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戴口罩遇害老人:爱“管闲事”的“义务修理员”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4月5日 14点59分 PT
  返回列表
69464 阅读
17 评论
新京报

(原标题:逝者|劝戴口罩遇害老人:爱“管闲事”的“义务修理员”)

72岁的段杰在北京东二环内的超市排队时,因提醒38岁的郭某思戴上口罩,被郭某思殴打致死。

“看到有人遛狗随地拉屎,他会叫住,‘您应该拿纸给擦了’;看到有人乱扔烟头,他会让人掐灭了,别引起火灾。”段杰的顾姓老同事回忆,他看到不合理的事儿会劝。

平日里,段杰承担着大部分家务活。晚饭后,他会陪着患有糖尿病的老伴一起去龙潭湖遛弯。他曾向老伴许诺:“只要我在,就不会让你晚上独自一个人散步。”

段杰与老伴合影。 受访者供图

操持家务精打细算

从超市走回段杰的家只有700米,不需要过马路。春天里,老城区沿途的街景很美,抽芽的树铺了一路。

但按照段杰的性格,他可能注意不到这些,他走路的速度很快,说话也快,重要的是,他得赶紧回家给老伴和孙女做饭。

十年前,老伴得了糖尿病,后来身体一直不好,那之后,段杰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活,家里的一日三餐都是他做。

五年前,小孙女出生,因为亲家老两口的身体都不好,身为爷爷奶奶,段杰跟儿子说:“你们年轻人工作要紧,孩子我和你妈帮着带。”

平日里,段杰早晨6点就起床做饭。饭后他出去买菜,老伴带着孙女在楼下晒太阳。

退休钳工段杰精打细算,买东西时会在周边各个市场、超市比价,便宜就多囤点儿。一箱牛奶,西边超市卖24块,东边一两公里外的市场卖22块,段杰会蹬上自行车,穿过二环去东边买。

4月4日,事发超市。 新京报记者 刘洋 摄

“按我们北京老话,我妈老说他’不惜力’,就是不怕多费点儿力。”段杰的儿子说,父亲这不是抠门,是会过日子,他们一家从来没有大富大贵,但没苦过。十几年前他考上大学,他的母亲因未来昂贵的学费发愁,跟父亲商量需不需要跟亲戚先借些钱。父亲告诉她:“有我呢,这钱我能供上。”

常帮同事邻居修东西

段杰是钳工,凭手艺吃饭,退休前,做到了设备科的负责人。55岁从工厂退休后,他通过朋友介绍被技术公司聘任,一直靠手艺挣钱贴补家用,老伴身体不好后,才彻底退下来。

68岁的顾先生一直叫段杰“师傅”,1971年他进厂的时候,段杰的技术技能在单位就已经相当出色了。工厂里的通用设备,段杰都会修:“磨钻头当时是最难的工种,这技术师傅都是一流”。

“我就问他说您技术怎么那么好啊?您是不是就是心灵手巧啊?他说,你在企业里做这个活儿,你首先就得把专业做好啊。”段杰的话,顾先生至今都记得。

因为技术好,上世纪90年代,老同事家里装空调、洗衣机打孔、做铝合金小架子、灶台推拉门……有事儿都找段杰帮忙,他有求必应。顾先生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不像现在,那时候拿到指标才能买空调,厂家不负责安装。

顾先生家的空调是段杰帮着安的。安空调那天,段杰站在三层楼的窗外,顾先生说:“您不怕危险啊?”他说,“嗨,我这个人不恐高,恐高的人站高了腿都打软。”直到都70多岁了,到老同事家串门,他还帮着修过灯。

段杰也常帮邻居修理东西。邻居们称他为“老段”,评价他“热心肠”。

“老段啊,热心肠,有个什么事儿的,他都帮。”4月4日下午,一位老街坊在楼下擦电瓶车,他告诉新京报记者,总是一个楼道进出,这老爷子给他的印象就是热情,好多事儿都会搭把手。他觉得,要是这会儿老人还在,见他擦车,总能停下来聊会儿。

段家住的这栋老居民楼在二环内,已有40来年,墙体如今已有些斑驳。这栋楼是上世纪90年代初几家单位合资盖的福利分房。街坊介绍,当年的老居民大概还有二十多户居住于此。段杰一家从1992年搬入至今。

