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阅兵:权力展示 盟友变迁以及两岸角力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8月25日 11点20分 PT
  返回列表
39375 阅读
35 评论
BBC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2015年9月3日,中国设立新的国家纪念日,并在北京举行阅兵仪式。

9月3日是中国官方设定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届时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大会和阅兵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登上天安门城楼,这是他上任后第三次天安门阅兵。近期剧烈变动的中外关系、台海局势,中国内部的军队改革、武器研发,都可借此次阅兵一窥端倪。

习近平上任不到三年(2015 年),即打破此前30年仅在国庆举行大阅兵的惯例,于2015年首次设立“9·3阅兵”,此次时隔十年再次进行“9·3阅兵”也意味成为新惯例。2019年国庆70周年时,习近平继续沿袭“十年一大庆”的国庆阅兵传统。此外,他还在南海、朱日和基地进行过非首都阅兵。这使习近平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阅兵次数最多的中国领导人。

相比之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分别在任内进行过一次天安门大阅兵,分别是中共建政35周年、50周、60周年,40周年时刚刚发生1989年天安门“六四事件”故没有举行阅兵;而毛泽东在中共建政最初十年几乎年年在天安门进行国庆阅兵,因此他依然是中共建政以来阅兵次数最多的领导人。

过去十年,中国军队经历了大规模改革,解放军架构调整和反腐行动同时进行,人员变动剧烈;武器装备更新和国防工业也快速发展。国防预算持续增长,即便在新冠疫情期间也保持增幅,持续高于经济增速。这使外界观察中国阅兵时格外注重两个方面:政治信号和新式武器。

过去十年,中国外部环境同样剧烈变动,与美国关系急转直下,多轮贸易战后,形成对峙局面。另一方面,台湾海峡愈发紧张,民进党连续三届执政,再加上佩洛西访台、香港国安法等事件,使得解放军围台军演几乎常态化。今年阅兵前,不复十年前两岸其乐融融,台北出台禁令,并争夺历史话语权。

这些新的变化背后,哪些可能通过阅兵获得更多信息,BBC中文在北京“9·3阅兵”前梳理看点,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观察这场政治与军事的大戏。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与来宾俄罗斯总统普京(左二)、韩国总统朴槿惠(左,穿黄色衣服)以及江泽民、胡锦涛,于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阅兵仪式。

看点一:在场与不在场

2015年,第一次“9·3阅兵”的创新之处在于,分列式上,每个方阵前有两位将军领衔,共56名将军领队,直接接受习近平的检閱。当时分析人士告诉BBC中文,这种形式的重要作用在于军队将领直接向习近平本人表达忠诚。

彼时,习近平上台不到三年,已开展大规模反腐,军队之中力度更大,尤其是徐才厚、郭伯雄两位军委副主席的大案,牵扯甚广,官方称其为“塌方式腐败”。阅兵之时,已被立案调查的徐才厚刚因病去世;郭伯雄案甚至还未审结。这场惯例之外的阅兵,被认为用于展现习近平对军队的控制力。

2025 年,相似的是,近期中国军队高层再次出现人事巨震;不同的是,此次受到整肃的多为习近平在“二十大”后亲自提拔的将领。

比如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习近平在福建任职时就已相识,中共“二十大”后破格提拔,但近期却在官方公开活动和报道中消失,官方也迟迟没有宣布他“落马”;再比如负责军队政治工作的苗华上将,去年因严重违纪行为接受调查;还有,同时兼任国务委员的国防部长李尚福也被调查。这使得中央军委的七个席位中,空缺达到 3 人。

这种针对“自己人”的调整引发外界对于习近平权力稳固性的新一轮猜测。詹姆斯敦基金会(The Jamestown Foundation)统计,自2023年以来,已有超过20名解放军高级军官和军工高管被调查。

在即将到来的庆典中,阅兵的形式会有哪些创新,谁担任阅兵总指挥,谁能登上天安门城楼,特别是军委成员的出席情况,将成为观察军队高层权力结构的重要信号。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的高级研究爱丽丝·L·米勒(Alice L. Miller )在其论文中表示,中共高层领导人在重大节庆、重要党会和国家纪念活动中的“露面与缺席”往往反映其在权力核心的位置,是衡量其权力状态和政治角色的关键指标。

