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润还是不润:留学海外是一座围城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6月18日 10点46分 PT
  返回列表
86063 阅读
18 评论
德国之声

过去数月来,在中国社媒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润学”的讨论。德国之声记者与几位选择海外求学、生活的中国年轻人进行了对话,听他们讲述心路历程。他们为何选择出国?出国之后又感觉如何?

虽然留学或者移民的人数原本就不少,但是上海封城时采取的严格管控措施让“润”成为了新的网络流行语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小红书上搜索“润”,可以找到关于移民不同国家难易程度的分析,需要的资产,学历,和申请的时间线。当然,在所有“润”的途径中,通过留学国外,继而在当地找到工作,再留下来,依然是对普通人来说最可行最易操作的方法。根据启德教育年初发布的《2022中国留学白皮书》,2021年中国学子出国留学申请数量实现同比增长8.19%,并且预计2022年留学市场将持续回暖。 

对政府的失望和灰心最近新增了不少学子是之前从未想过留学的,现在正在读大一的小张是其中一位。他自述高考成绩不错,也考上了国内不错的大学,但最近,他想要申请加拿大的大学,重新读本科。他说自己高考选专业时,是准备留在中国工作的,所以没有找容易移民的专业,而申请加拿大大学时,他准备学习计算机专业,这是在许多“润学”经验分享贴中,毕业之后最容易找到高薪工作,也最容易获取居留身份的专业。 

对国内政府的失望和灰心是他想要“润”的主要原因。他戏称自己原本也是“小粉红”,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早期,他也支持严格的防疫措施:“你不知道病毒杀伤力如何,自然要封城”。但当病毒造成的死亡率越来越低的时候,他看到中国政府仍然采取严格的封城时,他觉得自己发现了这个体制的根本问题:“刹不住车,没有负反馈情节“。 

但当他向父母表达自己对中国政府的失望,并想要“润“时,思想很爱国的父母非常反对,并举了很多加拿大对中国不友好的例子。因为现在的他仍然需要父母在财务上的支持,所以他正在想办法说服父母,但这过程并不容易。

在上海出生长大,在加州留学之后工作的Wendy提到了身边想要“润”的人的选择都随着中国政府的政策而不断变化。她说在武汉疫情刚爆发的时候,她身边许多在中国生活的朋友觉得对政府很失望,社会上有很多问题,所以想要移民。而2020年底,美国疫情很严重,国内的疫情却慢慢控制住了,她的朋友又不想出国了。最近由于上海严格的封控政策,这些朋友又开始讨论出国的可行性。 “看到了世界有多大”她自己选择留学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有一个独立居住,独立生活的环境。在中国读书和工作时。她一直和父母一起居住,不会骑自行车,也不会开车,做饭和洗衣都由父母包办,想要搬出去自己住的时候,也会受到父母的劝阻。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她了解到了很多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人的文化背景,视角更加宽广。她说:“看到了世界有多大。“她同时也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更强,大家互相尊重,不会随意审判其他人的个人选择。而在中国居住时,经常有人审问她为什么不结婚,认为她这样做是没有责任感的,亦常有人觉得到某一个年龄段就应该做一些特定的事情,但在美国,就很少有人认为年龄是一个限制。 

她强调在美国生活依然有限制,特别是身份上的限制。目前拿H1-B签证的她只能做和自己研究生专业相关的工作。她有种植物的爱好,但是如果以此来赚钱的话,就是违法的。但目前她仍然倾向于留在美国生活。 

她说自己几年前出国时,并不是因为觉得中国不好才离开。她记得十年前的上海还有同性恋的游行,但最近几年,她觉得中国的审查制度越来越严格,也看到舆论对于女权,对于LGBTQ的权利有负面的看法,许多女权博主都因为被审查而被噤声。她提到了国内通过的离婚冷静期等法律,这让她觉得国内并不是在向一个好的方向走,也因此对是否回国发展而有所顾虑。她听到身边很多在美国学习工作过的女性朋友叙述回中国发展之后都觉得职场压力特别大,除了很难达到工作和生活上的平衡以外,作为女性又有额外的压力。许多女性朋友因为怀孕而在职业发展上受到限制。在美国生活时,她免不了看到西方媒体报道中国的负面新闻,她认为这可能是舆论战的一部分,但如果报道中的负面内容是事实的话就并不会介意。 

