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批川普 华裔数学家陶哲轩是否愿去中国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8月28日 1点59分 PT
  返回列表
44720 阅读
24 评论
加美财经

据南华早报报道,身在美国的全球知名数学家陶哲轩是否会因川普政府的经费削减而考虑离开美国,前往香港或中国大陆?他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

“当前局势非常动荡不稳,比过去30年来任何时候都要严重得多。”菲尔兹奖得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陶哲轩在8月21日回复南华早报邮件采访时写道。“接下来发生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是继续沿着目前的轨迹走,还是会显著改变方向。此刻我无法对未来做出任何预测。”

如今50岁的陶哲轩,被誉为“数学界的莫扎特”,正处在地缘政治与科学自由的交汇点上。他出生于澳大利亚,父母分别来自上海和香港。他大部分人生都在美国度过,24岁就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终身教授,31岁获得菲尔兹奖。

在多年专注于纯数学研究之后,他因公开反对政治干预科学而进入公众视野。8月18日,陶哲轩在“Home of the Brave”平台发表公开信,批评川普政府对美国科研体系的重大干预。

文章标题是:“我是获奖数学家,川普刚刚砍掉了我的经费。”

陶哲轩多次批评川普政府,指责其打压科学界。

自川普1月上任以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主要科研机构的资金遭到大幅削减。本月早些时候,NSF和NIH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资金被冻结,陶哲轩的实验室也受到波及。

“法院命令恢复了一部分NSF的资金,包括我个人资助项目和纯粹与应用数学研究所(IPAM)的当年经费;但未来几年的资助仍不确定,而NIH的资助未受法院命令影响,目前还在进行中。”他在文章中写道。

他指的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纯粹与应用数学研究所,该所由NSF提供的2500万美元资助被暂停。

“所以IPAM和我的研究组目前资金能维持到年底,但之后情况仍不明朗。这绝不是维持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方式。”

陶哲轩之所以被称作“莫扎特”,不仅因为他很早展现出数学天赋,也因为他温和的个性。

据父亲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回忆,他从不争辩,总是注重合作而非指责他人。但如今,他已成为批评川普削减科研经费政策的领军人物。

“在过去更安定的时期,我满足于专注研究、教学和指导学生,把更广泛的政治辩论和行动留给他人。但在当前环境下,连最普通的活动都可能遭受武断的干扰和政治干预,不再可能保持置身事外的奢侈。”他写道。

这篇文章引发了热烈反响,许多人在评论中批评川普政府,也有人建议陶哲轩离开美国,去澳大利亚、香港或中国大陆等更欢迎科学家的地方。

澳大利亚是他的出生地,香港是他父母相识的地方,而近年来,中国大陆不断吸引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特别是数学家。

“来中国吧”、“中国欢迎你”、“北京大学等你来”——当陶哲轩研究经费被削减的消息传出后,中国社交媒体上涌现出大量这样的评论。

有人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别惊讶如果中国给陶哲轩提供清华数学系主任的位置,以及所有他想要的经费。美国正在丢掉全球人才的吸引力,事实上它现在确实在丢掉。”

另有人呼吁澳大利亚抢在中国之前行动:“阿德莱德出生的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正因川普削减经费考虑离开美国。美国的人才流失已经开始。澳大利亚应该重视,并给像陶哲轩这样的人提供机会。”

2009年,陶哲轩第一次访问中国,担任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评委。这个奖项以另一位华裔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命名,他是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的创办人。

在清华公开亮相时,陶哲轩受到“明星般”的欢迎。

他一出现,清华礼堂就爆发出欢呼与掌声,学生们蜂拥而上索要签名和合影。陶哲轩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回忆了这段经历。

学生们把丘成桐挤在过道,无法回到陶哲轩身边的座位,而这位年轻的数学明星则耐心回应学生们的请求。

当天下午,陶哲轩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前教育部长陈至立的接见。

“我真的很喜欢这里的历史和文化,”陶哲轩在采访中说。“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大陆;很多年前我小时候去过香港。”

对他来说,美国更熟悉,因为他在那里生活的时间远长于澳大利亚。

17岁时,他前往美国,开始在数学上不断创造纪录。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在沃尔夫奖得主伊莱亚斯·斯坦指导下学习,21岁获得博士学位,24岁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

