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取钱,还要被盘问?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8月16日 21点15分 PT
  返回列表
34767 阅读
12 评论
中国新闻周刊

近年来,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去银行存取款时,被柜员问及存款来源和取款用途。

“您的这笔存款是什么来源?用途是什么啊?”

“我自己的钱,你问这些干吗?”

这样的对话在银行中时有发生,为避免纠纷,大堂经理甚至需要掏出文件向客户解释。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办法》中取消了“自然人客户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这一规定。 

若《办法》施行,银行再也不会问我的钱是哪儿来的了吗?

图/图虫创意

银行:还要问资金来源和用途在《办法》发布后,中国新闻周刊采访多家银行网点,部分银行表示:为了防止客户资金用于诈骗、赌博、洗钱等违法行为,客户一次性存取款超过5万元时,依然需要记录资金来源和用途。

其中,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客服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上述举措是该行的要求。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客服则表示,目前他们没有相关规定的明确记载。

在实际操作中,中国建设银行北京丰台支行的工作人员表示,此举是公安机关对于银行反诈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办理业务时柜员需要进行询问与登记,如果金额较大,又无法说明来源和用途,银行会联系辖区民警实地核实。

在银行工作人员看来,这样的操作主要是防止客户被骗钱。尤其是在老人办理大额取款业务时,银行的工作人员会更加谨慎。

中国农业银行北京支行某网点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在面对超过5万元的存取款业务时,为了避免涉嫌诈骗和洗钱,确实需要登记来源与用途。

在该农业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看来,自《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国家“断卡行动”实施以来,有关部门就金融机构做好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出台了多个政策和规定,银行柜台也是按照规定执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十八条提及,对监测识别的异常账户和可疑交易,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根据风险情况,采取核实交易情况、重新核验身份、延迟支付结算、限制或者中止有关业务等必要的防范措施。

对于新发布的《办法》,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关注到相关内容,但就目前规定而言,如果不涉及诈骗和洗钱,又十分重视个人财产隐私保护,可以进行分笔操作或线上转账操作。

问问怎么了?公开信息显示,为了预防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规范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等制定《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

到2022年1月时,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曾对上述文件进行修订,联合印发《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拟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修订的文件中规定,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文件发布后,“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需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部分网友认为,这是为了做好洗钱和可疑交易的防控工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此举还增加了银行工作量,使得存取款业务流程更加繁琐,甚至侵犯了个人财务隐私。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2月21日,央行公告称,由于技术原因,《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暂缓施行,相关业务按原规定办理。

虽然这次修订稿未能实施,但近年来,部分银行网点已经作出相应的要求,即办理存取款业务时,客户需要说明资金来源和用途。

据媒体报道,2024年1月,江西一女子带10万元现金去银行办理存款时,被银行工作人员询问现金来源。对于该问题,工作人员称是银行的规定,当客户存款金额超过10000元现金时,就要问清楚钱的来源。

社交平台上,不少人也曾分享类似的经历,并表示自己被银行柜员“盘问”后感到不适。

有受访者表示,自己对于银行的反诈和反洗钱工作给予理解,但依然认为被银行询问自己财产来源和用途,涉及个人隐私,还增加了业务流程的繁琐。

“即使这些钱来路不正,你问了就告诉你是违法所得吗?”

不再统一做要求2025年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起草《办法》,再次向社会征求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办法》虽然删除了登记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资金来源和用途要求,但仍然明确提到,涉及较高洗钱或恐怖融资风险的,金融机构应当采取相应的强化尽职调查措施。

具体而言,对于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较高的情形,需了解客户的资金来源和用途,并根据风险状况采取强化的尽职调查措施;对于涉及较低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的,根据情况采取简化客户尽职调查措施。

对此,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称,对客户尽职调查是一项持续、动态的风险管理过程,要求金融机构不仅“认识”客户,更要“了解”客户,包括了解客户的业务、目的、风险等。

对于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不再统一要求询问并登记资金来源及用途,是在“基于风险”原则下采取的务实措施,有助于《办法》更加顺利施行,也有助于减少金融机构工作量,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改善用户体验。

