5日,A2版)

这样小众的集会下,各类理念类似的团体开始互相呼应。“在当时,其他国际的人权组织也在持续进行纪念。像是海内外西藏人的团体、或者是流亡华人社团,慢慢地,台湾也开始有些人权团体去响应集会。”邱伊翎回忆。

“但真正来到高峰,是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可以看到与中国有关的事情发生,台湾人对六四的参与度就会变高。”

2014年3月,台湾经历了反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的太阳花运动,尽管该场运动在 4 月 10 日落幕,但对时任国民党政府的不满、与高涨的反中情绪,也让当年的六四晚会再次充满人潮。

2014年6月4日晚上,台北自由广场举办了主题为 “路过天安门,人人坦克人”的六四晚会,以在民运期间阻挡坦克的“坦克人精神”为主题,主要诉求强调中国人权问题值得忧心,需做为台湾的借镜。

相关报道指出,六四当日参与活动人数,高达3000多人,对比起上年200人出席有大幅增长,也为1989年之后最高。时任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亦发言指:

“六四、太阳花都宣示了人民才是主人”,“年轻人有权力决定他们的未来。”

不过,在太阳花运动的浪潮过去后,台湾本地对纪念六四的热情明显回落。2019年6月4日,正值2019香港运动爆发前数日,是年香港六四纪念出席人数迎来18万人的高峰,而同一夜,台北的纪念活动仅有600人出席。

无论在台湾还是香港,每年六四纪念的出席人数,大多于当年本地是否出现“中国威胁”一类正值议题呈正相关。

自由时报(2014年6月5日,A4版)

自由时报(2014年6月4日,A4版)

整理自报道(歪脑)

▎2020年后:来自香港的新伤痛

2020年6月底,《香港国安法》实施后,维园六四晚会不再能举办,象征着哀悼六四的香港大学装置艺术“国殇之柱”被迫移除,香港支联会多名成员亦遭逮捕。一些媒体认为,国安法的影响下,港人离乡来台,台湾可能将接棒香港,成为纪念“六四”的下一个重镇。

此前歪脑曾报道,2020年的台北六四纪念有近2000多人参加,2021年因疫情转为线上集会,2022年6月,在疫情稍显缓解之际,也有近千人参与了活动。不过,随着六四议题有了更多关注、香港元素加入,关于纪念六四与台湾身份认同的议题近年也再次被本地讨论。

2022年六四晚会,“国殇之柱”复制品在自由广场重现。在当日现场也聚集了许多港人,有人挥舞已经消失于香港街头的“光时”旗帜,也可以看到戴着防毒面具、手持雨伞的“香港民主女神像”。台湾六四集会出现更多香港参与者,而集会议题也原本的天安门事件,加之成为哀悼港人集体伤痛的场所。

在台的港人组织“香港边城青年”秘书长黄诏天回忆,自己读中学的时候,学校很靠近维园,“每年都会看到很多人聚集在那边,但我从来没参加过集会。当然我们都知道它代表的意思,但可能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跟中国的关系没这么靠近。”

2013年黄来到台湾,2014年返港时正值雨伞革命期间,“我注意到大家对于六四集会,定义有重新改变。”黄诏天说,跟台湾一样,从1989年以来,到2014年以前,人们的参与比较低。“港人原本认为,是有‘中华情怀’或者是支联会成员才会参与(悼念),可是到了2014年之后,香港人重新开始思考,我们就算不是中国人,我们是不是还是可以哀悼这个事情?”

