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骗局被中国院士戳穿后,最不想要的后果来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7月20日 6点47分 PT
  返回列表
70060 阅读
30 评论
大猫财经

中国人到底算不算人?

对于这个问题,发达国家有自己的看法。美国前前总统奥巴马就曾在采访中表示,如果10多亿中国人都过上美国和澳大利亚标准的好日子,那将是全世界的灾难。

咋限制呢?上欧美人最擅长的“大棒”,环保。

2009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发达国家搞了个碳排放标准,按照这个执行的话,发展中国家不仅会在发展时处处受限,还要花钱从发达国家那购买碳排放份额和技术,司马昭之心。

2019年,欧洲的“环保少女”通贝里用一句“how dare you”全球出圈,然后欧美借此对中国发难。

万幸的是,国内的学术圈对这类陷阱保持着最大的警惕。

比如中科院的丁仲礼院士,就多次在公开场合对此进行驳斥,还亲自下场揭露某些“知识分子”的虚伪嘴脸:“中国人是不是人?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中国人,就应该要少排(碳)”。

丁院士的愤怒,并不是空穴来风。

先不说过去的几百多年里,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欧美国家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了多大影响;即便是到了现在,他们仍然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碳排放大户。

因此在2021年的一次访谈中,丁院士直言:“西方的这些国家就是放空炮的,你以为他们会真的减排吗?”

刚过了一年,他的预言就被现实验证。

最近,作为欧盟一哥的德国,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不仅在能源法案中撤销“在2035年之前能源行业实现温室气体排放中和”这项关键目标,还打算大规模重启火电、煤电等的传统能源项目。

受此“鼓舞”,整个欧洲的环保政策都开起了历史倒车,欧美也终于糊弄不下去了。

为啥呢?

自俄乌冲突以来,“断气”危机就一直笼罩欧洲,油价气价双双大涨,传统能源告急,可新能源的供应又不太给力——水电站不够用、核电技术难以推行,仅剩的选择就是大规模建设光伏发电站。

想要搞光伏,那就绕不开中国,这是他们最不想要的结果。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等到2025年,在用于光伏组件生产的关键部件上,世界将几乎完全依赖中国:通过对在建产能的预测,届时中国多晶硅、硅片在全球的生产份额将达到95%。

这么绝对领先的行业地位是怎么来的呢?还得从德国人的“慷慨解囊”说起。

2000年,德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开始对光伏上网电价进行政策补贴,来鼓励德国企业发展光伏相关技术,结果搞成了“大羊毛”,谁都想来薅一把,比如施正荣,他就撞到了大运。

施正荣在澳洲留学,研究的就是太阳能电池,他写了份20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四处游说,口气也很大,一张嘴就是:“给我800万美元,我给你做一个世界第一大的企业”。

别说,还真就有人为他买账,2001年,施正荣在无锡创办了尚德。在此后的短短数年中,尚德电力不仅在纽交所顺利上市,还成功将施正荣推上了中国首富的位置。

五年的时间造个首富,这样的财富神话鼓舞了很多人。

当时地方还没发现房地产这棵摇钱树,因此对招商引资十分热衷。既然无锡能把光伏搞成,一时间无数新能源产业区拔地而起,从税收优惠到银行贷款是要啥给啥。

最夸张的时候,江西赛维、天合光能、英利绿能等几家企业就能拿到超过2000亿的授信额度。

更神奇的是,随着《京都议定书》、西班牙“皇家太阳能计划”等大规划陆续出台,资本市场对光伏的追捧到了高潮,最猛的时候,国内有几十家光伏厂商排着队跑到美国上市。

看起来很乐观是吧?可惜的是,这里面隐藏着几个大危机。

一来呢,国内的光伏企业并不掌握什么核心科技,做的都是最基础的“贴牌”、“代工”,简单来说就是帮老外组装太阳能电池,整个就是一个大号的越南。

在当时的东部沿海,一些家族作坊式的服装厂甚至都开始跟风做光伏代工。这玩意又没啥技术含量,买几台切割机、再买点多晶硅,生产线就能开工。

更糟糕的是,由于上游原材料高度依赖海外,国内的企业越多、整个行业的利润反而被压得越低,正如一些分析机构所说:“中国人买什么都贵,卖什么都便宜”。

为了摆脱对外国货的依赖,不是没有人做过尝试。有人斥巨资从国外引进技术和产线,还有人囤积了大量的晶硅原料,可在外企的压价倾销策略下,这些努力最终都黯然收场。

那时候的光伏产业有个难听的外号,叫“两头在外”,啥意思呢?就是市场和原材料都极度依赖外国,你说建立在这上面的繁荣该有多脆弱?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自那以后,占全球光伏需求50%的欧盟降低了对新能源的补贴力度,整个行业迅速收缩。更糟糕的是,美国和欧盟纷纷祭出了“双反政策”,开始对中国企业征收反倾销税,一时之间哀鸿遍野。

