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的纽约,有人匆匆赶路,到医院前线拯救生命;而另一边,也有人摸黑出门,开着装满鲜花的大卡车,默默装扮纽约街头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这次,花艺师Lewis Miller选择把垃圾桶改装成大花瓶。一夜之间,曼哈顿街头垃圾桶开出了鲜花,惊艳纽约城。
他希望能给路过的医护人员或陌生路人一个惊喜,他希望绚丽的花,能照亮他们的至暗时光。
复制链接查看:美国疫情地图24小时滚动更新,包括各州趋势图https://dealmoon.com/coronavirus
纽约街头垃圾桶开出了鲜花
这些天,不经意走过纽约曼哈顿58街和第10大道路口,突然发现路边的垃圾桶,插满了鲜花。
绚丽灿烂的花朵,给疫情笼罩下的纽约,平添一抹鲜艳,如风雨后的阳光,予人希望。
这正是作品主人,花艺师Lewis Miller想带给大家的。
此时疫情的震中——纽约,确诊人数逼近30万人,死亡人数超2万,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水深火热。
58街和第10大道路口附近有家医院,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基础设施的一线工人,每天都会经过这个地方上班。
压抑,迷茫,焦虑萦绕在纽约客心上。纽约的樱花开了,他们来不及抬头多看一眼就匆匆而过。
Miller希望,出其不意的鲜花,能抚慰纽约客疲惫的心。
“我们并不会透露这些鲜花的地点,我们希望你能从窗外发现它们,也希望纽约英雄们在上班路上发现它们,我们
纽约。
事实上,他做到了!
一位医护人员说道,去医院的路上,无意中看见这些鲜花,缤纷灿烂,让人愉悦。
谢谢你,照亮了纽约客的阴霾时光
谢谢你,持续给纽约客带来希望。
他凌晨出动,偷偷装扮纽约城
Miller把自己街头布置的鲜花,称作“鲜花快闪”。
Miller说,“听上去我有点无聊。但我是一个有创意的人,喜欢做一些新的尝试,我希望“通过鲜花创造一种情感反应”,让“陌生的纽约人能和我的客户一样,体验收到鲜花后的欣喜和留下难忘的回忆。哪怕只是短暂的快乐和温暖:
鲜花快闪中所有鲜花都从Miller公司活动中重新利用,一旦组装“鲜花快闪”,Miller和他的团队就把它留给其他人欣赏或采摘。
通常,这些花朵会在几个小时内(有时甚至更快)就消失了,因此,它们变得如此珍贵。
其实,鲜花快闪并不是他一时兴起的念头,早在2016年,他就用这样特别的方式,向纽约客送上鲜花。
每隔一个月,他都会带着团队摸黑出动。
凌晨4:26分,他们会开着面包车到城市的不同地点,迅速地卸下满满的鲜花。
他用不到二十分钟里就把它们组装在一起。
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把花放到不起眼的垃圾桶里
凌晨5点35分,花束完成,人行道清扫完毕,Miller带着团队坐上面包车离开。
当太阳升起,上班的路人会逐渐发现这份特别的惊喜
有时可能在垃圾桶旁,
有时在建筑区域的犄角旮旯里,
有时披在雕像身上
有时不经意地出现在每个平平无奇的街头,可能是标志性的热狗车。
可能是华尔街的铜像,
可能是象征“爱”的雕塑
又或者,可能是任意的路边
电话亭
或是围墙旁
Miller说,如果能让你稍微停下匆匆赶路的步伐,或者能暂时从紧张状态抽离放松一下,甚至哪怕只有1秒钟的喜悦,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
有人说,纽约的垃圾从来没有这么漂亮过。
(以上图片来自@lewismillerdesign Instagram,版权属原作者)
原来绽放的鲜花,不仅能温暖人心,也能治愈一座城。
谢谢你,Miller。
你的鲜花点缀了纽约街头的色彩,也照亮了纽约客的至暗时刻。
ref:https://www.instagram.com/lewismillerdesign/
等下,美国这些有钱人的避疫画风怎么有点不一样?
