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证据告诉我们:史前巨兽陨落背后的真凶是人类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2月16日 20点39分 PT
  返回列表
76651 阅读
14 评论
cnBeta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是人类还是气候导致大型哺乳动物的数量在过去几千年里急剧下降。奥胡斯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证实,气候不能成为原因。大约 10 万年前,第一批现代人从非洲大量迁徙出来。他们非常善于适应新的栖息地,从沙漠、丛林到遥远北方冰冷的针叶林,他们几乎在各种地貌中都定居了下来。

史前人类正在攻击一头大象。新的研究表明,是人类而不是气候导致地球上几乎所有巨型动物在 5 万年前急剧减少。图片来源:1883 年首次刊载于《布莱恩特与盖伊》。E. Bayard 的木雕作品。成功的部分原因是人类有能力捕猎大型动物。凭借巧妙的狩猎技巧和特制的武器,他们完美地掌握了杀死最危险的哺乳动物的艺术。但不幸的是,我们祖先的巨大成功是以牺牲其他大型哺乳动物为代价的。

众所周知,在现代人类进行全球殖民统治期间,许多大型物种灭绝了。现在,奥胡斯大学的最新研究显示,那些幸存下来的大型哺乳动物也经历了急剧的衰退。

东部大猩猩是数量减少最多的哺乳动物之一。如今,它只生活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一小片地区。资料来源:Michalsloviak

通过研究 139 种现存大型哺乳动物的 DNA,科学家们发现几乎所有物种的数量都在大约 5 万年前急剧下降。

丹麦国家研究基金会新型生物圈生态动力学中心(ECONOVO)主任、奥胡斯大学教授延斯-克里斯蒂安-斯文宁(Jens-Christian Svenning)是这项研究的发起人。

另一种数量锐减的大型哺乳动物是大独角犀。它生活在印度,是仅存的五种犀牛之一。图片来源:Mayank1704

"我们研究了大型哺乳动物种群在过去 75 万年中的进化过程。在最初的70万年里,种群相当稳定,但在5万年前,曲线断裂,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再也没有恢复过来。在过去的 80 万年里,全球大约每隔 10 万年就会在冰期和间冰期之间波动一次。如果气候是原因,那么在 5 万年前气候发生变化时,我们应该看到更大的波动。但我们没有看到。因此,人类是最有可能的解释。"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过去 5 万年来大型哺乳动物灭绝或迅速减少的原因。一方科学家认为,气候的快速剧烈波动是主要原因。例如,他们认为长毛猛犸象灭绝的原因是寒冷的猛犸草原大部分消失了。与之相反的是,有一部分人认为现代人类(智人)的盛行是主要原因。他们认为,我们的祖先猎杀这些动物,以至于它们要么完全灭绝,要么被大部分消灭。

迄今为止,争论中最重要的证据是距今 5 万年的化石。这些化石显示,大型动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强势、选择性灭绝与现代人类在全球的传播大致吻合。因此,动物的灭绝很难与气候联系起来。然而,争论仍在继续。

新研究提供的全新数据为这一争论带来了新的启示。通过研究 139 种大型哺乳动物的 DNA,研究人员可以发现,这些动物的数量在过去的 5 万年间也在减少。这一发展似乎与人类的传播而非气候变化有关。

塔尔羊与山羊关系密切,但实际上是一种羚羊。它生活在印度南部山区,种群数量曾经要大得多。图片来源:Ameshshenai

在过去的 20 年里,DNA 测序领域发生了一场革命。绘制整个基因组图谱变得既容易又便宜,因此,许多物种的 DNA 现在都已绘制完毕。

这项新研究的首席研究员、奥胡斯大学助理教授尤拉伊-伯格曼(Juraj Bergman)解释说,全球物种的基因组图谱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取,奥胡斯大学的研究小组就是利用了这些数据。

"我们收集了 139 种大型哺乳动物的数据,并对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每个物种大约有 30 亿个数据点,因此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的计算能力:DNA 包含大量有关过去的信息。大多数人都知道生命树,它显示了不同物种在哪里发展以及它们有哪些共同祖先。我们在 DNA 变异方面也做了同样的工作。通过对突变进行分组并建立家谱,我们可以估算出特定物种在一段时间内的种群数量。动物的种群越大,发生的变异就越多。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以大象为例。大象每次怀孕都有可能发生一些变异,并将这些变异传给后代。更多的出生意味着更多的变异"。

如图所示,佩雷-达维德麋鹿已不再生活在野外。如今仅存的动物生活在动物园和动物公园中。图片来源:蒂姆-费尔斯

这项研究中考察的 139 种大型哺乳动物都是当今存在的物种。其中包括大象、熊、袋鼠和羚羊等。据估计,地球上有 6399 种哺乳动物,但这项研究选择了现存的 139 种巨型动物,以检验它们的数量在过去 4 万至 5 万年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时类似的大型动物已经灭绝。

