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撤销哈佛留学生掀起学术自由宪政之战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5月23日 23点20分 PT
  返回列表
69309 阅读
15 评论
RFI 华语

五月底,毕业季陆续展开,许多国际学生也已收到美国高校录取信函,不过,美国政府对哈佛大学的打压也在此时达到新高峰。

哈佛大学 © Charles Krupa / AP

美国国土安全部(DHS)于5月22日正式宣布,撤销哈佛大学参与“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计画”(SEVP)的资格,禁止该校自2025-2026学年起招收国际学生。此举迫使近6,800名来自全球140多国的在校外籍生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居留身分。

国土安全部长诺姆(Kristi Noem)在致函哈佛国际事务主管的信中表示,该校“失去招收外籍学生的特权”,理由是哈佛“未提供涉及国际学生的抗议纪录”、“持续容忍校园暴力”,以及“推行带有种族歧视的多元平权政策”。信中列出恢复招收外籍生的先决条件,包括提供抗议活动影音资料、纪律处分记录与学生背景资讯,限期72小时内完成。

美联社报道,美国政府有权决定谁可以入境,其中国土安全部负责监督哪些大学参与学生交流和访问计画。根据国土安全部说法,预计在本学期完成学业的哈佛学生将获准毕业,尚未完成学业的学生需要转学到另一所大学,否则他们将失去留在美国的合法许可。

哈佛随即发表声明,谴责此为“非法且报复性”的行政行动,并强调将“不遗余力保护国际学生及学术自由”,并说不接受“政治施压”,正在协助受影响学生寻求法律协助与学术转移方案。

声明还表示,哈佛大学“致力于保持接待国际学生和学者的能力,这些学生和学者来自 140 多个国家,为哈佛大学乃至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路透社引述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的数据报导称,2023-2024学年,哈佛大学的国际学生总支出估计为3.84亿美元,透过支付住房、餐饮、零售和其他服务和商品来支持约 3,900 个工作机会。

根据大学统计,哈佛大学在2024-2025学年招收了近6,800名国际学生,占其总招生人数的27%。大学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留学生人数达 1,016 人,成为最大的留学生群体。随后是来自加拿大、印度、韩国、英国、德国、澳洲、新加坡和日本的学生。

哈佛每年自联邦政府获得逾7亿美元研究资金。自4月起,特朗普政府已先后冻结26亿美元长期研究补助,并切断包括国防部、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等8个机构所支援的4.5亿美元新资金,对医学、公卫、科技等多项研究造成严重冲击。

哈佛校长贾伯(Alan Garber)表示:“这不仅是对学术自由的侵犯,更威胁到我们在对抗癌症、阿兹海默症等领域的重要研究。”

这起特朗普政府对上常春藤高校的战争,外界已十分熟悉。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自2024年大选期间即承诺整顿高等教育,他指控包括哈佛在内的常春藤名校,“成为激进左派与马克思主义的温床”,扬言要“夺回我们曾经伟大的教育机构”。

2025年1月就任后,特朗普签署一系列行政命令,授权各部会针对推行“多元、平等与包容政策”(DEI)的私立机构发起行动。他并设立“联邦反犹主义工作小组”,针对哈佛、哥伦比亚、纽约大学等十所名校展开审查。

哈佛之所以被视为核心目标,与其在2023年10月加沙战争后校园内爆发亲巴抗议,并引发部分犹太学生声称遭遇歧视与骚扰有关。特朗普痛批哈佛“是美国的耻辱,反犹又亲恐怖份子”,要求学校进行全面治理改革。

白宫于4月11日向哈佛递交8项“改革要求”,其中包括:取消所有多元、平权与包容政策(DEI);实施“纯粹依才能”的招生与聘任制度;禁止任何被判定为“对美国价值观敌对”的外籍学生就读;减少具“激进意识形态”学者在校内的影响力;对中东研究中心、神学院等“意识形态导向”单位进行审计。

哈佛拒绝配合,并于4月21日正式提告,指控政府违宪,并企图以资金勒索控制学术机构决策。

哈佛的坚持虽招致政治报复,却也赢得学界与公民社会广泛支持。 “言论自由与学术权利基金会”(FIRE)发表声明指:“政府要求哈佛交出抗议录音与学生背景资料,是赤裸裸的思想审查与违宪打压。”

民主党籍众议员贾雅帕尔(Pramila Jayapal)直言:“这是专制政权才会采用的手段。”

也有共和党人对此感到不安。美国《国会山报》(The Hill)报道,保守派评论员克里斯托(Bill Kristol)指出:“哈佛的外籍学生对美国原则的理解,恐怕比目前在白宫里的官员还要清楚。”

