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博士报考乡镇公务员,一个多么残酷的选择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6月4日 1点4分 PT
  返回列表
52806 阅读
34 评论
冰川思想库


很多人从小就习惯于被安排,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选择,从而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上学、求职、工作,直至老去。

撰文丨魏英杰

又到了毕业季,近来关于考公考编的新闻有点多。

这两天让人大跌眼镜的一个消息是,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的苏某,出现在安徽省某县乡镇公务员考察对象公示名单上。

随后,网友查询了苏某的就学经历,更是让人感慨万千。

简单讲,苏某是属于“学霸中的战斗机”这种类型的学生。高考成绩是学校理科第一名,本科毕业于中科大物理学院,获得郭沫若奖学金。据称这个奖学金含金量非常高,获得者大多去往国内外一流高校或研究所深造。

苏某在没有毕业前,就已经拿到了包括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全额奖学金邀请。后来他选择到QS大学排名全球第五的斯坦福大学读研,拿的也是高额奖学金去的。

所有这些光鲜的履历,与其当下选择回老家报考乡镇公务员,对比愈加强烈。学历是个“王者”,就业却成了“青铜”。从网上评论看,多数表示不理解、想不通。

此前,也有世界名校海归“上岸”乡镇、街道办公务员的报道。比如哈佛大学硕士毕业生入职杭州某街道办,耶鲁大学毕业生成为郑州郊区某乡镇公务员,近日还有一名东京大学硕士,同样进入了安徽某街道当公务员。

于是有人发出灵魂一问:哈耶普斯麻的终点,难道也是考公吗?

01

我并不反对任何人考公或考编,如果要多说一句,我尤其不反对留学归来的毕业生考公考编。

同样是考公,海归和国内的毕业生对比,正常来讲视野可能更开阔一些,如果能把所见所学用于工作中,说不定更有想象的空间,能够激发更多的可能。

民国时期,留学海外归来的人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知道的许多不同领域的名人,都有“海归”这一身份。

近些年来,国内家庭自费供孩子出国留学的数量大增,毕业后回国就业的人数自然也随之增加。这些人在国外学到了各种知识,回国后进入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工作,对社会经济整体而言都是有益的,其中当然也包括进入公务员队伍。

过去总有人发问,为什么国内培养的人才,出国留学了不愿意回来?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回国,为何又有这样那样的质疑声音?难道留学回来,就不能参与到考公考编的行列吗?这从道理上就说不通。

同时,我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对于每个人所作的选择,应当先从个案去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以偏概全。某哈佛大学硕士考公,与某耶鲁大学毕业生考公,虽说都是考公,但这并不说明,两人是抱着同样的理由这么做的。

具体说到斯坦福大学出身的苏某为什么报考老家的乡镇公务员,目前本人并没有出来解释,网上的各种说法也都只能是猜测。其实,苏某本人说不定有非常合理的解释,只是我们不知道或者想不到而已。

我就注意到,有人说苏某并不是斯坦福的博士毕业生,而是硕士毕业生。根据资料可以确定的是,苏某于2016年赴美留学,而有人查到他一篇作于2022年的博士论文。这里就有两种不同解释,或者苏某的博士论文未通过,没有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或者从博士毕业到考公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比如在国外找工作、生活不顺心,诸如此类。

这些情况不太可能发生,但不能排除不会发生。

至于他没有选择留在国外,或者回国后没有选择进入高校或研究机构,也还有别的可能,比如“不得其门而入”,或者家人不同意,等等。这些情况同样不太可能发生,同样也不能排除不会发生。

我的意思是,猜测归猜测,与苏某的个人选择不是一回事。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作出选择,而别人的看法和感受,毕竟都只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罢了。哪怕苏某毕业于斯坦福,哪怕这所大学出来的人,在全世界都可以“横着走”,而苏某却一心只想着考公,这又与我们何干?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有人割肉离场,有人急于抄底,双方互相看了一眼,心中默念一声SB。

以上都是一个意思,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理,在个人选择面前,不见得谁比谁高明。

02

问题就在于,回国报考乡镇公务员,真的是苏某的个人选择吗?换句话说,考公务员,真的是苏某的个人志趣吗?

这才是真问题,也是我没想明白的一点。

照理说,苏某一路走来,专业选择一直保持稳定,本科学的是物理学,留学读的也是物理学,为何报考的却是与专业毫无关系的乡镇公务员?