3月12日,也就是川普宣布进入全国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的前一天,美国国会宣布国会大楼当天起对公众关闭,白宫无限期取消公众参观活动,从欧洲赶在最后时刻蜂拥回国的美国人挤爆各大美国国际机场到达厅。
与此相反的是,一名叫做Mihai Dinulescu的34岁企业家,带着自己的妻子,紧急的来到了门可罗雀的机场出发厅,就在早些时间,他退出了自己推出的加密货币初创企业,把家具家电留给了自己的朋友,打包好行李,购买了两张当日最早前往新西兰的机票。
按照计划,他将和妻子,在新西兰Waiheke岛的一套月租2400美元,可以看见海景的两层三间卧室的房子里,度过这场大流行病。
当然,Dinulescu夫妇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逃”往新西兰的富豪。其实,当疫情刚在美国爆发的时候,美国硅谷的富豪大佬们,就已经纷纷开始行动,规划着自己前往新西兰避难的行程了......
也许冰岛没有避世的小镇,但新西兰有
其实,美国富人将新西兰作为Plan B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出于对“世界末日论”的偏信,也出于担心核战争、大流行病或针对富人的暴力社会动荡等因素,多年以来,美国的富人们一直在海外砸钱,寻找未来遇到危险可以避难的地方。
最后,他们选择了新西兰,这里远离大陆,人口稀少,风景优美,房价适中,生活便利...完完全全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啊!
图片来源于DailyMail,版权属于原作者
于是,不少硅谷大佬,美国富豪,纷纷在新西兰买房投资,甚至购买一种避难逃生掩体!
▼Paypal联合创始人,亿万富翁Peter Thiel,就在新西兰皇后镇花470万美元购买了一套带有避难室的房屋
富豪们的“秘密武器”:生存避难掩体
这种秘密生存避难掩体,其实在美国已经兴起多年,甚至有专门的制造公司。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德州一个名为Rising S的生存避难公司,在过去的几年当中,Rising S从美国经历海运陆运的长途跋涉,向新西兰各地,运送了约10个避难掩体。
这些避难掩体,一个重约150吨,面积达1000平方英尺(约93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22个人进行避难。
往往来说,会拥有3间卧室,
以及厨房、食物储存室,
甚至豪华浴室、游戏室、健身房、手术床等等,一应俱全!
它们往往被掩埋在地下约4米深的位置,
并且,出于对安全的保护,这些避难掩体,都是秘密进行掩埋的,不仅其他人无法得知具体的地址,一旦掩埋完毕,路过的人甚至都不会发觉掩体的存在。
当然这样的避难掩体也不是一般人都能消费的起的,它们平均每个的成本高达300万美元,价格则可以卖到800万美元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富豪大佬什么时候会去用这些避难掩体呢?
总部位于加州的Vivos避难生存公司,已经在新西兰南岛建造了能容纳300人的避难掩体。在疫情快速蔓延的3月,该公司接到了两个潜在客户的电话,表示他们现在岛上建造更多的掩体。该公司还表示,在美国,已经有家庭搬进了南达科他州一个避难掩体当中。
此外,一位住在纽约的硅谷科技公司高管,也选择了在3月初“逃”去新西兰,不过因为他是第一次去往自己购买的掩体,他只好打电话给Rising S,询问应该如何打开这座掩体的大门。
“这位科技公司高管在此之前从来没用过他的地堡,也不知道如何开启”,Rising S公司表示,”他想检查大门、电力和热水器,以及看看是否需要额外配置空调和水等”。
网友评论
“这些掩体看上去好像一座最高安全监狱。”
“这些掩体的样子让我产生幽闭恐惧症。”
“住在一个地震多发且没有阳光的地方?我宁愿住在普通的房子里碰碰运气。”
“我宁愿待在家里。”
“被困在地下掩体中,是无法欣赏任何美景的,那么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去新西兰呢?”
