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为杀医凶徒家属求情:宽以待人 理解万岁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29日 17点44分 PT
  返回列表
78587 阅读
69 评论
环球网/新华报业网/大河网

老胡是从一开始就强烈谴责杀害女医生这一残暴行径的人。与此同时我呼吁舆论保持冷静,不要轻信网上的一些传言。

胡锡进微博截图

我决不相信存在一个朝阳医院出于某种考虑而对凶犯母亲特殊照顾、为她提供非正常的ICU抢救治疗的逻辑。这个消息一定有某个细节是不准确的。朝阳医院图什么? 有什么好处? 仅仅为了挨舆论的骂?

至于凶犯的母亲只要进了ICU,ICU抢救她就是应该的,这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天经地义的一部分。这与那名95岁老太太是凶犯的母亲还是某位功臣的母亲没有关系。在医生的面前,她只是一位需要帮助的病人,医生们不应当关心她的社会背景。希望大家支持老胡的这个态度。

有人提出,一个95岁的人,应该这样积极的予以抢救吗?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涉及到我们的医疗资源是否应该向这么年迈的人倾斜。但是这个问题不应该包括这名95岁老人的儿子是名凶犯的因素。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这样问:95岁的人还应该如此下力气地加以抢救吗?但我们不能够这样问:一个95岁的凶犯母亲,我们凭什么还要救她?如果我们带着情绪问后一个问题,那是一种舆论的迷失。我强烈反对。

最后我要再次说,那名凶犯死有余辜。让我们善待所有医护人员,体谅他们的难处。同时我们不应把对凶犯的愤慨迁怒于他的母亲。

此前消息

28日晚21时19分和凌晨0时30分,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也曾两次在微博上就民航总医院医生被杀害一事发声。微博原文如下↓

胡锡进微博截图

那个杀害民航总医院医生的凶徒死有余辜,舆论理应把他钉在耻辱柱上,同时对保护医护人员的权利新增一分认识。同时,老胡不主张迁怒于凶犯95岁的老母亲,针对她的该治还是不该治等问题做太多议论。我相信,那位老母亲已经没有能力干预整个事态,该对她怎么治疗也已不在她的控制之内。 而救治病人的医德在非特殊情况下是不分病人年龄的。

至于凶犯的几名其他亲属有多大责任,现场医生的陈述有重大价值。不过我同时也想提醒,如果舆论对这样的延申评论感兴趣,应该给那些亲属对他们当时表现进行自我申辩的权利。凶犯之恶毒已经板上钉钉,但那几名现场亲属到底是什么态度,如果进行舆论审判,我建议也听听他们的说法。

我认为舆论现在对医生的同情是中国社会非常健康的集体情感,老胡在上一个微博中就尊重医生的劳动、理解他们的不易做了大声疾呼。我不知道当我发这个贴子时是否能同样得到支持。

28日凌晨0时30分发布微博内容如下↓

胡锡进微博截图

很多人不敢看民航总医院那名女医生被残忍杀害的视频,我也不忍看它,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就感觉很难受。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丧心病狂者,祈祷我们大家永远不会在生活中碰到那样的疯子。同时让我们在受震动之余,都好好对待医生和护士们,体谅他们的辛苦和难处。

抛开此案,我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医院“重利”或者医生护士“态度不好”。医患矛盾在我们的社会里被不断提及。

老胡想说,都是人,医院很难完美。 但是大家想一想,轮班倒的医务工作者是不是比大多数工作更辛苦些? 有一些名医挣的钱多一些,但大多数医生是不是仅为我们这个社会里的正常收入?而且那些名医的收入与其他领域的名人相比,算高的吗?从这个角度说,整个医学界没有大富大贵,挺不容易的。

说到医生们的态度,大医院的医生坐诊,病人永远多得排成长队,有医生对我说,他无法给单个病人三分钟以上的时间,因为后面的病人在等着进来。大家想想看,那样忙碌中的医生会有多累,一份热情周到的态度被分成100瓣的时候,它们还容易保持最初的完整吗?所以我想说,如果有时医生态度没有达到我们在病痛中最需要的那份温暖的标准时,让我们理解、谅解他们。

最后老胡要说:宽以待人,理解万岁。

相关报道:杀医的刀哪来的?为何与医院产生矛盾?杀害杨文的嫌犯家属接受采访

民航总医院女医生

杨文被杀的事件

让网友们感到非常愤怒和难过

你不信医生可以不要去看病啊!

