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慧、张菁娟 编辑/冯雪】近日,东北迎来一大利好消息,喜提新“出海口”。
海关总署联合三部委批复同意吉林省进一步扩大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港)作为内贸货物中转口岸,浙江省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和嘉兴乍浦港作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入境口岸。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一大港,上述消息一出引起广泛热议。
“多年来,吉林省一直在推动此事。”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衣保中教授告诉观察者网,吉林省没有出海口,还肩负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任务,因此希望寻求一个面向日本海的向东的出海口,这是吉林省长期追求的目标。
衣保中说:“以前,吉林的出海口主要局限在俄罗斯纳霍德卡港。这个港比较小,且目前港口条件不是特别好。而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比较成熟,运输条件非常好,一旦开放可以降低很多成本。”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在清朝末年开放时就是远东的大港,国际贸易非常发达。二战后,这个港口主要以军港为主,贸易功能丧失,因此长期不开放。这次如果开放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的贸易功能,对吉林、黑龙江来说确实是一个利好。”
来源:标准地图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
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是指货物由关境内口岸启运,通过境外运至关境内另一口岸的业务。这类货物起点非常单一,即黑龙江省、吉林省的内贸货物,经由绥芬河、珲春等口岸出境,运至俄罗斯等国境外海港装船,再转运到我国东南沿海港口。
由于没有出海口,吉林和黑龙江长期从辽宁的港口中转海运货物。吉黑两省到辽宁港口陆运普遍超过1000公里,而绥芬河、珲春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仅约200公里。
实际上,从2007年开始,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就和东方港、纳霍德卡港一起参与了中国“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的试点运作。
试点阶段限制了口岸和运输路线。按照规定,试点阶段仅适用于黑龙江省内贸货物经俄罗斯口岸过境运至我国东南沿海港口的管理。试点阶段允许开展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的经营企业仅限于黑龙江省资信好、规模大、已在海关注册登记的企业。
5月15日,海关总署网站发布消息对此回应,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相关业务运行良好,而此次的新增是相关国家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海关总署将在跟踪评估的基础上,积极支持该项业务发展。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图自俄媒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这一政策至少在三个层面上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这意味着东北亚甚至整个西太平洋的经济一体化又往前走了实质性的一步;第二,中俄之间从战略和政治层面的互信正转化为经济一体化层面的互信;第三,为东北振兴注入新动力。
观察者网梳理一季度各省份经济数据发现,东三省的表现非常亮眼:辽宁GDP增长4.7%、黑龙江5.1%、吉林8.2%。其中吉林8.2%的GDP增速位列全国第一。
图源:标准地图服务
“东北第一季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基数比较低。”衣保中分析说,去年一季度,吉林省爆发疫情,随后东三省都出现疫情。今年疫情结束后,先前停工的项目陆续恢复上马,经济增速和去年比起来就特别快。
他认为,在国家“双循环”战略的背景下,东北原有的基础工业部门: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机械工业等一些主导产业都有了新的发展机会。“另外,对俄贸易和中俄合作也给东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由于和俄罗斯直接接壤,东北在对俄贸易上一直有‘地利’条件。”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俄贸易增长29.3%,达到创纪录的1902.71亿美元。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的中俄贸易额为538.46亿美元,同比增长38.7%。其中,中国对俄出口240.74亿美元,同比增长47.1%;进口增幅为32.6%,达到297.72亿美元。
来源:央广网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俄发起全面制裁。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开始积极“向东看”。
“俄罗斯的‘向东看’战略自提出至今,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坚定和加速。”王文说,中国要抓住这样的机遇,不要过多争论“谁求谁”或者“谁需要谁更多”。俄罗斯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俄罗斯。
这次,俄罗斯对中国重新开放海参崴港,自然地勾起了不少中国网民的历史记忆和情绪,一些西方媒体近日也在炒作所谓“俄罗斯或正成为中国附庸”的论调。
王文认为,当下中国公民要防止两类论调的影响,第一类论调就是欧美舆论对中俄两国的挑拨。
“他们害怕中俄走近,因为两国经济的互补性非常强。”王文说:“实际上,过去这种论调对俄罗斯人的影响很大,每次中俄的走近,俄罗斯内部有些人就会拿这种论调说事,导致过去中俄两国走近相对缓慢。”
“第二类论调是所谓的历史耻辱主义,认为那块土地曾属于中国,只有拿回来才算一洗耻辱。”王文认为,这种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历史有历史的一面,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务实地看待中俄之间的合作,两国均能获益的事,何乐而不为?
