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医院员工:给我们一个N95口罩 用24小时都行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2月8日 23点20分 PT
  返回列表
71829 阅读
29 评论
经济观察报

尽管每天都有来自海内外捐赠,抗击肺炎的各类物资缺口仍然存在。

2月2日-3日,两天的采访中,十多家湖北省内外医院都表达了类似的困境,无论是重灾区武汉,还是武汉都市圈内的城市,甚至其他省市,医疗物资全面告急,其中N95口罩与防护服,奇缺。

民间捐赠“落地”,同样面临考验:捐赠物资送达前线的效率难以填补医院物资缺口。

春节假期后,全国口罩生产能力在逐步恢复。2月5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称,截至2月3日,全国口罩日产量达1480万只,产能利用率67%。其中N95口罩的日产量仅11.6万只,相当于口罩总产量的约0.8%。

什么原因导致物资成为重灾区抗疫的瓶颈?

物资不够 床位不敢开

“哪怕就给我们一个N95口罩,用24小时都行。”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陈雯表示。

陈雯是武汉市普仁医院的工作人员。普仁医院有6个120站点,每个小时每个站点的急救医生,都会接到急救调度,出车、急救、转运患者。

一名120站点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站每天出车十几趟,接触的大部分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一个班24小时,用一套防护服加一个N95口罩,反复穿脱,重复使用,现在橡胶手套和防护服也快弹尽粮绝。

为了尽可能将少量防护物资提供给一线科室,陈雯和其他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只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要留给临床医务人员。

作为九省通衢的武汉,拥有全国前列的医疗水准与较高的资源调度能力。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物资调配能力捉襟见肘。

“以口罩为例,本应4小时换一次口罩,但我们很多医护人员一个口罩戴一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防护设备耗材捐赠工作组的一名负责人向经济观察报表示,防护服、N95口罩等物资的缺口最大。

另一名负责防护药品捐赠的协和医院人士也同样确认资源短缺的现实,“防护物资是消耗品,消耗量太大了,不可能不缺。”

缺口究竟达到多少?作为第二批定点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防护物资捐赠工作小组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院的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等物资每天缺口均在2000件左右。

“武汉所有医院都面临这样的困境,原计划开设的床位数,基本未能全线投入使用。”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副秘书长谈慧玲说。

从1月24日正式发起捐赠行动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以下简称“华科北京校友会”)已经连续捐赠了多家医院,谈慧玲主要负责与一线医院沟通,她的多名亲人如今也奋战在武汉的临床一线。

她说,按照严格标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对医院硬件设施要求高,病房必须全封闭,一间房一张床。但普通医院不具备针对传染病的硬件设施,大部分医院只有少数单人病房,病房基本以2张床/间、3张床/间、5张床/间为主。

疫情爆发后,诸多医院的床位都是紧急改造出来的,空间封闭性很难达到无菌病房标准,但医院只能咬着牙接收病人。如果医护人员没有足够的防护物资,很难开展工作。

协和医院是一个典型案例。在捐赠之初,谈慧玲了解到,协和医院准备在西院开设700张床位作为专科医院,至少需要调配一两千名医护人员,对防护物资的需求量可见一斑。

根据官方信息,截至2月3日23:00,协和西院开放的床位数仅267张。之所以无法全线开放,关键原因在于防护物资匮乏,医护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这种时候,如果没有防护用品,医护人员就是‘裸奔’,上去一个倒一批。”谈慧玲说。

有医生剃了光头

“保护好自己,希望你们平安。”蒋义对即将进入重症隔离病房的护士长说。

“希望我不要死在里面。”护士长回应。

蒋义是湖北荆州一家三甲医院的防控物资保障组负责人。截至2月4日24时,荆州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713例,死亡9例。其中2月4日当天就有100个新增确诊病例和2例死亡病例。

蒋义每天面临着其他同行一样的问题,需要消耗多少物资?库存还有多少?还能坚持几天?

开始,蒋义所在的医院被要求设30张隔离病床,后来扩至近250张,发热门诊一天的看诊人数达百余人。为满足扩张需求,医院将儿科病房全部改为隔离病房,相关医护人员全部进入重症隔离病房,吃住都在医院,不能回家。

这些一线医护人员每6小时倒一班,从进入隔离病房直至6小时后出来,不许上厕所,不许吃东西。“因为每出来一次,意味着要‘浪费’一套防护用品。”

还有的医护人员,为了防止将病毒带出隔离区,甚至专门剃了光头。

蒋义和同事们想尽各种办法补给防护物资——目前,防护服、护目镜、医用外科口罩等需求已暂时得到缓解,但N95口罩却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包括蒋义在内的其他医院行政人员,只舍得戴上不符合标准的KN系列口罩,这种口罩主要是防尘防雾霾,不能防飞沫和液体。

