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长在白宫转述了普京的态度:支持中国的决定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11日 23点41分 PT
  返回列表
69367 阅读
13 评论
长安街知事

果然,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与到访的俄外长拉夫罗夫会晤时,提出让中国加入军控谈判。

据俄媒报道,拉夫罗夫在回应蓬佩奥的提议时,转述了普京的态度。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国务卿蓬佩奥在内,美方高层已多次试图将中国拉入美俄军控谈判中。对于这种“甩锅”中国的行为,俄方每一次的回应都是一致的。

拉夫罗夫

“中国明确表示不会参加”

拉夫罗夫12月10日抵达华盛顿。俄媒早就预报,蓬佩奥称希望与拉夫罗夫在会谈中讨论使中国加入军控讨论的问题。

蓬佩奥一直都有这个图谋。针对蓬佩奥的言论,7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甩锅”。

当着拉夫罗夫的面,蓬佩奥再提这个话题,他会如何回应呢?

普京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11日的消息,拉夫罗夫在与蓬佩奥会谈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转述了普京的话。

拉夫罗夫表示:“在中国议题上,总统曾多次表示,如果中国愿意加入,我们将支持这一做法。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也考虑其他正式和非正式核大国。但中国明确表示,他们不会参加任何谈判,因为在核武器数量和核武库结构方面,他们差距很大,而且大大逊于俄罗斯和美国。”

一百来字的回应,信息量很大,因为这代表的是普京的态度。

如同蓬佩奥一遍遍重复美方的企图一样,拉夫罗夫这一次也只是重复了普京的表态。

普京在今年9月初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已经对此回应,他认同中国有关俄美就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进行谈判必要性的想法。

普京称,中国的核潜力远低于俄罗斯和美国,他们不清楚如果他们已经拥有很少的载体和很少的弹头,他们该如何削减。

华春莹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2月11日再次回应称,中方已多次重申,我们无意参加所谓的“中美俄三边军控谈判”,这一立场十分明确,也得到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广泛理解,美方在核裁军问题上不断拿中国说事,借此逃避和转嫁核裁军责任,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还普京一个人情

拉夫罗夫此次美国之行还见了特朗普。

特朗普看似对此次会见很满意,他在推特上写道,与拉夫罗夫和俄罗斯代表进行了非常好的会面。

特朗普透露,双方讨论了许多议题,包括贸易、伊朗、朝鲜、中导条约、核武器控制和干涉选举。“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继续我们的对话!”

但事实上,气氛远不像特朗普描述的那样。

早在双方会晤之前,美方就毫不掩饰地说此次会晤是“还人情”。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12月8日说,美国政府安排特朗普与拉夫罗夫举行会晤,只是想就普京今年早些时候会见蓬佩奥一事还个人情。

彭博社评价称,今年5月,蓬佩奥和拉夫罗夫在俄罗斯黑海度假胜地索契举行会晤,美国最高外交官还在那里与普京举行了会谈。虽然蓬佩奥称这些会谈“非常有成效”,但两国关系仍处于冷战以来的最低点。

特朗普推特截图

外交乃国之大事,美国却视为“人情”,拉夫罗夫带着重大的国际问题而来,关乎世界和平稳定,但从奥布莱恩的话中不难得知,美国对这次会谈缺乏诚意。

美媒随后的报道称,蓬佩奥也陪同特朗普参与和拉夫罗夫的会面。

不过美俄两方对会面的部分说法似乎有些出入。美国彭博社说,白宫在会后的声明中称,特朗普警告拉夫罗夫不要干涉美国大选,但后者在俄罗斯驻华盛顿使馆表示,特朗普没有发出这样的警告。

拉夫罗夫强调,自己在会谈中提到了选举问题,但只是为了抗议蓬佩奥当天早些时候的警告。

不得不说,这依然是特朗普的作风。他很喜欢表扬自己,白宫本想用“警告”彰显总统的威严,不料很快被“打脸”。同时,也让世界知道,是强硬的拉夫罗夫警告了蓬佩奥。

峰会的赢家

与拉夫罗夫访美几乎同时进行的另一场俄罗斯外交活动更值得关注。

“诺曼底模式”四方峰会12月9日在巴黎举行。此次峰会期间,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首次会晤,重启了乌东部冲突地区和平进程。

