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明天早上对着星条旗🇺🇸的pledge of allegiance难道不是迎接更多小花旗?I pledge allegiance to the 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o the Republic for which it stands, one Nation under God, indivisible, with 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
I pledge allegiance to the 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o the Republic for which it stands, one Nation under God, indivisible, with 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
我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和它所代表的共和国,上帝统治下的一个国家,不可分割,人人享有自由和正义
中国人大预计将很快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共尤其需要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保持其执政合法性。这个法律也将为在年轻人中制造更多的“小粉红”创造条件。
据新华社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6月26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该法律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同时,对利用红色资源、文化遗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场馆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奖励、国庆节和重要纪念日、重大节庆日等活动,通过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宪法宣誓等仪式礼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出具体规定。
粉红成长记:寓洗脑教育于日常生活中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朱女士,女儿即将面临中考。朱女士几年前为了送女儿去重点中学,斥重资在海淀区购置学区房,如愿以偿的让女儿进入北京市一所重点中学就学。女儿在小学时就有“道德与法治”课,但是当时这门课程还并不需要考试。如今,即将中考的孩子也面临“道德与法治”一课的考试而开始背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思想等内容了。
不过,据朱女士介绍,女儿所在的重点中学并不只是让孩子们死记硬背,政治课的内容也包括去博物馆、手工艺工厂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甚至还在一次活动中见到了中国女宇航员刘洋。
朱女士告诉美国之音:“越是学校好的,他们越有接触社会的活动。比如说老师经常带着去博物馆啊,去鲁迅故居啊,就学习和社会实践嘛,都是正面的教育。越是条件好的学校,老师的师资和课程安排越丰富。学校给老师很多的资源和机会,让老师带着孩子们去采集北京的民风,真的是让你走出课本,去了解社会,我觉得挺好。死读书多没劲啊。”
朱女士虽然心疼孩子天天为了应付考试要复习功课,但是觉得学校展现了最大的灵活度,也不认为“道德与法治”课有洗脑之嫌。“我觉得这种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挺好的,我不觉得是洗脑。反正在这个教育环境当中,这些东西不都得走向正流嘛。就是随大流呗,就是这种主流的教育。公立学校肯定是要跟着主流,跟着大方向走。课上有什么机会老师就把你带出去学一学,寓教于乐,挺好的。”
然而,位于美国的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发起人杨建利博士告诉美国之音,不把爱国教育视为洗脑的家长们,实际上是一种“不自觉的麻木”。他告诉美国之音:“你设想自己是在中国的一个家长。你当然希望你的孩子在中国的社会中能够在竞争中成为优胜者,在各方面你不能受到影响。尤其是孩子是在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前途非常好。你当然从潜意识中就服从了体制给你安排的一切。因为你不能成为反抗者。你一旦成为反抗者,你的前途就会有问题。所以这是一个潜意识的,自动的服从,而且不愿意挑它的毛病。”
美国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发起人杨建利。(截图自采访视频)
他分析说:“现在这个教育,就像法律草案讲的,要贯穿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他不是生硬的给你设一门课,天天给你讲课。他是在任何一个科目中都要体现,就有一定的隐蔽性。比如说,带着孩子到延安去。作为家长,你不把它看成一种洗脑,你觉得是带着孩子出去玩去了,挺高兴,见见世面,到处走一走。它(爱国主义教育)有它的灵活性,这个灵活性就造成了它的隐蔽性,而使得很多家长无意识。”
