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口罩 唐人街空无一人 疫情下 各国都不好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2月2日 18点26分 PT
  返回列表
86776 阅读
20 评论
带你游遍英国

话说,这两天的英国开始弥漫着一股不寻常的气氛,

大街上人们陆续戴着口罩,有的用大围巾挡住了口鼻,在正常走路的过程中,大家都十分注意四下环境,和以往走路看手机的状态大相径庭。

变化最大的,还是各个城市的唐人街——比如伦敦市中心的唐人街,本来该人满为患,如今只有稀稀落落的人群快速走过...

街上装饰着喜庆的红灯笼,林立的中餐馆本应该吸引热爱中华美食的英国人的光顾。

然而实际上,一位饭店的老板表示,这两周以来,饭馆的接客量比以往少了4成,还有很多已经订位的顾客取消了预定。

本应该是一年中最赚钱的日子,唐人街的餐馆都对着自家营业额发愁。

而他们都知道,这个“萧条”的局面可能才刚刚开始。

这一切,都因为英国刚确诊了2例新冠病毒。

英国在新冠病毒的疫情攻势下“失守”,立马令原本淡定的人们惊慌失措:

英国的大部分药店、网上药店口罩一下就脱销了!

药店外很多都贴着售罄告示。

超市劳保用品一栏,防尘口罩脱销了……

“一开始顾客来的时候还指定问几种口罩,我们告诉他们卖光了,于是他们就去买其它口罩了,到后来,店里所有类型的口罩都卖完了……”

药店门口,意料之中的排起了队...

其实不仅英国的口罩脱销了,目前估计全世界的口罩储量都不够了——

比如美国,能想到的购买途径,超市,家居用品店,药妆店,全球第一电商亚马逊,口罩一栏都已经空空如也,就算限购也没用……

斯里兰卡,

菲律宾,民众们冒着感染的风险聚众哄抢那些涨价几倍的口罩…

在没有确诊病例的发达国家瑞士,几个州的口罩也断货了……

欧洲、美国,都脱,脱,销了。

由于外国的感染病例很少,英国专家目前也不慌,表示就算英国确诊两例,全国的传染病爆发几率也只从“很低(very low)”来到了“低(low)”。

但英国官方还是有点慌的——慌着寻找感染者同飞机的乘客,赶紧检测和隔离他们,

官方估计至少有428人途经武汉来到英国,这些人除了主要分布在伦敦的以外散落全国,官方希望至少这些乘客在看到新闻后可以听取他们的请求,自动隔离14天。

在排除疑似病例的努力中,约克大学的2名中国籍确诊感染者曾接触过的人也是重点调查对象,

不过只有和这对母子相处在2米范围内达到15分钟以上的人才会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好消息是他们并没有在校园里和其他学生教职工有太多接触,官方得出校园被感染的几率小,校长认为可以继续上课。

虽然目前同学们的心态都已经完全崩了——

“我们非常,非常害怕。”

“我们没有被通知校方或者公共健康部门会采取什么措施保护我们。我们的课都在密闭的狭小的课堂里进行,数百位学生坐在一起,简直就是新冠病毒传播最好的地方。

我感觉没人正确地和我们强调这个话题,我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更加不满意的是当地一家酒店和他们的客人。

因为英国这两名首位确诊者曾在此下榻几日,官方在明知他们非常可能携带病毒的前提下愣是没告诉酒店,酒店的客人当然也无从得知,酒店还正常地在网上接受未来客户预定……

在两人确诊被接走后,严密防护的医疗人员赶来,对整栋楼疑似接触者进行了排查,所幸没有人员被感染。

而周五成功从武汉撤出83位英国籍侨民的行动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百密一疏”。

这些车队的目的地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镇,这么大阵仗也是要把他们送去那里参加14天的隔离,

为了减少大家交叉感染的几率,无论是在撤侨航班上,还是多辆大巴车里,官方专门安排他们尽量远离彼此坐着。

然鹅,只见英国乘客们都欣喜地登上了大巴,随车配备的医护人员们都严阵以待,而每辆大巴上的司机大叔们,面容十分放松,而且没带口罩……

在批评声爆发后,当局表示会马上给这些司机们放10天带薪假,让他们暂时离岗自己在家封闭。

接受隔离的英国人,政府为他们在当地医院旁“辟出”了一栋楼,房间里有厨房、电视、微波炉、洗衣机等等家庭大部分用品,房间空间充足,隐私性很强,关键是有一队人马专门负责“照顾”他们,

每天都有面包、水果、牛奶,还有薯片送来,为了照顾有小孩的家庭,工作人员也买了全新的玩具,比如芭比娃娃,还有男孩子喜欢的游戏机…

除此之外,医疗人员随时都在监测他们的体温等重要信息,期间,他们可以戴着口罩在楼层之间串门、聊天,甚至可以走出户外呼吸一会新鲜空气。

关于防控疫情的举措,英国医疗部门在全国投放了大量广告让群众随身携带纸巾,在打喷嚏和咳嗽之时掩盖口鼻。

“我们世界级的NHS已经准备充分迎接这类事件,我们在做一切可以做的来保护公众。”

