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提前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日韩绝非学习榜样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8月9日 9点3分 PT
  返回列表
69898 阅读
24 评论
冰川思享号

“灰犀牛”是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事实上,人口负增长这头“灰犀牛”,官方机构已多次预测过了,与过去的预测相比,这次是把预测人口负增长到来的时间提前了。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丨何亚福

今年7月,联合国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22》。

联合国每两年或三年发布一次《世界人口展望》的新版本,上一个版本是2019版。这份报告预测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

图/网络

《世界人口展望2022》除了预测世界人口以外,还预测了2022至2100年的各国人口。预测方案有高方案、中方案和低方案。其中,高方案和低方案是人口预测中的小概率情景,而中方案是最有可能发生的情景。

根据《世界人口展望2022》的中方案预测,印度人口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这与我在今年3月的预测是一致的,详见3月8日我发表在冰川思享号的文章。(《对中国来说,这件事比丢失人口第一大国更可怕……》)

01

生育率下降,老龄化率上升

鼓励生育效果如何?

根据《世界人口展望2022》的数据,从1950年至2021年,世界人口从25亿上升到79亿,但总和生育率从4.86下降到2.32,65岁以上老人占比从5.1%上升到9.6%。

从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的人口要保持不增不减,总和生育率要达到2.1,这就是更替水平。人口进入负增长之后,只要生育率一直低于更替水平,那么人口数量将会一直减少下去,没有止境。所以,目前世界各国中,低生育率的国家普遍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

然而,各国鼓励生育的效果参差不齐,下面举例说明不同国家鼓励生育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

同属东亚国家的日本和韩国多年来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却未能有效提升生育率。2020年,日本和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34和0.84。

▲日本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图/图虫创意)

日本和韩国鼓励生育之所以失败,有以下一些共同的原因:

第一,与欧洲国家相比,东亚国家鼓励生育的力度远远不够。根据经合组织数据,2017年日本和韩国用于家庭福利的财政开支分别仅占GDP的1.79%和1.3%,而法国、瑞典等生育率较高的欧洲国家的家庭福利开支均占GDP的3.4%以上。

第二,在东亚的文化氛围里,生育更多意味着女性的奉献和牺牲,而男性较少参与育儿。已婚已育的女性在就业市场中容易受到歧视。许多女性为了职业发展而被迫选择少生或不生孩子。

第三,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工作时间普遍长于欧美国家。工作时间过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国家民众的生育意愿。

第四,近几十年来,日韩的结婚率不断下降。从1995年到2019年,日本结婚率从6.4‰下降到4.8‰,韩国结婚率则从8.7‰下降到4.7‰。并且,在东方国家中,未婚母亲和私生子往往被社会歧视,因此,非婚生子女的比例很低。而在一些欧美国家,虽然结婚率也在下降,但社会对非婚生育的态度越来越宽容。近年来,法国和北欧国家的非婚生子女比例已超过新生儿的一半。

与日韩不同的是,法国和瑞典鼓励生育的效果较好,近几年法国总和生育率在1.8至1.9之间,瑞典在1.7至1.8之间,在发达国家中居于前列。

法国鼓励生育的措施包括:一是发放育儿补贴,并且补贴金额依据家庭收入和孩子数量有所区别,孩子越多,补贴金额越高。二是保障女性产假和男性陪产假(或育儿假)。三是托幼保障。法国政府通过将保姆等纳入正规就业,以较低的成本创造了灵活多样的托幼服务供给模式。

瑞典鼓励生育的措施与法国类似。从法国和瑞典鼓励生育的经验来看,构建一个对女性生育友好的社会,包括带薪生育假、托育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女性公平就业的权利,有利于提升生育率。

02

人口与经济之间是何种关系

有人认为,人口减少是好事,没有必要鼓励生育。

例如,中国社科院人口所研究员李小平曾经在一篇题为《减少人口总量是最优选择》的论文中提出:“根据中美之间人口与经济的比较,我提出了两个百年人口目标:100年后,争取将中国人口降到8-10亿之间,200年后降到3-5亿之间。”李小平认为,减少人口总量有助于提高人均GDP。