凌晨4点的纽约,有人匆匆赶路,到医院前线拯救生命;而另一边,也有人摸黑出门,开着装满鲜花的大卡车,默默装扮纽约街头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这次,花艺师Lewis Miller选择把垃圾桶改装成大花瓶。一夜之间,曼哈顿街头垃圾桶开出了鲜花,惊艳纽约城。
他希望能给路过的医护人员或陌生路人一个惊喜,他希望绚丽的花,能照亮他们的至暗时光。
复制链接查看:美国疫情地图24小时滚动更新,包括各州趋势图https://dealmoon.com/coronavirus
纽约街头垃圾桶开出了鲜花
这些天,不经意走过纽约曼哈顿58街和第10大道路口,突然发现路边的垃圾桶,插满了鲜花。
绚丽灿烂的花朵,给疫情笼罩下的纽约,平添一抹鲜艳,如风雨后的阳光,予人希望。
这正是作品主人,花艺师Lewis Miller想带给大家的。
此时疫情的震中——纽约,确诊人数逼近30万人,死亡人数超2万,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水深火热。
58街和第10大道路口附近有家医院,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基础设施的一线工人,每天都会经过这个地方上班。
压抑,迷茫,焦虑萦绕在纽约客心上。纽约的樱花开了,他们来不及抬头多看一眼就匆匆而过。
Miller希望,出其不意的鲜花,能抚慰纽约客疲惫的心。
“我们并不会透露这些鲜花的地点,我们希望你能从窗外发现它们,也希望纽约英雄们在上班路上发现它们,我们
纽约。
事实上,他做到了!
一位医护人员说道,去医院的路上,无意中看见这些鲜花,缤纷灿烂,让人愉悦。
谢谢你,照亮了纽约客的阴霾时光
谢谢你,持续给纽约客带来希望。
他凌晨出动,偷偷装扮纽约城
Miller把自己街头布置的鲜花,称作“鲜花快闪”。
Miller说,“听上去我有点无聊。但我是一个有创意的人,喜欢做一些新的尝试,我希望“通过鲜花创造一种情感反应”,让“陌生的纽约人能和我的客户一样,体验收到鲜花后的欣喜和留下难忘的回忆。哪怕只是短暂的快乐和温暖:
鲜花快闪中所有鲜花都从Miller公司活动中重新利用,一旦组装“鲜花快闪”,Miller和他的团队就把它留给其他人欣赏或采摘。
通常,这些花朵会在几个小时内(有时甚至更快)就消失了,因此,它们变得如此珍贵。
其实,鲜花快闪并不是他一时兴起的念头,早在2016年,他就用这样特别的方式,向纽约客送上鲜花。
每隔一个月,他都会带着团队摸黑出动。
凌晨4:26分,他们会开着面包车到城市的不同地点,迅速地卸下满满的鲜花。
他用不到二十分钟里就把它们组装在一起。
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把花放到不起眼的垃圾桶里
凌晨5点35分,花束完成,人行道清扫完毕,Miller带着团队坐上面包车离开。
当太阳升起,上班的路人会逐渐发现这份特别的惊喜
有时可能在垃圾桶旁,
有时在建筑区域的犄角旮旯里,
有时披在雕像身上
有时不经意地出现在每个平平无奇的街头,可能是标志性的热狗车。
可能是华尔街的铜像,
可能是象征“爱”的雕塑
又或者,可能是任意的路边
电话亭
或是围墙旁
Miller说,如果能让你稍微停下匆匆赶路的步伐,或者能暂时从紧张状态抽离放松一下,甚至哪怕只有1秒钟的喜悦,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
有人说,纽约的垃圾从来没有这么漂亮过。
(以上图片来自@lewismillerdesign Instagram,版权属原作者)
原来绽放的鲜花,不仅能温暖人心,也能治愈一座城。
谢谢你,Miller。
你的鲜花点缀了纽约街头的色彩,也照亮了纽约客的至暗时刻。
ref:https://www.instagram.com/lewismillerdesign/
等下,美国这些有钱人的避疫画风怎么有点不一样?
