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车上本该有的东西,现在都要加钱?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8月20日 9点39分 PT
  返回列表
68982 阅读
12 评论
爱范儿

近年来,「万物皆可订阅升级」的风潮,不仅吹到了汽车上,甚至越吹越大。

最近,特斯拉在其中国官网上线了专为焕新 Model 3 设计的「转向信号拨杆改装」服务,售价 2499 元。

这根几乎是所有汽车标配的拨杆,在特斯拉的「创新」之下,先被无情移除,再以选装件的形式高价回归。

与其说是「创新升级」,更像是把本来就该存在的基础人车交互界面先拿走,再卖给你一次。

苦了那些已经提车新版 Model 3 无转向拨杆版本的车主了,要么继续用按钮,要么单花 2499 元改装——爱范儿从多方渠道了解到,特斯拉将在未来交付的 Model 3 上重新加上标配转向拨杆。

老车主,又被做局了。

转向拨杆之所以「本就该有」,不仅因为它符合驾驶者长期形成的操作习惯,也因为各国家地区的法规、标准一贯强调,车内控制件要「可识别、易触达」的常识要求。

而去掉转向拨杆之后,在处理环岛、连续变道等复杂路况时,方向盘在转动中,驾驶员很难凭直觉准确、迅速地找到那个按钮。想象一下,当你方向盘打满半圈,能否快速、精准确认,到底哪个是左,哪个是右?

这种为了极简、创新,而让渡了安全和便利性的设计,本身就值得商榷。而如今,特斯拉官方「贴心」地推出了拨杆改装服务,这无异于承认了此前设计欠缺全局思考。

但修正这个「错误」的代价,却要由已经为整车买单的消费者来承担。

一个本应作为车辆基础安全部件出厂的零件,摇身一变成了价值 2499 元的「增值服务」。这究竟是技术的迭代,还是精明的「算计」?

特斯拉的这一做法,不禁令人联想起另外两则异曲同工的「骚操作」:宝马的「座椅加热订阅服务」,以及大众、梅赛德斯等品牌,提供付费解锁额外马力。

宝马的「座椅加热订阅服务」,在原车就附带了硬件功能的前提下,要求车主购车之后额外付费,才能点亮这一功能——舆论反弹后不得不宣布取消。

可算是把「先装硬件、后卖解锁」的增收思路,暴露得一清二楚。

宝马刚被骂得狗血淋头,搞不清楚情况的大众也来模仿:英国的 ID.3 车主想要「满血」动力,竟然需要每月额外支付 16.5 英镑,或一次性支付 649 英镑买断,才能把这辆车的 228 马力完全解锁。

更尴尬的还在后面:新款 ID.3 出厂注册的参数就是完整的 228 马力,而保险公司在进行保费评估的时候,会按照原厂注册马力来核算……

也就是说,甭管车主是否额外付钱解锁性能,都已经成了大冤种:

不付钱,性能少,保费还高;

付了钱,就被大众割了韭菜……

给人一种,整个车圈都是草台班子的感觉。

买个车本来不应该是件很复杂的事,但现在总感觉,车企在想方设法给车主做局。

如果说特斯拉是先减配再加价,那么宝马和大众则将「软件定义汽车」玩出了新的花样。

当然,我们应该承认和接受,软件定义汽车是不可逆转的行业趋势。通过 OTA 升级,车辆可以像手机一样常用常新,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

车企希望通过软件服务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这在商业逻辑上也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技术创新的初衷应当是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高的价值,而不是将本属于消费者的权益,进行拆分和二次售卖。

这些操作,「做局」的意味已经远远大于创新的成分。

它们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对新商业模式的探索,试图在消费者身上「薅」到最后一根羊毛。

这种行为不仅会透支品牌在用户心中的信誉,更可能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真正的创新,应该是在现有功能之外,提供全新的、有价值的增值服务,例如更智能的辅助驾驶功能、更丰富的车载娱乐生态等等。

而不是将那些早已成为行业惯例、用户习以为常的基础功能,从「所有权」变为「订阅权」。

灯塔路
1 楼
因为 众生皆耗材韭菜
g
googlebot
2 楼
你可以不买
s
ssbbss
3 楼
没有车企跟,品牌就死定了。除非无可替换,比如adobe
t
tinyL
4 楼
立法的干什么吃的?
d
dingding6
5 楼
外国车老板发穷恶,面子也不要了,眼睛里只有钱,恨不得连四个轮胎都要另外加钱。
巫师
6 楼
并没有什么精心布置的阴谋布局。别想多了。 就是草台班子,设计水平太烂。
专看评论
7 楼
开特斯拉的都是典型小资韭菜
h
hho0we9m
8 楼
因为是美爹的特斯拉啊 LMAO
一分为二好
9 楼
如此一来,一些电动力车,也可以把许多大家不喜欢的,触摸屏幕功能开启,加价改回功能键,把隐形门把手改回传统。
沙发
10 楼
这就是资本运作在市场饱和后的骚操作,家家如此。比如航空公司把行李和座位从票价分离单独收费,乘客要在离谱的票价上另外付费来购买本应覆盖的服务。我毫不奇怪以后会把机型的新旧,空姐的服务态度,飞行人员的资历,厕所的使用次数,以及是否提供手纸和洗手水都拿来划价收费。所以你说,如果资本家不被时常揪出来敲打,普通人能活得下去?
日他妈的本
11 楼
在中国还买特斯拉的,只能是SB咯,尼玛那么多选择,你就选这?
o
octane
12 楼
以前发觉网络游戏通过各种玩家客户测试进行客户晒选,根据客户智商进行不同方式的收割 这一次也是同样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