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贬值,比想象中来得还要快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6月14日 13点9分 PT
  返回列表
74416 阅读
18 评论
知趣同学

“三年前211毕业的我手握腾讯、滴滴、阿里、字节四个意向,offer从34.5万到45万,但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保研985。三年后的现在,只有两个offer,都是边缘部门,年薪均未超过35万。”

有网友对此调侃,“莫非这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01

士农工商,“士”居首位。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读书,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1977年恢复高考,570多万考生在天寒地冻中走向考场,这是高考有史以来仅有的一次安排在冬天的考试,最终只有27万考生拿到了大学入场券;

1999年大学扩招,在国内各行各业忙于跟国际接轨的大背景下,政府不得不通过教育改革,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学历人才,次年大学招生人数飙升至221万;

2022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飙升至4655万,在学研究生人数达到365.4万人,其中在学硕士生309.8万人,在学博士生55.6万人。

今年马上就要有1158万高校毕业生被输送到社会,光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之和就有一百多万,比2000年全部高校毕业生总量还要多。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了精英教育,随之而来的则是哈佛博士就职深圳南山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清北学霸在一线城市的中小学竞争上岗,大学生主动挂科延迟毕业,以求可以继续住在学校低廉的宿舍里继续考研或考公……

打恢复高考的那一年算起,从爷爷那一辈是个中专生都可以从农村走向城市跨越阶层,到如今985大学毕业找个工作还要颇费周折,学历贬值,也不过才花了四十多年的时间。

02

古言有云,物以稀为贵。

学历之所以贬值,源于大学的不断扩张,失去了稀缺性。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情况下,就约等于没有大学生。

这些年,民办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不扩招学生就不能支撑学校的正常运转,高昂的学费背后,也为政府经济贡献了一块难以割舍的肥肉;

公办大学想要拿到政府和社会上更多的资源,也只能扩张,这样才有机会做大做强,培养更多学生,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这是大学内在需求。

至于专业设置是否适应用工单位的需求,培养的人才是否匹配社会的发展,毕业生能否找到工作,统统都不是大学的核心利益诉求。

另一方面,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几个一二线城市。教育落后地区的学校和专业的教育水平有限,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也是可想而知。

起初,从大学批量生产出来的高等学历毕业生还能够勉强被社会所消化。

因为在本世纪初,我们先是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末班车,大量的本土企业和前来赚钱的外企,都有能力为本科生提供足够的优质岗位。

紧接着,又迎来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浪潮,大厂、新贵、独角兽以及互联网产业的上下游都创造了大量有价值的工作岗位。

直到2015年,高速增长了20多年的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了颓势,此后连续6年GDP增长率未能超过7%。GDP增速放缓,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学历贬值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2022年GDP增长率只有3%,连续三年的全球性黑天鹅事件,更是让高校毕业生无处安置,就业需求积压已久。

找不到工作的应届生只好考研卷文凭,企事业单位则顺势提高招聘要求,倒逼年轻人继续提升学历,甚至是出国水一个硕博,学历贬值进一步加剧。

03

上层社会远比想象中稳固,流动也只是发生在中底层,阶层不可能让几代人连续通过学历就实现跃迁。

而当前学历贬值所带来的主要社会矛盾在于,很多企事业单位只认985/211这样的名校毕业生,倒不是说这些人真的在大学里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经历过高考的筛选,至少证明了他们在十八岁之前就有了超过同龄人的自制力和学习力,企业默认这些人培养起来更容易。

而没上过大学的人,则会主动去选择送快递、外卖这样的体力活儿。这就导致同样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普通本科生和大专生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夹心层”,既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又没有办法放下身段去从事体力劳动。

这一切都是因为过去学历教育被大众赋予了无限的期待与想象,认为文凭就等于价值,这也是对阶级跃迁和美好生活的一种希望。

现如今,学历教育已经慢慢丧失了推动阶层流动的能力,只是在为社会提供着分工的职能。

大家也慢慢认识到,学历是一个准入门槛,不是下不来的高台,是美好生活的入场券,而不是兑换券。

就当下而言,大学本科学历渐渐从奢侈品变成了刚需,短期内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得读个大学;其次,硕士学历只有在对就业有帮助的情况下才有读的必要,而博士学历,则是适合真正对这个学科感兴趣的人,博士毕业后岁数就不小了,这个过程可能会错过很多职业机会,需要理性衡量;最后,学历不等于值钱,稀缺且有人为之买单才有价值。

但对于出身起点很低的孩子来说,读书依然是阶级跃迁最好的捷径。

985/211的毕业生依然具有稀缺性,除非读的是天坑专业,不然的话大概率都能有份不错的工作。

04

当学历贬值这件事势不可挡,大众对它的态度可能会慢慢出现分化,上大学成为一种“选择”。

擅长学习和喜欢搞科研的孩子,则会全力以赴去冲一个名校;没天赋也不爱学习的孩子,则大概率在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后,选择去技校学一门短时间内能不被人工智能淘汰掉的技能。