她进一步称,重要政治活动中出席人员的名单、站位顺序、致辞先后及是否同框出镜,均非简单礼仪,而是一种传递权威等级、议程优先及内部团结的无声信号。

与此同时,党内老同志的出席情况同样值得关注。十年前,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一边站的是外国元首,另一边站的是两位建在的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胡锦涛。而今年,江泽民已经去世,胡锦涛则在中共二十大上的意外离场也成为政治观察的焦点,再有温家宝、朱镕基等前任总理,老同志是否以及以何种形式出现在庆典现场,也将为外界解读当前政治氛围提供重要参考。

米勒特别提醒,“在场”代表“在岗在位、角色可用、需要被看见”,而“缺席”不一定意味着权力丧失,可能因健康、日程冲突或短期策略需要。但当缺席呈现连续性,则更被解读为政治边缘化的信号,分析这类政治仪式的关键是观察“持续性模式”,而非孤立事件。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2025年8月20日,在北京,一名中国军人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该阅兵将于9月3日举行)前的彩排。

看点二:核武投送与“智能战争”

在阅兵前,中国官方介绍,本次阅兵历时70分钟,解放军新一代武器将集中亮相,包括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发言人透露,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将第一次对外展示。

中国官方还介绍,此次受閱装备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涵盖新型坦克、舰载机、歼击机等,同时也纳入陆上、海上、空中系列无人智能和反无人装备,以及网电作战等新型力量,包括新型无人机、定向能武器、电子干扰系统等。

另外,阅兵也会集中亮相一批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这次受閱的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都比较高,“充分体现我军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能力”。

与此同时,在阅兵彩排等阶段,民众拍摄的图片显示,中国第五代隐形战机歼-35、未曾披露过的至少两款新式无人潜航器等可能出现在阅兵场。

战略打击能力,也就是核武器的投放能力,依然是此次阅兵的焦点。

2019 年的阅兵中东风-41导弹的亮相,引发广泛关注。而近年来,中国扩充核武库的观测经常见诸西方智库的报告之中,势必会加深这种关注。

芝加哥的期刊《原子科学家公报》的资料,中国目前扩张与现代化其武器库的速度超过其他拥有核武的国家,已累积约600枚核弹头。而在阅兵前夕,路透社报道,美国国防部在其年度《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核力量“快速扩张与多样化”,着力发展中长程至洲际打击能力、包括高超音速方向的突进,预计2030年将超过1000枚作战部署核弹头。

中国在2023年国家防务政策中重申了其长期承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且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五角大楼则在上述中国军力报告中称,尽管中国在公开场合持上述立场,但其战略很可能包括:在常规打击威胁到其核力量、指挥控制的存续性,或造成接近核打击效应时,可能首先使用核武器。报告还称,若在台湾问题上的常规军事失败“严重威胁”中共政权的生存,北京也很可能考虑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国国防部表示,反对“任何借炒作所谓‘中国核威胁’以抹黑诋毁中国、故意误导国际社会的企图”。

具体到本次阅兵,长期以来外界猜测,下一代可用于远距离投放核武器的隐身战略轰炸机轰-20、东风-51洲际导弹,是否会出现在阅兵队列中。不过官方称,本次参閱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因此两个还未被正式公布的武器可能不会出现。

此外,无人机与反无人机武器,也成为最具现实意义的新装备。俄乌战场三年的经验,把无人系统从战术补充推至战场中枢:前沿侦察、火力引导、自杀式打击与电子压制形成闭环,持续主导前线消耗与后方补给。

同时,美国智库CSIS报告也显示,中国正在追求面向“智能化战争”的技术,在军用AI与“智能化战争”上目标雄心勃勃,从党政顶层规划到国防白皮书均将AI、远程精确、隐身、无人化列为重点。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仪式上,可见中国的东风 - 41核能力洲际弹道导弹。

看点三:外交舞台与选边站对

十年前“9·3阅兵”被习近平作为重要主场外交。当时苏丹总统巴希尔因达尔富尔相关罪行遭国际刑事法院(ICC)发出逮捕令,却应北京邀请参加阅兵观礼,受到西方政府和舆论批评。