普京在会后告诉媒体记者,与泽连斯基的会晤“不错”,他挺“高兴”。

德国总理默克尔评价称,普京是此次峰会的赢家。

据俄媒报道,当法国、乌克兰、俄罗斯和德国四国领导人结束晚餐并准备前往会后新闻发布会时,默克尔对普京说了上述这句话。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截图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2月9日的报道则称,法国总统马克龙与特朗普关系日益僵硬后,他已经开始“重启与俄罗斯的关系”,包括今年8月在七国集团(G7)峰会前邀请普京到法国共度周末,甚至同意特朗普明年开G7峰会时邀请俄总统参加。

对比此前北约70周年峰会上德法因军费分摊问题跟特朗普针锋相对,德法与俄罗斯在一起聊得太和谐了。

这是美国最担心的,也佐证了普京在外交博弈上又赢了一局。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拉夫罗夫访美期间,美国宣布了明年将调动2万名美国军人到欧洲参加演习,这是美军25年来在欧洲的最大规模部署行动,目的是“展示美军迅速部署大规模部队去支援北约,应对任何危机的能力”。

剑拔弩张的博弈又要开始了。

铁箭
1 楼
可以加入谈判,前提是美俄把核弹头削减到和中国一样的数量,这叫公平
吉星高照
2 楼
你们至少三千个,我们三百个.然后各减两千 ? 什么东西
z
zxc55
3 楼
俄罗斯的表态很中性,这就叫支持中国的决定,这个支持又坑了傻包子几个亿
没有错
4 楼
sb泽连斯基就是民主选举最大的笑话和闹剧,乌克兰选出这么个毫无政治经验的演员做领导,和普京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差距,怎么斗?
f
freedomyin
5 楼
如果乌克兰明智的话就应该和毛子搞好关系。抱北约大腿是没希望的,人家只把你当凯子玩儿。
魏习加
6 楼
全球经济的重心和热点在漂移,在重构;全球政治也在重构,“王者之气”在一些地方减薄,消散,在另一些地方聚集,升腾;但普罗大众的民心民意民情还在“民主”话语体系的巨大惯性下挪移,难以转圜。全球军事力量的重心调整也相对滞后一些。 很多人把一人一票视为民主,把民主视为解决社会矛盾和良方,把反对一人一票的政权直接视为“独裁专制反文明反人类”,把使用任何手段推翻这样的政权视为“天命所归”。西方话语体系培养出的这种人群,还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他们大概都是政治学堂里的幼童,有些还是学到老活到老的终生幼童,有些脾气还挺大,有些觉得自己很委屈投胎投错了地方。教培中心可以转变一些宗教极端分子的同情者,但对于这些“民主”的信徒,还真是难搞呀。
t
targer
7 楼
包子又得到俄爹的支持。
匹夫
8 楼
叫客人站着...川普心理自卑成什么样了……
x
xzhulhy
9 楼
乌克兰确实佐证了一人一票选总统的最大弊端,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做,一个国家不可能大部分都是政治高手,素人和被统治者居多是永远不会变的,他们选出来的是个什么货色,比掷骰子还不靠谱
喜怒哀乐之喜
10 楼
:或是中国将数量提升到相当数量后,再谈也可以。
遗精的美好
11 楼
真应了一句话,最难改的错误就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错误。一种本末倒置的制度,靠着对殖民地的剥削,靠着成为工业革命的第一批受益者发展起来,现在还想来洗脑中国,门都没有。 民主虽好,但是西方这种明显的具有缺陷的民主还是留着给西方的百姓慢慢享受吧。中国人只要自己的民主,哪怕再等个二十年。
G
Gerrard1982
12 楼
核弹按照 国土面积 或者人均算,中国就可以谈。 中国没那么蠢。没有核武器,美军早就来了。 美国人一直没动手就是因为它承受不起中国的核打击。100颗核弹,每颗核弹相当于广岛原子弹20倍的当量,美国还有个屁?
魏习加
13 楼
: 民主本来只是社会治理的方式之一,西方代议士民主也不过是“先民主后集中”,或者说“一年(选战)民主三年(任期)集中”,立法/决策/执行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度”依次降低,“集中/命令/服从”的成分依次提高。那些人只看到“民主”人前热闹,看不到“集中”在人后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他们更看不到社会传统,宗教传统在“大民主”/“小民主”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一心只想着打破现行制度,轰下现任,“换个我喜欢的人做做看”。 民情民意,在国家民族面临外侮存亡之际,在国家初建经济起步“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时期,在社会整体成熟理性之时,通常有较好的共识,民主/集中的天平就可偏向前者;但在社会分化/失衡/瓦解时,在社会阶层固化,阶层利益冲突,发展又相对停滞之时,民众就很难有共识,民主/集中的天平就需偏向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