“《芝麻街》教我数数;卡尔·萨根的《宇宙》激发了我对自然世界的好奇;美国数学协会的书籍加深了我对数学的热爱。”他在公开信中写道。

但今天的美国,与33年前陶哲轩初到时已大不相同。

他的社交媒体帖子和公开信引来一些评论,质疑“无用的数学家”是否应该获得经费。8月19日,在陶哲轩公开信发表的次日,美国国会议员迈克·加拉格尔在《华尔街日报》撰文,呼吁白宫驱逐哈佛大学的中国学生。理由是:这些学生都可能是间谍,或至少是潜在的间谍。

当时,川普第二个任期刚满八个月,还剩三年多。

陶哲轩不会说普通话,但据说能听懂粤语。他也非常喜欢香港文化,是香港武打片的影迷。今年早些时候,他在接受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兼播客主持人莱克斯·弗里德曼采访时,介绍了自己的思维方法“战略性作弊”。

“如果生活中有10件事让你头痛,那就想办法屏蔽其中9件,只留下1件来解决,然后再逐个解决剩下的。”陶哲轩说。

他还提到自己小时候很喜欢香港动作片,“英雄被100个坏人包围,但摄影机总会安排让他一次只打一个。如果坏人全一起上,电影就没法看了,而且坏人会赢。”

据说据说
1 楼
不会中文,更没有中国社会的认知,无法融入,即使去了也呆不下去。 [1评]
铗归来
2 楼
24岁就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终身教授,31岁获得菲尔兹奖。 。 。 。 人比人 气死人,我只能仰望。 还好留园英杰辈出,看论坛发言,和他比肩的也有几个。
l
lunadirt
3 楼
公开批评的话还是心存期望,真正绝望的是不会发声的,都是直接离开。
大春哥
4 楼
: 我以為佢不但識得煲冬瓜仲會騎馬過海
金拱门汉堡包
5 楼
““我是获奖数学家,川普刚刚砍掉了我的经费。”所以给你钱就是好总统,不给就要写公开信?呵呵
n
nmhan
6 楼
曾经每天见。办公室楼上楼下。
灯塔路
7 楼
理科生 科学家 都是“资本耗材工具奴仆”
灯塔路
8 楼
高智商 未必有智慧
关注者
9 楼
你的学校资助了非法移民多少钱?你的学校录取时歧视了多少亚裔学生?
s
stock2000
10 楼
顶尖数学家
m
mrp
11 楼
长得就不像美国人,趁早滚出美国
E
Ewq123ewq
12 楼
共匪国去不得
f
fku99
13 楼
老祖宗早讲过,百无一用是书生。
j
jeffinvade
14 楼
我还听过他的podcast
p
ppplu
15 楼
数学家不需要研究经费,只需要一张纸和一支笔,顶多再加上一间办公室桌子而已。
h
hosain
16 楼
再忍3年多吧,也许会好的
a
ak47a
17 楼
经费被特朗普砍了,那有什么可埋怨的,哈佛、哥伦比亚大学的经费也冻过水了。 要把货卖出去赚回钞票,这才是特朗普这个生意佬的要素。只付出不见利回,特朗普不做这样的亏本生意。
m
misslose
18 楼
真是教科书级的反智评论
w
wanligo
19 楼
这数学家还是太天真了,在美国批评总统鸟事没有,随便登报接受采访批评都可以,在天朝当众批评大大试试,立马教你怎么做人
l
lghorn183
20 楼
专心做学问的人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就比较片面。仅仅因为经费不够, 就下结论美国比较动荡?难道他不觉得在政治正确包围他的时候,他也会觉得很舒服吗?
t
tomliu
21 楼
他就是发发牢骚而已,看把你们急的。
r
runnerQ
22 楼
你”坐”了,敢”妈”川大直接是找死的表现,该滚,离开川大的视线范围
r
runnerQ
23 楼
川大说”我们美国不需要这种人,快滚!没准也是一个非移(不是非移也要把他弄成非移) [1评]
巫师
24 楼
下面的一堆狗粮才是非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