“台湾这几年我也看到类似的讨论。有人会觉得六四是中国的事情,我们不要管它,但我作为一个支持民主自由、人权价值的人,会想要把集会当成是对抗(中国)政府的手段、当然也是想要纪念这些人权的价值。”

“这几年慢慢在立场,不管香港或台湾,我们都有点脱离了过往历史的包袱,大家开始以一个人道的立场去看这个事情。”

在台北万华的晓剧场,台版《五月三十五日》的导演钟伯渊与饰演小林的台湾演员梁德翔接受了歪脑访问。

“这个剧本我们很早就知道了,但一直没有机会做。晓剧场过去就做过土地正义、太阳花学运、死刑议题等等的作品,对于‘台湾要怎样可以成为更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方?’是我们一直在思考要怎么透过创作去反应的事情。”

在台湾首次以中文演出,钟伯渊也提到,团队做了许多讨论与考量:“一开始讨论过,既然拿到中文剧本,那我们要不要用北京腔演出?因为事件就是发生在天安门,这样比较贴近故事原型?但原始剧本其实就是粤语,这种透过不同的语言所产生的错置联觉,其实对观众都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决定保留一些演员的台湾用语、还有各自的身份,例如有外省二代、有原住民身分,这些符号的转变,我们相信对观众也是有意义的。”

关于这次的粤语场,团队也表示:“我们有花些时间去寻找能在台湾用粤语演出的演员,不过,基于保护他们的身分,无法让他们接受媒体访问。但他们会用戴面具的方式出演,毕竟他们光是要演出,就已经需要很大的勇气了。”

“因为香港现在的状态不是很乐观,所以过程中只有跟国际特赦组织、六四舞台联系,获得版权。跟这出剧有关的许多人,却都没办法跟我们一起坐在这里发言,因为他们的生命会受到影响,这也是很伤痛的事情。”钟伯渊说。

不只是符号:六四苦难的“覆写”与“延异”

怎么诠释六四晚会,其实也是一场诠释权的不断复写与延异。往年报道显示,在六四纪念中,有舆论强调“两岸同胞手足情”,有人论述“抗中保台的必要性”,也有人从中哀悼各自民族的历史伤痛——六四从最初的事件,意义不断向外扩散。

台湾如何诠释“二二八”事件的讨论史,也被一些论者用于比较六四事件在台的诠释。

今年29岁的徐书磊,是台湾自媒体社团“法律白话文运动”成员。出身法律科系的他,与朋友共同成立组织,用科普语言替读者解释时事与生活中的法律议题。在去年,他也参与了纪念“二二八”的“共生音乐节”,并担任活动主持人。今年,徐书磊也主持《五月三十五日》的演讲后座谈,将与前立法委员林昶佐、六四舞台主席对谈,从公民空间的角度,分享彼此看法。

“之所以参加共生音乐节,是因为我曾经听过阿公阿嬷在讲,二二八那时候,政府有多可恶。虽然我们家不是受难者家属,但那一辈是有很多记忆、故事可以分享的。”

“在台湾的法学院课堂上,老师们几乎都会花很多时间来解释各种宪政议题、转型正义,威权怎么影响人们等等。后来,太阳花学运发生。二二八就从原本历史象征的事件、我觉得离我生活很遥远的事情,突然进入到生活中。”

许多朋友们纷纷开始做史料爬梳、想要了解政府权能、也有人跑去“锯蒋公铜像”。

“我们有太阳花、野百合、野草莓,这些民间的社会运动能量。但我的同温层大部分对于六四事件来说,并不是太关心或了解。因为时间、背景,离我们都很遥远。”

他说,自己身边确实还是有些台派朋友,认为六四属于“他国事务”,应该更专注在台湾本土议题上。“有些人在讲,在台湾纪念六四,是不是就是统派?但这样的分类现在来看是很暴力的。六四对我或同温层来讲,确实是个反抗威权的外国象征。但对台湾而言,能够让人好好纪念六四,也是重要的事情。”

西藏台湾人权连线理事林欣怡,每年会以社团身份参与六四晚会。

她说:“对许多人来说,六四已不再只是发生在1989的事情,是一个不断持续,意义延伸的过程。”