但事实上,从各国人均GDP排名来看,排名比较靠前的既有挪威、冰岛等人口密度较小的国家,也有新加坡、瑞士、荷兰、德国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总的来说,一个国家的人口密度与人均GDP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我们来看一下当今世界七个主要发达国家(简称“西方七国”)的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按国土面积的排列次序为:加拿大、美国、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按人口数量的排列次序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

而西方七国的经济总量基本上也是按照人口数量排列的,而不是按国土面积排列的。其中英国和法国人口数量很接近,都是6700多万人,这两国的GDP总量也很接近。西方七国之中,加拿大面积最大,但人口排在末尾,所以GDP总量也排在末尾。加拿大国土面积与美国差不多,人口只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左右,但人均GDP反而比美国低一些。可见,“减少人口有利于提高人均GDP”这种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在一个国家的内部,往往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经济也较为发达。例如,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内地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同时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符合经济上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有利于促进需求和供给的细分,提高专业化水平以及劳动效率。人口密度增大,有利于降低人均交通成本,因而公共交通比较发达。

▲昔日上海夜景(图/图虫创意)

减少人口并无助于提高人均GDP,而人口老龄化却会拖累经济发展,日本就是前车之鉴。二次大战后一直到1980年代,日本经济保持高速增长,GDP总量相继超过德国和前苏联而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19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日本问题研究专家沃格尔教授出版了一本名为《日本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的研究专著,此书一出,立即在美国引起轰动。当时许多人认为,如果按照1980年代以前的经济增长率持续下去,日本将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然而,从1990年以来,日本经济在这三十多年里增长速度极为缓慢,有些年份甚至是负增长。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主要原因就是日本的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以及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2013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也把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最大原因归结为人口因素,强调老龄化将使经济失去活力。

1980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占比仅为9.3%,2021年65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29%,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首先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养老负担和税收增加,用于抚养老人的支出急剧增多,这将严重挤压国家财政对科研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

其次,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创新活力,年轻劳动力均优胜于老年劳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尤为如此。

03

中国人口负增长和应对措施

最近,国家卫健委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的文章,明确指出中国人口在“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灰犀牛”是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事实上,人口负增长这头“灰犀牛”,官方机构已多次预测过了。

例如,2019年1月,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人口负增长;但如果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左右出现。

与过去的预测相比,这次《求是》文章是把预测人口负增长到来的时间提前了。根据《世界人口展望2022》的数据,中国总人口在2022年1月1日为14.25925亿人,7月1日为14.25887亿人。按照上述数据,截至2022年7月1日中国总人口已经进入负增长。

在不考虑外国移民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人口负增长,就是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中国近年来的死亡人口比较稳定,基本上都是每年死亡1000万人左右。中国人口负增长提前到来,与近几年出生人口断崖式下降有关。

从2017年至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已经连续五年下降,其中2021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下降40%左右。

近几年出生人口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如下两个原因,一是育龄妇女数量减少。从2016-2021年,中国育龄妇女数量平均每年减少约500万人。

二是育龄家庭的生育意愿下降。根据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查显示,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继续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和00后的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54个和1.48个。

在现代社会,实际生育率是低于生育意愿的,原因是,有些夫妇虽然想生孩子,但患了不孕不育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经攀升至12%-18%),或错过了生育期。

而且,对于城市工薪阶层来说,许多年轻夫妇抚养一个孩子已感到压力山大,他们即使想生二胎,但考虑到多抚养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很多金钱和精力,最终对生二胎望而却步。

▲7月14日,福建某男子因不堪抚养孩子的压力欲轻生(图/视频截图)

为了应对低生育率和人口负增长,国家已经出台了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具体措施包括降低养育成本、延长产假、保障女性劳动就业权益、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等。这些措施对于优化生育政策有积极的意义。