2013年,光伏产业链上破产的中国企业超过350家,11家头部企业的总负债接近1500亿。

曾被英国《卫报》评为能拯救地球的五十人之一的施正荣跌落神坛,汉能的李河君在半小时身家缩水1000亿,赛维的彭小峰甚至还因为跑路被挂到了红色通缉令上……

时移世易,曲折发展后,中国光伏再次复兴。

一靠企业,二靠政策。

从2013年到2017年,光伏领域的注册公司从8000家飙涨至7.4万家,这里面当然有在弯道上闷头捡钱的投机分子,但也不少实心做事的企业得到了救济。

比如早早押注单晶硅路线的隆基股份,一个当时的“蠢”选择,被他们搞活了,光伏拼的不是短期的高毛利,而是每度电的低成本,在隆基逐渐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后,单晶硅路线的成本果然被拉到了最低。

用李振国的话来说:“多晶硅即便价格降到0,我们也比他们有竞争优势。而今天多晶硅成本是2美分”。

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政策也在光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面对上一轮的过剩产能,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实施了对光伏发电给予高额补贴,后来,发改委又发布了分布式光伏的补贴标准。

这当然不是没有代价。

有补贴,就有骗局,某些农村还出现了一种“光伏贷”,骗子的套路是租用农村老人家里的屋顶,每年给几百块租金,还附赠一套太阳能设备,以此来诱导老人签订光伏安装合同。

等到老人把合同签了,骗子立刻到银行去套贷款、然后卷款跑路,只留下一堆质量极差的劣质组件和每个月风雨无阻的催款短信。

但,没有大撒网的补贴,也就没有光伏行业的大发展,中国光伏就无法真正扭转“两头在外”的窘境,而没有国内市场的哺育,企业又怎么能扛过欧美“双反”的艰难时光呢?

后来光伏补贴退坡加快,落后产能得以清退,倒是让行业集中度得以提高,巨头再次出海,尤其是在欧美取消了长达五年的“双反”政策后,势头就更猛了。

2017年,中国光伏在各环节产业规模占全球比重全部超过50%,等到了2021年,中国在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领域的全球产能占比则超过了75%。

原本欧美祭出环保大旗,为的就是打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顺便卖点技术和服务,如今倾销不成反被倾销,自然会想办法,新一轮的打压接踵而至。