十年之后,另一位被国际刑事法院发出逮捕令的领导人也将站上天安门城楼——俄罗斯总统普京,虽然他十年前也和习近平肩并肩而战,但现在他在入侵乌克兰后收到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

然而,国际舆论却很难像十年前一样对北京招待这样一位国际罪犯而批评,因为仅仅在半个月前,普京访问阿拉斯加,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峰会,地点是冷战期间用于防御苏联的一个美军基地,而美国大兵为普京铺好红地毯,高规格迎接。

在阿拉斯加峰会后,外界普遍认为俄乌战争的和谈进程有望加快,但在普京赴华之际,俄罗斯依然在俄乌前线加码进攻,在北京与习近平一同阅兵期间,双方是否会就和谈问题形成某种共识,成为一大悬念。

一个月前,甚至有消息称特朗普也可能赴北京参加阅兵,但之后没有进一步消息,让中美俄三国元首站上天安门城楼的历史性景象化为泡影。

另一个化为泡影的访问是韩国总统李在明。8月20日前后,韩国方面确认李在明将不会来北京出席9月3日的阅兵,韩方将由国会议长禹元植率领议员团代表出席相关纪念活动,李在明同期将出访日本与美国,侧面印证特朗普也不会访华。而十年前,韩国总统朴槿惠参与北京阅兵引起了极大关注,她是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友,除她之外,西方阵营仅有捷克总统泽曼赴华参閱。

随着过去十年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目前没有任何西方国家的元首表示将赴中国参与阅兵。

与十年前相比,另一个显著变化是东南亚国家有意加深与中国的关系,本次阅兵派出的领导人级别也更高,如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马来西亚首相安华、越南国家主席梁强、柬埔寨、老挝和缅甸领导人。

过去十年,有两大重要趋势改变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一是自2018年起,中美贸易战持续爆发,特朗普发起的第一轮以及今年以来的第二轮,对东南亚外贸体系造成了冲击;二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东南亚等国家进行了大规模基建投资,例如印尼的雅万高铁、中南半岛的多条铁路和港口项目,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和地缘联系。由此,东盟在过去十年替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总理莫迪已确定出席9月1日的上合组织峰会,但尚未确认是否参加“9·3 阅兵”。但在8月1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赴印度参加第24轮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谈,但并未确认莫迪是否会参加两天后的阅兵,仅仅在几年前,中印在边境爆发冲突,互有死伤死伤,死者被认定为烈士。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2015年9月3日,在中国北京的阅兵仪式上,中国士兵乘坐坦克经过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前。

看点四:台北禁令与抢占叙事

台湾则是另一大关注点——十年前的“9.3 阅兵”,正值两岸关系的蜜月期,甚至在当年 11 月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成为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被视为两岸关系重大突破。

当年“9.3 阅兵”,马英九虽未至,但前国民党主席连战、夫人连方瑀登上天安门城楼,他们的座位在第一排,邻近外国元首区。此外,新党主席郁慕明、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等七名台籍人士也受到中共邀请,出席阅兵。

但过去十年,台湾经历蔡英文执政的八年以及赖清德执政的近两年,同时,随着中国中央政府对香港社会运动的打压,及国安法的出台,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方案的抵制情绪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台湾发布禁令,禁止公职人员赴北京参加阅兵。

2015 年在分列式中,中方还邀请了国民党老兵参与阅兵,他们当时乘坐阅兵车,接受检閱,强调对“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功劳不可不记”。

但在本次阅兵前,台湾方面则抨击,中共在扭曲历史,称抗击日本侵略的是中华民国,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未成立,批评中共“根本没有与日军正面交战”,却企图“攫取纪念抗战胜利的舞台”,同时继续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互不隶属的提法。

两岸开战的话题也甚嚣尘上,西方舆论认为中国将在2027年进攻台湾。如果按照这一时间表,这将是进攻台湾前的最后一次阅兵,因为下一次阅兵将在2029年中共建政八十周年之际举行。