这是谋杀!是刑事案件!

最让网友担忧的是:

将来谁还愿意做医生?

12月24日早晨,位于北京朝阳区的民航总医院内,55岁的孙文斌在急诊抢救室内持刀刺向女医师杨文。

12月25日,中国医师协会针对杨文医师遇袭身亡一事声明表示,对于伤医我们已出离愤怒,强烈谴责暴行的发生,对杨文医师的不幸离世表达深切地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

12月27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经依法审查,对在北京市朝阳区民航总医院急诊科抢救室内行凶的犯罪嫌疑人孙文斌,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

当天下午,民航总医院举办追思会,600余人参加。

中国医师协会也二度发声:法网恢恢,我们希望施暴者尽快受到严惩,以维护医务人员的执业安全和尊严,并体现法律的震慑力。

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禁止任何人威胁医护人员人身安全。

当天上午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再回应暴力伤医事件表示,这不是所谓医疗纠纷,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刑事犯罪。

公众的震惊、愤怒和心疼,

在杨文遇害视频流出后再次达到顶峰

在愤怒之外,也有不少人表示疑惑

凶手是平白无故杀人的吗?

表示不予置评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

小观搜集了值班医生和嫌犯家属双方的报道

值班医生讲述事件经过

患者家属没有任何愧疚

28日在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央视新闻记者见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值班医生,他说事发当天他就在现场,并向记者讲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患者家属曾拒绝一切检查,多次与医生吵闹

患者是95岁老年女性,12月4日入院的时候,患者脑梗塞后遗症,纳差、意识不清。当时是杨文医生首诊的,家属签字拒绝一切检查,仅要求输点液,但是输液后病情无改善好转。医生一直说服家属让患者接受检查,但家属多次拒绝。医生和家属交代病情,家属无法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的可能性。每天都会因为一点点的病情变化和怀疑医生用药而吵闹。

12月24日早上六点左右,犯罪嫌疑人找到正在值班的杨文医生,双方交流了几分钟,尖刀就扎向了杨文医生的颈部。

专家:杨文医生治疗过程规范,方案合理

究竟杨文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存不存在失误呢?记者在医院了解到,在对患者进一步治疗中,专家看了病历,调取了检查结果,查看了患者实际病情。结果显示,杨文医生和同事的治疗,过程规范,方案合理, 患者的情况较入院有了一定好转。病历中曾经好几处记载家属多次拒绝检查和治疗,造成诊断治疗过程很困难。

医生介绍,杨文医生遇害后,患者家属没有表现出任何愧疚,没有任何道歉的话。但是医务人员仍然尽心尽力地为患者治疗。就在医生准备再请专家进一步治疗的时候,患者家属自行签字离开了医院。

当记者问这位医生,杨文医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医生情绪有些激动地说:“这个事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说,杨文大夫是很好的大夫,所有患者都对她绝对好评,她这个人是很温和的,她不喜欢跟别人吵架。”

孙文斌的姐姐接受采访

杀害医生的刀哪里来的?

嫌犯哥哥承包北二外食堂?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28日下午5时许,在位于朝阳区定福庄南里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二外”)家属楼,《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孙文斌的姐姐孙英家中对其进行了采访。

60岁左右的孙英称,她家共有兄弟姐妹五个,她排行老四,而55岁的孙文斌在家中年龄最小。孙父已在早先几年去世,其母魏某今年95岁。孙家是从京郊梆子井村一带经农转非而进入城市的。孙家大哥退休前在乡镇私企上班,大嫂原是“北二外”的职工。孙英自己也已退休,她现在所住的房子是原为“北二外”职工的公公留下的。

对于网传的“犯罪嫌疑人孙文斌的大哥叫孙文山,承包‘北二外’的大学食堂,是黑社会狠角色”一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8日下午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该校餐饮中心并无“承包大学食堂”的孙文山一人。

据孙英介绍,孙文斌早年曾在“北二外”做过印刷排字工人,后辞职,并做过养牛、养猪等,但都赔本,后来离了婚。目前无业的孙文斌自己在外租房子住。曾与孙文斌在“北二外”共事过的一位学校员工称,孙文斌平时“不太爱说话,也不惹事”。