比如臭名昭著的涉疆法案,其中就涉及一些光伏相关内容;而欧盟也重新开始审视中国光伏产业的威胁,一边重塑本土产业格局,一边寻求更分散可控的产业链条。

如今,那个被欧美捧出来的的自闭少女都被扣上了“通俄”的帽子,再过上三年五年,搞不好连他们自己亲自搞起来的“环保”议题,就会被重塑成“邪恶东方”的可怕阴谋。

A
AndrewZhang
1 楼
这就是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西方无非就是联合起来搞各种标准来限制你因为热战打不起也不敢,中国GDP现在已经是日本3倍多了,超美只是时间问题,越往后利益斗争会越激烈。 [1评]
j
jjjohnson
2 楼
柴静这个婊子现在在那里舔洋屌?
开心小黄人
3 楼
德国一个内燃机为支柱工业的国家。搞环保。笑死我了
D
DonaldTramp
4 楼
每次回顾丁仲礼vs柴静就让人无比舒爽
c
ccdb99
5 楼
柴婊就一令人作呕的坏逼
p
push
6 楼
留园某博士狗粮就和柴静这个婊子一个逻辑,昂撒爹多排碳无所谓,中国必须绿色环保😂😂😂😂😂
顽童在线
7 楼
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才是世纪大骗局。 [1评]
苏小洋
8 楼
我舔洋屌我骄傲 by 柴玲+柴静
d
diss2
9 楼
世纪大骗局不是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吗? 结果岛上只有少数中国人,大部分的都是狗
俺样
10 楼
大宋时期的GDP呢?
w
wahaha_0
11 楼
我毛集体高潮!
俺样
12 楼
丁自始至终都是以科学的立场在叙述而已,何来的怒?再说他怒有什么用?又不是所在单位的党委书记。就算他掀桌子、也没多大影响力。倒是相比之下、感觉这位主持采访的女性,很是脑残……
s
sws6park
13 楼
最高标准的环保要求并不需要最尖端的科技。认知,执行力,和效率是胜败的关键所在。所以难不倒中国。希望中国可以冲在前面,引领世界环保新标准。
d
dingding6
14 楼
真正搞环保,为人类谋幸福的是中国,其它西方国家都是表里不一,打着羊头卖狗肉,假的。
p
panchchou
15 楼
这个时候就不说GDP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是应该就排第二多吗?中国人口起码是美国4倍,你看人均排放那图,中国排放量是美国排放量的2倍以上。这些都不说了,就扯人均了。内宣的时候整天都喊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怎么不说说中国人均GDP排名第几?有心提高总数,还不如专心点提高人均GDP,这才是对老百姓的好的。
d
ddll
16 楼
奥巴马的原文是:“美国人生活太浪费,如果中国14亿人也像美国这样生活浪费的话,地球可能无法承受。” 明明是批评美国浪费的生活习惯,却被五毛别有用心的歪曲事实。
天舞风霜
17 楼
要不您来说说怎么在不提高总数GDP的条件下提高人均GDP
j
jppark
18 楼
当年看柴静那个采访就觉得很奇怪,无论环保是不是应该支持,你一个记者咄咄逼人的“怒怼”院士?你算个鸡毛?你屁股坐在哪边?
全通
19 楼
丁仲礼院士做学问可能很好,但逻辑有问题。 比方说,一间有四根金柱子的房子,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刮金子,由于之前的无知,欧美国家已经刮下了很多金子,富得流油。 但研究发现把刮得太狠会刮断柱子,使房子倒塌,把全部人都埋了。 这时候, 到底是讨论富裕,公平和人均,继续肆意刮,赌自己不是挖塌房子的最后一个? 还是果断集体节制控制刮柱子行为? 人类的活动给地球环境带来危害是现在已经被证明的事实,极端气候和灾难层出不穷。尽可能地节能减排才是人类可持续生存的关键。 [1评]
s
sutter
20 楼
爽不爽的,目前的气候这个样子该怎么办?这是最重要的问题,没人搭理。人类和平发展的好日子到头了,在核武器时代的世界大战什么样子谁都不愿意看见,但是食物短缺灾难频发只能导致战争。
灯塔路
21 楼
“美国前前总统奥巴马就曾在采访中表示,如果10多亿中国人都过上美国和澳大利亚标准的好日子,那将是全世界的灾难。” 赤裸裸的纳粹言论
s
sunrisefull
22 楼
排吧,反正中共什么时候有考虑过人民?一切都是政治。看看中国的核电厂排的污水,其污染超过日本核泄漏处理过的污水。
s
sunrisefull
23 楼
据《新华社》报道:刊登在美国《移民与难民研究》杂志的关于“纽约健康和营养检测调查报告”显示,来自中国大陆移民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比来自其它地方的人多。铅比其它亚洲新移民高44%,镉高60%,汞高530%;汞含量比纽约当地人高660%。有人调侃说:中国人拍扁了都是一张完整的元素周期表,还是那种重金属含量很高的。
不忘故国
24 楼
狗粮不是人,没所谓o
不忘故国
25 楼
现在德国要加排二氧化碳了,请你评评
不忘故国
26 楼
噢巴怎不说美国人应该像中国人一样的节俭?
不忘故国
27 楼
你把问题搞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海陆丰
28 楼
https://youtu.be/qUfA9Aa1YiA
D
DonaldTramp
29 楼
就因为房子要塌了,所以发展中国家的人就必须要妥协? 既然如此火急火燎,为什么发达国家还舔着个逼脸认为自己人均碳排放可以永远比发展中国家人均多2.4倍?到底是丁仲礼逻辑有问题,还是西方人太贪婪?而且2009年会议上给的所有的减排方案里,这个2.4倍的方案已经西方让步“最大”的方案了。 丁仲礼说的很清楚,他认为碳排放权是基本人权,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相同的碳排放量。柴静好歹是拿了NGO的钱,替NGO金主说话很正常,你图什么?
p
panchchou
30 楼
如果追求GDP总数,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基建,最快出成果的事情。如果追求人均GDP,那就应该投资教育和医疗,中国每年在喊人去支教,你没看过那些小孩子的读书环境有多恶劣吗?为啥不投钱进去?因为不直接在短期内产生GDP咯。宁愿把钱花在建没多少航班的雄安机场。全国鼓吹看总量的时候,地方官员就是会追求GDP总量增长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