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最熟悉的外国城市名单里,巴黎一定榜上有名。这当然是一座风情万种的城市,数不清的胜迹、名人、妙语,折射着它万花筒般的镜面。巴黎是浪漫的,革命的,陈腐的,反叛的,时尚的,文学的,电影的,女性主义的,艺术的,工业的,哲学的……没有一种描写,能够穷尽巴黎的一切。
它的价值,正在于“在普遍追求焕然一新的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中岿然不动”——它对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对自己的“旧”,都是自信的。
时隔百年,在这个夏天,这座伟大的城市第三次进入奥运时刻,它依然带来许多“第一次”:第一次不设奥运主场馆;第一次把开幕式放到室外举行;第一次设立了“碳预算”;第一次使用紫色跑道;第一次实现了男女运动员比例1∶1;第一次允许男性参加花样游泳比赛;第一次将霹雳舞纳入奥运比赛项目……
巴黎是一股气质,一个符号,一种象征。即便是没有踏足过巴黎的人,也有充分想象这座城市的权利。就像电影《立春》里的县城文艺女青年王彩玲,不合时宜地热爱歌剧,把“我一定能唱到巴黎歌剧院去”挂在嘴边。那是搪塞别人的豪言,也是安慰自己的低语。
哪怕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真正抵达,巴黎依旧是绝佳的梦想寄托之地,这就是属于一座城市的引力。
今夏,巴黎见。
作者 | 桃子酱
封面|pexels
时隔百年,在这个夏天,巴黎再次进入奥运时刻。
这已经是这座伟大的城市第三次举办夏季奥运会。你也一定听说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有很多个“奥运史上第一次”:第一次不设奥运主场馆;第一次把开幕式放到室外举行;第一次设立了“碳预算”;第一次使用紫色跑道;第一次实现了男女运动员比例1∶1;第一次允许男性参加花样游泳比赛;第一次将霹雳舞纳入奥运比赛项目……
这很“巴黎”——“巴黎”,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它早已延展为一种意象、一种氛围、一种象征,代表的是梦想、浪漫、自由,等等。
巴黎路上骑摩托车的人。(图/pexels)
在很多人的“一生必去的城市”心愿清单中,巴黎名列前茅。如今,去巴黎的理由又多了一个,那就是奥运会——谁不想在埃菲尔铁塔、凡尔赛宫这样的地方看比赛呢?
1
巴黎与奥运会,
跨越3个世纪的故事
根据2024年巴黎奥运会官方网站的介绍,在现代奥运会历史上,法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巴黎是奥林匹克精神复兴的发源地。1892年,被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皮埃尔·德·顾拜旦在巴黎索邦大学大礼堂发表演讲,首次公开提出恢复奥运会;1894年6月23日,同样在这座礼堂,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正式成立。
为致敬古代奥运会,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举行。1900年举办的第二届奥运会,则来到了巴黎——经过多方努力,顾拜旦争取到了在巴黎世博会期间同时举办奥运会。
建筑物中耸立的埃菲尔铁塔。(图/pexels)
1900年4月开幕的巴黎世博会,参观总人次达到了创纪录的5100万人,比当时的法国人口数量(4000万)还多。顾拜旦本意是借世博会来扩大奥运会的影响,但最终奥运会成了人气更旺的世博会的“附庸”:比赛项目在不同展区进行,目的是招揽观众;甚至名字也不叫奥运会,而是“锻炼身体和体育运动的国际比赛”,以至于许多参赛者和观众都不知道自己参加过奥运会。
顾拜旦失望地在日记里写道:“如果世界上有哪个地方对奥林匹克运动会不感兴趣,这个地方就是巴黎。”
到了1924年,巴黎再次成为奥运会主办城市时,情况已完全不同。20世纪20年代,在法国被称为“疯狂年代”。再没有一个城市像当年的巴黎那样,充满了精力和想象力。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艺术家纷纷涌向这里:1921年,海明威和新婚妻子抵达巴黎;1922年2月2日,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由莎士比亚书店出版;1922年5月,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乔伊斯与普鲁斯特同时出现在一场现代主义晚餐派对上……
作家阿娜伊斯·尼恩如此评价当时的巴黎生活:“我感觉好像尝到了乌托邦的果实,既柔软又光亮,既内容丰富又鲜艳夺目。”
巴黎道路上的车流。(图/pexels)
1924年巴黎奥运会恢复了奥运会的古老传统,于3月15日到4月15日举办了艺术比赛,包括建筑、文学、绘画、雕塑和音乐等类别;接着才是体育比赛。这届奥运会的亮点之一,是首次引入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
2024年,巴黎第三次成为奥运会主办城市,巴黎奥组委希望再次引领潮流—— “这将是历史上第一届碳中和奥运会、第一届性别平等的奥运会以及全民参与的奥运会。”
2
为什么人人都爱巴黎?