孙英说,12月4日一早,她和孙文斌将本来与其大哥、大嫂一起居住的母亲魏某护送到民航总医院急诊科,目的是“想给老人输点营养液”。当天值班的大夫正是后来遇害的杨文副主任医师。

孙英称,在来到民航总医院之前一段时间,魏某曾因“有些喘”,在朝阳区小庄医院(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住院,出院时身体各项指标检查合格。而在民航总医院急诊科输液后,本想离院的魏某因状况不佳而在该科继续治疗,身体情况却越发糟糕,出现了高烧不退、昏迷等情况。

而关于魏某的病情,医疗行业新媒体“医学界”在报道中引用了民航总医院急诊科一位医生的描述:“患者95岁老年女性,脑梗塞后遗症,长期卧床鼻饲营养,生活质量不高。12月4号杨文医生首诊的,病人来时呕吐、纳差、意识不清,家属签字拒绝一切检查,仅要求输点液,但是输液后病情无改善好转,几个家属就认定是杨文医生输液给输坏了。”

孙英说,他们和医院的另一矛盾在于能否将母亲从急诊科转向住院治疗,但得到的回应是医院没床位。她说,在急诊治疗下去意味着无法使用医保而需要自费,但家里的经济情况不好。据孙英介绍,随着母亲病情每况愈下,医疗费用不断增加,让孙文斌不满,他总是唠叨,“想住院又不让咱们进,医院就想置咱们于死地,让咱们把钱都花在这儿,倾家荡产”。

事发当天凌晨,魏某再次出现“喘得很厉害”的情况,其他医生给开了药,但不见好转。当晚,孙英和孙文斌轮流陪护,孙文斌负责后半夜,此时正值杨文当班,最终发生了杨文被杀害的悲剧。

孙英称,事发前孙文斌没有透出要杀害杨文的迹象。至于刀是从哪里来的,孙英表示自己也不清楚。而“医学界”在报道中引用杨文同事的话说,孙家“不停的吵闹、辱骂、威胁”,“他们就在抢救室天天跟我们干架,小儿子尤其极端和情绪化,总说(如果)老太太死了,我们谁都别想活。”(文中孙英为化名)

市民自发悼念受害医生

这组图片让人泪目

民航总医院医生杨文生前工作的急诊室,这几天比往昔更加忙碌拥挤。她的同事们在悲痛中继续忙着救死扶伤,来自北京乃至全国的鲜花、奶茶外卖也源源不断被送来。

据中新网报道,28日,记者在民航总医院看到急诊大厅一侧设置了杨文医生的悼念场所,不少市民自发地送来鲜花凭吊。医院还不断地收到来自匿名人士给在职医生们送来的奶茶、水果等零食。网友们希望通过这一点点温暖告诉白衣天使们: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还有外卖订单留言:杨医生R.I.P(Requiescat in pace,逝者安息)。

实际上,这样的慰问已持续了很多天。医院保安告诉记者,这两天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多了很多外卖小哥的身影,或拿着盒装鲜花,或拿着奶茶、果篮、包裹,他们都在找同一个人:杨医生的同事。

三大央媒接连发声

12月25日,新华社发表微评《严惩暴力伤医,捍卫生命尊严》。评论称,暴力伤医,侵害医护人员生命安全,更是对社会良知和法治的践踏。由于种种原因,医患之间难免存在一些分歧乃至矛盾,但任何问题都不能成为对医生施暴的“理由”。

评论指出,依法严惩行凶者,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保障医护人员安全,维护医疗场所正常秩序,既是在保护医生群体合法权益,也是在捍卫社会公共利益。

在@央视新闻28日的《主播说联播》中,主持人李梓萌强调:第一,医院本该只有手术刀,不能有屠刀;第二,面对疾病,医患双方本应该协作,而不是敌对;第三,心痛之余更该采取切实行动。

李梓萌呼吁,对伤医行为不旁观、不沉默、不纵容应该达成全民共识。医者仁心可以点亮更多人心,也希望我们用更多真心守护这份仁心。

@人民日报28日晚的最后一条微博中写道:顶级医学刊物《柳叶刀》首发全中文论文,是中国麻醉医生谭文斐《给父亲的一封信》。两代人行医,心路比医路艰辛,但为何前赴后继屈从“命运的指挥棒”?除了救死扶伤的信念,别无他物。没有人比医生更懂生死之大,但治病救人就是遗憾的艺术,无视甚至伤害医生,才是对生命最大的漠视。

