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运气不错?香港曾经错过的 今天深圳绝不会放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1月15日 15点16分 PT
  返回列表
72414 阅读
33 评论
智谷趋势

2019年,背负国运的深圳两次“惊”到国人。

上半年,一个街道单挑美利坚合众国,有戏谑,但充满自豪,让千年大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球标杆城市的陆续亮相显得水到渠成。

到了下半年,三季度单季增长仅0.52%,瞬间眼镜碎了一地,虽然后来发现0.52%纯属初中数学没有学好的计算错误,但一下子让人们关注到了深圳的增长“失速”。

真正的数据的确不亮眼。前三季度增长率6.6%,远不及过往,深圳成为四个一线城市的吊车尾。

放在历史长周期来看,深圳的“失速”其实呈周期性出现。其中不仅有经济增速比之前跌两位数的时候,比如2006年四季度就出现过单季下滑10%;也有绝对数值很低的时候,比如2012年上半年增速就只有4.8%。

然而,此前的每一次“失速”都是深圳经济腾笼换鸟、再次起飞的预言。

只是这一次,使命艰巨,要跳跃的台阶很高,蓄力的时间可能会比较久,深圳的传奇还能延续吗?

01

说是“传奇”,一点都不夸张。世界性湾区、全球标杆城市,无论哪一个目标,其实现难度都属于传奇级别。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迄今的二百多年时间中,可以称为全球城市的不外乎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加上“标杆”两字的限定,唯有纽约、伦敦。

根据官方文件的表述,建设全球标杆城市,意味着深圳要在2035年前后成为可与上述两强比肩的世界第三城?仅剩16年时间,这个难度,超过再造一个深圳。

看一看纽约成为全球标杆城市的历史,1894年前后,美国GDP才追上之前的世界第一英国,纽约逐渐崛起为世界的新中心,之后差不多又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积淀,当美国GDP占据了世界的半壁,纽约才借着世界格局转换的大势最终完成了对伦敦的超越。

相对于全球标杆城市这个目标,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性湾区或许容易一些。

纽约、东京、旧金山三个世界性湾区近在眼前,它们的发展路径毫无保留地清晰展示给了后来者。

深圳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在体量上已经初具模样,GDP超过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只有一步之遥。但如果据此就认为它成为世界性湾区只是时间问题,未免略显轻狂。

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分别以金融、产业、科创闻名,它们身上镌刻下极深的时代烙印,浓缩了世界经济最近的一百多年的世代更替。它们的共性也十分明显,在推动人类整体进步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更是认知意义上的。

因此,粤港澳大湾区能否成为举世公认世界性湾区,唯一的标准就是能否在引领人类进步方面做出跨越性的成绩。正因为如此,高层把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创中心。

至于要成为全球性标杆城市,除了借粤港澳大湾区的势,深圳恐怕还要做到更多。

02

必须说,深圳的运气不错。

深圳在眼下面临最难的一次产业升级,正逢堪称跨越奇点的技术大爆发,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

这样的机会几乎是百年难遇。

三大湾区正是受益于类似的机遇。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纽约湾区,第三次工业革命成就旧金山湾区,至于东京湾区,则受益于战后国际格局的变换,国际大分工重塑全球经济版图之际。

否则,自大航海时代开始,人类80%的经济活动都集中到了沿海100公里以内的地带,这么多年,为什么只出了三个世界性湾区?

机会本就难得,要抓住更加不容易。

最起码,你得是上一轮技术革命的佼佼者。要知道,三大湾区都曾是产业经济的宠儿。

纽约,别看现在的制造业占比只有9%左右,但往前推一百多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大爆发的时候,高楼林立、大鳄云集的曼哈顿也曾工厂密布,满是缝纫女工。

正是因为它们在产业方面的先发优势,所以才更早开始产业升级转型,也更有机会选择那些能赚大钱的行业,比如金融服务、高技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

