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上首次!因“得罪”他 众议长麦卡锡被罢免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4日 10点38分 PT
  返回列表
70884 阅读
26 评论
每经头条/红星新闻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3日,美国众议院就罢免共和党籍众议长麦卡锡的动议进行表决,最终以216票赞成、210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罢免麦卡锡的动议。众议员帕特里克·麦克亨利(Patrick McHenry)将担任临时议长或临时代理议长。

这也标志着麦卡锡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投票罢免的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于2023年1月7日正式担任众议长一职,到10月3日被罢免,他也成为美国历史上任期第三短的众议长。更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民主党籍众议员都给罢免麦卡锡投了赞成票。

谈及此,中国国际关系学院美国政治专家孙冰岩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称,“麦卡锡属于典型的‘墙头草’,为了当议长向共和党内部右翼妥协,不愿为债务违约和政府关门等问题背锅又向民主党妥协,最终落得个两边不讨好的结局。”

目前,美国政府关门危机暂时缓解,但“有限期”仅有45天,当务之急就是选出一个新的议长。然而,这似乎并不轻松。

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助理教授孙太一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据和国会互动紧密的朋友分享,接下来慢的话可能需要2-3周才可能出现新的议长,国会的运作和立法效率显然会被拖累。众议院在2024年大选之前可能一直会处于低效的状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1410245607

“两边不讨好”,麦卡锡被罢免

当地时间9月30日,美国国会在联邦政府机构“停摆”前大约1小时通过一项临时拨款法案,但法案中没有包括众院共和党保守派此前要求的大幅削减联邦开支、加强边境管控等条款。

这项临时法案由麦卡锡提出,利用民主党的支持绕过了共和党强硬派的阻挠,这无疑让强硬派大为不满。当地时间10月2日,共和党强硬派团体的一员马特·盖兹在众议院提出撤换动议,以罢免共和党籍众议长麦卡锡。据悉,盖兹来自佛罗里达州,对麦卡锡一直持批评立场。

“麦卡锡与民主党合作是无奈下的选择,因为极右翼的几位议员无论如何都不会协助他,而麦卡锡不想为政府停摆背锅。他也想赌一把,看看极右翼的几位议员是不是真的敢挑战自己。”孙太一强调称。

实际上,盖兹1日接受多家美国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他将在未来一周内在众议院提出罢免麦卡锡的“撤换动议”。他指责麦卡锡“明目张胆”违背年初当选议长时与党内极端保守派谈妥的条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说到做到”了。

“麦卡锡被罢免的直接原因就是他在之前谈判债务上限方案的时候没有照顾到极右翼的想法,导致极右翼的几位议员对他很不满。”孙太一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这次预算谈判,被极右翼议员认为是实现他们主张的最后时刻,如果不能让麦卡锡服软,接下来他们就没机会了,结果麦卡锡仍旧没有理会他们,又和民主党人联手通过了持续议案,让政府避免停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麦卡锡现年57岁,来自加利福尼亚州,今年1月,历经5天共计15轮表决,麦卡锡才与党内极端保守派达成妥协,得以当选议长。历经艰难当上议长,为何这次仅一个议员的动议就能将其拉下马来?

对此,孙冰岩对每经记者解释称,今天这个看似“出人意料”的结局早在其竞选时已埋下了祸根:其一,麦卡锡在竞选时为获得共和党内部极右翼的支持,达成了不能给政府短期拨款的协议,而麦卡锡一而再再而三违反协议,给民主党临时拨款,惹恼了共和党内的极右翼;其二,麦卡锡当时同意把“议长撤换动议”的门槛降至由一名众议员提出即可,而非先前规定的需要获得一党中多数议员支持。而正是这个被称为“日落条款”的妥协,为今天的极右翼提供了便利。

“总体而言,麦卡锡属于典型的‘墙头草’,为了当议长向共和党内部右翼妥协,不愿为债务违约和政府关门等问题背锅又向民主党妥协,最终落得个两边不讨好的结局。”孙冰岩对记者总结道。

共和党内斗升级,新议长选举陷“两难”

有分析认为,目前共和党内部群龙无首,内斗将会升级。

据CNN报道,在麦卡锡被罢免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网站发帖谴责共和党内部的内讧。“为什么共和党人总是互相争斗,为什么他们不与正在摧毁我们国家的激进民主党人斗争?”

