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生超过3/4进入体制 这样真的好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9月26日 20点39分 PT
  返回列表
80460 阅读
38 评论
凤凰网

作者|刘远举

知名财经专栏作家,多家智库研究员

9月6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年来,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最初的17.2万人次、跃升至了2021年的1144.2万人次。

我们来看一下这条数据曲线:2016年,全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共有260万人,2017年达到410万人,2019年攀升至900万人,到了2021年则达到1144.2万人,其中800万报名者是非师范生。

1

从大班制到小班制:需要更多老师

怎么看待这个增长?一方面,中国的确还需要更多的老师。

2009年,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将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即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2.5、初中为1:13.5、小学为1:19。同时,要求严格区分教师、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保障教师比例。根据教育部数据,至2021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72万所,在校生1.58亿人,专任教师1057.19万人,整体师生比为1:14.9。

看起来基本是达标的,但,实际未必跟得上社会的需求。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人口出生的顶峰发生在1987年,约2000年后进入了低谷,但学校并没有因此进入小班化,而是经历了撤校、并校,学校数量锐减。当学龄儿童开始有所回升后,学校数量并没有增长,因此“大班化现象”就固化下来。特别是人口迁入城市,更是如此。

目前的中小学标准班额为小学45人、初中50人。这个班额,比起其他国家,是非常高的。

| 重庆市永川区凤凰湖中学班主任进行集中培训

一般认为,美国的基础教育不好,但即便是美国的公立教育,师生比都高得多。美国全国教育统计数据中心,对2017-2018学年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代表性抽样调查。美国在以班级为单位教学的公立中小学,小学平均班级规模为21人,初中为17人,高中为16人,一贯制学校的平均班级规模为16人。

大班化,可以减少老师数量,可以减轻教育系统的公共开支,但实际上,却会在整个社会层面,导致较大的损失。

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太多,教师授课压力大,教学质量差,学生上课效率低。一部分教学任务会转移给家长,这也是家长辅导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而家长被迫辅导自己的孩子,是让不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影响家长的工作,损害社会效率,进一步增加了家长抚育负担,也会降低其生育愿望。

小班教育比大班好,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学生日常行为,教师都有更多的精力兼顾到每一位同学,不必让家长参与教学,减轻社会抚养负担。那么,提升师生比,就应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目标,而这就需要更多的教师。

与此同时,中国的教师素质也需要不断提升。

美国的公立中小学教师在教授任何一门新课之前,需要研修过这门课程研究生阶段或者本科阶段教学内容。学习更高阶段的课程,在方法论、思维上都会有较大提升。近十年来,中国的教师队伍也实现了量质齐升。

各级各类教师素质明显提高,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从32.6%增长到70.3%,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超过50%,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从22.9万人增长到42.4万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6.9万人增长到13.2万人。近两年招录的教师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这显然也有利于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

所以,现在很多学校招收更多高素质的年轻人,这是好事。

2

但过于热衷“稳定”会远离创新

不过,事情还有另外一面。

个体目标与国家目标是时有差异的,毕业生选择考教师资格,往往不会有宏大的目标。毋庸讳言,他们的现实目标是在就业压力之下追求教师作为事业单位编制的稳定性。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与此同时,在就业结构性矛盾和短期需求冲击叠加的双重压力下,当前的青年就业形式较为严峻。7月份,16-24岁城镇青年人失业率为19.9%,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受毕业季的影响,青年失业率的季节性特征明显,一般在每年七八月份达到高峰,其他季节下降较快,19.9%的失业率是一个季节性高峰。

但是,就大环境来说,经济发展压力增大,疫情持续,企业特别是有较高就业吸纳能力、青年人就业占比高的第三产业受冲击,吸纳就业能力尤其下降,而同时毕业生规模增加,这些因素都是客观存在。

当赚钱机会多、发展机会多的时候,大家就愿意谋发展、多赚钱;反之,稳定性就成为年轻人的主流追求,从而刮起了考公、考事业编的热潮。考教师资格,是追求编制的一部分。

根据2022年《百度热搜高考大数据》统计情况,2021-2022年临床医学重新回归高考热门专业Top5。这已经是“临床医学”第二年排在第五了,趋势已经形成。医院大多是公立医院,考医热,一定程度上也是冲着编制去的。