冯唐的《隐医》中描述的

“天下无医”的场景

让人不寒而栗

医者仁心

医者也当安心

必须用法治刚性保障他们的安全

不然吞下苦果的

将是我们每一个人

民航总医院杀医案:杀人者孙文斌是谁?3天前备刀曾是屠夫,觉得所有人对不起他

孙文斌为何在急诊科掏出利刃?他们一家究竟何种背景?血案背后折射出什么样的医疗运行机制?2019年的圣诞节,悲伤惨烈。北京市朝阳区民航总医院急诊科的杨文医生,在平安夜那天,被患者家属孙文斌极其残暴的砍倒在血泊中。

如果没有这个意外,24日凌晨6点还在伏案工作的杨文,两小时后就要脱下白大褂,结束这天的夜班。她将回到家中,和刚从美国飞回来的儿子一起过圣诞节——儿子在美国念书,这次趁着圣诞假期,赶回来和家人团聚。

51岁的杨文,性情温柔,大部分时间在急诊科的重症监护室工作。民航总医院急诊科有近20名医生,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对病人以细致温和著称的医生,在临床一线工作27年后,会以这样的方式,倒在病人家属的利刃下。

这是近十年来,中国近300例伤医事件之一,但激越程度尤甚,也掀起了人们持续至今、夜以继日的感怀与愤慨。据丁香园统计,自2001年以来,至少50位医务工作者因暴力伤医事件而失去生命,呼吁“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平安夜的这一幕是一场极端、偶发事件。孙文斌为何在急诊科掏出利刃?他们一家究竟何种背景?血案背后折射出什么样的医疗运行机制?

定福庄,孙某氏户籍所在地

孙文斌一家在朝阳区定福庄一排排高楼的东边,有一处破旧的平房,掩映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里面。

这处平房盖于几十年前,安置的是当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征用的一片农村用地的居民。目前居住着20户左右,每户面积目测不到30平米,大多已被当时的拆迁户租了出去。

孙文斌的母亲,95岁的孙某氏,户籍就在此。孙某氏,这个名字,在那个年代非常常见,一些没有名字的女性,在婚后冠以夫姓,后以婚后名字报户口。

据住在平房的人和周边人的讲述,这一家人十年前就已经搬走了,搬去了附近小区。此后再也没见过年纪这么大的老太太。

据知情者回忆,因为脑梗塞的后遗症,孙某氏长期卧床鼻饲营养,生活质量不高。

她大儿子曾是中国传媒大学的职工,任食堂经理,但前几年已经退休。他住在管庄路口附近的一栋塔楼里,阳台朝东,喜欢养鸽子。据北二外的保安透露这位大儿子总是开车进出北二外。

弟弟孙文斌和他不住在一起,也不太听他的话。孙文斌就是民航医院的行凶者,55岁,是一个屠夫。

十多年前,孙文斌又养猪又喂牛,曾在通县东边租过一个农村的院子。他的养猪生涯并不顺利,老是死猪丢猪,经常到传媒大学食堂掏泔水。

据和孙某氏一个病房的人回忆,孙文斌和值班大夫拉过家常,说他下过海、挣过大钱、养过猪,也干过兽医,离婚了。孩子上学名额被有钱人顶了,卖过菜,还倒腾过服装。在他的描述中,自己命运悲惨,所有人都对不起他。

95岁的孙某氏平时大多和孙文斌居住,偶尔也到孙文斌姐姐家住。生活拮据的孙文斌赡养母亲,不需要自己贴钱,很可能还有些补益。

出生于1923年的孙某氏,是一名超转人员。也就是指,国家建设征地农民户转为居民户的原农村劳动力中年龄超过转工安置年限(男满60岁,女的满50岁以上)。

超转人员,享受城镇退休老人医疗报销比例待遇。年满70岁以上,报销比例90%以上。除此之外,据《北京市征地超转人员服务管理办法》(下文称《办法》)规定,超转人员每月都享有一定金额的生活补助费。