而在孙太一看来,麦卡锡的下台与得罪特朗普的簇拥也不无关系。虽然特朗普现在已不是国会议员,但作为共和党党员,其影响力仍可见一斑。“共和党内现在真正的领袖仍是特朗普,但特朗普没有实权,所以接下来会出现‘山头林立’的情况。”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

“实际上共和党内部各派都互相不服,而不合作又不会有太大的政治成本。所以与其说具体议题上有分歧,不如说是结构上本身已经不允许轻易的共识。”他进一步强调称。

据央视新闻,众议员帕特里克·麦克亨利(Patrick McHenry)将担任临时议长或临时代理议长。在选出新议长之前,美国国会众议院无法讨论任何其他议程。众议院共和党人目前还未就新任议长候选人达成共识。

盖兹和他的盟友、共和党众议员鲍勃·古德称,众议院预计将休会至下周,并在下周二(当地时间10日)晚间召开会议。古德说,共和党人希望在当地时间11日投票选出新一任议长。目前来看,政府下一次的停摆挑战将在45天后出现,而众议院的临时议长并没有主持立法的权力,选出一个新议长是现在最重要的任务。

对此,孙冰岩向每经记者阐述了两种可能: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一种模式就是选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能够跟任何人妥协的议长。例如在2015年约翰·博纳宣布辞任众议院议长后,共和党就选出了年轻的保罗·瑞安。不过,如今再选一个‘左右逢源’的议长,或大概率步麦卡锡的后尘。”

而从目前两党政治极化的角度看,第二种模式就是选出一个极右翼议长。这次麦卡锡下台就是极右翼所为,所以下一任议长肯定要多听他们的声音,获得他们的首肯,要有‘闹事’的决心。

“不过,无论事情以哪种方式演进,在联邦层面都是对共和党的进一步打击,投射到2024年大选,共和党将更立于不利之地。”孙冰岩总结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郑雨航摄

“落井下石”,民主党真能高枕无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同时注意到,在就麦卡锡罢免动议进行表决前,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表示,民主党领导人不会投票支持麦卡锡继续担任众议长。而投票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所有民主党人都对罢免麦卡锡投了赞成票。

“虽然麦卡锡在这次政府关门危机中向民主党人进行了妥协,但从之前其调查拜登,以及在债务上限问题上的出尔反尔,也让民主党人认清了麦卡锡‘墙头草’的本质,这次不惜对其‘落井下石’。”孙冰岩对每经记者分析称。

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在一份声明中说,鉴于美国面临的紧迫挑战,美国总统拜登希望众议院能“迅速选出”一位新议长。但她补充说:“美国民众应该拥有一个将他们的生活问题放在首位和中心位置的领导。”

不过,孙太一则对拜登希望“迅速选出”新议长透露出悲观的预期:“据和国会互动紧密的朋友分享,接下来慢的话可能需要2-3周才可能出现新的议长,国会的运作和立法效率显然会被拖累。而即使新的议长选出来了,也不一定能有很强的号召力。众议院在2024年大选之前可能一直会处于低效的状态。”

“麦卡锡已经决定不再参选新议长,势必会通过自己的募款机器来狙击几位让他落马的议员,让他们无法连任,而当前共和党内部还没有能够获得足够多支持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接下来可能会出现2-3周选不出议长的情况。”孙太一进一步解释称。

这给45天后美国政府是否又会陷入僵局增添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对此,孙冰岩对每经记者称,这次民主党人落井下石,隔岸观火,让共和党内部陷入瘫痪,看似处于一个相对轻松的时期,但这种置国家、人民的利益于不顾、两党内斗的做法却暗藏隐患。

“从政党的角度看,如果众议院上了一个极右翼的议长,在政府关门问题上坚决不妥协,那政府关门之后,联邦公务员拿不到工资,一定会把怒气甩给拜登政府;从世界的角度看,新任议长可能会在乌克兰军事援助问题上做文章,因为极右翼在对乌援助上一直是持反对态度,拜登政府的外交战略将会有大的变数,甚至对整个国际局势都会有影响。”孙冰岩分析称。