倘若苏某学的是人文学科,考公可能多少还能派上用场,但我相信乡镇公务员,大抵是用不上应用物理学专业知识的。也就是说,一旦走上工作岗位,苏某过去十数年学的专业知识等于归零了。

如果物理学不是苏某的个人兴趣,从本科到研究生一直以物理学为专业,这是他个人的悲哀。如果考公才是他的志向所在,那么出国留学研究物理专业,也是他个人的悲哀。

因为他的个人选择错位,这还造成了人才损失与资源浪费的后果。从此,物理学领域少了一个专业人才,而乡镇公务员队伍里,又多了一个不能学以致用的人员。

虽说对于苏某的选择我表示尊重,而现在也还不能对苏某的未来下什么结论。但不得不说,苏某今年应该30岁了吧,这时候人生和职业拐了那么大一个大弯,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选择,又是何等不幸的教训。

说到底,这就是个人兴趣与专业(职业)方向不匹配造成的悲剧。

我经常在招聘面试的时候问应聘者:你个人有什么兴趣爱好吗?有些应聘者的回答,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比如,有人说自己的兴趣是上网。还有人说,个人兴趣是,玩游戏。当然,上网、玩游戏也是一种兴趣。但这和我想问的“兴趣”,完全不是一回事。

偶尔碰到几个回答算是正确的应聘者,答案也是让人不知从何说起。就说招新媒体编辑吧,碰到有人回答自己的兴趣爱好是读书的,我难免会追问一句:那你最近在看什么书?有人就开始只支支吾吾,想半天也说不出一本书名;还有人承认,上大学后就很少看书了;有些人则只能回答,读过东野圭吾。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或者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说实话,许多人的兴趣爱好都是被逼出来的,要么是父母帮忙选的兴趣爱好,要么是为了今后好找工作而选择的兴趣爱好。

本来,每个人在上大学之前,别的事情都可以放一放,怎么找到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才是大事。就算年少时茫然无知,到了大学阶段,总要明白自己想做什么了吧。

从小我们就被追问,你的理想是什么?其实,所谓理想,就是一个人愿意长期从事的工作。而这如果不是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又能够走多远,支撑多久?一辈子干着与自己兴趣爱好毫不沾边的活儿,这得多拧巴,多无趣?

好的教育,就是帮助一个人在学习中发现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而确立个人的志向与职业。但我们的现实往往是跳过了兴趣爱好这个环节,直奔“什么是好的工作”这个主题。

一说到兴趣爱好,父母立刻想到的是以后容不容易找工作、收入高不高这些问题;一到填报志愿,父母马上想到的是,这个专业有没有前途、竞争厉不厉害这些问题。“爱好是爱好,工作是工作”,“爱好当不了饭吃”,“工作和爱好可以两不误”,都是父母打击子女个人兴趣选择的理由。

就这样,很多人从小就习惯于被安排,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选择,从而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上学、求职、工作,直至老去。

我不反对任何人考公考编。但我要问一句:那么多人考公考编,都是出于个人志趣和选择吗?当然不是。

很多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03

除了“斯坦福博士报考乡镇公务员”这事情,最近还有一则“选调生不满分配嘉峪关选择离职”的事,也是闹得沸沸扬扬。

这事情的大致来龙去脉是,武汉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女研究生顾某因对选调分配的地方嘉峪关市不满意,在校园网发表题为《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的“小作文”,吐槽“嘉峪关就是落后的戈壁滩小县城,我在那里被禁锢,动弹不得”(其实还有更激烈的措辞),最终在不到一年后选择离职(本人申请取消录用资格)。

▲《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节选(图/网络)

这事情讨论的人很多了,武汉大学有关方面也已作出回应。别的且不说,我觉得这其实又是一个兴趣爱好与专业、职业不匹配的悲剧性事件。

顾某本科在兰州大学上的是德语专业,研究生在武汉大学选的是德语语言文学,而她在“小作文”中自称“文学出身”,这说明她的兴趣爱好是文学。

爱好文学而本科选择了德语这个小语种专业,这本身就是一种妥协。而研究生转为攻读德语文学,好不容易和文学搭边,只是属于文学领域的一个专业方向,大概与她自己热爱的文学不完全是一回事。

问题在于,“文学出身”的她,作为2023年应届生,手里拿着“9个offer”,最终却选择了与文学毫不相关的考公,考选调。

考选调生的时候,她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分配到哪里。她想的是,考选调生后能够留在自己的出生地兰州。原话是,“按照这个分数,再加上还算拿得出手的学校,就算省上再盲分,也能留在兰州留在家了吧”。

甚至,按照她自己所说,“我自己在多年来的读书生涯中其实一直并未把公务员这份工作列入职业规划中”。

一个爱好文学的女研究生,一个对考公并不热衷的应届生,最终却选择了去考选调生,为的是找一份能留在兰州而且“体面”的工作,这难道还不算离谱吗?