就像法国作家朱尔·勒纳尔所说,在“巴黎”(Paris)中加入两个字母,即成为“天堂”(Paradis)。
美国作家亚当·戈普尼克在《巴黎到月亮》一书中引述前辈作家亨利·詹姆斯的观点,认为美国人“非常容易认为巴黎是一座天堂城市”。
埃菲尔铁塔和旋转木马。(图/pexels)
戈普尼克8岁就爱上了巴黎——那一年,他妈妈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幅法国航空公司的广告,用来装饰他的房间。“我的脑海里全是巴黎的照片,并且,我想融入其中。”他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晚期,戈普尼克和家人在巴黎住了5年之后,对巴黎已经祛魅,但别人可不那么想:“但有的人真的认为在那里可以买到去往天堂城市的火车票……如果说这种设想显然不是真实的,甚至是幼稚得吓人,但至少不止一个人这么想。王尔德说,所有的好美国人死后都会去巴黎。我们中有些人则设法尽量早点到,以免拥挤。”
美国记者玛拉·戈尔曼则是通过学法语爱上了巴黎。她记得,五年级时,法语老师在一张海报上以精致的印刷字体写出这些词语:fille(女孩),papillon(蝴蝶),lundi(星期一)。每个星期,她都有30分钟的时间陶醉于此。从那时起,巴黎变成了她的一个梦。
巴黎圣母院的低角度照片。(图/pexels)
20岁时,戈尔曼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巴黎,待了一年。她爱这个城市的日常生活,在《为什么我会永远爱着巴黎》一文中,她写道:“即使是现在,我仍会看到年轻的自己,那时的我即将成人,在买用大量黑胡椒调味、包着蜡纸的火腿奶酪可丽饼。我会从自己上课的法语联合学院附近的店面窗口买这个。拿着热热的可丽饼,我会在花园街右转,走过格特鲁德·斯坦的石房子——那房子有着黑色铁艺窗饰。街道弯曲且狭窄,看不到尽头是什么,但我的步伐很自信。化掉的格鲁耶尔干奶酪粘在我的手套上,我来到有金色尖头的篱笆旁,溜进卢森堡公园。马不停蹄地经过旋转木马和木偶剧院,脚下的碎石路吱吱作响,我走向花园中心的喷泉,在小折叠椅子上消磨时间,这个地方就好像我的私人领地。”
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坦于1903年移居巴黎。在那所位于花园街27号的房子里,她经常举办文艺沙龙,尚未成名的毕加索、马蒂斯等人是她家的常客。正是在那里,她给海明威贴上“垮掉的一代”标签。海明威为此愤愤不平:“让她那‘垮掉的一代’的想法和所有贸然给人扣上的标记都见鬼去吧!”