“《办法》针对不同的情形区别对待,有严有松。”董希淼补充,一方面,对低风险情形简化客户尽职调查,比如对于风险等级较低的客户或业务关系,允许金融机构采取简化尽职调查措施,优化客户体验,降低合规成本。

另一方面,对高风险情形要求强化客户尽职调查,如对于被识别为高风险的客户、业务关系或交易,要求金融机构采取更严格、更深入的尽职调查措施。

在董希淼看来,在当前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仍然较为猖獗的情况下,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加强客户身份识别,不仅具有重要性,更具有紧迫性。客户信息得到完善之后,金融机构将可能提供更为精准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对此,公众应给予理解并积极配合。

不过,董希淼也指出,金融机构应合理适度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工作,对低风险业务应当根据情形简化客户尽职调查措施,避免相关工作“一刀切”、扩大化,从而保障企业、公民合法权益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受影响。

S
Stoke-U
1 楼
存取现金欧洲已经盘问好多年了
o
onejelly
2 楼
澳洲也是一样,如果一天要取几万现金,基本上不可能。存一万以上,就会被汇报到金管局的。
灯塔路
3 楼
对 澳洲银行可以关闭你的账户
n
niylaoye
4 楼
现在没人存了,着急了
a
anywho
5 楼
看、又來了這個1450詐騙畜撲街禽獸 亂胡扯噴狗屎了! 看看到台灣新聞綠匪的警察: 不久前一對台巴母女去警察局報警、 卻被台巴畜警察訓訴: 去死啦、連這種詐騙都分不清⋯? 之後果然這兩個母女回家後自殺、 此新聞還瀝々在目⋯, 前不久詐騙𡷊台巴 一家五口被詐騙到自殺的新聞、 前兩個月母女被詐騙到警察局報案 中國大陸警察: 7月5日25年,济南公安燕山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紧急预警:辖区群众冯女士正遭遇冒充抖音客服退款诈骗,诈骗分子已诱导其准备转账数万元保证金。情况紧急,反诈民警立即通过96110反诈专线联系冯女士,然而电话始终处于通话中,民警判断冯女士极有可能正在与诈骗分子保持通话,随时可能完成转账操作。“绝不能让群众的血汗钱流入骗子口袋!”仅用了10分钟,民警就赶到冯女士家中,当民警打开门时,她正准备下载一款第三方软件,民警立即表明身份,一边耐心安抚冯女士的情绪,一边细致讲解,随后,民警协助其联系家属,并共同与银行沟通采取保护性措施,成功在转账操作完成前拦截了资金,避免了数万元的财产损失。
a
anywho
6 楼
就像之前1450詐騙畜牲造謠強制社保一樣、所以見到撒謊詐騙台巴畜躲遠遠的! 強制社保在歐美日韓都一樣、澳門香港也是、日本叫年金、美國連交政府稅、健康保險⋯等都是強制的、大陸強制社保是叫用人单位一定要為劳动者缴社保,缴纳社保本就具有强制性;非覆盖全民,而是指向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生病了有医保,衰老了有养老金,失业了有基本生活保障…這不是每個人追求的嗎?少数漢奸自媒体为博眼球,冠之以“全民”“强制”等字眼,然後1450詐騙畜跟著造謠抹黑、误导洗腦愚民如狗糧渣! [2评]
j
jxxy1234
7 楼
你跟狗杂种讲道理就是闲的慌😂 懂得自然都懂,不懂/装不懂的也不会听你讲道理
c
cbyyz
8 楼
低收补助呢?food bank呢?失业金覆盖率呢?大学/技校学费补助呢?怎么不比了渣滓?
c
cbyyz
9 楼
: 的确,和你们这些带着任务出来的狗杂讲,把你脑子搅出来都不会懂,我信你们是真不懂,毕竟你们这帮子狱畜每天最担心的就是掉肥皂,懂个鸡儿
寂寞de心
10 楼
在美国一次取过万现金也要问用途
榴莲车
11 楼
澳大利亚取钱一样被问呐!有什么稀奇。
y
yy6699
12 楼
有什么的,欧洲这里都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