据悉,虽然超转人员退休金不多,但拆迁后村委会还会给老人分钱,年龄越大,分的数额越多,包括股份收入、老龄收入,超过80岁还给一次性奖励。

为防止已去世的征地超转人员的家属冒领这笔收入,《办法》规定,街道(乡镇)超转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经办机构对所管辖超转人员的健康及生存状况要做到每月一核实。通过生存状况核实,确认超转人员已死亡的,区(县)民政部门应按规定停发其生活补助费。

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12月4日,95岁的晚期肿瘤患者孙某氏突然呕吐不止、意识不清。于是,被几个儿女就近送往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

一位医生回忆,因病情较重,当天本要由急诊科转入肿瘤科病房,但正是年底,住院部肿瘤科的重症监护室床位已满,便留了在急诊科的重症监护室。

一位民航总医院的医生,在丁香园发表了一篇文章,谈到了当时的情况:“接诊的是急诊科的杨文医生。家属签字拒绝一切检查,仅要求输点液,但是输液后病情无改善好转,几个家属就认定是杨文医生输液给输坏了。”

与此同时,一个隔床的患者家属也在网络发表了一篇回忆帖子,和那位医生的回忆细节吻合:“我们家老爷子14日肝脓肿进了民航,当时也在急救抢救室,这家子人就跟我们隔了一张床,孙文斌和他姐姐一起看着老太太。当时说他母亲发烧,大夫开的点滴不对,导致高烧不退。一晚上,一直在找值班大夫说这事。孙文斌说自己懂医,就是大夫开错了药,导致的这种情况。”

在那位医生的回忆文章中,“我们努力说服家属同意检查,证实病情本就不乐观,老太太全身重症感染(胃肠道、泌尿系、肺部)并伴有心衰、心肌损伤,加上基础病多、高龄、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治疗效果不好预后差是肯定的。我们和家属交代病情,但完全没办法沟通。”

孙文斌尤其极端和情绪化,“总说老太太死了,我们谁都别想活。半个多月,我们上班都是忍气吞声、胆战心惊。”上述医生回忆。他当时的原话是,“我妈要是还不退烧,就把大夫弄死”。

“第二天早晨,孙文斌的大哥过来了,骂孙文斌说,你什么都懂,怎么把妈弄成这样。”

之后的半个月内,据北京民航总医院的医生回忆,一家人不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每天都会因为细微病情变化和怀疑医生用药,不停吵闹、辱骂、威胁。

“我们建议病人转院,建议家属走医疗鉴定,都不同意。他们就在抢救室天天跟我们干架”。

悲剧发生在12月24日凌晨6点多。在杨文伏案工作时,孙文斌和她交流了20分钟。突然从背后揪住她头发,扼住她颈部,连砍数刀。据一位医生回忆,这把刀是在3天前就备下的。孙文斌早在四五天前就说要杀了她。

一个小时后,北京市卫健委组织的来自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的抢救小组到达了民航总医院参与抢救。

一位参与抢救的医生回忆,“医院的急诊科门口停着7辆警车,抢救室现场有大量血迹,杨文医生躺在抢救床上,满身是血,颈部有多处刀伤,其中一刀砍断了右侧颈全部肌肉,砍断了食管、气管、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和通往身体的神经,连颈椎骨都断了。”

经过长达13个小时的抢救,最终没能挽回杨文的生命。

另一位医生的回忆中,随后的一幕令人寒心。

杨文去世的早上,孙某氏的家人问值班医生,心率这么快,你们不管吗?下午,有五六个人围着质问,老太太什么时候可以住院,不让抽血检查、复查CT。事发第二天,孙文斌的哥哥还在问,老太太为什么越治越差。

“尽管早告诉过他们肌酐正常,血象好多了,但他们就是听不到。”

根据其他医生的讲述,12月26日晚上,卫健委组织专家给孙某氏会诊,会诊持续了5个小时。家属要求这位癌症晚期的老太太在经过治疗后,能说(话)能走(路)。

12月27日下午,孙某氏被转至朝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减免一切治疗费用。目前,孙某氏仍处于昏迷状态。

当天,凶手孙文斌被批捕,涉嫌故意杀人罪。

民航总医院急诊科

为什么血案发生在急诊科?杨文的好友张力(化名),现在依旧处于情绪崩溃的状态中:孙某氏本有可能转入医院的肿瘤科,如果能转,也许杨文不会失去生命。

一般而言,像孙某氏这类高龄、全身多并发症的晚期癌症患者,在医保和医院考核机制的双重紧箍咒下,是各大医院的“烫手山芋”。孙某氏使用的是北京城镇居民医保,到了年底,各大医院担忧医保额度被用完,在住院病人的选择上极其谨慎。