建筑物背后的埃菲尔铁塔。(图/pexels)
从19世纪末开始,法国逐步奠定了在世界文化输出中的主导地位,在文学、艺术、美食、电影、时装、歌剧等领域表现突出。巴黎作为这一切的中心,也因此被塑造成“文化圣地”。对巴黎的向往,甚至引发了日本人的“巴黎综合征”。
“巴黎综合征”由在法国从医的日本精神病学家太田宏明在1991年提出,用来描述前来巴黎的日本游客因文化冲击而出现的焦虑和紧张。患者会出现自律性失调、抑郁、幻觉妄想和其他精神症状。
早在19世纪末,日本人就开始对法国着迷。1888年6月22日《朝日新闻》(大阪)刊发的一篇报道指出:“几年前,日本的女性开始在包括服装在内的所有方面都效仿巴黎的潮流,并很快感到不落后于当前时尚的压力。她们变得疯狂,想把自己变成更像巴黎风格的人。”
晚霞下的船与水体。(图/pexels)
还有法国电影,在日本也影响深远。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一个又一个法国电影浪潮,持续引领世界电影的审美方向。
巴黎是用来想象和眺望的,但如果期待过高,真正抵达这里后可能会失落——这正是“巴黎综合征”的其中一面。
3
“巴黎是个活着的故乡标本”
1994年秋天,时年40岁的诗人于坚第一次出国,第一个落脚点,就是巴黎。
此前,于坚对巴黎的认知,来自“文革”时期读过的法国作家的“禁书”:罗曼·罗兰、大仲马、小仲马、巴尔扎克、雨果、左拉、莫泊桑、司汤达、波德莱尔……他一直以为巴黎只是一堆发黄的旧书,或者一个空了的香水瓶——1966年,他曾目睹许多巴黎香水瓶子从昆明金碧路的窗子里被扔到大街上。
狭窄的鹅卵石街道。(图/pexels)
进城时天已经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于坚躺在旅馆的浴缸里想象着巴黎:“那一定是个闪闪发光的地方,矗立着我在电视里见过的那种雄伟高楼、玻璃幕墙,充满着各种尖端设备、电影明星……”天亮了,打开窗子,窗外那个没有什么高大建筑物、有点灰溜溜的巴黎,让他大吃一惊:难道巴黎人没有把巴黎拆掉?
“我一直被蒙在鼓里,以为求新是一个世界趋势,全世界都在忙着推倒重来。我茫然,发现巴黎岿然不动,沧桑大道,到处是历史、时间、细节、包浆、旧世界。一头顽固守旧的大象,趴在世界之夜中。我没有抵达未来,倒仿佛回到了过去。”于坚在《巴黎记》一书中写道。
凯旋门沿线的拥挤的街道。(图/pexels)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于坚提及,“巴黎是个活着的故乡标本”。他曾获得奇妙的“普鲁斯特式经验”:一种他童年时吃过的小蛋糕,有一天在巴黎忽然遇到了,熟悉的味道袭来,记忆瞬间复苏。
他说自己对巴黎一见如故,“它不是我的故乡,却时时刻刻唤起我对故乡的记忆”。在他看来,巴黎的价值,正在于“在普遍追求焕然一新的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中岿然不动”——它对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对自己的“旧”,都是自信的。“一切都是为着生活,如果那是生活,守旧就是好的。如果那是生活,进步何尝不可。生活,而不只是活着。”
后来,于坚多次前往法国。在《巴黎记》里,他记录了这样一个生活场景:一个夏天,他和朋友在森林的湖上划船,岸上坐着一堆堆的人,他们在享用马奈画过的那种“草地上的午餐”。“马奈早已死了,这场午餐还没有结束。”
法国巴黎罗浮宫博物馆。(图/pexels)
巴黎,在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里,在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里,在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里,也在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于坚的《巴黎记》等相关图书里。人们对它的想象,一点一滴地构建着巴黎之为巴黎。
《高老头》中,外省青年拉斯蒂涅说出了这句宣言:“巴黎,现在让我们来拼一下吧!”北上广深,或者你现在所在的城市,只要能承载你的梦想,都是你的“巴黎”。
在中国人最熟悉的外国城市名单里,巴黎一定榜上有名。这当然是一座风情万种的城市,数不清的胜迹、名人、妙语,折射着它万花筒般的镜面。巴黎是浪漫的,革命的,陈腐的,反叛的,时尚的,文学的,电影的,女性主义的,艺术的,工业的,哲学的……没有一种描写,能够穷尽巴黎的一切。
它的价值,正在于“在普遍追求焕然一新的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中岿然不动”——它对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对自己的“旧”,都是自信的。