截至2020年2月5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9665例,除去重灾区武汉市与荆州市之外,黄冈市、孝感市、襄阳市、随州市等四座城市的累计病例也均超过700例。

相比实力一家独大的武汉市,武汉都市圈的二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应急管理能力、物资协调能力等方面原本就存在着差距,疫情肆虐之后,更是不得不面对物资全面告急的重重困难与挑战。

越来越多的医院选择亲自求助。1月31日,湖北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发布了一个接受社会爱心捐赠公告,对于N95口罩、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检查手套、一次性鞋套、医用帽子的需求量,统一标注着5万;一次性外科口罩的需求量为2万个;另外还有其他多项医用物资的需求。

“现在缺口大的物资主要是N95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一个都没有,防护服和75%酒精也不多了。”该院一名设备科医生告诉经济观察报。

2月2日,华科北京校友会正在整理分配即将从德国发出的一批物资,谈慧玲也坚持建议将湖北孝感的几所医院加进捐赠名单。

原因在于,孝感一家医院在向她登记完需求信息之后,转头又发出咨询:能不能再增加一家机构?仔细沟通之后才知道,孝感检疫中心本来应该是当地防护等级最高的机构,但该中心的工作人员前往当地医院领取患者标本时,全身上下仅有一个医用外科口罩可带。

储备体系薄弱

谈慧玲和华科北京校友会的小伙伴们,一开始以为捐赠行动是救一下急,干两三天“大部队”接应上他们就可以收工。但干完两三天之后,他们又继续干了五六天,一直到今天,已经第十二天了。

校友会筹集到的物资源源不断在往武汉和周边的医院运送,但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向谈慧玲发出求助信号。目前,华科北京校友会登记在册有需求的湖北医院已经多达一百多个。

每家医院的物资缺口缘何这么大,平日的库存去哪了?何晓敏告诉经济观察报,虽然医院平时也会储备口罩、防护服等物资,但以前只是偶尔用之,库存并没备太多。如今,非常规消耗品变成损耗巨大的常规消耗品,库存肯定不经用。

像蒋义所在的医院,日常对于防护物资储备的补给频率通常是一个月两次。由于国家倡导零库存,平时他们医院的库存相对有限,但也基本上处于报备——发货补给——又报备——又发货补给的良性循环状态。但这次新冠肺炎一爆发,他们医院一下子忽然就遭遇前所未有的供给、消耗和运输压力。

医院们都在千方百计找渠道,自采是部分医院的第一反应。

1月下旬,蒋义的医院在还能自采的前提下,为了800个N95口罩,开车奔赴河南长垣,往返总共耗费18个小时。

河南长垣是中国著名的卫材之乡。蒋义从那里的一个口罩厂家了解到,该地区一天生产医用外科口罩数量超过100万个,但其中N95口罩仅不到4万个的生产力。“负责人告诉我,很多医院的采购人员干脆到工厂里面苦等两三天,运气好的话,也许可以拿到两三千个口罩。”蒋义说。

时间一点一滴地推移,医院自采的症结也开始显现。一方面,相关部门逐渐接管了国内绝大多数医疗物资生产厂家,厂家无法直接为医院供货,大量物资优先供给到武汉;另一方面,除了武汉之外,湖北其他市级政府部门作为市级行政单位,没有能力直接与口罩生产大省——河南省政府对接。也正因此,武汉周边地区医院的医用物资愈发入不敷出。

一名机构捐赠组织的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1月24日前后,他曾经与武汉一家定点医院器械科的负责人沟通过物资需求事宜,当时一听完该医院的物资缺口就愣住了:

“我问这位器械科负责人,政府相关部门难道不支援你们吗?他说,红十字会是答应了我们的物资申请,但答应之后,物资到底在哪里,医院都没看到呀。我又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怎么不早点求助?他回答,相关部门不让我们对外扩散‘没有物资’这一消息,所以如果大家定点捐赠,我们很欢迎;但如果没有,我们暂时也不能先开口。”

1月30日,湖北省红十字会官网公布了第一批捐赠物资的使用情况,主力定点收治机构协和医院公开求援医疗物资,但却只分到3.6万个口罩中的3000个,一时之间掀起轩然大波。

重灾区武汉之外,湖北其他城市所能分配到的物资也是颇为有限,“你想想看,就连武汉很多大医院都没接收到红十字会多少捐赠,我们这种下属城市的区医院能有吗?”一位湖北黄冈市某区医院的工作人员向经济观察报坦言。