开始关心政治张玉(化名)自嘲自己原本是个小镇做题家,在国内读书时几乎没有读过任何课外书籍,也很少去探究政治和社会事件的孰是孰非。她在留学时第一次了解到了六四事件等在国内被禁言的敏感事件,因为她所了解到的事情和自己在国内接受教育时接受到的信息差距太大,所以她开始大量阅读相关内容,除了看了和中国计划生育等政策相关的禁书和纪录片以外,她也开始关心美国的政治。当意识到美国有可能推翻罗伊法案后,她开始大量阅读和美国女性堕胎权有关的文章,看了相关的纪录片。 

她说自己在美国变得更关心政治议题和性别议题,但和身边不少同样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讨论时,她发现自己的观点有时候并不占主流。她说最近一两年,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逐渐减少,但她在reddit等网站上找到了许多关心同样议题,持有相似观点的同路人,也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些“同温层”中与人相交。 

“国外没有你想的那么好”一位希望对身份保密的女生则对现在舆论上很火的“润学”很幼稚。已经在北美定居并且顺利找到工作的她说:“国外没有你想的那么好,生活也没有那么无忧无虑”。她说遇到不少在国内过得不开心而来北美的人,这些人来了北美之后,也因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不如意而觉得失望,有些人甚至又重新回到了中国。 

她在小红书上分享在国外生活的经历,也分享自己在国外遇到的生活和文化上的差异和冲击。她提到自己脱离曾经舒适的朋友圈觉得迷茫,提到自己很难融入学校中兄弟会和姐妹会这些更受欢迎的学生的社交生活,也提到自己因为对英文不熟悉,连普通的租房或者买车都有很多挑战。原本在中国的工作经历和亲戚朋友的关系并没有帮助她找到更好的工作,休闲娱乐的选择也并不如在中国那么多。 

她说最近有不少人私信她询问“润学”经验,她说自己会提前和对方说自己仍然很爱中国,以防对方在聊天中指责中国政府的各种政策。 

寡人很黄
1 楼
润,气死想出来吃狗粮吃不上的,同时壮大国外反反狗粮联盟
g
great!
2 楼
绝大部分都是考不上大学,或者录取的学校不行而不得不去留学。绝少数是到国外上一流大学的
回来了
3 楼
想润就润不是更反向证明自由吗?
直江山城守
4 楼
五毛粉蛆是宁可吃白天使的老拳,黑天使的子弹,也死赖在西方,打死不回墙国
陷疯稻谷
5 楼
靠实力考出去的,可以,靠钱砸出去的,基本入坑
E
Edmondon
6 楼
SB狗粮媒体,德国纳税人不是养你们到处乱叫的,中国学生不出来留学德国大学全是穆斯林
雅痞士
7 楼
中国大陆,从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开始,就不断有人移民出去,但是,这几十年来,阻碍中国发展了吗?中国大陆的发展停滞了吗? 相反,中国的发展速度,在全球层面上,都是非常快的。 前段时间我还劝说那些参与六四动乱的学生,不认可国内体制的,能移民的尽快移民,不要居住在一个你不认可的国家环境内,人生短短,如白驹过隙,耽误自己过得痛苦实在不划算; 移民出去,于私,能让你过上你更舒畅的日子; 移民出去,于公,也等于清除了国家肌体的腐肉; 实在是双赢之举啊!
p
paodan888
8 楼
别说什么对政府失望,我认识大部分人选择出国或者回国的主要考量都是钱。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十年老
9 楼
现在留学生90%都回国了,在国外有啥机会呢?绝大部分都是学文科的,国外需要这么多文科中国人?想啥呢?
c
cccxxx
10 楼
包子雇佣的阉货们可关心的是如何再骂祖宗获得免刑或减刑的机会!
b
bombe
11 楼
出国留学叫“润”?🤣。网上说“润”的,大多是达不到留学的前提条件的🤪
轩辕黄帝
12 楼
“毛润之” :五毛跑他娘的
a
assvenger
13 楼
据我了解,现在的中国人离开中国很少入籍。 留国籍,根子里就是不信任外国。 更多像押注多国,降低风险。
文强
14 楼
润出去要放低眼界不要觉得自己在国内怎么样在国外就要同样的地位待遇 你不配 你是逃难出去的中国人 老老实实做人
a
archonyu
15 楼
: 不入籍的最大原因是中国不支持双重国籍,以往大使馆和国外很多地方的移民局不联网,还可以偷偷的拿着中国护照回国。现在这个难度大幅度增加后,其实拿中国护照加国外永居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h
harry11111
16 楼
美国操纵的几家反华媒体套路就那几下了, 现在的中国人可不容易被忽悠了。
r
red_bird
17 楼
现在还有多傻逼的人才会移民呀
c
csccpmz
18 楼
润,没有三个女学伴也要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