3月12日,也就是川普宣布进入全国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的前一天,美国国会宣布国会大楼当天起对公众关闭,白宫无限期取消公众参观活动,从欧洲赶在最后时刻蜂拥回国的美国人挤爆各大美国国际机场到达厅。
与此相反的是,一名叫做Mihai Dinulescu的34岁企业家,带着自己的妻子,紧急的来到了门可罗雀的机场出发厅,就在早些时间,他退出了自己推出的加密货币初创企业,把家具家电留给了自己的朋友,打包好行李,购买了两张当日最早前往新西兰的机票。
按照计划,他将和妻子,在新西兰Waiheke岛的一套月租2400美元,可以看见海景的两层三间卧室的房子里,度过这场大流行病。
当然,Dinulescu夫妇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逃”往新西兰的富豪。其实,当疫情刚在美国爆发的时候,美国硅谷的富豪大佬们,就已经纷纷开始行动,规划着自己前往新西兰避难的行程了......
也许冰岛没有避世的小镇,但新西兰有
其实,美国富人将新西兰作为Plan B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出于对“世界末日论”的偏信,也出于担心核战争、大流行病或针对富人的暴力社会动荡等因素,多年以来,美国的富人们一直在海外砸钱,寻找未来遇到危险可以避难的地方。
最后,他们选择了新西兰,这里远离大陆,人口稀少,风景优美,房价适中,生活便利...完完全全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啊!
图片来源于DailyMail,版权属于原作者
于是,不少硅谷大佬,美国富豪,纷纷在新西兰买房投资,甚至购买一种避难逃生掩体!
▼Paypal联合创始人,亿万富翁Peter Thiel,就在新西兰皇后镇花470万美元购买了一套带有避难室的房屋
图片来源于DailyMail,版权属于原作者
富豪们的“秘密武器”:生存避难掩体
这种秘密生存避难掩体,其实在美国已经兴起多年,甚至有专门的制造公司。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德州一个名为Rising S的生存避难公司,在过去的几年当中,Rising S从美国经历海运陆运的长途跋涉,向新西兰各地,运送了约10个避难掩体。
这些避难掩体,一个重约150吨,面积达1000平方英尺(约93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22个人进行避难。
往往来说,会拥有3间卧室,
图片来源于DailyMail,版权属于原作者
以及厨房、食物储存室,
图片来源于DailyMail,版权属于原作者
图片来源于DailyMail,版权属于原作者
甚至豪华浴室、游戏室、健身房、手术床等等,一应俱全!
图片来源于DailyMail,版权属于原作者
它们往往被掩埋在地下约4米深的位置,
并且,出于对安全的保护,这些避难掩体,都是秘密进行掩埋的,不仅其他人无法得知具体的地址,一旦掩埋完毕,路过的人甚至都不会发觉掩体的存在。
图片来源于DailyMail,版权属于原作者
当然这样的避难掩体也不是一般人都能消费的起的,它们平均每个的成本高达300万美元,价格则可以卖到800万美元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富豪大佬什么时候会去用这些避难掩体呢?
总部位于加州的Vivos避难生存公司,已经在新西兰南岛建造了能容纳300人的避难掩体。在疫情快速蔓延的3月,该公司接到了两个潜在客户的电话,表示他们现在岛上建造更多的掩体。该公司还表示,在美国,已经有家庭搬进了南达科他州一个避难掩体当中。
此外,一位住在纽约的硅谷科技公司高管,也选择了在3月初“逃”去新西兰,不过因为他是第一次去往自己购买的掩体,他只好打电话给Rising S,询问应该如何打开这座掩体的大门。
“这位科技公司高管在此之前从来没用过他的地堡,也不知道如何开启”,Rising S公司表示,”他想检查大门、电力和热水器,以及看看是否需要额外配置空调和水等”。
网友评论
“这些掩体看上去好像一座最高安全监狱。”
“这些掩体的样子让我产生幽闭恐惧症。”
“住在一个地震多发且没有阳光的地方?我宁愿住在普通的房子里碰碰运气。”
“我宁愿待在家里。”
“被困在地下掩体中,是无法欣赏任何美景的,那么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去新西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