随着人口的日益萎缩,体力工作一定会越来越稀缺、越来越贵,比如在很多发达国家,安装空调甚至比空调本身的价格都要贵;再比如我身边一些学美术的同学,毕业后回当地开个蛋糕店,那裱花水平比没学过美术专业的强太多了,蛋糕价格能直接翻一倍,收入是当地普通职员的4-5倍,这就是硬技能变现。

以后高学历者有竞争优势可以去内卷,低学历者可以放下身段从事体力劳动。

这是两种选择,前者上限很高,后者下限不低,虽然人生轨迹截然不同,但都有美好的前途。

未来,由于人工成本越来越贵,类似于银行、客服这样的重复机械化的岗位,肯定会被人工智能代替,大家的生活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而人口减少,上大学就会越来越容易(上名校肯定还是会很难),它只是每个人的一种选择而已,不会直接跟收入挂钩。

这些都是在发达国家是已经验证过的结果。

货币和经济狂飙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接下来造富的神话会越来越少,普通人和富人财富积累都会越来越难。

我们这些出身普通、智商普通、又没有天大的好运气的人,天天琢磨如何阶层跃升只会让自己抑郁,乱投资创业说不定还会返贫,倒不如有点钱就存起来,培养个兴趣爱好,好好找个班上,一辈子就这样过得也挺好。

大家也别担心阶层固化,阶层还是会继续流动的,因为小镇依然会有厉害的做题家,二代们吃饱喝足后难免想要去创业试图证明一下自己(然后发现自己是真不行)。

b
bia
1 楼
中国真应该发展职业教育,回国最大的反差就是医院里护工,搞装修水电师傅都是没啥文化的农民,瞎搞
s
seator
2 楼
不要拿以前比,30年前能上个本科就已经是同龄人的前百分之三四了,现在是百分之五十吧
b
balsam_pear_k
3 楼
经济增长还能吞下大学毕业生,但现在开始衰退,开始衰退,大学毕业生要扣谢猪习隆恩浩荡。
j
johniewalker
4 楼
中国大学教育灾难性贬值的根本:扼杀独立思考、质疑创新能力,一根赶羊的鞭子年复一年镇压着几百万上千万的大学生。这个体制“自动化生产线”推出来的大学生所具备的所谓“知识和能力”,正是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所以越往后学历越贬值、工作岗位和薪资的情况越糟。 欧美大学其实也存在这个问题,但远不如中国的严重。
蓝靛厂
5 楼
不知道现在大学生素质怎么样。以前上大学就是知识分子。上个一本就是千里挑一。教育普及不是坏事。
照妖镜007
6 楼
羊群效应趋同的结果,你的竞争优势是与同龄的差异
理性发言
7 楼
“这是两种选择,前者上限很高,后者下限不低,虽然人生轨迹截然不同,但都有美好的前途” ——既然“知趣同学”是这样认为的,最好能多生几个后代
D
Domingway
8 楼
在中国学历根本不重要,全看关系。这也是中国腐败的根本原因。普通老百姓需要公平的上升通道。这一点加拿大比中国先进100年。
吃货2001
9 楼
小学毕业的做了一尊,你觉得是什么学历有效?
a
aluminiums
10 楼
开头的例子不是范例吧,这收入算成欧元至少绝大多数西欧大学毕业生毛收入都达不到
弟兄
11 楼
这话题炒作了几十年了
n
nzder7
12 楼
“三年前211毕业的我手握腾讯、滴滴、阿里、字节四个意向,offer从34.5万到45万,但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保研985。三年后的现在,只有两个offer,都是边缘部门,年薪均未超过35万。” 哇,好厲害喔!
n
nzder7
13 楼
以後必須對吹牛徵稅!
西
西岸-影
14 楼
过去一个秀才都能算文化人,按照如今标准,秀才不过就是小学毕业水平。 平均水平提高了,并不是坏事。其实看看美国,如今没有研究生院学位,光凭本科学历,挺难获得专业职位的,餐馆里打工的,甚至是终身打工,不少是本科毕业生。
I
InNorthTexas
15 楼
快递培训, 高智能物流
r
ridicu
16 楼
教育大跃进的结果。是个人都能上大学,那学历就没用了。
墙头的一朵梨花
17 楼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3-06-14 08:07:49 过去一个秀才都能算文化人,按照如今标准,秀才不过就是小学毕业水平。 平均水平提高了,并不是坏事。其实看看美国,如今没有研究生院学位,光凭本科学历,挺难获得专业职位的,餐馆里打工的,甚至是终身打工,不少是本科毕业生。 ------------------------------------------------------------ 一评价美国就露馅,你还是在粪坑国安安心心吃你的牢饭吧,不用抄美国的心了。哈哈哈哈哈
无闲散人
18 楼
百分之六十七十八十的录取率,早就贬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