曼哈顿还另有幸运,当年美国七大银行有六个把总部设在那里,从而成就了纽约金融湾区之名。

错过机会的地方,就只能等待新的历史机遇或经济周期。旧金山湾区讲述了另一个版本的成功故事。

成就旧金山的重要因素依然包含发达的制造业。那里曾是二战中美国包括雷达、声呐在内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制造地。这样看来,旧金山搭上信息技术大爆发的便车简直是顺理成章的。

信息技术重塑了旧金山的产业格局,诸多民众耳熟能详的高科技公司,比如苹果、谷歌、AMD……都出现在这里。

东京湾区的故事略显老套,幸运地承接了来自美国的产业转移,然后日本人把制造业整合的功夫发挥到了一个极致,成为世界产业链条上的高端制造中心。

事实上,近400年,湾区总是和最潮的科技如影随形,佼佼者必然是先进科技的推手和发扬光大者。它们是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是新的生活方式的展示台。

深圳是中国“世界工厂”的滥觞之地,迄今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仍保持在40%左右。深圳制造业最具特色之处是,分工最细腻、最看重产业链条关联度,全世界没有一个城市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

现在,深圳要借天时地利之利,为粤港澳大湾区在世界经济版图中争取新引领者的角色。

03

6.6%该怎么理解?

配合年初发布的《2018年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专项报告》,理解起来并不难。

报告总结了三点:(1)深圳企业外迁成加速态势;(2)外迁企业蔓延到了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3)外迁企业正从小变大,近三年外迁企业中近50%是亿元工业企业,甚至有30%是大型工业企业。

一句话就是,深圳产业升级遇到了麻烦,低端产业在出清,但高端高附加值产业还没跟上来。

对比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有两个指标粤港澳大湾区远远落后,一个是第三产业的GDP占比,粤港澳大湾区仅为62%,而三大湾区均超过80%,纽约大湾区甚至接近90%;另一个指标就是人均GDP。

顺便提一句,深圳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权重差不多也是60%出头,也是四个一线中最低的。

而这两个指标差不多就是正相关关系。

数据就摆在那里,今天深圳943.29万就业人口中,数据科技从业者41.62万人,金融业11.48万人,两者总共53.1万人,占深圳市总就业5.6%。

上图是旧金山湾区各行业从业人员占比情况,从事管理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占比超过40%。

深圳作为智造湾区的驱动核心,关键指标甚至远远落后于整个旧金山湾区,那么粤港澳大湾区追赶的方向已经一目了然。

淘汰落后产能是必经阶段,这方面深圳经验丰富。

1994到1996年,特区办撤销、广深高速通车,大量产业沿着高速涌向东莞,深圳毅然决然淘汰“三来一补”,走上了创新的阶段。

2010到2013年,深圳腾笼换鸟,鼓励中低端企业外迁,互联网企业从那时起开始一路崛起。那几年,深圳每年外迁企业超过8500家。

如今深圳的高房价、中美贸易摩擦挤压传统制造业,深圳又被赋予了重担,正好倒逼深圳向当年的旧金山湾区学习,发展高技术高端服务业。

深圳在这方面应该是有底气的。

2019年,深圳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和上海并列中国内地第二。而且,深圳的上榜企业高科技、互联网特色鲜明,尤其是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

根据数据显示,在中国内地城市中,深圳所拥有的国际专利数高居榜首。其数量超过了身后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东莞、南京、佛山、青岛9个城市的总和。

数据来源:Patentics

深圳所拥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数也仅次于北京。

数据来源:Patentics

这或许正是中央敢于背负国运的三个战略目标放在深圳肩头的原因。在《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把“高质量发展高地”作为深圳的第一个战略定位。中央明确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载体。

深圳已经被打上“中国智造”的标签。互联网技术革命的下半场,被称为产业互联网的时代或许将在深圳拉开序幕。

04

以电商、支付为特征的消费互联网时代为互联网革命准备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当互联网吹响全面进军产业经济的号角,这场革命才真正登场。

深圳的制造业经历了“国企主导-三来一补-山寨创新-自主品牌”,直到华为为代表的IT企业的登顶,算是走完了制造业的全流程。深圳是整个大湾区产业经济的引领者,深刻塑造了大湾区的产业布局。

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则意味着中国在完美错过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终于站在新技术变革的潮头。