最近这段时间,蒋义所在医院的财务部门每天都持续向当地红十字会报单,申请的防护物资往往隔天便能拿到。

为了保障物资不断流,他们所申请的需求数量略高于前一天实际消耗量,但2月1日,当地红十字会分配给蒋义医院的N95口罩数量不足上报量的三分之一,给出的理由是:这所医院所收治的新冠肺炎病人,没有其他医院多。

蒋义显然不认可,截至2月3日,该院收治的疑似病例超过100例,确诊的也有好几十例,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增长,“病人增加的情况下,N95口罩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他说。

不过,最新传来的消息让蒋义稍稍振奋:当地红十字会后面承诺,接下来拨付的数量可以保障正常供应。

民间捐赠瓶颈

多家接受采访的湖北医院向经济观察报表示,在他们接收到的民间捐赠物资中,大量无法运用于临床及一线,只有少量是符合标准可用在医疗防控上。

“很多志愿者听到商家保证商品达标,就买了捐赠过来。可是商家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资质注册证明,结果这些物资送过来,一线医护人员却用不了。”这是上述武汉市第三医院防护物资捐赠工作小组负责人最近遇到的最大问题。

蒋义观察到的一个事实是,大约有九成民间捐赠的口罩不符合标准。他所在的医院,已经在捐赠公告里明确表示,需要符合或高于GB 19083-2010标准医用的防护口罩、YY 0469-2010 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以及GB 19082-2003标准的防护服。院方也事先与不少捐赠者进行充分沟通,但仍阻挡不了不符标准的民间物资送达。

他说,一般进口的口罩没有经过国内质检,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风险难以评估。

“公众如果想献爱心,不要一股脑地捐赠,一定要先问问,医院到底需要什么。”在采访中,谈慧玲特意发出呼吁。

另一问题在于,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的民间捐赠都聚焦在重灾区武汉,武汉周边城市及省外城市一度陷入回应难的局面。

根据谈慧玲的介绍,华科北京校友会对此次疫情的捐赠只针对三类最急需帮助的机构,一是专科医院;二是发热门诊;三是重症ICU。在捐赠安排上,则是按照优先级别来进行,“我们优先级第一是保武汉市,然后继续覆盖到武汉周边城市圈,比如黄冈、孝感、麻城、襄阳、咸宁等城市。”

更为迫切的关键点是物流难题。一个武汉大学校友会志愿者团队成员形容,平时一个简单的物流动作,在疫情高压下真像经历了万水千山,重重打怪。

其间,被指定为武汉疫情捐赠物资接收单位的湖北省与武汉市红十字会系统爆发出的一次信任危机,更是让越来越多的民间捐赠组织焦虑不断。

——“各位,有一批医疗物资需要运到湖北黄石的医院,可以提供不通过红十字会,第一时间送达医院的方法吗?”

——“我从印尼调来的一批N95口罩,顺丰反馈给我只能运到武汉。但这个口罩我想定向捐给黄冈,请问各位,现在有什么物流可以直接运到黄冈?顺丰如果运到武汉之后会不会被红会截走?”

在一个驰援武汉·抗疫志愿群里,诸如此类的物流求助,多天来比比皆是。

上述武大校友会志愿者团队成员称,做公益这些天,发生的冒领抢货现象是想也想不到,不只限于红会,还有想象不到的各类。而物流难使得捐赠物资送达前线的效率,远远难以跟上医院当下物资匮乏速度。

不过,湖北及武汉红十字会系统遭受争议之后,武汉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已经开始行动,指派九州通医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通”)、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物流局、国博中心、卫健委、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保障局、邮政管理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校友会(以下简称“华科武汉校友会”)等多个政府部门及企事业机构协助武汉红会收发物资。

九州通主要负责物资的物流运营管理。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九州通医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青松表示,2月2日上午有一批定向捐赠物资,11点到,下午2点钟就已经发出去了。

一名九州通内部人士称,应用其研发的九州云仓管理软件后,防护物资的周转出库效率大概为两个小时。

华科武汉校友会的志愿者团队则在2月1日接到政府指令,协助开展分装医疗防护物资。接到任务之后,他们立即对外招募志愿者。根据官微信息,截至2月3日,华科武汉校友会从数百名报名者中挑选了近两百位志愿者,人数完全可以满足当下工作需求。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减少交接及培训成本,华科武汉校友会将志愿者团队初步组建成数个工作班组进行轮动,后期班组的人因各种问题撤出工作一线时,群里其他志愿者报名接替。

