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渗透率越来越高,买车时优先考虑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了,而在选车的过程中,大家又关注到了一个全新的参数——纯电续航。
对于混合动力车型来说,纯电续航长短的影响倒是还不算特别大,只要能有个100km以上,基本上都非常方便好用了,即便没了电,偶尔用点汽油也没啥大问题。
但是对于纯电车型来说,续航的长短可是直接影响到整体用车体验和活动范围的。
然而,续航参数偏偏就是最让人感觉迷惑的一种数据,因为用于测试续航里程的标准有很多种,同一款车型使用不同标准测试得出的结果通常也各不相同,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到底哪种数据最靠谱?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这几种测试标准本身。
CLTC:全新的中国标准
这是目前国内市场使用最普遍的测试标准,依据《中国汽车行驶工况第1部分:轻型汽车》中的规定设立,其中乘用车使用的细致标准为CLTC-P。
在测试过程中,车辆会被固定在测试台架上行驶1800秒,期间经历低速、中速与高速三种工况。
CLTC标准下,低速工况速度不高于30km/h,中速工况速度不高于40km/h,高速工况不高于120km/h。而在低速与中速测试过程中,测试还会设置大量的“停车点”让受测车辆制动刹停并重新起步,以模拟城市路况频繁走走停停的使用工况。
NEDC:欧洲专属,简单易操作
这是目前在欧洲市场较为常用的测试标准,同时也是CLTC标准发布之前国内市场的主流测试标准之一。
在测试中,受测车辆会被固定在测试台架上进行时长1180秒的运行测试,其中大体被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速度不高于60km/h的市区工况,期间车辆会经历数次刹停与重新起步加速的模拟。
而在完成时长780秒的市区工况模拟之后,就会第二阶段时长400秒的城郊与高速工况模拟,车速会被提升至60km/h以上,并逐渐达到接近120km/h的峰值。
WLTC:国际标准,应用广泛
这一标准是“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是由联合国于2017年制定推出,用于测试传统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油耗水平以及纯电或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纯电续航水平,也曾是国内市场的主流测试标准。
在WLTC标准测试中,车辆会在测试台架上进行四个阶段的测试,分别为不高于60km/h的低速工况、不高于80km/h的中速工况、不高于100km/h的高速工况和不高于140km/h的超高速工况。
整个测试过程时长1800秒,与目前我国CLTC测试标准用时相同,但过程中除了初段低速工况内设立的停车点以及切换测试工况时的停车点之外,受测车辆在测试过程中是很少需要完全减速至静止再起步加速的。
EPA:美式标准,要开空调
这一测试标准在国内市场非常罕见,因为它是美国环保署针对乘用车指定的污染物排放和能耗测试标准。
在测试过程中,受测车辆会进行四个阶段的动态测试,分别为城市、高速、激烈驾驶和空调工况。
在城市工况测试中,受测车辆会不断经历从静止加速至60mph(约96km/h)或30mph(约48km/h)并刹停的操作,时长2000秒。
在高速工况测试中,受测车辆会在60mph(约96km/h)以内的标准高速状态下进行巡航,虽然期间会经历减速动作,但不会刹停,整个测试过程时长800秒。
在激烈驾驶测试中,车辆会数次经历从静止加速至70mph(约112kmh)的激烈加速,以及频繁的从静止加速至30mph(约48km/h)的猛烈加速,测试时长600秒。
而空调工况就是在设定实验室温度为95华氏度(35摄氏度)时,受测车打开空调进行的一次时长600秒的测试,期间车辆会经历不高于30mph的低速区间、速度不高于40mph的中速区间以及速度不高于60mph的高速区间三种状态的测试。
看过几个标准之后,大家感觉哪个更靠谱?