目前,哈佛已扩大诉讼范围,要求法院中止资金冻结与签证撤销。预计未来几周内波士顿联邦法院将开始初步听证程序。

根据2024年国际教育交流门户开放报告,2023-2024学年,共有近28万名中国学生来到美国,仅次于印度。在2022-2023学年有近29万人,是最大的留学群体。

无论最终判决如何,这场对峙已不再只是哈佛一校之事,是否正如哈佛校长所说,大学的使命不该屈从于任何一个政府,而应肩负起培养独立思考与道德勇气的责任,a这场关乎美国宪法所保障的学术自由、言论权利与政府干预界限的全国性辩论,正要展开。

杜汉
1 楼
歪嘴川又赢麻了 [1评]
j
jeffinvade
2 楼
"Judge temporarily blocks Trump plan to stop Harvard enrolling foreign students" 特朗普政府的行为已经被联邦法官阻止了
j
jeffinvade
3 楼
A judge has issued a 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 blocking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s plan to strip Harvard University of its ability to enrol foreign students. 特朗普政府的禁止哈弗接受留学生的禁令不到两天就已经被联邦法官阻止了 这就是美国三权分立的好处 之前被doge开除环保部的员工们,就被联邦法院责令复职了 昨天有个联邦法官还阻止了特朗普政府解散教育部 美国联邦法官还以违宪为由叫停特朗普废除“出生公民权”的行政令 等等等等 事实上美国的联邦法官已经阻止了很多特朗普的总统令,有些政策,明显违宪,比如终止birthright citizenship.就算不是那么明显违宪的政令,等待终审结果过程中政策也会被叫停
a
abc94536
4 楼
哈佛大学的现状与偏移 原初教育宗旨:哈佛传统上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精英(高MDM、高CRI)为目标,强调学术卓越、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符合A区(高责任–高心智密度文明)的特征。当前问题:哈佛近年通过全球“狩猎”政治资源,招收资质不符但具政治潜力的学生,意在打造“政治家摇篮”。这导致:MDM下降:招生标准若向政治投机倾斜,降低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与心性修养,偏离教育提升心智的宗旨。 CRI下降:以培养“投机型政治家”为目标,可能导致责任感弱化,学校更像B区或C区(低责任文明),追求短期政治影响力而非长期文明贡献。 类比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以军事战略为导向,哈佛若转为“政治家工厂”,则偏向功利性目标,与其学术传统不符。 与MDM-CRI框架的关联:历史哈佛:早期哈佛接近A区,培养了具备高心智密度与责任感的领袖(如早期美国精英)。 当前趋势:若哈佛优先考虑政治资源与投机型人才培养,可能滑向C区(低MDM–低CRI),类似的“DEI激进平权区”,因情绪化或短期利益驱动而偏离责任与理性。风险:这种方向可能削弱哈佛的文化积累与全球学术声誉,类似B区(制度腐败/激励错位)或D区(强制秩序但文化薄弱)的特征。 教育价值偏离的后果。道德与心智培养缺失:教育若以政治权力为导向,忽视道德修养,可能培养出缺乏责任感的机会主义者。 全球影响:哈佛作为顶尖学府,其方向影响全球教育风向。若其成为“政治投机中心”,可能削弱文明的长期稳定性。 与初衷背离:哈佛建校初衷(1636年)是为培养有学识、有德行的领袖,而非服务于全球政治博弈。
文学少年
5 楼
这是政府昨天才宣布的,哈佛大学危矣。 [1评]
金拱门汉堡包
6 楼
自由宪政✖️包庇哈马斯暴徒✔️
j
jeffinvade
7 楼
"Judge temporarily blocks Trump plan to stop Harvard enrolling foreign students" 特朗普政府阻止哈佛接受国际学生的禁令已经被联邦法官暂停了 [1评]
s
shankecn
8 楼
这是别人美国的内政,与中国无关,当然与留园狗更无关了,我们只是来看热闹的。
无篮球不兄弟
9 楼
问题是 放签证的是老美政府 [1评]
j
jeffinvade
10 楼
特朗普政府还没有公开不遵守法院命令过 除了遣返那个萨尔瓦多人去他们的监狱
b
ben63
11 楼
学术自由,缺一不可
p
pilla
12 楼
之前是不认出身公民身份,现在又来个取消哈佛招国际生资格,被提告后,都在几天内被法院否决。这些明显违宪的行政令,发的没啥意义,只能自毁信誉。
a
add321
13 楼
美国大学对外国都关门算了,一了百了。
抬头看天
14 楼
世外桃源的学术世界只是读书人的想象世界,知识分子的脊梁终究没有 Mega 的硬。
那就好好生活
15 楼
有个屁的宪政。自从制裁中兴华为,就看明白了,没有宪,只有政。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