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从严于律己开始。
最近,“玻璃大王”福耀的曹德旺频频上热搜,其中一个采访视频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视频中,曹德旺说了这么几句话:
“我跟美国人讲,我把绿卡还给你,我不要了”
“3个孩子和老婆全家撤回去,一个都不能留”
“如果儿女有意见不退美国国籍,以后就不能继承我的财产。”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段话?
事情是这样子的,在1995年的时候,曹德旺为了公司的发展,曾举家移民到美国。
10年后,他发现福耀玻璃已经做到一定规模了,在整个玻璃行业也是名列前茅般存在。
他觉得福耀将来一定是中国汽车玻璃的代名词,是中国人的玻璃。
这样的成就必须属于中国人,而不是成为一个美国人的企业,所以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我们不能移民,曹家的玻璃,是属于中国的。”
曹德旺心中,一直有一股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劲儿。
看他的采访和报道,你会发现,他说话经常带有“国家”“民族”“责任”等字眼。
记者曾问过他,为什么要经常带这些字眼。
他说:“我考虑的不是个人问题,因为我从一个小老板变成人物,将来可能是历史人物,为国家负责。”
(来自福耀官网)
他的长子曹晖曾说:“父亲把我们家所有的财产基本捐光了,我出来创业,目前的负债率是70%。”
与其他用慈善抵税的企业家不大一样,曹德旺自创业以来,截止至2017年1月,已缴纳127亿税金。
一个企业家身上能有如此品质,必然与他的所经历和所受到的教育息息相关。
01
穷要穷得清,富要富得明。
曹德旺的母亲,曾经是地主家的大小姐,嫁给曹德旺父亲后,因当时时局动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曹德旺父亲为了家里的生计,只好背井离乡去上海挣钱,留下妻儿相依为命。
曹德旺印象中,母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穷不可怕,最怕的是没志气。要摆脱贫穷,只有靠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最需要的是取得他人的信任。”
“穷要穷得清,富要富得明。所以,在外面要把胸挺起来,头抬起来,不要被别人看不起。”
这些话,一直被曹德旺铭记在心。
有一次,他的公司有了去外国考察的机会,那时候去考察每天会有90美元的生活费,许多人为了可以买电器,自己带方便面去吃。
曹德旺知道后,便召集了所有人,告诉他们。
“不要为了电器把自己搞得太狼狈,我们是中国人,代表的是中国,一个人要有人格,一个国家同样需要国格。”
“没有人格,就没有国格,带多少东西回国都没用!”
到达芬兰后,曹德旺还请了对方的接待员吃饭。
最终,他们成功引进了HTPS设备,成为这个设备全球的第一个买家。
母亲的人格教育,深深影响了曹德旺的一生,小到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大到面对国家大义,曹德旺一直坚守该有的“格”。
02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有心。如果说母亲塑造了曹德旺的人格,那么父亲则把最优秀的品质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父亲靠经营活动养家糊口,但在那个年代,是不允许自由买卖商品的,父亲做着大风险的事情,仍然告诉儿子要用心做事。
父亲说:草没有心都不会发芽,所以人做事,一定要用心做。
他是行大善的佛教徒,成立慈善基金会,踏踏实实做慈善。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父母亲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曹德旺的一生产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这是家教的力量,而曹德旺本人,也在身体力行地做着这种家教的传承。
03
教育孩子,需严慈有度。
曹德旺认为,教育就是育心,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如今的曹晖,已经很优秀了,曹德旺所说的心,他几乎都拥有了。
04
两年前,曹德旺因为一个提案,意外成为了网红。
曹德旺建议制定《家长教育法》:
政府出经费构建培训家长的社会体系,大专院校开设家长教育专业;家长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等等。
他认为,对孩子来说,合格的家长很重要,应立法加强对家长的教育。
先不说,这个提案到底会不会实施,但是这种观念却是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常说要管孩子,但管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管好自己,言传身教。
曹德旺生活作风很节俭,除了因为福清的习俗建了一栋豪宅外,现在的他依旧会开车去吃快餐,平时也不喜欢用奢侈的物品。
他的孩子,也是如此。
他曾说过:
“如果我不说他是我儿子,你根本看不出来他是曹德旺的儿子。”
教育孩子,从严于律己开始。
最近,“玻璃大王”福耀的曹德旺频频上热搜,其中一个采访视频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视频中,曹德旺说了这么几句话:
“我跟美国人讲,我把绿卡还给你,我不要了”
“3个孩子和老婆全家撤回去,一个都不能留”
“如果儿女有意见不退美国国籍,以后就不能继承我的财产。”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段话?
