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回国惊讶发现 长途大巴客运站都没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13日 20点52分 PT
  返回列表
11608 阅读
20 评论
正解局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是出行最忙碌的一个假期。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发送旅客总量累计4.58亿人次。

一个趋势更加明显,很多人选择铁路、自驾出行,坐长途大巴的越来越少了。

长途大巴,为什么没落了?

10月7日,国庆长假结束后第一天,陪伴福州人53年的福州汽车站,彻底停止使用。

无独有偶。

今年3月15日,武汉汉口北客运中心终止经营。

这是武汉继新荣客运站之后,又一停运的客运站。

同样是在3月,合肥汽车站停运,所有班线迁至合肥客运总站发车。

在厦门,枋湖长途汽车站于9月25日起暂停运营。

厦门岛内最大的长途客运综合枢纽站,退出了历史舞台。

统计数据显示,仅在2021年一年里,广州撤离和关停的客运站就多达十家,而整个广东省关停的客运站则多达42家。

最近一两年,关停的汽车客运站,就更多了。

汽车客运站密集关停,是一种无奈。

经营效益下降、运营成本增加,汽车客运市场发展正在遭遇一场“寒冬”。

核心的原因,还是旅客数量下滑。

以上海中山客运站为例,鼎盛时期,这里每天要发120多班次,上座率最少也有70%。

现在,一天只有10多个班次,50座的大巴车,上座人数多则10多人,少则几个人,个别线路甚至无人问津。

从人流攒动到门可罗雀,部分客运站日子越来越难熬,最后只能停运。

目前,上海长途客运站已从原来的三四十家缩减至现在的二十多家。

供求关系决定了汽车客运站的生死。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全国公路营业性客运量在2012年达到顶峰355.7亿人次,后续持续下降,目前只剩下35.46亿人次。

这期间虽然有疫情的影响,但与2019年相比,降幅亦是腰斩。

载客汽车量同样下跌。

2012年,中国拥有86.71万辆载客汽车;2022年,下降为55.42万辆。

短短十年,降幅如此之大,还是很惊人的。

可以预见,未来还有更多的客运站倒下。

长途大巴没落,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受到铁路、自驾等出行方式的冲击。

以与上海火车站一街之隔的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为例,客流高峰时,这里日发班次达到1280班,直达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等方向。

2010年前后,随着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铁、沪杭高铁等铁路线路陆续开通,旅客倾向于选择铁路出行,上海长途汽车总站的日发班次已减少至200班。

从铁路历年完成旅客运输量数据看,2013年为21.06亿人次,2019年为36.60亿人次。

高铁与长途大巴,呈现此长彼消之势。

如果说,高铁抢了长途大巴中长距离出行的生意,那么,自驾、顺风车则是夺了长途大巴中短距离出行的后路。

前有埋伏,后有追兵,长途大巴的生意难做了。

二是长途大巴的体验相对较差。

与高铁、自驾相比,长途大巴的体验不占优势。

这本是长途大巴的特性决定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旅客量的减少,可能导致长途大巴的体验进一步变差。

一方面,因为上座率低,有些司机会绕路拉客,以增加收入,却延误了其他乘客的行程。

另一方面,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很多客运站削减了工作人员,这又导致客运站的服务质量下降。

一个细节是,旅客量减少,客运站站内及周边商家的生意大受影响,很多店关门歇业,这也给旅客带来不便。

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附近的商家关门

三是国内人口流动变化影响。

以上的分析,并不能完全解释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为何下降如此之快。

要知道,从2012年到2019年,公路营业性客运量减少了165亿人次。

同期,铁路客运量只增加了10多亿人次。

包括航空、水路、自驾、顺风车等其他交通方式,也不足以弥补如此大的差距。

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国内人口流动量减少。

中国的人口流动,一般是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流动。

有研究表明,以2010年为节点,对比前后两个时期,东部净迁入量减少了30.29%,中、西部净迁出量分别减少了29.30%、32.31%;中、西部向东部的净迁出了分别减少了29.91%、30.96%;中部向西部的净迁出量减少了16.49%。

2015年以后,中西部向东部的人口净迁移量减少趋势更加明显。

2000-2020年各时期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净迁移人口 单位:万人

人口迁移量减少,导致跨地区出行需求降低。

整体上看,中短距离出行量减少,长途大巴受冲击最大。

长途大巴的命运,取决于旅客量的多少。

按照规划,“十四五”时期,高铁网将基本覆盖中国50万人口以上城市。

未来,不仅地级市,很多人口大县,也将逐步通高铁。

这意味着,长途大巴将进一步受到高铁的冲击。

从这个角度看,汽车客运站关停、长途线路取消,将不可避免。

我们还要看到,客运具有公共属性。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中长途大巴仍是刚需,起到连接城乡乃至跨市出行的重要作用。

在农村地区,客车依然是出行最实惠、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这些需求,必须满足。

此外,相对于高铁,长途大巴发挥灵活性的特点,亦能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现在,很多城市都开通了定制客运。