如何绕道红会平台?公益志愿者阿木称,2月2日,他协调的9台由币安慈善基金会捐赠的美国哈逊1026BP喷雾器成功送达武汉市第三医院新冠肺炎防控物资管理办公室,采取的是中铁快运自提方式。这家快递公司此前要求只要提供受赠单位的接收函证明,就能揽收发货,直达目的地。

上述武大校友会志愿者团队成员支了一个招,跨省的货物物流可以联系顺丰、菜鸟、宅急送等大机构的绿色通道。他们之前从杭州运往武汉的一批消毒水,就是联络了菜鸟,一点都没操心,运送全程还附赠了一个vlog。

2月5日,经济观察报致电京东物流、德邦快递、中通快递,几家快递公司均表示已开通地方政府、公益组织对武汉地区的防护物资运送绿色通道,相关运费全免。

不过,目前德邦快递、中通快递暂不接受个人和企事业单位的物资运送服务,京东物流可接受企事业单位捐赠物资的运送,不接受个人捐助物资运送。“对于疫情防护物资的运送,我们保证两小时内上门收货,并且会以最快的方式送往武汉。”一位京东物流人士提到。

推荐409

c
chtoto
1 楼
国家死哪里去了?
不可防御
2 楼
指望这个国家?刘文亮就是前车之鉴!
K
Ki11
3 楼
不好意思 整形醫院更加需要
老新领导
4 楼
共匪去死吧,都去死包括你们的私生子
r
rootrootroot
5 楼
党觉得应该先紧着香港哪帮造反的,因为中国的老百姓不会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明日帝国
6 楼
https://youtu.be/RbQ68opdbwU 中国口罩供应 目前现状
曾祖爷爷
7 楼
共匪窃国窃民
澳洲LKJ
8 楼
湖北省省长出来走两步。不是说物资充足吗? 第一线的医护人员物资都保障不了
不同声音
9 楼
疫情当前!过去一个月,内地给香港1700万个口罩 ---------------- 共产党,是人民的敌人!至少是大陆人民的敌人!
T
Tony138
10 楼
你以为给香港普通居民, 都是给跑到香港富二代, 官二代, 代理人。
洪山马房山
11 楼
中国当官的脑子进水。2千万的大武汉里搞国家4P 病毒研究研究所, 武大高尚荫开创, 病毒研究机构中生长的危险病原体,病毒和细菌繁生武汉。80后的美人领导,实验室的动物卖到野生动物批发市场。好比核电发电站,建在中南海,爆发将是致命的,破坏力很大。 请看德国100多年的4P 病毒研究研究所,建在里姆斯岛(Riems)看上去像是一个监狱岛 https://www.travelbook.de/orte/gefaehrliche-orte/riems-im-greifswalder-bodden-die-gefaehrlichste-insel-deutschlands 波罗的海里姆斯岛是一个禁区。那里正在研究危险的病原体和病毒-很快也在大型动物身上进行了研究。 从空中俯瞰,里姆斯看起来像波罗的海的田园度假岛。但是没有授权的人可以在这里上去。 高高的围栏,铁丝网,安全等级4-通过这种方式保护建筑物,格赖夫斯瓦尔德博登(Greifswalder Bodden)的里姆斯岛(Riems)看上去像是一个监狱岛。虽然不是重罪犯从世界其他地方带到了德国北部最长的熟料门面(长达235米)的安全之下,但它们却是其他破坏力很大的元素。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防止爆发-从两种意义上讲。 任何想进入里姆斯岛内部的人首先需要获得许可证。然后,他必须穿过几个安全门,脱下衣服并消毒,最后穿上一件特别的衣服,看起来他正要飞向月球。而且,即使您想再次出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您必须在严格的定时过程之后“淋浴”:一分钟的水,一分钟的肥皂,两分钟的水,同时洗头并闭合指甲擦。 为什么要全力以赴?在格赖夫斯瓦尔德博登(Greifswalder Bodden)的里姆斯(Riems)岛上,不允许任何东西从里面出来。没事这就是为什么米高的围栏,许多铁丝网和高安全等级的原因。囚犯的爆发将是致命的-如果这将导致另一次爆发:一场流行病,最糟糕的是一场流行病。这是在世界上最古老的病毒学研究机构中生长的危险病原体,病毒和细菌。 1910年,世界上第一个病毒研究所在这里成立 一百多年前,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的学生弗里德里希·洛夫勒(Friedrich Loeffler)在市中心的一个马Gre里的格赖夫斯瓦尔德(Greifswald)研究了口蹄疫,并发现了这种病毒。因为造成这种疾病的不是细菌,而是迄今未知的一类“微小生物”。 