美众议长麦卡锡被罢免,政府或将再度陷入“关门”危机

这一切太有戏剧性了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当地时间10月3日,美国众议院就罢免共和党籍众议长麦卡锡的动议进行表决,最终以216票赞成、210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该项动议,这也标志着麦卡锡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投票罢免的众议院议长。

↑凯文·麦卡锡 图据央视新闻

在此次投票中,民主党208票全部赞成,与8名共和党议员一起罢免了来自共和党的议长麦卡锡。而在此前“临时拨款法案”投票中,民主党也是全部赞成票。两次全部赞成,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麦卡锡在推动“临时拨款法案”之后仅数天时间就丢了议长之位。而前者为后者的导火索,国会山上非常罕见的跨党派合作就是让众议院的议长“空位”。

从时间线来说,为了避免联邦政府关门,麦卡锡推动通过“临时拨款法案”,拜登在2023财年资金消耗完之前的1个小时签署了法案,避免了美国再度陷入政府“关门危机”。看起来,麦卡锡是做了一件好事,推动了两党合作,在“临时拨款法案”的投票中,多数共和党议员也投了赞成票,但却让共和党的极端保守派非常不满,认为麦卡锡是向民主党妥协,这一法案没有照顾共和党保守派要求大幅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加强边境管控的诉求。于是,佛罗里达州共和党众议员马特·盖茨提出了罢免议长一职的罢免动议。

麦卡锡在社交媒体上还让盖茨“放马过来”,盖茨则回应说“这就干”。在社交媒体上互呛之后,众议院投票,麦卡锡被罢免。这一切太有戏剧性了。麦卡锡被罢免之后还公开自嘲说,自己创造了历史。的确,他是美国首位被投票罢免的议长。议长由众议院议员选举产生,一般来说,多数党领袖就是议长,当然,这建立在议会党团比较团结的前提下。然而,美国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非常历史性的事件,政治默契和共识缺失,政治行动变成了对已有政治规则的极限施压和测试。2020年大选就是对总统选举制度的全过程极限测试,麦卡锡任职不到1年的经历也是一次测试。

今年1月份,麦卡锡在第15轮众议院议长选举表决中涉险过关,当选众议院议长。为了当上议长,麦卡锡与共和党极端保守派达成了一些妥协,除了要缩减财政开支之外,还同意“个别议员可以引入罢免议长的动议”,而非当时规定的需要获得一党中多数议员的支持,但只要麦卡锡获得简单多数支持,就可以保住自己的位子,毕竟当初当上议长也是得到了包括共和党极端保守派的支持。

作为议长,终归还是要做出妥协。然而,麦卡锡并没有“收服”共和党议员,尤其是盖茨对麦卡锡心怀不满,从一开始就认为麦卡锡霸占了议长位子。麦卡锡也知道盖茨一直想“撤换”议长,只是没有想到,自己历经15轮投票得到的议长之位仅仅一轮投票就被罢免了。更让麦卡锡想不到的是,民主党议员整齐划一地投票赞成罢免前几日才帮助该党通过拨款法案的议长。众议院民主党领袖表示,结束众议院共和党的内战是他们自己的责任。