“另外还有一些家长的确很反感教育体系,也在寻找办法,”杨建利补充说。“比如说我的一些朋友会说,现在受不了,不知道孩子未来会变成什么样。我希望孩子会出国,不然实在不知道最后在这种教育体系下会变成什么样的怪物。”
生活在中东某国家的王先生,正是这种“反感教育体系”的“另外一些家长”之一。王先生正在上小学的两个孩子之前一直生活在中国,王先生也一直担心孩子们会不适应中东的炎热气候,但是最近他改变了主意。王先生告诉美国之音,他最近把孩子接到了身边,主要原因就是“不愿意让孩子在中国被洗脑”。
王先生说:“如果光看物质条件,孩子们可能在国内生活更安逸更方便,”但是王先生还是决定将孩子接到中东,因为“主要不想让他们被洗脑。此外,国内经济下行,突发性恶性事件也越来越多,我觉得连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不能保障。”
爱国主义:共产党合法性来源
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非常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在2018年开始施行《英烈保护法》,又在2021年的《刑法修正案》新增“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并且高调惩处了在社交媒体讽刺中国军队战士的网络大V“辣笔小球”和媒体人罗昌平。
油管(YouTube)“墙国反贼”频道主陶哥 (图片由本人提供)
油管频道“墙国反贼”的频道主陶哥对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推出一点也不感意外,他认为这个法的实施便于今后更多的惩罚。“比如说之前脱口秀演员‘作风优良能打胜仗’那个事情,其实抓他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法律,就是寻衅滋事,口袋罪。寻衅滋事这个罪臭名昭著,天天被人骂。所以共产党想搞一套法律,以后你再说什么“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就可以用爱国主义法来抓你。”
“习近平上台以来,爱不爱国已经不是一个选项了,”陶哥评价说。“这确实是一个里程碑,也是必然的状态。就是说习近平开倒车,走朝鲜化,这算是必然的一步吧。”
“八九天安门事件以后,中共统治的合法性基本上没有了。连邓小平也告诉他的官员们,共产党掌权不掌权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没什么关系,”杨建利如此回顾历史:“十年的经济改革被六四的一声枪响全都打没了。再往后怎么办呢?他必须找出新的执政合法性的来源。第一个合法性来源,也是邓小平找出来的,必须是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才有了过去三十几年的高速经济发展,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这是他最主要的合法性来源。”
“另外一个合法性来源,在六四以后每一届共产党领导人都坚持的,而且逐步去理出来的一个头绪,就是爱国主义,或者民族主义。就是说,我共产党代表中国的利益,我是中国传统的继承人。把中国历史,和只要能加持的中国符号全部加在自己身上,然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杨建利认为,近期的经济下行使得共产党的合法性来源再次面临危机,所以此时推出法律。“当经济发展继续下行,这种不满和对共产党的不屑会慢慢的更加突显出来。合法性受到挑战以后,必须推出来一个系统性的稳固自己合法性的一种说法,就是爱国主义。就是我代表中国,我代表中国利益,我代表中国历史,我代表中国的一切。你反我,就是反中国,就是反中国历史。”
身为九零后的陶哥,觉得处在无所不在的爱国主义教育下,未来中国可能清醒的老年人反而多于年轻人。“世界上一些好的国家,一般都是年轻人比较进步。年轻人的思想更加开放,年轻人更加有活力,年轻人更加有未来。但是中国的未来可能会变成老人更清醒。他们见过世面,见过改革开放,见过外面的世界什么样子。他们相对清醒。而年轻人反而会越来越小粉红,越来越战狼,完全是废掉的一代,这是有可能的。年轻人的未来,不让他们学英语,他们几乎没有出国的机会,没有跟世界交流的机会。上网都是局域网,封杀一切不和谐的声音。”
宗教、海外,一个都不放过
草案第二章第22条这样写道:“国家加强与海外侨胞的交流,做好权益保障和服务工作,增进海外侨胞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传统。”
杨建利博士笑称这是一条“比较好玩”的条款。“对海外侨胞提到了一条,除了进行教育,弘扬爱国传统教育以外,还要做好权益保障和服务工作。就是说他还要巴结我们这些海外华侨。这些侨办啊什么的,都会去申报项目。我们要做好权益保障和服务工作,要钱。怎么爱国呢?批项目呗。其他的港澳啊,要进行历史教育,文化认同教育,就是你别认为你不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了。”
“我比较关注的是他说了一个宗教,”杨建利说:“我们一直在谈宗教的中国化。”
第二章21条规定:“国家引导和支持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杨建利分析说:“这等于说,所有的宗教,只要到了中国去,一定要服从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服从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以及所谓的宗教中国化的这么一个共产党的战略。所以这个蛮重要的。有些其他的都是废话,这个不是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