同样有趣的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岛屿在巴西的前面 然而,尽管洛夫勒致力于抗击这种疾病,但他最初取得了相反的结果:在格赖夫斯瓦尔德附近,异常多的动物感染了鼠疫,洛夫勒通过检查无意中感染了整个牛群,但他仍想消除这种病。一个岛屿许诺为大陆上的牛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幸运的是,一个人就在城市正前方,长1250米,宽300米,配备了波罗的海小岛所需的一切设施:通向海边的沙滩,通向礁湖的芦苇,以及吕根(Rügen)的如画美景。洛夫勒(Loeffler)于1910年在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病毒研究所。从1926年起,缆车将岛国与大陆连接起来进行物资运输。 纳粹在这里研究了生物武器 在第三帝国,在里姆斯实验室进行了有关生物武器的研究。在关于疫苗的GDR中。 800人在这里工作。 1970年代初期,该岛通过水坝与大陆相连,而里姆斯实际上只是30多年的一个半岛。但是500米长的水坝将Gristower Wieck从海中切断,海湾中氧气稀少,2007年秋天,该水坝又重新开放,全长30米。 第二年,对旧工厂进行了处理。里姆斯研究中心自1997年以来一直是弗里德里希·洛夫勒学院(FLI)的总部,现已得到了大幅扩展和现代化。联邦政府在新建筑群中投资了3亿欧元。创建了89个具有不同安全级别的实验室和163个马stable:用于实验所需的大牛。 FLI主要研究动物疾病,例如疯牛病,口蹄疫,猪瘟和人畜共患病-从动物传播给人类并具有高度危险的疾病:Sar,埃博拉或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杀死地下室的坦克 该岛所在选区的安吉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亲自于2013年夏季成立了第一个实验室-它们是欧洲第一个针对大型动物的高安全性研究实验室。否则,类似的实验室和马s只能在加拿大温尼伯和澳大利亚吉朗找到。 同样有趣的是:世界上9个最危险的岛屿 您除了如何确保进出员工和访客的大量程序外,还如何确保病毒不会爆发?例如,使用所谓的杀伤缸,废水在其中被加热,从而使每个细菌都死亡。一个特殊的动物尸体处理系统也正在等待在封闭的地下室中使用:整个尸体可以浸入装有氢氧化钾的巨大金属大锅中-这样它们就可以完全溶解,直到只剩下几块灰尘和颗粒为止。
贯军
12 楼
这么多裆中央特派猿,这么多维稳乏走狗,就这么点口罩。 医护人员还是克服一下困难吧。
贯军
13 楼
领导先戴,领导先走。
贯军
14 楼
裆中央说了,要不惜一切代价。
开水送服
15 楼
今天另一条新闻,发布会里说湖北口罩恢复生产,有N95生产线不缺N95,但是缺呼吸机。。。唉,这官方到底能不能信了。。。
苏浩
16 楼
提供一点正能量 中科院明星所长王延轶:自己只是科研金字塔上爬行的蜗牛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F4HT5KEH0536ADOR.html
裸裸
17 楼
这些领导都干嘛吃的?为什么不创造条件让口罩厂赶紧开工?没工人派小飞机去接啊,没原料搞原料啊
b
bluej
18 楼
物资都在红十字会的仓库里。他们等着转手发财呢
潮平路见沙
19 楼
国家为什么还没有提供支援?
a
abc868
20 楼
救援物资短缺?利害了!我的国!我的习思想中国梦! 奴才们!该醒来了!
英国流氓
21 楼
卖n95基本都发财了 一天最少89万人民币 已经被曝过了。
二赖他哥
22 楼
平时政腐就不作为,瘟疫一出原形毕露!
浪淘沙的强哥
23 楼
厉害啦我的锅 平时各种吹牛逼 真正需要的时候 需要什么没什么 真心感觉现在差不多只有赵家人和屁民两类人了
c
cpa1
24 楼
反革命,说kn不合格,这种人要立刻抓起来枪毙。警察同志们,穿好防护服戴好n95去抓反革命喽
t
tracytracy
25 楼
这话说的好卑微,国家n95口罩一点没有了?3m工厂不是在中国做的吗? 捐那么多口罩都他妈的去哪了!
太阳锅巴
26 楼
你不想想香港的豪宅里有多少红二代与官二代 为什么之前到处封城封关 唯有深圳和香港不封? 那是给官崽子们开绿色通道
e
eccalus
27 楼
口罩都在黑十字会呢
风中摇曳
28 楼
艹!都缺成这样了,还\"卖\"给了港狗1700万口罩!
r
rollor
29 楼
国难当头,国家为什么不进行物资调配?为什么要让前线医院依赖社会捐助?中国是集权国家,号称最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可现在出大事了,你们的力量集中到那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