不过,中国目前鼓励生育的力度仍然不及同属儒家文化圈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而日、韩、新三国的鼓励生育政策并没有取得明显效果,三孩政策对提升生育率的效果或许有限。

截至目前,中国已有不少地方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出生人口数据,均显示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例如,安徽省池州市今年一季度出生登记为2436人,而去年一季度出生登记为2966人。

2021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15,不但远低于更替水平,也低于低生育率的警戒线1.5。中国未来要有效提升生育率,确实是任重道远。

y
yuba
1 楼
中共计划生育显奇效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l
lovepark1
2 楼
一个对韭菜往死里割的国家, 环境不支持韭菜生育。 35 岁以上没有就业机会 996 情况应该改一改了
p
push
3 楼
东亚3国是世界卷王,竞争压力大,愿意生孩子才怪,中华文化圈就这逼样
4 楼
日韩再拉垮也比中国生育率高多了 想学还不一定学的了呢
过堂风
5 楼
棒子还是少生点吧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十年老
6 楼
大陆建国的时候只有4亿人口,经过毛年代的狂生,现在已经14亿人口,这导致人均资源过低,大家要努力创造财富才能换来资源,现在大陆人口应该降低一些才更合理,将来ai智能了,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就业岗位的。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十年老
7 楼
台湾出生率已经连续十多年全球倒数第一了,如果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先告诉辣台妹蔡英文。
夏虫语冰
8 楼
欧美日韩人口负增长多少年了 哪辈子轮到汉奸来担心中国
最高评价
9 楼
城市人都不生,农村人一生生一窝。。这个在中国多年没改变!低素质人口占了大多数出生率!难怪大清朝着急
u
uuiioopp
10 楼
总结,就是未富先老,没人就没创新力。儒家文化又打死不接受移民,那还是得靠共产党了,再来一个计划生育,不生育就罚款坐牢,怎么样?
u
uuiioopp
11 楼
降低是好事,但是降低之前你先得过老年化这关,不是说政府来养老吗?政府你养的起吗?势颓了还想再起来就难了,就像日本一样。还有,你到现在还在天天核酸,新冠清理老弱病残得天赐良机被你孝子给浪费了。
x
xxpasser
12 楼
子宫又要国有化了
x
xin5k
13 楼
从长远角度来看 中共犯的最严重的错误是独生子女政策
c
chtoto
14 楼
像印度自由生长更糟糕。
d
daniexu
15 楼
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W
Wuyueshanren
16 楼
问题是厉害👍墙国存栏14亿多
东京无间道
17 楼
狗逼计划生育,逼逼半天就是韭菜青黄不接了,短短四十年时间从生二胎丢工作,强制拉去人流,罚款,带尼玛现在鼓励生三胎。苦逼八零后全赶上了😂
m
matrixyard
18 楼
死于疫情的人数赶紧划到人口负增长里面。 不然这笔账没办法出。 中共的卑鄙伎俩。
闷夏
19 楼
现在对新冠的处理方式 就和 当初计划生育 差不多 只顾眼下 不会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加州老流氓
20 楼
三十几年前,那个下贱的中央电视台一个节目里,主持人语重心长的说“人口是中国发展的沉重负担”。 曾几何时,又尼玛逼的担心人就不够了?中共党魁毛贼泽东不是说中国有三亿人足够吗? 中国人组成的中共真不是人操的!
郑长仁
21 楼
日韩的是受美控制的傀儡国家,人民活得没有尊严的,自然就不想生育了。我们不一样,完全可以通过调节完成生育计划的。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十年老
22 楼
: 台湾十多年都是全球倒数第一,没什么好急的,你看台湾人不是很淡定么?军演围岛都不担心。
文强
23 楼
继续清零 反正是最后一代了 谢谢
文强
24 楼
说得好 党需要的不是人 是猪是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