像孙某氏这种明显可能极大占用医保额度、治疗希望渺茫的病人,医院住院部往往不愿接收。即使接收这样的病人,住院天数也限制在15天内。一些患者被称为“候鸟病人”,辗转于各大医院的住院部。(详见八点健闻一位89岁老人的最后44天)

而一部分无法“住院”的病人,往往会被送到医院急诊科。这家医院不接收的住院病人,也是先转到下一家医院的急诊科,由急诊科再转到住院科室。急诊科,由此承载了医患关系的不可承受之重。

具体到民航总医院,这家医院虽然是三甲,但救治疑难杂症的能力有限。而一位身患多种并发症的晚期癌症高龄患者,治疗过程中充满风险。尤其是家属情绪极端,总是干预医生治疗,又对治疗结果抱有不切实际幻想。加之肿瘤科床位一直比较紧张,才让孙某氏在急诊科的重症监护室呆了20多天。其间,急诊科曾向家属提出转院建议,家属均不采纳。

但即使转入肿瘤科或者其它医院,万一病人死亡,那么,受害的可能不是杨文,也可能是其他医生。只不过,急诊科在这一系列的规则背后,成为承担风险最高的科室,而杨文医生,成为这一风险中,全部后果的承担者。

杨文去世之后12月28日下午,距离杨文遇害已有四天。重症监护室的外面,看起来和往日并无不同,只是多了巡视的人。重症监护室里,病床都住满了,每张床边大多有家属陪护。杨文医生那天伏案的工作台,一位男大夫正在翻看病例。

四天前,意外发生时,现场的护士和工作人员被这一幕吓得魂飞魄散,但医院没有停止门诊和急诊,很快恢复运营。

随后的两天内,民航总医院的医生们按照工作,排班表出诊、手术。但门诊和急诊的工作群内静默无声,没有人主动提起此事,也不知道如何谈论。

有的医生在家里崩溃大哭,有的医生在床上躺了一天,什么也不想干。医院给杨文所在的急诊科大夫、护士请来了心理咨询。

“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憋着,见了面也不会提”,一位民航总医院的医生回忆。杨文医生被杀的头两天,他气愤到不想开口说话,但又不得不面对来看病的患者。

“你不是干这一行的,你不会懂我的心情,”他说。

直到第三天,有医生开始在微博上为杨文发声。门诊和急诊的工作群里开始有不少医生提议,要求在杨文医生追悼会当天全院停诊。

第四天,这位男医生见开口谈起杨文,终于忍不住崩溃大哭。

当天,医院正在举行杨文医生的追思会。一楼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外面,一个铺着白色桌布的台子上,放上了她的照片,还有很多悼念者的鲜花。