至于公务员,就更热了。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只招3.12万人,通过资格审查的共有212.3万人,远超去年同期。招录比为68∶1,创了历史新高。最热门的岗位报考录取比例达到了2.08万:1,可见竞争有多激烈。

除了国考,现在很多省考的招录比更高,比如河南的招录比为75∶1,云南高达83.7∶1。

此外,根据北京大学官方发布的《2019年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北大校本部共有2822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其中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49.79%,去国有企业的占27.14%。签订了第三方协议的北大毕业生有超过3/4进入了体制内。这里面包括公务员、教师、医生等。

公务员、教师的薪资待遇不算很高,但稳定性是毋庸置疑的,相较而言,不用太担心失业还不上房贷,也不用担心40岁以后的“中年危机”。此外,公务员、教师的福利较多,教师还有寒暑假,而且,这些职业的社交圈子扩展出去,能接触到一个城市的各种部门和单位,孩子读书、老人看病都比较方便。

不管是临床医学热、教师热、公务员热,就个人的选择来说,并不是坏事。不过,如果年轻人都选择稳定,那么,自然会远离创新,不能充分发挥技能、知识、对国家而言,也不是好事。

毕竟,教育的目标是塑造人,是创新。缺乏创新,是难以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的。

首都城管
1 楼
誰不想收割韭菜,卻不曾想自己也成了韭菜。
N
NBC111
2 楼
北大毕业生超过3/4进入体制 这样真的好吗? =================== 这就是内卷 证明中国的未来是没有前途
P
Phillip
3 楼
封建时期读书是为做官,今天依旧。
走马读人
4 楼
傾向 vs.適切 唯我知 無人識 何為此 乃愚世
j
jeffinvade
5 楼
中国老百姓生活变好,经济腾飞,是因为过去40年中国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鼓励私有经济私营企业,吸引外资,党内民主 如今犬儒们削尖脑袋进体制是因为经济上国进民退,坐视国企垄断,然后举着反垄断的大旗打压私有企业,还大搞内循环闭关锁国,个人崇拜,中国老百姓又要过苦日子了
l
lyy
6 楼
人才优先入党,人才优先为社会服务,而不是去追逐资本私利。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行为的优势。
p
pipitoo
7 楼
当然好,经济不好的时候,体制内最稳定。而且,中产家的孩子,房子一般父母都给备好了,经济压力小,体制内开始工资少一点也没关系。
E
EdwardsWilson
8 楼
中国现在真的太强大了!客观的评价,目前中国以一国之力打全世界,都是分分钟秒杀的节奏。虽然中国总是抱着善意、怜悯对待全世界,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怒了,打掉全世界的军队,我估计半个小时就够了! - -- - 习总书记,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千秋万载,一捅江湖!
老人家
9 楼
体制内的在隔离静默时才能保证有饭吃
寡人很黄
10 楼
不出国了?剩下进不了的,只能出国了
g
g2sank
11 楼
傻逼标题,北大作为中国最好的文科院校,里面超过80%的专业毕业后可选的最佳工作单位都是体制内的,有什么问题么?你要是北大历史系,毕业后不进国家博物馆、国家或省级历史研究院,难道要呆在家里些网文么?考古专业不进体制内,难道去当摸金校尉?一群脑子里都是屎的狗粮党
s
scottfox2008
12 楼
体制关键是干什么,如果是研究所,很正常,只要不是100%都当公务员就行。
沙漠之狐
13 楼
教不好并不全是班级人多。 相当部分精力用于四处收钱,应酬了。 社会大环境让灵魂铸造师傅腐败了
沙漠之狐
14 楼
教不好并不全是班级人多。 相当部分精力用于四处收钱,应酬了。 社会大环境让灵魂铸造师傅腐败了
一分为二好
15 楼
体制里的人社会地位高,工作环境优越,收入高,医保退休待遇极好,...,北大的毕业生有什么理由不抢?更何况还有大把的机会腐败!