这次阅兵所展现出的军队过去十年的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其收复台湾、进攻台湾的能力和相关信息。台湾当局也表示将对阅兵过程中传达的信息进行收集。受到关注的比如,具有快速突破防御体系的高超声速导弹,侧身漆上了“AJX002”的无人潜艇等。

对于对台作战的武器装备同时也是关注焦点。美国空军大学中国航天研究所(CASI)2025分析:评估解放军“稳步但不均衡”地逼近2027目标:在力量结构、两栖与渡海支援(机动浮桥、两栖突击技术)、新型地面部队现代化、导弹族谱扩展、电子战等方面显著进步;但在战备与训练等方面提升相对慢。

a
ares333
1 楼
中国又不像美国俄国那样四处出兵打仗。我相信解放军超能打,但有些人不信的,起码这次阅兵让全世界看看解放军块头这么大,肌肉这么多,想动手前都得掂量一下自己几斤几两。
a
anywho
2 楼
展示實力、應該的、也是必須的
雅痞士
3 楼
我觉得并不仅仅是权力展示或者军力展示,以前中国的国力其实并不强,对日本的侵略,主要是倾向于“要个说法”,这些年国内国力起来了,以后恐怕是要自己“定个说法”了。如果是为了展示权力或军力,每十年一次的国庆阅兵,就足够了。
文学少年
4 楼
保家卫国,收复台湾的看点最为重要。
s
sgslee
5 楼
劳民伤财,阅兵有啥鸟用?
l
liuyuan1000
6 楼
金主席冷笑.... [1评]
l
liuyuan1000
7 楼
: 串台了,请删...
c
collins
8 楼
搞这个还不如把菲律宾的破船弄出去
化外小民
9 楼
我绝对同意中华民国才是真正的抗日主力。也绝对支持中华民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 问题是,中华民国你他妈的不纪念啊! ~ 当初抗战刚胜利的时候,中华民国的领导人,还觉得自己有资格跟美英苏三巨头平起平坐。 ~ 现在的中华民国领导人,见到美国的狗,都要喊声“大哥哥”。纯粹就是一个丢人现眼的玩意儿。
l
lalala
10 楼
有个屁用?!菲律宾猴子都敢对你啪啪打脸
c
citygroup
11 楼
自诩为中流砥柱的共匪军又来了
b
brucesui
12 楼
BBC又放狗屁了
金三
13 楼
天天踢正步,有毛用?先说被台湾海警船干死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两个中国人,台湾既不道歉也不赔偿,海军被菲律宾玩儿的生气撞自己船,哈哈哈。
o
oldoldcandy
14 楼
懂王閱兵,BBC有任何評論嗎?...集體啞火...🤣🤣🤣
l
liuyuanwang99
15 楼
自己哄着自己玩儿吧,又是历害国又是遥遥领先的 [2评]
千奇百怪党
16 楼
西媒用“中外关系”来定义“中西”关系。仿佛西方就是世界了。西方实际上就是“一小撮”国家。世界上一百七十个国家,西方只占二十多。西方人数学一向差,百分之十几能四舍五入成百分之百吗?你就是数学白痴。
k
kiddking
17 楼
這bbc是永遠也看不懂中國的,不會明白獨善其身和兼濟天下的,更不明白前任領導者的一脈相承才有今天,展示軍力是為了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也是在不戰而屈人之兵,不讓那些列強們有機可乘,補齊之前武力落後的短板,未來有更和平的環境發展。試問現在對台灣武統,以往的八國聯軍加日本也不會來插手來了,就等於是在當炮灰。這些國家就不會為了台灣損害本國的利益,因為在他們的眼裡拳頭大的說的才算。不到不得已不是用武力,也不放棄武力,這比那些嘴裡說和平止戰的西方政客們要高明的多。不是沒實力,這次就展示出來,是不想野蠻的武力解決問題,可以更文明,要心懷蒼生才會有如此的決策。文明的發展本身就是去惡向善的過程,選擇上兵伐謀式的展示武力要比選擇血腥的戰爭武力解決問題要更文明。也不是嚇唬誰,本就是實力到了在用實力說話。這是在用西方唯實力論的邏輯在和它們斗。以前的中國就好比知書達禮的秀才遇到西方這個野蠻,武力又強的兵,落後了被欺負,但是落後的點更多是武力軍事而不是思想文化上的。這點也可以對比恃強凌弱的殖民時期的歐洲和現在有足夠武力卻盡量用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中國。到現在西方唯實力論還是主導思想,看美國恃強凌弱的作為,最近的就是揮舞關稅大棒四處勒索,就是證據。這和舊時的中國的思想就不是一個維度,這是bbc這些西方媒體看不懂中國的主要原因。