大型哺乳动物也被称为巨型动物--其定义是成年后体重超过 44 千克的动物。因此,人类也被视为巨型动物。不过,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考察了体重仅为 22 千克的物种,因此,除了南极洲之外,各大洲都有代表。

水中的是林羚。这是一种生活在非洲多个国家的羚羊,林羚生活在沼泽地区,数量曾经较多。图片来源:Kennyannydenny

然而,大象种群的大小并不是影响变异数量的唯一因素。

如果大象生活的区域突然干涸,这些动物就会受到压力,从而影响变异的组成。如果两个孤立的大象群突然相遇并混合基因,也会产生同样的影响。

如果不仅是种群的大小会影响变异的数量,你会认为结果是不确定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尤拉伊-伯格曼解释说。

"哺乳动物基因组中只有 10% 是活跃基因。来自环境或迁徙的巨大选择压力将主要导致基因突变。而其余 90% 的基因则比较中性,因此,我们研究了基因组中最不易受环境影响的部分的突变。这些部分主要说明了随着时间推移种群的规模。"

喜马拉雅山脉生活着羚牛。它生活在竹林中,以新鲜树叶和青草为食。5 万年前,羚牛的种群基本灭绝。资料来源:埃里克-基尔比

关于是什么导致大型动物灭绝或衰退的争论大多集中在长毛猛犸象身上。但这不是一个好例子,因为正如延斯-克里斯蒂安-斯文宁(Jens-Christian Svenning)解释的那样,大多数灭绝的巨型动物物种都与温带或热带气候有关。

他说:"将气候作为解释模型的经典论据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当冰融化和栖息地类型消失时,长毛猛犸象和其他一些与所谓"猛犸草原"相关的物种也随之消失了。这基本上是一个不能令人满意的解释模式,因为当时绝大多数灭绝的巨型动物物种根本没有生活在猛犸草原上。它们生活在温暖的地区,如温带和热带森林或热带草原。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在这一时期,许多幸存下来的巨型动物物种的数量急剧下降,它们来自各种不同的地区和栖息地"。

争论的最后句号可能还没有确定,但延斯-克里斯蒂安-斯文宁(Jens-Christian Svenning)认为,气候作为一种解释的争论很难继续下去。

"似乎难以想象的是,有可能提出一个气候模型,来解释自大约 5 万年前以来,为什么所有大陆和大型动物群都出现了灭绝和持续减少的现象。在过去的6600万年里,尽管气候变化巨大,但巨型动物的这种选择性灭绝是独一无二的。"

鉴于我们现在所掌握的丰富数据,我们也很难否认,相反,这是因为人类从非洲向全球扩散,随后人口不断增长。

编译自:ScitechDaily

来臭臭热闹的
1 楼
还用说吗?人类是地球最大的祸害。
媚眼瞟瞟
2 楼
世界死掉一半人, 一切环境问题迎刃而解。
j
jinux
3 楼
太能扯淡了。猛犸要是因为人类灭绝,西伯利亚为啥还有整只冻死的猛犸?
土共
4 楼
为啥非要保存物种?!没有任何哪怕一条能说服人的理由!我就支持多杀、杀尽野生动物
灯塔路
5 楼
升级打怪 弱肉强食
独孤苍狼
6 楼
走出个屁的非洲!人类发源地是中国! 说是非洲的不过是白鬼伪造出来打压中国、给中国人洗脑而已! 非洲在1千年之前还是被红海分隔在外,怎么走出非洲???!更何况,看看非洲土著,怎么可能比过不下去或者被驱逐出去而漂泊在外的人蠢笨那么多? [1评]
a
alienmask
7 楼
不管你信不信,人类DNA研究表明了中国地区的人类最早是从云南地区进入的,然后达到黄河流域,之后再从黄河流域往下发展
牛皮方糖
8 楼
种族灭绝是传统手艺
m
monkeyking
9 楼
居然有人说为什么要保护物种?!说要多杀,杀尽野生动物,说理由?!我给一个吧:鲎(hòu,英文:horseshoe crab)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它们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3亿年以上,是真正的“活化石”。 你或许从未听说过鲎这种生物,但你很可能打过针或是接种过疫苗,那你应该感恩鲎血。
a
aqw
10 楼
40年前我就看过论文了。
8
8341
11 楼
呵呵开篇一张图,后面全靠蒙,最后挂个专家名
千奇百怪党
12 楼
这就是证明人类杀灭动物不过是惯性,特别是危险动物,见一个杀一个,绝对不留后患。现在也一样,一点没变过。什么动物多样性,只能不威胁任何一个人类个体的基础上才谈得上。
a
adu748
13 楼
人口是财富,从来不是累赘。
r
raymond68
14 楼
乡巴佬台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