这至少是双重的错配。兴趣爱好与职业不匹配,这是第一重错配;择业方向与实际岗位不匹配,这是第二重错配。如果她上大学只是因为别的缘故(比如考虑招录原因)而选择德语专业,这可算是第三重错配了。

我不知道,她的“9个offer”中有没有与德语或德国文学相关的职位,按理说这个方向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但是显然她直接就放弃了。这或者说明,她学德语或德语文学也并非出自个人兴趣爱好。

这意味着,悲剧的根源早就已经埋下了。

直至她被分配去所谓“钱少事多离家远”的嘉峪关市直部门单位,认为啥也没“捞着”,这才彻底崩溃,可是已经悔之晚矣。

一个人读到研究生毕业,还不知道自己想追求什么,哪怕是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了,也听由父母亲友的安排,相信什么“公务员多好啊!工资高地位高”“一个姑娘家家的找个稳定工作比什么都重要”,这还怪得了谁呢?

多说一句,选调生被称为“公务员中的VIP”,与公务员不一样的是,它属于组织部门培养的后备干部(公务员属人事部门管理),在基层历练后,上升空间和潜力巨大。但是,作为选调生,也有明确规定要有两年时间在基层工作。

对这些信息,顾某应该是知道的。既然如此,因为没有被分配在兰州而怨天尤人,即便不是“精致利己”,也是非常不成熟。更可悲的是,她似乎没有为自己的爱好和理想而做过任何实质的努力。

04

斯坦福博士报考乡镇公务员也好,选调生不满嘉峪关分配选择离职也罢,作为个例都有其特殊性,但不能忽视背后可能存在的共性因素。

“考公热”当然是其中一个重要话题,但我认为,兴趣培养与教育,个人选择的原则,也非泛泛而论,这涉及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一个人该怎样去过好自己的一生?

或许有人会说我奢谈什么兴趣爱好,站着说话不腰疼,或者说我“爹味”十足什么的。确实,年纪大一些,终于可以倚老卖老地说几句人生感悟了。

迄今为止,我的人生就是一个为兴趣与理想而打拼的过程。不过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还是打住吧。

让我们记住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其实,还有一句话更简短精悍,出自古希腊德尔菲神殿的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

我后来把这句箴言加上了尼采的另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即:

