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警破获大案!中国大头目机场落网!中泰诈骗团伙31人被捕
据多家泰媒5月15日报道,泰国中央调查局(CIB)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功捣毁一个跨国电信诈骗与洗钱团伙。
此次行动由CIB总指挥亲自带队,出动警力在罗勇府、北榄府、春武里府等地同步展开突袭,共计逮捕31名嫌犯,其中包括18名泰国籍人员与13名中国籍人员。
警方指出,该团伙涉嫌合谋实施电信诈骗、伪造电子数据、洗钱等多项罪名。行动中查获证物包括49本银行存折、66部手机、2台笔记本电脑、3辆汽车、2辆摩托车、现金约100万泰铢以及其他相关财物,涉案总价值超过600万泰铢。
案件起源于2025年3月底,一名受害者在脸书平台上看到一则“网购商品”广告并点击链接后,被系统引导至一个名为“购物中心”的大型聊天群。
该群有逾700名成员,表面上在讨论商品买卖,实则是团伙设下的诱饵平台。
受害者在与群管理者沟通后,按指引发布商品信息,并很快被引导进入一系列“店铺注册”“可见性测试”等陷阱流程。
起初,受害者还能正常提现,随后却被诱导持续充值,最终资金被平台锁死无法取回。
进一步调查显示,该团伙在罗勇府班昌县租下一处度假村作为作案据点,不仅运营诈骗系统,还非法拘禁为其开设银行账户的“人头户”,限制其人身自由,若试图反抗则遭殴打。
团伙会控制这些人前往银行柜台、ATM机或指定地点取款、转账,并配合中国籍人员通过“T字头平台”接受“任务”,利用面部识别进行资金操作。
警方透露,这一泰国本地团伙实际上受雇于中国人,专门负责寻找愿意提供账户或被迫提供账户的人员,并协助提取赃款,每日金额达100万至200万泰铢,随后交由中国团伙管理。
在掌握充分证据后,泰警对该团伙展开抓捕,并成功在素万那普机场将正欲潜逃出境的中国籍主犯、40岁男子“ZHENGDONG”当场逮捕。
更令人震惊的是,警方在进一步比对数据后发现,该团伙与泰国警方网络犯罪平台(Thaipoliceonline)登记的291起案件存在关联,涵盖虚假兼职、网贷陷阱、投资黄金、冒充公职人员等多种诈骗形式,受害者众多,影响范围广泛。
目前案件仍在深入侦办中,泰国警方已表示将继续追踪背后涉及的其他境外平台与资金流向,以切断跨境诈骗链条。
﹀
﹀﹀
13名中国人被捕!受雇中国老板在泰非法从事建筑工作!
5月15日,据泰媒消息,泰国国家移民局罗勇府办事处负责人空乌下令让移民办调查小组联合尼空帕他那县警局、罗勇府就业办人员,于5月14日下午15:00前去位于尼空帕他那县的某公司内逮捕了13名中国人。
据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直在对存在违法行为和外国劳工进行跟踪调查,以及预防地区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
期间,发现了上述公司且调查显示属于中国老板,而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该公司内有外国员工正在从事建筑工作,遂联合上述部门前去实地调查情况,发现员工全部为中国人,便将人全部逮捕。
目前,相关部门已向被捕人员提出“外国人未持有工作证在泰务工”和“获得暂时在泰停留许可的外国人非法务工”的指控。
遵纪守法,无关国籍
近年来,随着外泰往来日益频繁,外国人已成为泰国社会与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无论是旅游、投资、移民,还是工作、创业,外国人在泰国的存在感正快速上升。
然而,当某些人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触碰法律底线,泰国的态度也愈发明确:不是对某个国家不友好,而是对违法犯罪“零容忍”。
近期,泰国警方接连破获涉及外籍人士的多起案件——从跨国电信诈骗到非法务工,无不引发公众关注。
但我们必须厘清一个事实:这不是在针对“外国人”,而是在依法打击“犯罪行为”。
泰国社会本身就拥有庞大的非法劳工问题,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公民因非法务工被捕的新闻并不鲜见;
至于涉及诈骗与洗钱案件,无论主谋来自何国,只要触犯泰国法律,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这种“无差别执法”的原则,恰恰体现了泰国的法治意识正在不断加强,也释放出一个信号:泰国欢迎外国人来投资、旅游、发展,但不欢迎“灰色产业链”的侵入。
无论你来自哪个城市、持有何种身份,只要跨境活动触碰红线,就不再是“游客”或“同胞”,而是“嫌疑人”。
泰国国际关系长期稳定友好,这种友谊不是建立在放纵违法行为的基础上,而是在相互尊重、合法合作的框架内不断深化。
也正因如此,外资企业、外籍个人更应在泰国展现出“合规经营、守法自律”的形象,避免给整个群体抹黑。