不过,全英国类似应对冠状病毒的隔离病床少于30个……

英国外交部作为这次疫情参与度最高的政府部门,表示目前正忙着撤侨,没精力管国内人民,

而苦于没有口罩的民众只能等着3M等公司在海外加班加点地赶工生产了。

和英国类似,多个已发生确诊案例的国家都已经开展了撤侨行动。

爱尔兰撤侨救护车直接上跑道,乘客在心慌慌中等待2小时才得以下飞机,因为机上有一名中国乘客表现出了流感症状。

和我们近邻的低调蒙古国也包机将滞留武汉的国民载回了乌兰巴托。

欧洲“重灾区”法国在全国确诊五例病患的时候,已经神速将滞留在武汉的200位侨民送来了地中海沿海小镇。

虽然本镇镇长也是从电视新闻里才知道属地刚降落了200名不速之客,

但是让她更担心的,是本地居民对这些人的反应——

“人们很恐慌,纷纷给我的办公室打热线询问自己应该怎么办。”

不过淡定的镇长表示镇上空间大,就是有感染的也能保证不会和居民们接触。

但是,德国侨民待遇就没有英法这么好了——

没地方了,现在军事基地委屈2周吧!

目前除了抢口罩,看起来外国人还没有表现出对新冠病毒的其它应激反应,然而,在他们心里,一切早都魔幻了。

现在外国网友的朋友圈都充斥着各种奇葩和离谱的假信息,无论是推特脸书,insReddit,你能想到的超受欢迎的社交媒体都是“重灾区”。

这些瞎编乱造的假消息,真是让人看着看着能脑补出一部科幻大片,一起来品品这天花乱坠的人类脑洞大全——

“澳大利亚食品已经被感染了……”

“东京奥运会要取消咯!”

“喝漂白水就可以奇迹般痊愈我滴小宝贝们捏!”

还有什么盐水杀冠状病毒等等...

世界末日快到了,6500万人即将丧命。

还有阴谋论的。

比尔盖茨创造了病毒,病毒早就现世了,还被专利化,

甚至病毒的解药也早就出来了,

甚至,脸书、ins等都不得不出台紧急措施将网友引向可靠渠道的消息来源,删除虚假信息,

不管怎样,

希望病毒早点被控制好,

大家都可以过回正常的生活吧...

h
ha1T
1 楼
孙必振(聊斋里最精彩的故事) 孙必振渡江, 值大风雷, 舟船荡摇, 同舟大恐. 忽见金甲神立云中, 手持金字牌下示; 诸人共仰视之, 上书“孙必振”三字, 甚真. 众谓孙:“ 必汝有犯天谴, 请自为一舟, 勿相累.” 孙尚无言, 众不待其肯可, 视旁有小舟, 共推置其上. 孙既登舟, 回首, 则前舟覆矣.
曾祖爷爷
2 楼
周小平有接班人了
知情人士
3 楼
现在的人哪有空去看你的长篇大论
b
bikkukamera
4 楼
绝对有五毛进来评论说英国人少,感染的人更少 当然可以这么搞,但是傻逼五毛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共匪一早就重视 那会有现在的扩散规模?英国就俩人感染 但是人家政府重视这个事,看结果如何?五毛们 今天领口罩了吗?
肥肥高富
5 楼
不会吧?三藩市唐人街还是人山人海啊?
南北桥
6 楼
从国内回来的自觉隔离14天,就别到公共场所逛荡了,这点良知是做人应有的。
h
ha1T
7 楼
那有空看长篇谣言, 是吗.
r
richino
8 楼
没有口四日下T
看你那B样
9 楼
各国?有逼脸说呢
j
jammyfirst
10 楼
因为世界各地的口罩, 多数是中国制造。我上周在美国买到的防病毒口罩, 也是中国产的。贸易战, 使库存量大降。中国一出事而无法全力生产, 订单来不及做。显然,中国是世界产业链上很重要的一环。破坏这个环, 世界各国都不会好过。
英国流氓
11 楼
哦 全世界华人都住在各国的唐人街啊。。。
瞅啥不是瞅
12 楼
别说唐人街了外洲的药店也没有口罩了
n
nrjtous
13 楼
麻痹,要脸吗? 欠给世界人民一个道歉。
D
DN360
14 楼
唐人街早上的照片当然没有什么人,那时间只是些早上班的和送贷车辆,大多餐厅早上11后才开市
一只小狗
15 楼
至于吗
客来外天
16 楼
纽约还是正常生活!
e
edison2k3
17 楼
打坐能大大提高免疫力
g
givetome
18 楼
: agree 什么人都有。没办法
黑鲤鱼
19 楼
世界都在水生火热之中
p
pmnedc
20 楼
我这边澳洲阿村唐人街一切正常,戴口罩的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