时隔百年,在这个夏天,这座伟大的城市第三次进入奥运时刻,它依然带来许多“第一次”:第一次不设奥运主场馆;第一次把开幕式放到室外举行;第一次设立了“碳预算”;第一次使用紫色跑道;第一次实现了男女运动员比例1∶1;第一次允许男性参加花样游泳比赛;第一次将霹雳舞纳入奥运比赛项目……
巴黎是一股气质,一个符号,一种象征。即便是没有踏足过巴黎的人,也有充分想象这座城市的权利。就像电影《立春》里的县城文艺女青年王彩玲,不合时宜地热爱歌剧,把“我一定能唱到巴黎歌剧院去”挂在嘴边。那是搪塞别人的豪言,也是安慰自己的低语。
哪怕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真正抵达,巴黎依旧是绝佳的梦想寄托之地,这就是属于一座城市的引力。
今夏,巴黎见。
作者 | 桃子酱
封面|pexels
时隔百年,在这个夏天,巴黎再次进入奥运时刻。
这已经是这座伟大的城市第三次举办夏季奥运会。你也一定听说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有很多个“奥运史上第一次”:第一次不设奥运主场馆;第一次把开幕式放到室外举行;第一次设立了“碳预算”;第一次使用紫色跑道;第一次实现了男女运动员比例1∶1;第一次允许男性参加花样游泳比赛;第一次将霹雳舞纳入奥运比赛项目……
这很“巴黎”——“巴黎”,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它早已延展为一种意象、一种氛围、一种象征,代表的是梦想、浪漫、自由,等等。
巴黎路上骑摩托车的人。(图/pexels)
在很多人的“一生必去的城市”心愿清单中,巴黎名列前茅。如今,去巴黎的理由又多了一个,那就是奥运会——谁不想在埃菲尔铁塔、凡尔赛宫这样的地方看比赛呢?
1
巴黎与奥运会,
跨越3个世纪的故事
根据2024年巴黎奥运会官方网站的介绍,在现代奥运会历史上,法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巴黎是奥林匹克精神复兴的发源地。1892年,被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皮埃尔·德·顾拜旦在巴黎索邦大学大礼堂发表演讲,首次公开提出恢复奥运会;1894年6月23日,同样在这座礼堂,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正式成立。
为致敬古代奥运会,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举行。1900年举办的第二届奥运会,则来到了巴黎——经过多方努力,顾拜旦争取到了在巴黎世博会期间同时举办奥运会。
建筑物中耸立的埃菲尔铁塔。(图/pexels)
1900年4月开幕的巴黎世博会,参观总人次达到了创纪录的5100万人,比当时的法国人口数量(4000万)还多。顾拜旦本意是借世博会来扩大奥运会的影响,但最终奥运会成了人气更旺的世博会的“附庸”:比赛项目在不同展区进行,目的是招揽观众;甚至名字也不叫奥运会,而是“锻炼身体和体育运动的国际比赛”,以至于许多参赛者和观众都不知道自己参加过奥运会。
顾拜旦失望地在日记里写道:“如果世界上有哪个地方对奥林匹克运动会不感兴趣,这个地方就是巴黎。”
到了1924年,巴黎再次成为奥运会主办城市时,情况已完全不同。20世纪20年代,在法国被称为“疯狂年代”。再没有一个城市像当年的巴黎那样,充满了精力和想象力。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艺术家纷纷涌向这里:1921年,海明威和新婚妻子抵达巴黎;1922年2月2日,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由莎士比亚书店出版;1922年5月,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乔伊斯与普鲁斯特同时出现在一场现代主义晚餐派对上……
作家阿娜伊斯·尼恩如此评价当时的巴黎生活:“我感觉好像尝到了乌托邦的果实,既柔软又光亮,既内容丰富又鲜艳夺目。”
巴黎道路上的车流。(图/pexels)
1924年巴黎奥运会恢复了奥运会的古老传统,于3月15日到4月15日举办了艺术比赛,包括建筑、文学、绘画、雕塑和音乐等类别;接着才是体育比赛。这届奥运会的亮点之一,是首次引入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
2024年,巴黎第三次成为奥运会主办城市,巴黎奥组委希望再次引领潮流—— “这将是历史上第一届碳中和奥运会、第一届性别平等的奥运会以及全民参与的奥运会。”
2
为什么人人都爱巴黎?