旅客可通过平台软件进行网络预约,点对点服务。

“公交化”运营也是一个大方向,单线运营的线路采取滚动发车、公交化运营,以票价低、班次多、服务好的优势吸引了客流。

既满足市民多样化、高品质的出行需求,又增加了营收。

长途大巴的没落,让人伤感,却也不失为中国进步一个令人惊喜的缩影。

正如上文分析,从宏观视野看,国内人口流动量正在减少。

这不是因为中国的活力在减弱,而是因为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发展差距在缩小。

受益于“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城镇化”等国家战略,成都、重庆、西安、武汉、郑州等中心城市相继崛起,很多农民工不需远距离迁移,就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农民工的回流,能够改善中西部省份的人口结构,也会进一步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从非均衡向均衡的发展,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从中微观视角看,一方面,高铁网络的完善、私家车保有量的增长,另一方面,收入也在增长,国民愿意为更舒适的出行方式买单。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让我们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好的选择。

在中国前行的路上,长途大巴有点掉队,但依然有一席之地。

m
markhammer
1 楼
以前最远从温州坐大巴去上海走了20小时,一半在山里非常危险有车翻到瓯江里面去,现在飞机高铁太方便了。
琪爷
2 楼
回国惊讶发现 大学生都跑去送外卖了 [2评]
斯文的地主
3 楼
你最终也是要送外卖的 你懂的 . .
l
littlejeff22
4 楼
三楼的地主在日本送外卖? [2评]
键盘虾
5 楼
也不是方便不方便,情怀在那里。。回忆起来,虽然粗糙简陋,但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服务当地老百姓几十年,看到客运站关闭时,那些大伯大婶白发苍苍,不由得感慨水月不饶人和心理想对他们的致敬🫡。只剩下记忆里小时候的画面,还有一种时间都去哪里的感觉。 [1评]
键盘虾
6 楼
客运站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默默的为地方百姓和经济,做出了非常朴实巨大的服务与贡献。。。可能人老了,看到那客运站最后一班车的视频,心里触动非常大,好像失去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
一日万千里
7 楼
帝国衰落了
C
Cuisiner
8 楼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的发展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习主席正在驾驭中国回归真正的社会主义,以朝鲜为楷模,到时候可别再惊讶 [1评]
金三
9 楼
您抬举他了。在监狱发贴减刑的,上次不好好发贴被中国狱警打的下肢节瘫的。 [1评]
杜汉
10 楼
美国的博士生还当环卫工人在马路边倒垃圾,大学毕业得到的只是一纸学历证明,能干上对口专业的可以说是很少。
t
tomtangwws
11 楼
时代进步的缩影。
斯文的地主
12 楼
你个野狗看到老子最亲了 老子04年注册的留园,绝对陪你到解放台湾 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 都是看着解放台湾全过程! 台湾人罪孽深重 ,解放台湾 铲平邪教! 台湾一解放!邪教法轮狗、邪教自焚轮子狗、64反华余孽、外逃在外靠反华活命的野狗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 . 海外华人都是亲眼见证中国一步步强大 统一台湾省! . 海外华人支持习近平! 海外华人支持中国政府所有的决策决定! . . .
斯文的地主
13 楼
牢记知识点 记不住就抽自己耳光 问问自己为什么记不住! . 知识点: 地主爷是有日本国永住! 像我们都是在日本定居20多年了,中日关系民间再好 再好,也要肢解日本为目的! . 巴士 对马 宫古海峡 以上这三条水道中国海军已经拿下 只要扼守巴士海峡就能弄死日本! 巴士海峡一封 逼迫日本下跪,灭日本人口! . 钓鱼岛 整个冲绳岛都是是中国的,这都是实话实说! . 海外华人都是看着中国一步步强大! . 海外华人支持中国共产党! . .
j
jpeagle
14 楼
人口向大城市集聚,铁路扩大覆盖,还有个人交通工具的普及都让长途汽车变少。
t
treebear
15 楼
还有顺风车也抢了不少短途生意,毕竟不用去汽车站买票,直接出发更香。几个人拼车比大巴票贵不了多少。
金三
16 楼
发贴减刑人员,向斯文地主学习,应当感恩共产党,是伟大的党让你们在监狱发贴减刑的,上次不好好发贴被中国狱警打的下肢节瘫的不是斯文地主,它是华侨。哈哈哈。 [1评]
斯文的地主
17 楼
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可怜的轮子 真可怜 蹲着尿尿 抹抹泪 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 要感恩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 你连条狗都不如 . . .
s
sunny00
18 楼
私家车多了,门到门不方便吗?能拼车也好 高铁飞机能坐肯定比长途大巴舒服快捷 总之是在进步
春风吹
19 楼
: 你这种老古董思想、迟早被时代抛弃
春风吹
20 楼
坐长途汽车肯定又累又慢、现在有高铁肯定选高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