事情是这样子的,在1995年的时候,曹德旺为了公司的发展,曾举家移民到美国。
10年后,他发现福耀玻璃已经做到一定规模了,在整个玻璃行业也是名列前茅般存在。
他觉得福耀将来一定是中国汽车玻璃的代名词,是中国人的玻璃。
这样的成就必须属于中国人,而不是成为一个美国人的企业,所以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我们不能移民,曹家的玻璃,是属于中国的。”
曹德旺心中,一直有一股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劲儿。
看他的采访和报道,你会发现,他说话经常带有“国家”“民族”“责任”等字眼。
记者曾问过他,为什么要经常带这些字眼。
他说:“我考虑的不是个人问题,因为我从一个小老板变成人物,将来可能是历史人物,为国家负责。”
(来自福耀官网)
他的长子曹晖曾说:“父亲把我们家所有的财产基本捐光了,我出来创业,目前的负债率是70%。”
与其他用慈善抵税的企业家不大一样,曹德旺自创业以来,截止至2017年1月,已缴纳127亿税金。
一个企业家身上能有如此品质,必然与他的所经历和所受到的教育息息相关。
01
穷要穷得清,富要富得明。
曹德旺的母亲,曾经是地主家的大小姐,嫁给曹德旺父亲后,因当时时局动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曹德旺父亲为了家里的生计,只好背井离乡去上海挣钱,留下妻儿相依为命。
曹德旺印象中,母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穷不可怕,最怕的是没志气。要摆脱贫穷,只有靠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最需要的是取得他人的信任。”
“穷要穷得清,富要富得明。所以,在外面要把胸挺起来,头抬起来,不要被别人看不起。”
这些话,一直被曹德旺铭记在心。
有一次,他的公司有了去外国考察的机会,那时候去考察每天会有90美元的生活费,许多人为了可以买电器,自己带方便面去吃。
曹德旺知道后,便召集了所有人,告诉他们。
“不要为了电器把自己搞得太狼狈,我们是中国人,代表的是中国,一个人要有人格,一个国家同样需要国格。”
“没有人格,就没有国格,带多少东西回国都没用!”
到达芬兰后,曹德旺还请了对方的接待员吃饭。
最终,他们成功引进了HTPS设备,成为这个设备全球的第一个买家。
母亲的人格教育,深深影响了曹德旺的一生,小到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大到面对国家大义,曹德旺一直坚守该有的“格”。
02
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有心。如果说母亲塑造了曹德旺的人格,那么父亲则把最优秀的品质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父亲靠经营活动养家糊口,但在那个年代,是不允许自由买卖商品的,父亲做着大风险的事情,仍然告诉儿子要用心做事。
父亲说:草没有心都不会发芽,所以人做事,一定要用心做。
他是行大善的佛教徒,成立慈善基金会,踏踏实实做慈善。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父母亲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曹德旺的一生产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这是家教的力量,而曹德旺本人,也在身体力行地做着这种家教的传承。
03
教育孩子,需严慈有度。
曹德旺认为,教育就是育心,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如今的曹晖,已经很优秀了,曹德旺所说的心,他几乎都拥有了。
04
教育孩子,从严于律己开始。
两年前,曹德旺因为一个提案,意外成为了网红。
曹德旺建议制定《家长教育法》:
政府出经费构建培训家长的社会体系,大专院校开设家长教育专业;家长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等等。
他认为,对孩子来说,合格的家长很重要,应立法加强对家长的教育。
先不说,这个提案到底会不会实施,但是这种观念却是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常说要管孩子,但管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管好自己,言传身教。
曹德旺生活作风很节俭,除了因为福清的习俗建了一栋豪宅外,现在的他依旧会开车去吃快餐,平时也不喜欢用奢侈的物品。
他的孩子,也是如此。
他曾说过:
“如果我不说他是我儿子,你根本看不出来他是曹德旺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