悼念者中不乏杨文多年前的朋友,朋友印象中的她,温和耐心,“性子慢慢的”。

还有吃着吃着饭就无法下咽、带着花和祝福卡片,从不同医院赶来的年轻医生们。

也有与杨文医生素不相识的人。因七年前妻子生小孩时受到民航总医院的医生护士们温柔对待,30多岁的男人临时决定从西安飞来北京,只为了献一束花。

菊花安倍
1 楼
胡进锡不是御用文人吗 啥意思啊 要跑路吗
c
cbyyz
2 楼
他当然不腰疼啊,他都司马了
A
Azou
3 楼
沒毛病啊! 這次算是公正的評價。病人家屬的行為跟要不要搶救病人沒關係,那些罵人的都是腦袋有坑吧,你媽住院了你是殺人法,那醫院就不給你媽看病了?!有這個道理嗎
s
sutter
4 楼
砍死他老婆看他还理不理解
你信不
5 楼
升官发财死死老婆男人三大喜
a
azkaban
6 楼
杀人之后,犯罪嫌疑人的家属从人行皮球变成了香饽饽,分得了更多医保资源,这医院掩盖黑幕的手段 ----- 大家不满的是这个,胡和你们是靠故意歪曲来转移公众注意力。
潜水7年多
7 楼
杀人偿命,没得通融
g
gwboy
8 楼
大家没有不满这个哦,合着95岁快死了不应该被治疗吗?呵呵
d
dangdang_sz
9 楼
老胡的说的没错。中国也会逐步转变成一个现代契约社会。
g
gwboy
10 楼
难道你们台湾医院人快死磕 不需要优先治疗,不给特殊关照,排队等死么。嘿嘿 垃圾健宝,感觉加速破产
x
xibigbig
11 楼
小编标题党!老胡没说错什么: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丧心病狂者,祈祷我们大家永远不会在生活中碰到那样的疯子。同时让我们在受震动之余,都好好对待医生和护士们,体谅他们的辛苦和难处。 抛开此案,我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医院“重利”或者医生护士“态度不好”。医患矛盾在我们的社会里被不断提及。 老胡想说,都是人,医院很难完美。 但是大家想一想,轮班倒的医务工作者是不是比大多数工作更辛苦些? 有一些名医挣的钱多一些,但大多数医生是不是仅为我们这个社会里的正常收入?而且那些名医的收入与其他领域的名人相比,算高的吗?从这个角度说,整个医学界没有大富大贵,挺不容易的。 说到医生们的态度,大医院的医生坐诊,病人永远多得排成长队,有医生对我说,他无法给单个病人三分钟以上的时间,因为后面的病人在等着进来。大家想想看,那样忙碌中的医生会有多累,一份热情周到的态度被分成100瓣的时候,它们还容易保持最初的完整吗?所以我想说,如果有时医生态度没有达到我们在病痛中最需要的那份温暖的标准时,让我们理解、谅解他们。 最后老胡要说:宽以待人,理解万岁。
t
tigerccx
12 楼
我没有看到老胡的话有任何问题。小编的标题有不太好的导向。
o
omicron2000
13 楼
只有我这么无聊吗?那几个气瓶好像没有固定,是安全隐患
乱云飞渡仍从容
14 楼
有什么可以讨论的 杀人者偿命 瞎逼嚷嚷什么 保安 警察在哪里 他行凶就应该一枪毙命
b
brucesui
15 楼
这里小编是怎么回事儿?你是误导读者。
b
brucesui
16 楼
老胡说的完全对。杀人者死有余辜,但他的母亲该抢救还得抢救。
随便踹两脚就走
17 楼
傻x,法大还是人情大?操你妈的
f
fterrydog
18 楼
这条狗还没死呢 上苍啊 什么时候把胡叨盘收了
b
brucesui
19 楼
你仔细看了全文吗?
映像伦理审查
20 楼
怎么这么缺心眼
a
abc868
21 楼
如果被杀者是胡锡进妻女,胡锡进还会为杀妻凶徒求情吗?
a
azkaban
22 楼
老太12月4日进的急诊,因住不上院,检查报不了销,只好靠着。杀人后,不住院也费用全免了,明白?费用谁出的? 别扯没用的转移视线。
未归游子1
23 楼
老胡少闲扯了,像这种畜生家庭,连同杀人犯老母以及全家,全中国人民都要冷眼一堆,这是一家畜生,不是人,全国的医院,医生应该勇敢地拒绝给这家的任何人看病,因为这家人都有杀人的可能,老胡就别再胡说八道,以什么救死扶伤的大道理在网上和报纸上瞎扯了,这是摊在你老胡家,胡锡进和他的全家能坦然吗?
a
azkaban
24 楼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混到他那个份上,不坦然也得表现得坦然。
贯军
25 楼
胡编,要吸精,还得歌颂人民领羞。少吃点人血馒头。
阿帕奇13
26 楼