对于中俄之间的合作,他认为要秉持审慎乐观的态度。“一定是不容易的,甚至存在一些风险。但我们一定要学会和后俄乌冲突时代的俄罗斯打交道。更好地深化中俄合作,不代表毁掉跟西方的关系。恰恰相反,有助于搞好中国跟西方国家的关系。”
吉林省长春市一汽物流有限公司的集装箱 图源:视觉中国
中俄合作持续发展,自然会给东北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这次,增设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为内贸中转港口一事,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个话题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东北一直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说老工业基地的生命周期问题,产业结构相对老旧且技术进步跟不上,造成东北老工业基地停滞。”衣保中说。
但他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东北地区所处的区位不好,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地理环境: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比较落后,朝鲜一直处于一种没开放的状态。这样一来,东北在对外开放方面明显不足,也走在全国后面。
“在俄乌冲突长期化的背景下,中俄合作持续发展,东北的对外开放条件将得到改善,经济发展将面临诸多新机遇。比如说,中俄贸易的迅速增长,而东北处于对俄贸易的前沿地带,这会吸引大量东南沿海的民营资本来东北投资,可以通过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准入行业和领域的方式,助力东北更好地吸引民间投资。”衣保中表示。
【文/观察者网 王慧、张菁娟 编辑/冯雪】近日,东北迎来一大利好消息,喜提新“出海口”。
海关总署联合三部委批复同意吉林省进一步扩大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港)作为内贸货物中转口岸,浙江省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和嘉兴乍浦港作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入境口岸。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一大港,上述消息一出引起广泛热议。
“多年来,吉林省一直在推动此事。”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衣保中教授告诉观察者网,吉林省没有出海口,还肩负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任务,因此希望寻求一个面向日本海的向东的出海口,这是吉林省长期追求的目标。
衣保中说:“以前,吉林的出海口主要局限在俄罗斯纳霍德卡港。这个港比较小,且目前港口条件不是特别好。而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比较成熟,运输条件非常好,一旦开放可以降低很多成本。”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在清朝末年开放时就是远东的大港,国际贸易非常发达。二战后,这个港口主要以军港为主,贸易功能丧失,因此长期不开放。这次如果开放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的贸易功能,对吉林、黑龙江来说确实是一个利好。”
来源:标准地图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
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是指货物由关境内口岸启运,通过境外运至关境内另一口岸的业务。这类货物起点非常单一,即黑龙江省、吉林省的内贸货物,经由绥芬河、珲春等口岸出境,运至俄罗斯等国境外海港装船,再转运到我国东南沿海港口。
由于没有出海口,吉林和黑龙江长期从辽宁的港口中转海运货物。吉黑两省到辽宁港口陆运普遍超过1000公里,而绥芬河、珲春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仅约200公里。
实际上,从2007年开始,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就和东方港、纳霍德卡港一起参与了中国“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的试点运作。
试点阶段限制了口岸和运输路线。按照规定,试点阶段仅适用于黑龙江省内贸货物经俄罗斯口岸过境运至我国东南沿海港口的管理。试点阶段允许开展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的经营企业仅限于黑龙江省资信好、规模大、已在海关注册登记的企业。
5月15日,海关总署网站发布消息对此回应,内贸货物跨境运输相关业务运行良好,而此次的新增是相关国家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海关总署将在跟踪评估的基础上,积极支持该项业务发展。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图自俄媒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这一政策至少在三个层面上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这意味着东北亚甚至整个西太平洋的经济一体化又往前走了实质性的一步;第二,中俄之间从战略和政治层面的互信正转化为经济一体化层面的互信;第三,为东北振兴注入新动力。
观察者网梳理一季度各省份经济数据发现,东三省的表现非常亮眼:辽宁GDP增长4.7%、黑龙江5.1%、吉林8.2%。其中吉林8.2%的GDP增速位列全国第一。
图源:标准地图服务
“东北第一季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基数比较低。”衣保中分析说,去年一季度,吉林省爆发疫情,随后东三省都出现疫情。今年疫情结束后,先前停工的项目陆续恢复上马,经济增速和去年比起来就特别快。
他认为,在国家“双循环”战略的背景下,东北原有的基础工业部门: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机械工业等一些主导产业都有了新的发展机会。“另外,对俄贸易和中俄合作也给东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由于和俄罗斯直接接壤,东北在对俄贸易上一直有‘地利’条件。”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俄贸易增长29.3%,达到创纪录的1902.71亿美元。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的中俄贸易额为538.46亿美元,同比增长38.7%。其中,中国对俄出口240.74亿美元,同比增长47.1%;进口增幅为32.6%,达到297.72亿美元。
来源:央广网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俄发起全面制裁。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开始积极“向东看”。
“俄罗斯的‘向东看’战略自提出至今,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坚定和加速。”王文说,中国要抓住这样的机遇,不要过多争论“谁求谁”或者“谁需要谁更多”。俄罗斯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俄罗斯。
这次,俄罗斯对中国重新开放海参崴港,自然地勾起了不少中国网民的历史记忆和情绪,一些西方媒体近日也在炒作所谓“俄罗斯或正成为中国附庸”的论调。
王文认为,当下中国公民要防止两类论调的影响,第一类论调就是欧美舆论对中俄两国的挑拨。
“他们害怕中俄走近,因为两国经济的互补性非常强。”王文说:“实际上,过去这种论调对俄罗斯人的影响很大,每次中俄的走近,俄罗斯内部有些人就会拿这种论调说事,导致过去中俄两国走近相对缓慢。”
“第二类论调是所谓的历史耻辱主义,认为那块土地曾属于中国,只有拿回来才算一洗耻辱。”王文认为,这种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历史有历史的一面,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务实地看待中俄之间的合作,两国均能获益的事,何乐而不为?
对于中俄之间的合作,他认为要秉持审慎乐观的态度。“一定是不容易的,甚至存在一些风险。但我们一定要学会和后俄乌冲突时代的俄罗斯打交道。更好地深化中俄合作,不代表毁掉跟西方的关系。恰恰相反,有助于搞好中国跟西方国家的关系。”
吉林省长春市一汽物流有限公司的集装箱 图源:视觉中国
中俄合作持续发展,自然会给东北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这次,增设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为内贸中转港口一事,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个话题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东北一直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说老工业基地的生命周期问题,产业结构相对老旧且技术进步跟不上,造成东北老工业基地停滞。”衣保中说。
但他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东北地区所处的区位不好,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地理环境: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比较落后,朝鲜一直处于一种没开放的状态。这样一来,东北在对外开放方面明显不足,也走在全国后面。
“在俄乌冲突长期化的背景下,中俄合作持续发展,东北的对外开放条件将得到改善,经济发展将面临诸多新机遇。比如说,中俄贸易的迅速增长,而东北处于对俄贸易的前沿地带,这会吸引大量东南沿海的民营资本来东北投资,可以通过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准入行业和领域的方式,助力东北更好地吸引民间投资。”衣保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