就像法国作家朱尔·勒纳尔所说,在“巴黎”(Paris)中加入两个字母,即成为“天堂”(Paradis)。
美国作家亚当·戈普尼克在《巴黎到月亮》一书中引述前辈作家亨利·詹姆斯的观点,认为美国人“非常容易认为巴黎是一座天堂城市”。
埃菲尔铁塔和旋转木马。(图/pexels)
戈普尼克8岁就爱上了巴黎——那一年,他妈妈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幅法国航空公司的广告,用来装饰他的房间。“我的脑海里全是巴黎的照片,并且,我想融入其中。”他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晚期,戈普尼克和家人在巴黎住了5年之后,对巴黎已经祛魅,但别人可不那么想:“但有的人真的认为在那里可以买到去往天堂城市的火车票……如果说这种设想显然不是真实的,甚至是幼稚得吓人,但至少不止一个人这么想。王尔德说,所有的好美国人死后都会去巴黎。我们中有些人则设法尽量早点到,以免拥挤。”
美国记者玛拉·戈尔曼则是通过学法语爱上了巴黎。她记得,五年级时,法语老师在一张海报上以精致的印刷字体写出这些词语:fille(女孩),papillon(蝴蝶),lundi(星期一)。每个星期,她都有30分钟的时间陶醉于此。从那时起,巴黎变成了她的一个梦。
巴黎圣母院的低角度照片。(图/pexels)
20岁时,戈尔曼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巴黎,待了一年。她爱这个城市的日常生活,在《为什么我会永远爱着巴黎》一文中,她写道:“即使是现在,我仍会看到年轻的自己,那时的我即将成人,在买用大量黑胡椒调味、包着蜡纸的火腿奶酪可丽饼。我会从自己上课的法语联合学院附近的店面窗口买这个。拿着热热的可丽饼,我会在花园街右转,走过格特鲁德·斯坦的石房子——那房子有着黑色铁艺窗饰。街道弯曲且狭窄,看不到尽头是什么,但我的步伐很自信。化掉的格鲁耶尔干奶酪粘在我的手套上,我来到有金色尖头的篱笆旁,溜进卢森堡公园。马不停蹄地经过旋转木马和木偶剧院,脚下的碎石路吱吱作响,我走向花园中心的喷泉,在小折叠椅子上消磨时间,这个地方就好像我的私人领地。”
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坦于1903年移居巴黎。在那所位于花园街27号的房子里,她经常举办文艺沙龙,尚未成名的毕加索、马蒂斯等人是她家的常客。正是在那里,她给海明威贴上“垮掉的一代”标签。海明威为此愤愤不平:“让她那‘垮掉的一代’的想法和所有贸然给人扣上的标记都见鬼去吧!”