如今的深圳,如今的粤港澳正从制造业单轮驱动,向高新技术驱动的更高水平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轮驱动进行升级转型。

就技术创新与应用而言,如果说消费经济是大海,那么产业经济就是无边无际的大洋。在这个时代,互联网将会回归生产工具属性,变成象煤、电、水一样的基础设施。不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互联网都将变得无孔不入。

或者说,在这次产业升级中,没有互联网化的企业绝大部分将会丧失竞争力。即使是华为、腾讯这样的行业巨无霸,也必须向高技术服务业倾斜。

其实,华为、腾讯的转型早已经开始了。

这就是旧金山湾区在1970年代被接受信息技术洗礼时曾上演过的一幕。

重温旧金山湾区的故事,对标深圳也要走上的科创这条路,我们能预测深圳、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路径。

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将会持续下降,仅保留比较高端的、或者产业链条中最关键的部分。

人口会继续快速增长,围绕“智造湾区”的产业重构,诞生或引入一批高技术供应商兼服务商,快速推进商业社会的互联网化,联动线上线下。

第三产业的快速扩张将会成为一个趋势。

这里面不仅有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时尚会展等高附加值服务业,还有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必要的配套呢,以及零售、餐饮、家政、美发等等呢。

制造业过去是深圳经济的基本盘,未来肯定不是,也绝不应该是。

如何通过互联网服务业打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任督二脉,将为深圳重要一跃。

变化正在身边发生。

还记得旧金山那条著名的横贯南北的101公路把苹果、谷歌、特斯拉、优步等科创标杆企业串联起来,从而打造了世界闻名的高新科技创新走廊。

在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雏形正现。在长达180公里广深高速、城轨铁路等复合型交通要道上,这个城市的高新技术脉络正在被建构。

1948-1977年,旧金山市制造业就业人口下降了26%,但是同期旧金山湾区制造业就业人口增长了108%。

深圳前三季度的6.6%背后,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发生的和当初的旧金山及其湾区已经发生的神似。

但相对于前几次技术革命点状爆发,积累了若干年的产业互联网注定一爆发就会是横扫一片。

还是让我们从旧金山湾区的发展历史中找寻未来的图景——

1980年代前后,旧金山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是电脑硬件的研发和制造;

1980年代末,旧金山成为一个典型后工业化城市;

进入1990年代,金融业成为旧金山市的重要产业,金融、保险等部门雇佣人数占全市25%;

2000年前后,互联网、高技术服务业开始爆发,就业人占比迅速超过40%,经济模式过渡到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