由于测试时长更长,且涵盖的速度范围更广,由联合国牵头推出的WLTC标准被普遍认为比欧洲的NEDC标准更为“准确”,而美国的EPA标准最为严苛,也被视为最“真实”。
至于最年轻的CLTC标准,由于在这标准下测试得出的续航里程通常比上述三种标准得出的结果都要更好一些,所以也被很多人认为是“快乐标准”。
而在坊间,更流传有“CLTC续航打7折就是真实续航”的说法。但是,真能如此推算么?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教授认为需要分情况讨论。
首先,无论是CLTC、NEDC、WLTC还是EPA,他们都是在试验室内的测试平台上完成的测试,因此无论如何,它们都无法100%还原真实用车工况。
只要将日常用车过程中遇到的温度、风阻、路面阻力、载重情况等变量考虑进去,最终呈现的实际续航结就一定会出现偏差。
此外,虽说目的都是测试续航里程,但每一种标准都有其针对的不同目的。比如EPA工况虽然最为严格,但其更多注重高速行驶工况,对于纯电动车来说能耗肯定会比中低速城市工况更高一些。
而CLTC工况的中低速工况占比更高,更照顾城市路况用车需求,因此在遇到经常需要跑高速的使用情况时,真实续航表现肯定就会有所下降。
再者,无论是哪一种标准,其测试过程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踩多少加速踏板,加速到什么速度,都以统一标准进行。
但在真实用车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驾驶习惯,但凡你喜欢多踩深一点加速踏板,都会导致实际续航的下跌。
所以说,“CLTC续航打7折”这个说法,并不严谨。
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判断一款电动车的续航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呢?在教授看来,“电耗”才是最值得关注的数据。
官方续航数据尚且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但在实际驾驶过程中车机中显示的电耗水平是真实可靠的。
在准备购车之前,一定要对自己心仪的新车进行充分的试驾,对于很可能下单购买的车型,更需要多次试驾,在每一次试驾前,先将车机系统中的能耗纪录清零,并且在随后的试驾过程中完全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驾驶而非刻意激烈驾驶。
在结束试驾之后,就可以看看这款车型的真实电耗表现了。
如果试驾路线条件允许,还可以尝试以80km/h甚至更高的速度测试它的高速电耗。
最后,拿着这个电耗数据,结合目标车型的电池容量,按照可用电量85%至90%的条件计算,便可得出这款车型大致扎实可靠的续航水平了。
当然,大家实际上也完全可以通过“打7折”的方式来预估一款新车的续航里程。
虽说这个坊间计算方法非常不严谨,但它也能作为选车时的有用参考;毕竟如果一款纯电车型的续航里程在打了7折之后还能满足你的使用需求,那还需要担心什么呢?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越来越高,买车时优先考虑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了,而在选车的过程中,大家又关注到了一个全新的参数——纯电续航。
对于混合动力车型来说,纯电续航长短的影响倒是还不算特别大,只要能有个100km以上,基本上都非常方便好用了,即便没了电,偶尔用点汽油也没啥大问题。
但是对于纯电车型来说,续航的长短可是直接影响到整体用车体验和活动范围的。
然而,续航参数偏偏就是最让人感觉迷惑的一种数据,因为用于测试续航里程的标准有很多种,同一款车型使用不同标准测试得出的结果通常也各不相同,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到底哪种数据最靠谱?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这几种测试标准本身。
CLTC:全新的中国标准
这是目前国内市场使用最普遍的测试标准,依据《中国汽车行驶工况第1部分:轻型汽车》中的规定设立,其中乘用车使用的细致标准为CLTC-P。
在测试过程中,车辆会被固定在测试台架上行驶1800秒,期间经历低速、中速与高速三种工况。
CLTC标准下,低速工况速度不高于30km/h,中速工况速度不高于40km/h,高速工况不高于120km/h。而在低速与中速测试过程中,测试还会设置大量的“停车点”让受测车辆制动刹停并重新起步,以模拟城市路况频繁走走停停的使用工况。
NEDC:欧洲专属,简单易操作
这是目前在欧洲市场较为常用的测试标准,同时也是CLTC标准发布之前国内市场的主流测试标准之一。
在测试中,受测车辆会被固定在测试台架上进行时长1180秒的运行测试,其中大体被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速度不高于60km/h的市区工况,期间车辆会经历数次刹停与重新起步加速的模拟。
而在完成时长780秒的市区工况模拟之后,就会第二阶段时长400秒的城郊与高速工况模拟,车速会被提升至60km/h以上,并逐渐达到接近120km/h的峰值。