对段杰去世的消息,家住四层的严姓邻居现在脑子“嗡嗡的”。2019年夏天,他刚找段杰给修了风扇。“都知道他是搞技术的,这谁家有水龙头坏了、电线短路了,都找他帮着修,那天我说我这电扇不摆头了,他就来了,还帮我做了个架子。”他说,因为是老居民楼,物业服务一般,所以有要修的直接找老段,“就他会,别人还不会”。

这一年,和段杰住同一层的安姓邻居还找他修了电蚊拍:“不在家时,你就跟他说一声,快递都帮着取。”

看到不合理的事就会管

段杰的工具整整齐齐码放在阳台一角。十几把扳手会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码放,剩下的巧克力盒子、洗发水罐子都被他用来装工具,不同型号的螺母会放在不同的盒子里,贴上标签标注。

段杰在阳台一角的工具,整齐码放着。 新京报记者 刘洋 摄

儿子说,内外衣、厨房用品,每一样东西,段杰都整理有序:“我和我妈找不着的,一问他,准知道在哪,不打磕巴儿。”段杰总教导儿子,所有东西在不用的时候,一定要从哪儿拿的搁在哪儿:“因为所有东西要用的时候准是着急的。”

和老同事出去郊游的安排也是段杰做,他会提前从网上搜索哪里好吃,哪里可以住宿,去哪个景区。他甚至提前把路线都背好了,出去玩从不需要导航,让大家的车都跟着他走。

平时,段杰看到需要帮的,他去帮,看到不合理的事儿,他会劝。安姓邻居觉得,他和段杰老哥俩特别投脾气,因为两人都属于看到不合理的事就要管的人。

“看到有人遛狗随地拉屎,人家完事儿要走了,他会叫住,您应该拿纸给擦了;看到有人乱扔烟头,他会让人掐灭了,别引起火灾了。”顾姓老同事说。

对此,段杰的儿子有些不同意见:

“爸,您毕竟岁数大了,闲事儿你管了,万一人说你两句难听的,你不得听着吗?”

“那谁都不管,这社会不就乱了吗?”

s
sksbghj
1 楼
这个郭逼必须死刑
j
junedud
2 楼
劝戴口罩遇害老人: 爱“管闲事”---這是一個牲口說的話! 社區就是【人人的家】,需要大家關心愛護, 不是「管闲事」是正經事! 。
j
jiaming
3 楼
善良的老人没善终,悲哀。杀人者太可恶,必须地方公审判处死刑。
华伦久费
4 楼
这老头,真是不知道好歹,在天朝这种正不压邪的社会,爱管闲事早晚要倒霉的。在天朝,公共场合公然破坏社会秩序是一种时尚,表示自己高人一等。凡是在天朝试图阻止过别人插队过的人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华伦久费
5 楼
你个煞笔,在天朝生活过吗?天朝满大街都是“闲事”,你去给我管管试试看?你要是管两天不是满头是血我算你牛逼。天朝到处都是你这种怂货,鼓励别人去出头。 这老头,就是不识时务。早晚会倒霉。
s
summerheater
6 楼
现在人戾气太重 也是提个醒 可以管“闲事” 但不要执着 像这个老人遇上的事情这样 犯不上
无畏
7 楼
死刑
l
laolilili
8 楼
墙国无数这种屁民
苏小洋
9 楼
老人千古流芳 罪犯就地正法用机关枪
b
bluej
10 楼
这位郭人渣家里背景很硬的。当年他自己不学无术,但就是硬能搞到一个报送委培名额上了一本的北京工业大学。在校期间,追求一个女孩不成,就先奸后杀。被抓之后,因为“自首情节和赔偿”,只判了无期。然后狱中各种减刑,减成只有10年。这刚出来就又杀一个。不过看被害人家里没什么势力,估计又是要不了了之。
C
Cup3
11 楼
打人不犯法导致中国人以强欺弱的很多,无论谁有理,先动手打人者先拘留一周再进行调查,现在摄像头遍地,谁动手打人证据确凿,根本不用证人。
p
popouuii
12 楼
世道太差,这样早晚被打,中国现在就是这样的 在现在的中国当好人难有好下场 只能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I
IAMPI
13 楼
这次基本上就是孙小果的结局 保不住了
谁赞成谁反对
14 楼
可笑的提钱释放
3
3d14
15 楼
那些曾经帮助这个傻逼减刑的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毕竟中国还有舆论这个最高法典
自由77
16 楼
时下做中国好人实在太难了,这老大爷太执着
美籍評論員
17 楼
‘愛管閒事’ 確實隨時會引來殺身之禍,尤其是本身沒什麼本事的人。( 有本事的人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