在台藏人社团中,除了每年3月10日西藏抗暴日会有纪念仪式外,6月4日,他们也同样年年参与。

“我觉得身为倡议者,大家一定都会很希望说,二二八不要忘记,三一零不要忘记,六四不要忘记,”要保持初衷,要记忆真相,身为长年的社运工作者,她强调这些都很重要。“(做社运),‘重复’的力量很重要,不要让大家忘记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可是与此同时,你也应该开放新的诠释。”

“从香港反送中、到白纸运动,六四晚会不断长出新的意义,这是好事。当不断有新的论述近来,才代表这个抵抗运动才依然是进行当中。只要是参与者,都不会希望一个运动最终成为‘断层’,与其让六四只是个象征,我们更希望六四的哀悼与纪念,是个进行式。所有新加入的团体都应该要成为抵抗的养分──因为他们所经历的每个记忆、每个经验,也都是真实的。”

要如何保持记忆,却又能开放诠释,扩大参与群众、续存活动,也是在台的六四组织者与参与者不断在思考的问题。

偶偶地来一发
1 楼
死亡人数应该不到一千。天安门母亲找了几十年也才找到二百多。
蓝靛厂
2 楼
渐行渐远
N
Nosohard1
3 楼
歪腦寫出來的裹腳布. 任何一個國家的政權, 靠你娃娃坐等, 就會更改? 幼稚得很 洗洗睡吧, 誰會在乎你偽民主輪子功,螳螂擋車,無腦子死了白死
竞选
4 楼
1989年的民主运动是近代中国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六四镇压不仅震动了当时每个中国人的心灵,也同样震动了全世界尤其是同样处于共产党一党独裁统治下的前苏联和前东欧各国人民的心灵,加速了前苏联和前东欧各个共产党政权的相继灭亡。 台湾的国民党顺应世界民主潮流的发展,成功地、和平地过渡到了民主制度,因此国民党并没有亡党。台湾的经验值得大陆学习。台湾能做到,同文同种的大陆人应该也能做到,大陆也能和平地过渡到民主制度。 只要大陆建立了民主制度,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就水到渠成。 中共的初心是什么?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开幕词《两个中国之命运》中所说的:“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 毛泽东进一步以书面形式解释了“自由民主的中国”的含义: “自由民主的中国将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各级政府直至中央政府都是由普遍、平等、无记名的选举所产生,并向选举它们的人民负责。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以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中共不能忘了这个初心,应该向国民党学习,积极主动地摒弃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落后的一党独裁制度。
d
dada2023
5 楼
湾湾就喜欢丹丹这样的。幸亏六四被清除,中国让这帮货得手,那才是灾难
s
skyhorse913
6 楼
台湾人连自己是不是中国人都搞不定,还是洗洗睡了吧。
大阪书生
7 楼
发展是硬道理!悲剧需要自省,伤痕需要抚平,有感才会发自内心。台湾的心内话:恨当中国人;香港的道理:逃难也分高贵;藏人祭拜六四?反正五体投地,怎么说都有理。
狄冠元
8 楼
柯文哲用三個方面來回答:政治上?經濟上?還是文化上?的中國,有不同的解釋!skyhorse913對「中國人」的定義是什麼?不先講清楚,一定會雞同鴨講的喔⋯⋯如果沒有回應,就自己定義一番:如果中國人的定義是:1. 有中共國戶籍的人 或2. 有居留權的人 或 3. 仰慕中华自古以來傳承文化的人。。。4. 或其他能想到的定義,這樣就可以好好的回答所謂「是不是中國人」的問題⋯⋯ skyhorse913 发表评论于 2023-06-12 02:26:18台湾人连自己是不是中国人都搞不定,还是洗洗睡了吧。
二胡一刀
9 楼
香港的衰落和暗淡,台湾和大陆的渐行渐远,都是一个原因,中共的存在和习近平的疯狂。
生肖迷宫
10 楼
建议联合国在日历上取消六四这一天,以消减其对中国的伤害,实现世界和谐,否则每到这一天,领袖睡不着觉,警察上蹿下跳,媒体言不着调,百姓心惊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