建筑物背后的埃菲尔铁塔。(图/pexels)
从19世纪末开始,法国逐步奠定了在世界文化输出中的主导地位,在文学、艺术、美食、电影、时装、歌剧等领域表现突出。巴黎作为这一切的中心,也因此被塑造成“文化圣地”。对巴黎的向往,甚至引发了日本人的“巴黎综合征”。
“巴黎综合征”由在法国从医的日本精神病学家太田宏明在1991年提出,用来描述前来巴黎的日本游客因文化冲击而出现的焦虑和紧张。患者会出现自律性失调、抑郁、幻觉妄想和其他精神症状。
早在19世纪末,日本人就开始对法国着迷。1888年6月22日《朝日新闻》(大阪)刊发的一篇报道指出:“几年前,日本的女性开始在包括服装在内的所有方面都效仿巴黎的潮流,并很快感到不落后于当前时尚的压力。她们变得疯狂,想把自己变成更像巴黎风格的人。”
晚霞下的船与水体。(图/pexels)
还有法国电影,在日本也影响深远。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一个又一个法国电影浪潮,持续引领世界电影的审美方向。
巴黎是用来想象和眺望的,但如果期待过高,真正抵达这里后可能会失落——这正是“巴黎综合征”的其中一面。
3
“巴黎是个活着的故乡标本”
1994年秋天,时年40岁的诗人于坚第一次出国,第一个落脚点,就是巴黎。
此前,于坚对巴黎的认知,来自“文革”时期读过的法国作家的“禁书”:罗曼·罗兰、大仲马、小仲马、巴尔扎克、雨果、左拉、莫泊桑、司汤达、波德莱尔……他一直以为巴黎只是一堆发黄的旧书,或者一个空了的香水瓶——1966年,他曾目睹许多巴黎香水瓶子从昆明金碧路的窗子里被扔到大街上。
狭窄的鹅卵石街道。(图/pexels)
进城时天已经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于坚躺在旅馆的浴缸里想象着巴黎:“那一定是个闪闪发光的地方,矗立着我在电视里见过的那种雄伟高楼、玻璃幕墙,充满着各种尖端设备、电影明星……”天亮了,打开窗子,窗外那个没有什么高大建筑物、有点灰溜溜的巴黎,让他大吃一惊:难道巴黎人没有把巴黎拆掉?
“我一直被蒙在鼓里,以为求新是一个世界趋势,全世界都在忙着推倒重来。我茫然,发现巴黎岿然不动,沧桑大道,到处是历史、时间、细节、包浆、旧世界。一头顽固守旧的大象,趴在世界之夜中。我没有抵达未来,倒仿佛回到了过去。”于坚在《巴黎记》一书中写道。
凯旋门沿线的拥挤的街道。(图/pexels)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于坚提及,“巴黎是个活着的故乡标本”。他曾获得奇妙的“普鲁斯特式经验”:一种他童年时吃过的小蛋糕,有一天在巴黎忽然遇到了,熟悉的味道袭来,记忆瞬间复苏。
他说自己对巴黎一见如故,“它不是我的故乡,却时时刻刻唤起我对故乡的记忆”。在他看来,巴黎的价值,正在于“在普遍追求焕然一新的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中岿然不动”——它对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对自己的“旧”,都是自信的。“一切都是为着生活,如果那是生活,守旧就是好的。如果那是生活,进步何尝不可。生活,而不只是活着。”
后来,于坚多次前往法国。在《巴黎记》里,他记录了这样一个生活场景:一个夏天,他和朋友在森林的湖上划船,岸上坐着一堆堆的人,他们在享用马奈画过的那种“草地上的午餐”。“马奈早已死了,这场午餐还没有结束。”
法国巴黎罗浮宫博物馆。(图/pexels)
巴黎,在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里,在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里,在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里,也在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于坚的《巴黎记》等相关图书里。人们对它的想象,一点一滴地构建着巴黎之为巴黎。
《高老头》中,外省青年拉斯蒂涅说出了这句宣言:“巴黎,现在让我们来拼一下吧!”北上广深,或者你现在所在的城市,只要能承载你的梦想,都是你的“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