真正的安全感,不是来自某国国籍的庇护,而是源于“在法律下的清白”。这是对泰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保障。
泰警破获大案!中国大头目机场落网!中泰诈骗团伙31人被捕
据多家泰媒5月15日报道,泰国中央调查局(CIB)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功捣毁一个跨国电信诈骗与洗钱团伙。
此次行动由CIB总指挥亲自带队,出动警力在罗勇府、北榄府、春武里府等地同步展开突袭,共计逮捕31名嫌犯,其中包括18名泰国籍人员与13名中国籍人员。
警方指出,该团伙涉嫌合谋实施电信诈骗、伪造电子数据、洗钱等多项罪名。行动中查获证物包括49本银行存折、66部手机、2台笔记本电脑、3辆汽车、2辆摩托车、现金约100万泰铢以及其他相关财物,涉案总价值超过600万泰铢。
案件起源于2025年3月底,一名受害者在脸书平台上看到一则“网购商品”广告并点击链接后,被系统引导至一个名为“购物中心”的大型聊天群。
该群有逾700名成员,表面上在讨论商品买卖,实则是团伙设下的诱饵平台。
受害者在与群管理者沟通后,按指引发布商品信息,并很快被引导进入一系列“店铺注册”“可见性测试”等陷阱流程。
起初,受害者还能正常提现,随后却被诱导持续充值,最终资金被平台锁死无法取回。
进一步调查显示,该团伙在罗勇府班昌县租下一处度假村作为作案据点,不仅运营诈骗系统,还非法拘禁为其开设银行账户的“人头户”,限制其人身自由,若试图反抗则遭殴打。
团伙会控制这些人前往银行柜台、ATM机或指定地点取款、转账,并配合中国籍人员通过“T字头平台”接受“任务”,利用面部识别进行资金操作。
警方透露,这一泰国本地团伙实际上受雇于中国人,专门负责寻找愿意提供账户或被迫提供账户的人员,并协助提取赃款,每日金额达100万至200万泰铢,随后交由中国团伙管理。
在掌握充分证据后,泰警对该团伙展开抓捕,并成功在素万那普机场将正欲潜逃出境的中国籍主犯、40岁男子“ZHENGDONG”当场逮捕。
更令人震惊的是,警方在进一步比对数据后发现,该团伙与泰国警方网络犯罪平台(Thaipoliceonline)登记的291起案件存在关联,涵盖虚假兼职、网贷陷阱、投资黄金、冒充公职人员等多种诈骗形式,受害者众多,影响范围广泛。
目前案件仍在深入侦办中,泰国警方已表示将继续追踪背后涉及的其他境外平台与资金流向,以切断跨境诈骗链条。
﹀
﹀﹀
13名中国人被捕!受雇中国老板在泰非法从事建筑工作!
5月15日,据泰媒消息,泰国国家移民局罗勇府办事处负责人空乌下令让移民办调查小组联合尼空帕他那县警局、罗勇府就业办人员,于5月14日下午15:00前去位于尼空帕他那县的某公司内逮捕了13名中国人。
据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直在对存在违法行为和外国劳工进行跟踪调查,以及预防地区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
期间,发现了上述公司且调查显示属于中国老板,而进一步调查后发现该公司内有外国员工正在从事建筑工作,遂联合上述部门前去实地调查情况,发现员工全部为中国人,便将人全部逮捕。
目前,相关部门已向被捕人员提出“外国人未持有工作证在泰务工”和“获得暂时在泰停留许可的外国人非法务工”的指控。
﹀﹀
遵纪守法,无关国籍
近年来,随着外泰往来日益频繁,外国人已成为泰国社会与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无论是旅游、投资、移民,还是工作、创业,外国人在泰国的存在感正快速上升。
然而,当某些人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触碰法律底线,泰国的态度也愈发明确:不是对某个国家不友好,而是对违法犯罪“零容忍”。
近期,泰国警方接连破获涉及外籍人士的多起案件——从跨国电信诈骗到非法务工,无不引发公众关注。
但我们必须厘清一个事实:这不是在针对“外国人”,而是在依法打击“犯罪行为”。
泰国社会本身就拥有庞大的非法劳工问题,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公民因非法务工被捕的新闻并不鲜见;
至于涉及诈骗与洗钱案件,无论主谋来自何国,只要触犯泰国法律,都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这种“无差别执法”的原则,恰恰体现了泰国的法治意识正在不断加强,也释放出一个信号:泰国欢迎外国人来投资、旅游、发展,但不欢迎“灰色产业链”的侵入。
无论你来自哪个城市、持有何种身份,只要跨境活动触碰红线,就不再是“游客”或“同胞”,而是“嫌疑人”。
泰国国际关系长期稳定友好,这种友谊不是建立在放纵违法行为的基础上,而是在相互尊重、合法合作的框架内不断深化。
也正因如此,外资企业、外籍个人更应在泰国展现出“合规经营、守法自律”的形象,避免给整个群体抹黑。
真正的安全感,不是来自某国国籍的庇护,而是源于“在法律下的清白”。这是对泰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