WLTC:国际标准,应用广泛
这一标准是“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是由联合国于2017年制定推出,用于测试传统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油耗水平以及纯电或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纯电续航水平,也曾是国内市场的主流测试标准。
在WLTC标准测试中,车辆会在测试台架上进行四个阶段的测试,分别为不高于60km/h的低速工况、不高于80km/h的中速工况、不高于100km/h的高速工况和不高于140km/h的超高速工况。
整个测试过程时长1800秒,与目前我国CLTC测试标准用时相同,但过程中除了初段低速工况内设立的停车点以及切换测试工况时的停车点之外,受测车辆在测试过程中是很少需要完全减速至静止再起步加速的。
EPA:美式标准,要开空调
这一测试标准在国内市场非常罕见,因为它是美国环保署针对乘用车指定的污染物排放和能耗测试标准。
在测试过程中,受测车辆会进行四个阶段的动态测试,分别为城市、高速、激烈驾驶和空调工况。
在城市工况测试中,受测车辆会不断经历从静止加速至60mph(约96km/h)或30mph(约48km/h)并刹停的操作,时长2000秒。
在高速工况测试中,受测车辆会在60mph(约96km/h)以内的标准高速状态下进行巡航,虽然期间会经历减速动作,但不会刹停,整个测试过程时长800秒。
在激烈驾驶测试中,车辆会数次经历从静止加速至70mph(约112kmh)的激烈加速,以及频繁的从静止加速至30mph(约48km/h)的猛烈加速,测试时长600秒。
而空调工况就是在设定实验室温度为95华氏度(35摄氏度)时,受测车打开空调进行的一次时长600秒的测试,期间车辆会经历不高于30mph的低速区间、速度不高于40mph的中速区间以及速度不高于60mph的高速区间三种状态的测试。
看过几个标准之后,大家感觉哪个更靠谱?
由于测试时长更长,且涵盖的速度范围更广,由联合国牵头推出的WLTC标准被普遍认为比欧洲的NEDC标准更为“准确”,而美国的EPA标准最为严苛,也被视为最“真实”。
至于最年轻的CLTC标准,由于在这标准下测试得出的续航里程通常比上述三种标准得出的结果都要更好一些,所以也被很多人认为是“快乐标准”。
而在坊间,更流传有“CLTC续航打7折就是真实续航”的说法。但是,真能如此推算么?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教授认为需要分情况讨论。
首先,无论是CLTC、NEDC、WLTC还是EPA,他们都是在试验室内的测试平台上完成的测试,因此无论如何,它们都无法100%还原真实用车工况。
只要将日常用车过程中遇到的温度、风阻、路面阻力、载重情况等变量考虑进去,最终呈现的实际续航结就一定会出现偏差。
此外,虽说目的都是测试续航里程,但每一种标准都有其针对的不同目的。比如EPA工况虽然最为严格,但其更多注重高速行驶工况,对于纯电动车来说能耗肯定会比中低速城市工况更高一些。
而CLTC工况的中低速工况占比更高,更照顾城市路况用车需求,因此在遇到经常需要跑高速的使用情况时,真实续航表现肯定就会有所下降。
再者,无论是哪一种标准,其测试过程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踩多少加速踏板,加速到什么速度,都以统一标准进行。
但在真实用车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驾驶习惯,但凡你喜欢多踩深一点加速踏板,都会导致实际续航的下跌。
所以说,“CLTC续航打7折”这个说法,并不严谨。
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判断一款电动车的续航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呢?在教授看来,“电耗”才是最值得关注的数据。
官方续航数据尚且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但在实际驾驶过程中车机中显示的电耗水平是真实可靠的。
在准备购车之前,一定要对自己心仪的新车进行充分的试驾,对于很可能下单购买的车型,更需要多次试驾,在每一次试驾前,先将车机系统中的能耗纪录清零,并且在随后的试驾过程中完全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驾驶而非刻意激烈驾驶。
在结束试驾之后,就可以看看这款车型的真实电耗表现了。
如果试驾路线条件允许,还可以尝试以80km/h甚至更高的速度测试它的高速电耗。
最后,拿着这个电耗数据,结合目标车型的电池容量,按照可用电量85%至90%的条件计算,便可得出这款车型大致扎实可靠的续航水平了。
当然,大家实际上也完全可以通过“打7折”的方式来预估一款新车的续航里程。
虽说这个坊间计算方法非常不严谨,但它也能作为选车时的有用参考;毕竟如果一款纯电车型的续航里程在打了7折之后还能满足你的使用需求,那还需要担心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