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

人_天涯
1 楼
这有啥奇怪的,在国外开出租车的,做花园的有的是博士。
小矛
2 楼
所以那些留洋的人谁会愿意回来呢?除了那些家里又矿要继承或者共产党官员的孩子需要接共产主义的班。
n
nzder7
3 楼
吃饱没事干,编一些故事,你觉得很有意思吗?
土拨鼠拨土
4 楼
小矛 发表评论于 2024-06-03 02:09:42所以那些留洋的人谁会愿意回来呢?除了那些家里又矿要继承或者共产党官员的孩子需要接共产主义的班。 --------- 总还是有愿意回去的,人各有志,何况还有父母
太宇
5 楼
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努力。博士开出租,日久能自己建立公司。博士搞卫生,几年后开公司的有的是。博士开餐馆,现在有6个餐馆了。怕啥?努力呗。当公务员,就要努力钻营。厚黑,拉下脸吹牛拍马,咬紧牙流血流汗,肯定升的快。既要清高,又要富贵。天下无此路。 官二代之爹妈也是付出尊严,贞洁,血汗换来的。富二代之爹妈也是这麽换来的。世界天下,没有无代价的成功。 大话都会说,大事不见得都能干。
红辣椒66
6 楼
骗人的假新闻吧。微信上有说,中国政府明文规定,国家不招收留学生做公务员。难道规定改了?
z
zhongguoren8
7 楼
从前有个阿斗,理想是全人类学习自己的思想,带领人类供胴体。 华盛顿,肯尼迪,克林顿,这些人水平都不行。
k
kl3527
8 楼
整个国家都焕发着幸福愉快向上的氛围:)
s
speedingticket
9 楼
瞎编的可能性大
y
yshen05
10 楼
一池春水芳草天。
l
lostman
11 楼
这都家里家里有背景,故意假装在乡镇往上爬的
l
lllwww
12 楼
作者的脑袋大概是被驴踢了。
远山在呼唤
13 楼
作者和小编的狭隘肤浅由此可见. 斯坦福博士当公务员怎么就残酷了?!少见多怪!
F
FollowNature
14 楼
奥巴马哈佛法学院毕业,第一份工作相当于中国的街道或者社区的公务员。
c
cczz
15 楼
奥巴马91年哈佛毕业,92年是Illinois Executive Director of Project Vote!
R
ROUTARD
16 楼
对人家指指点点,为了赚五美分狗粮。
狄更丝
17 楼
当然啦,国外高校都来给公务员涨脸!
京工人
18 楼
这跟残酷能扯上边吗?没准就是个情种,对某女孩一见钟情,人家却在乡镇工作,于是爱美人不爱江山,追随脚步到乡镇也未可知,采菊东篱红袖添香,不好吗
s
shakuras2000
19 楼
这一句话错误实在太多了 1.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金融分析和写手 2. 你说的相当于公务员的工作可能是指community organizer。这个是还没上哈佛前做的,而且和政府无关,是一个宗教机构支持的再就业训练机构。 3. 他哈佛毕业以后,直接去的芝大,同时搞了project vote。 FollowNature 发表评论于 2024-06-03 06:57:00 奥巴马哈佛法学院毕业,第一份工作相当于中国的街道或者社区的公务员。
s
sce
20 楼
这不正说明国内满街都是圣贤吗?以后拧螺丝的得MIT起步,小学毕业是珍惜动物,正好可以当国家主席。
b
biophysics
21 楼
还是不要说三道四。去政府部门工作也是份工作,不碍你的事。不让人家考公,等你给发工资?
X
XM25
22 楼
斯坦福是名头大,学生质量控制不严格。认识个电子的博士,论文非常水。难以置信这样也可以毕业。师资也不怎么样。一个很水的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博士也在斯坦福混了个助理教授。申请乡镇公务员可谓有自知之明。
b
biophysics
23 楼
美国多少政客都是常青藤毕业后即从政的,难道说明美国那么不堪?说话要有标准,但不要双标。
L
Liantao
24 楼
楼下 常青藤在美国 所以常青藤毕业生不稀罕。 在中国则是凤毛麟角 没有可比性。
w
winwin321
25 楼
中国如果明文规定不收留学生做公务员,这是不是属于歧视?当然中国政府就算歧视老百姓也不敢怎样。但是如果有这个规定,大多数中国人应该不会送子女出国留学,因为做公务员在中国是最好的职业,父母应该不会断了子女这一条路
s
supernova13
26 楼
斯坦福博士并不保证在美国有好的工作,回国当公务员没什么残酷,国内人不了解外国名校而已
一条小路
27 楼
有什麼殘酷?小學生都能當國家主席,這就是對國家更加殘酷。
o
o88
28 楼
比起那个复旦少年班毕业去美国布鲁克林学院拿了博士和博士后的孙某要好多了。
饲养员001
29 楼
狗粮拿好,滚! !ROUTARD 发表评论于 2024-06-03 07:13:16 对人家指指点点,为了赚五美分狗粮。
湾区范儿
30 楼
此人本科是中科大,要知道中科大前不久上了美国entity list,在美国升学找工作有障碍。
G
GoldenEar
31 楼
自己想咋活就咋活,别在这里说三道四的!
庄家汉
32 楼
斯坦福博士还有自杀的, 招牌不能代表一切。
锦西
33 楼
最早的时候,是知识分子少,,,,,,,那会儿,是“学而尤则是,。”现在,一批又一批的,学历先锋,相继走向社会,到了就业的坎,。你要选专业,专业也要选你,。所以。先找个活干,看看社会,对对自己,这不是什么残酷的,选择,而是,真正学习的人生,刚刚开始你的前途,你做主,。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f
fengqingyun
34 楼
做花园开出租有博士, 但是这不是常态。 报考公务员没问题 那个嘉峪关的才是真脑残。 精致利己主义形容一点没错 可能事实嘉峪关确实相对落后,但是那里都需要有人工作 既然选择了这行,几年苦有何吃不得? 他一阵乱喷嘉峪关,让嘉峪关的公务人员如何想? 嘉峪关的老百姓怎么想? 你公务员都觉得这里苦,比公务员差十倍的普通人不得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