远望天空
18 楼
阅兵就代表能打?打菲律宾没戏,反而被打了一顿。打手无寸铁学生,市民确实行。
远望天空
19 楼
吓唬韭菜的,吓唬不住菲律宾,被打惨了2艘军舰。 [1评]
斯文的地主
20 楼
都是每天必须要读几遍的知识点; 你要感恩共产党! . 收回香港 灭掉港独的是中国共产党! 收回澳门 稳定澳门的是中国共产党! 解放台湾 枪决枪毙台狗的是中国共产党! . 不在话下: 枪毙台独港独 枪毙邪教轮子更是不在话下! 要感恩中国共产党! 是中国共产党解放的台湾! . . .
糖桔喝得
21 楼
抗战的主体是中国人而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中华民国,是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全体中国人,也包含自认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海外华侨。国民党宣传的他们打了多少次会战,死了多少人等等,那些都是中国人,保护的也是中国的主权和中国人。台湾人说中华民国才是抗战的主体本来也没错,但是把中华民国和中国人分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就大错特错了,更何况现在的中华民国执政党根本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同时还极度的媚日,台湾人种种媚日的言行让人看了既感愤怒又予以鄙视。台湾人喜欢媚日那是他们的选择,但是也不要腆着脸来争抗战的话语权了,中共在抗战时期是国军的一部分,现在纪念抗战胜利名正言顺。至于国民党与共产党后来的内战是属于另外一个话题了。
d
drawde
22 楼
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沒中國閱兵有效,只要展示出來沒代差,兵源和生產力上都沒誤判的可能,基本是明牌把別國軍事冒險的選項抹掉。
b
brucesui
23 楼
金三我的儿,快到厨房备菜去,灶台还要抹干净。
出自网络
24 楼
灯塔月饼可以展示权力,为啥中国不行?
出自网络
25 楼
都已经100天了,估计快嘎了,也就菲佣的私生子六院哈士奇还在拼命给菲佣鼓劲。
出自网络
26 楼
那是因为中华正统亚洲皿煮灯塔诈骗岛种花皿蝈蝈菌没出场,所有中国人翘首以盼诈骗岛蝈菌出殡干丝菲佣。
s
scottfox2008
27 楼
没明白,为什么是中国领导世界打败法西斯的? 为什么日本战败投降是在美国军舰二不是中国军舰上签字的? [1评]
j
jellyfishoil
28 楼
某东大对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解明显有偏差,表现在一种论调:阅兵再烧钱,也比打一场战争省钱,而且不用死人。但问题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靠展示先进武器就能屈人之兵,纳粹早就统治全世界了。当你不能让对手相信你有能力使用这些先进武器,也有意愿使用这些武器时,阅兵就是一场给自己人看的秀。当年宋襄公也想效法齐桓公大合诸侯,展示肌肉,可无奈实力不济,结果成了一场闹剧,他己也成了诸侯的笑话
l
littlecell
29 楼
阅兵都是给自己下层群众看的
j
jxxy1234
30 楼
因为是谣言呀 谁造谣“中国领导世界打败法西斯”,谁特么一窝不得好死
这是神马情况
31 楼
遥遥领先,军舰互撞!!!哈哈哈
大春哥
32 楼
先收復仁愛礁把侵略者的破船拖走比閱一百次兵都強
c
csccpmz
33 楼
看腻了穿戏服表演的机器人
l
lyw101
34 楼
BBC露怯了?估计又得到老美的外快了。 二战是抗击德国、意大利、日本的“轴心国”的侵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确定每年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如今的台岛政权不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d
doublekill
35 楼
你这么说的话,美国的阅兵有啥鸟用,白主子不抽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