一个宏大的未来已经在我们面前打开,现在就看背负国运的深圳、大湾区能否抓住数字经济大变革这个历史机遇了。

☟11月30日,智谷趋势将在北京举办“冬季演讲大会”,前瞻2020年经济大势,告诉你明年注定要发生的巨变,私密干货,这是年末最值得参与的财富盛宴和思想盛宴。

c
coe77t
1 楼
香港暴乱和衰败,得利的不是新加坡,是深圳!
p
playatom
2 楼
香港繁荣不是因为大陆的政策,而是国际社会的接受和承认,国际资本会用相同眼光看待深圳和信任共产党吗?开玩笑吧?
对不起我是警察
3 楼
这牛逼吹的,深圳是建立在欧美企业技术上的,华为首当其冲
c
coe77t
4 楼
没有共产党大陆,香港又会有什么国际资本看得上,搞你几个金融危机轻而易举,还有什么接受和承认?还笑得出吗?烂炒!
a
axuninlove
5 楼
操蛋,第二工业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让深圳多出几个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才是深圳人的骄傲。
p
playatom
6 楼
: 这样的废话说出来自己不尴尬吗?没有中国人民国际社会能看得起共产党?人家看得起的是中共?人家是因为这14亿人的大市场,鸦片战争时期就要打开这个市场了,那时候共产党毛都还在犹太人的脑子里呢
a
abc868
7 楼
金融离不开司法独立,深圳?
l
logitea
8 楼
深圳的运气真的很好 天时地利
d
dbj
9 楼
哈哈哈,国际社会未来更加接受和承认臭港
m
markhammer
10 楼
700万香港人好有钱啊国际社会都承认,鬼才信。其实国际社会都知道香港曾经是进入中国的门户不过中国现在自己敞开门后香港过路费收不到了而已。
p
paullu
11 楼
香港会有现在的繁荣你确定没有背靠大陆的原因?!?
y
ypt
12 楼
3楼没人理,好可怜啊
对不起我是警察
13 楼
大陆还在搞文革的时候香港就已经开始繁荣了
对不起我是警察
14 楼
12楼肯定是个文科生,可怜虫
沙漠之狐
15 楼
最可悲的是认不清自己。 合则两利。 缺了香港,大陆顶多断个小拇指。 少了大陆香港就是个三流小城市。 乌克兰也被国际承认,认可。没见小姐姐们依然靠卖屁股度日。 香港就是大陆资金物流的门户,收过路费的而已。
沙漠之狐
16 楼
那个时候正好是封锁严重的时候,所有物流都是经过相关倒腾。所以才会腾飞。
对不起我是警察
17 楼
: 那时候香港都是外资,跟大陆贸易往来也很少,腾飞跟大陆无关,倒是跟日本东南亚更有关
严寒酷暑
18 楼
让港狗认清自己
l
las
19 楼
: 如果不是在中国范围以内,贴钱都冇人睇你。
喜馬拉雅之巔
20 楼
深圳建的规模比香港再大,也只是一个中国的城市,香港是一个国际城市,定位不一样,这不是单靠GDP就能获得的
l
las
21 楼
用下脑。
l
las
22 楼
现在司法独立,犯法不 用坐监,除便放火头烧人,用砖头打死人。
s
sofiachen
23 楼
没有香港 深圳屁都不是
p
pipitoo
24 楼
人口是旧金山10倍
天地正气
25 楼
: 当年被香港人看不起的中国人,如今太空,军事,科技,文化,沙漠绿化,脱贫,反恐,都属于世界第一阶梯,国际舞台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只是你选择性失明,过去的农民成绩成就亮眼,你们心里难受想哭羡慕嫉妒恨,在我看来香港蟑螂(自己行头择输惨过败家),可以理解,但是可以怪谁,送给屎上高潮飞舞的苍蝇们
l
ly2001german
26 楼
扯淡吧,什么时候经济繁荣能和国际社会认可有关了?
苏浩
27 楼
一个街道单挑美利坚合众国,有戏谑,但充满自豪 那就继续慢慢自豪吧。
g
greenpark
28 楼
如果失去民主,自由和法制,香港有的深圳全有,深圳有的香港却没有,那香港如何和深圳竞争?失去香港,外资宁愿选择新加坡也不会选择深圳,即使深圳能赚更多的钱,换一届朝代就足够让你输掉底裤 所以选深圳还是新加坡就有结论了。
g
greenpark
29 楼
如果失去民主,自由和法制,香港有的深圳全有,深圳有的香港却没有,那香港如何和深圳竞争?失去香港,外资宁愿选择新加坡也不会选择深圳,即使深圳能赚更多的钱,换一届朝代就足够让你输掉底裤 所以选深圳还是新加坡就有结论了。
x
xiaoyao100nian
30 楼
香港只要还是独立关税区 深圳就永远比不上香港 这是中共最怕香港的地方 因为独立关税区意义重大 中共一旦插手香港 独立关税区地位就会失去 这也是为什么中共迟迟不出手的原因
x
xiaoyao100nian
31 楼
港独为什么现在动手 原因很简单 因为香港独立关税区的地位 在平时对中共并没那么重要 可是现在和美国贸易战 独立关税区就格外重要
x
xiaoyao100nian
32 楼
如果香港不是独立关税区了 深圳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x
xiaoyao100nian
33 楼
如果香港沦为中国关税区 那么科技进口就会收到管制 文章里说深圳科技公司如何如何多如何如何牛逼 没有香港 深圳能这么牛逼? 所以整个文章就是屁话
c
caodibian
34 楼
印度人口很快就会超过中国。你的意思应该继续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