a
abc868
16 楼
能教育好下一代如何做只缩头乌龟就是好教师!
r
rainlion
17 楼
如果年轻人都选择稳定,那么,自然会远离创新,不能充分发挥技能、知识、对国家而言,也不是好事。 没事。。那么多网红呢。。。可不都是年轻人。。问他们生产了什么。。人家生产了快乐。。
搞啥都好
18 楼
狗粮不光没体制,连身份都没有,只能羡慕嫉妒恨别人,天谴狗粮!
m
miaoshou123
19 楼
这篇文章影射了体制内公民和社会公民的待遇上的不公平性。估计得严查作者了。
媚眼瞟瞟
20 楼
这就是美国不制裁北大的原因: 出外国间谍最丰盛的大学!
金蛋
21 楼
北大是中國頂級DNA
l
liebsh
22 楼
事业单位,体制内,这些地方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混! 没有任何科研,也不生产一个螺丝钉!每天干的最多的就是喝茶,看手机,赞扬共产党! 一个国家的主流思想就是混日子!
r
rally
23 楼
我最佩服的是1993年的澳大利亚总理Paul Keating,读到十年级(相当于初中毕业)就去工作,高中毕业文凭是夜校读出来的,没上过大学,但才华横溢,在国会辩论上把经济学教授出身的自由党领袖john Hewson辩得哑口无言。
d
dingding6
24 楼
吸收大量的优秀人才进入政府部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有效的促进了经济发展,才有了今天中国的强大富裕。
l
leejackson
25 楼
很好!巩固与继续强化专制体系,强化官本位制度,加速大秦帝国的现代化版本,以共产主义的名义施行专制文化的统治。中国没有二次文革,这个民族是不会苏醒的。
y
yuba
26 楼
开历史倒车全面后退不愧总加速师中共走大清北洋水师后尘被蹂躏摩擦
R
Robin_Snow
27 楼
清朝末期和民国学习好的孩子都想做官,如果那时候谁说想做生意或者做实业,大家都觉得是疯了。改革开放后则是最聪明能干的做生意做技术或者出国搞科研,第二等第三等才做官。什么是好时代,什么是国家兴盛,不说自明
R
Robin_Snow
28 楼
奶头理论。。。最后就是集体傻逼,共产党治理成本低到零 [1评]
c
cwings
29 楼
要是清华3/4进体制,那才是完蛋了。
r
rainlion
30 楼
: 唉。。新时代 与时俱进的愚民洗脑方式。。说起来80后好歹有那么几年的自由空窗期。。。算是没白活了。 [1评]
R
Robin_Snow
31 楼
: 兄台也是那几年的?握爪~觉得我们80-90后的孩子真幸福,文科教材起码有真东西,老师也敢讲,袁sir那种人我就遇到过(如果现在,下岗是轻的,进监狱是正常)。学校外面也是,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也能听到不同的声音 [1评]
r
rainlion
32 楼
: 是的 当年总说我们是一代小皇帝 垮掉的一代。。不知道那些人还在不在刷抖音
z
zhulitmac
33 楼
信仰
乘风远行
34 楼
北大其实是一个垃圾学校,国家不宜继续投大钱,应该让它自己想法谋生,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和对社会有用的毕业生。
扫地拖地
35 楼
以后高考改叫科举吧
老虎爱小米
36 楼
五百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科技与文明的发展有什么贡献吗?没有,这是制度使然,可惜了这个聪明勤劳的民族,创造力总是得到最大的压制。
元非
37 楼
北大毕业生、其它高等院校毕业生热衷进入政府体制内谋求稳定的工作正是“共同富裕”思想在中国民间社会的贯彻落实。   “共同富裕”之下,整个社会从资本家到市井小民都趋向于“躺平”。中国的这个社会政治文化走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会成为人们的行为指导规则。
元非
38 楼
北大毕业生、其它高等院校毕业生热衷进入政府体制内谋求稳定的工作正是“共同富裕”思想在中国民间社会的贯彻落实。   “共同富裕”之下,整个社会从资本家到市井小民都趋向于“稳定──躺平”。中国的这个社会政治文化走势在相当长时期内会成为人们的行为选择主要指导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