为什么要迁怒于老太太,凶手是18岁以上成人,不可能看人家一辈子对他负责吧?胡这次哪里有问题?
阿帕奇13
27 楼
这种连带家人的狗屁逻辑早就该抛弃了。
老梆子
28 楼
胡吸精是在鼓励犯罪
阿帕奇13
29 楼
法律一事论一事,不喜欢胡,这次他说得没错,乱喷毫无意义。
物种起源
30 楼
你看了内容吗就喷? 胡根本就没有为凶徒或其家属求情,只说了家属有申辩的权利。 “宽以待人 理解万岁”是说病人对医生。 这种诱导性标题就是给你这种无脑又偏见的人看的。
狼友一枚
31 楼
游了半天学还是跳不开俺们村的封建思想 一个社会现象引发的法律问题 到你嘴了又是个人情绪大于一切 最好来个株连九族 的确这事要是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谁都没那么伟大 但是搞搞清楚一个国家法律用来干嘛 医院是用来干嘛的 用你的逻辑 医院还可以凌驾法律 直接拒绝治料惩罚他家属 ? 然后呢 恶性循环? 矛盾继续加大 医生继续杀 ?
古儿文武
32 楼
医生甚至医院面对制度,考核,医保额度等等有许多难言之隐,患者家庭面对家破人亡也有强烈的恐惧与不平。医患关系如此对立到底是谁之罪?老胡貌似公正广博,但是他说出了真实原因吗?此时此刻他最关心的是找出问题所在,替民发声(媒体的职责所在),还是替当局转移视线,并以此技能来邀功请赏?
y
yshen05
33 楼
老胡换杨医生 多少人会点赞呢?
m
mcfuzhou
34 楼
原来是北二外的出手了,怪不得美国说是最大的间谍机构,这么牛。
d
duacha
35 楼
誰告訴我,怎麼樣投訴這種垃圾小編?
c
crownking2000
36 楼
活到95岁都没有意识了还占用医疗资源不是她都的错,但养了一窝草菅人命毫无歉意事态发展到这样还无动于衷的畜生就是她的不对了。
d
danial
37 楼
非常烦胡锡进,但是他的有些话非常在理。 当然,他的屁股也决定了他胡搅蛮缠歪曲事实的行为。 这个人会讲理,有思维的能力,只是选择什么时候用。
u
ukk
38 楼
杀人偿命!
浪淘沙的强哥
39 楼
记得之前看到过一个“周立波有难 八方点赞” 我在想如果胡锡进进了秦城 会不会举国欢腾还是喜大普奔什么的?
草虾123
40 楼
病人多,医生也不少,治疗和药物贵还没作用,什么病都去医院,医生没什么医德,病人更不尊重医生,都是土共惹的祸
n
neenun
41 楼
杀人偿命
青蛙
42 楼
这人吃人血馒头 蹭死人热度
a
aikaida
43 楼
像这种95岁的癌症晚期患者,基本是转去社区医院的,医保会包95%的费用,三甲的床位不太可能给她,但家属不愿转院。 我自己亲身经历过,国内大医院住院部是不收癌症晚期已进入衰竭状态患者的,也可以理解,资源有限,不会用在没有治疗效果的病人上,95岁了,这是自然规律,无法逆转
开发
44 楼
: 说的真对,有时小编和狗粮是打掩护互相抬轿子的。
阴阳平衡阴平阳秘
45 楼
除了标题不认同外,个人觉得这此文是我看过的较为詳细叙述事件各方人物和可能原因。凶手必定判死刑无疑。但事情已发生,重要是以后如何减少发生(避免是不可能的)。
d
dzj
46 楼
凶徒:下一个就杀胡锡进全家!
沙基煤
47 楼
这种编标题是缺德,老胡可以去告这种编标题的。
柳德米拉
48 楼
老胡是个傻B
阴阳平衡阴平阳秘
49 楼
社会上应宣传这些常理(common sense)。让有文化无文化的都懂得,不要以为是医生或医院故意操作或刁难。
阴阳平衡阴平阳秘
50 楼
有一不可能不成熟看法:是否医院成立一个患者资讯机构,不属于医院编制,由一群退休的大妈大爷组成(可附近街道的)。如遇问题大的家属或患者,由其中一二人表明属该机构而不缔属医院;与其交流,相当于中介。如不信或不能解决,再换另一批人。这样从患者角度,如真的医方不足,也有第三方或更多人知道,其心也安。
﹎.cнén
51 楼
95岁高龄的人,进医院了,很多治疗方法都不建议使用的!
g
gwboy
52 楼
: 呵呵 你从哪来的费用全免?意淫的?假消息?有点判断力行不?比他妈不会思考
4
44776
53 楼
如果不嚴判醫鬧今後你胡編可能找不到醫生為你治病了。
C
Cup3
54 楼
医生你三分钟就能判断病情对症下药?你这不是草菅人命嘛,一天看多少病人那是一样的事,能不能看好病人的病是你的事。病人太多医院可以想办法增加医生,你这种不负责的医德还是不要做医生的好。你这种诊断态度早晚得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