目前来看,临时拨款法案只能维持政府开支至11月17日,届时再次上演“关门”的风险加剧。国会山上两党之间难以合作,否决政治流行,而政党内部争斗不断,美国媒体形容众议院共和党就像一个“失败国家”,本党选出的领导人却没有能力去领导那些不服从领导的成员。而极少数极端保守派议员在现行政治机器中游刃有余,甚至扮演了“造王者”,看起来,又不仅仅众议院共和党像一个“失败国家”。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e
edison2k3
1 楼
民主就是好,只有优势,没有劣势。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宝贵礼物。
灯塔路
2 楼
美国政客包括总统 都和演员一样 资本不喜欢就拿下
j
jaychong
3 楼
太好笑了,蔡英文再次发功,用死亡握爪把卖卡撑握灭亡了
媚眼瞟瞟
4 楼
想脚踏两只船是不可能的
龙起卷
5 楼
假戏成真,宇宙级笑料😂😂😂
深海天涯
6 楼
纸牌屋都没这么精彩。
兰明夫
7 楼
政治斗争不能采取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北方水
8 楼
几十年来,一个政府每天都花着借来的钱,还这么道貌岸然
爸爸老爹
9 楼
中间派在美国已经没法生存了。   代表着美国政府背后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激化。
烟花三月xyz
10 楼
美国政府说白了就是一群资本家在不停的分配利益的政府,而真正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从来都不是它们考虑的事情。而这样的傻逼政府却是傻逼狗粮反贼跪舔的亲爹!
g
gamma
11 楼
peloci去台湾戴绶带下台,麦卡锡在米国会台湾英文被罢免 - 人大委员长 -
你说不说
12 楼
杂种狗粮们吹嘘这是“民主的胜利” 草泥马,两党斗争让政府关门,造成上亿经济损失,政府雇员强制休假 胜利尼玛啊?
g
gamma
13 楼
北方的基督教共和党和南方的基督教共和党在基督教国会干起来了 - 无教不邪 -
a
alien
14 楼
按照中国的教育和宣传,国家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党指挥,党最高领导层决定什么是国家利益就是国家利益。怎么实行和争取国家利益都是党决定。牺牲一小部分人(1% 人口就几千万人)来实现国家利益也是值得的。 美国的教育和思维是国家利益是由选民决定。最多人选的政党所提出的利益就代表现在国家的利益。这众议院和参议院选举是轮流2到四年一次,现在的众议院斗争就是反映了美国不同利益的斗争。 [1评]
你说不说
15 楼
- 美国的投票率基本上从未过半 说明就算当选的领导人也不是代表了多数人的利益 只是相对多数 [2评]
a
alien
16 楼
没错啊,美国的利益就是那些被选上的议员决定。没说过那些议员是代表大多数人啊,不去投票那就是自由啊。 但是美国这投票制度也有值得商讨的地方。每个州都不一样。投票选区划分也和谁当权有关。 总的来说,就是鼓励内斗,赢者可以做几年,再内斗再循环,保证没独裁 [1评]
烟花三月xyz
17 楼
美国每届总统选举都只是一半左右的人参加投票,然后再有一半的投票人的反对票,事实上美国的每届总统只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支持,很明显,这并不代表大多数美国人的意愿和利益,所以美国总统只是代表少数人利益的总统,并不是美国人的总统!
郑长仁
18 楼
真的吗?不要哄我开心噢!
n
newerer
19 楼
不去投票那就是“自由”吗? 你觉得是这些不投票的人是不关心政治,还是这些人觉得两个候选人都不是好货才不去投票? 在资本当道的社会,亿万富豪可以自己参选,贫苦百姓要大家一起筹钱,才能支持一个代表贫苦百姓的去参选。你觉得这是“自由”? 白痴
X
XXyourOO
20 楼
中国史上第二次,有国家领导人全票当选!🐷自己投了自己一票!上一次 上一次发生类似的荒谬,是1925年的汪精卫!1925年3月,在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后,在国民政府新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的选举中,共计11名国府委员不记名投票选举。最终,汪精卫竟然得到了满票!这让负责唱票的国民党元老伍朝枢都觉得不好意思。 据说,即使是1966年的毛泽东,也没有得过全票!因为毛主席自己投票给了林副主席!
王师南下
21 楼
美国党争现在变得越来越极端。下面保不准还有更极端的事情发生。不要忘了,美国历史上有过很多总统遇刺的事情发生
爸爸老爹
22 楼
  最关键的是候选人都是预设好的。   全国四亿人,却只能找出来两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子竞选总统。  经过相互揭短,发现这俩老头都不是什么好鸟。   在某些人眼里,有一半人不去投票是自由。 其实是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不管投谁都是一个鸟样。 
难为心动
23 楼
狗咬狗的闹剧
a
alien
24 楼
你真搞笑。有投票权的人不去投票不是他的自由?难道要拿着枪指着他们去投票才叫叫关心政治?
没有错
25 楼
王师南下
26 楼
明朝就是亡于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