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国结婚登记跌破200万对 同比减少17.8万对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6月18日 14点24分 PT
  返回列表
67886 阅读
11 评论
观察者网

据民政部官网《2024年1季度民政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196.9万对,离婚登记57.3万对,较2023年一季度分别减少17.8万对和6.8万对。

受到春节、季节等因素影响,每年一季度的结婚人数通常比其他季度略多一些。

其中在2021年,一至四季度的结婚登记量分别为213.2万对、203.4万对、172万对、175万对。

2022年,一季度结婚登记人数为210.7万对,二季度为162.5万对,三季度171.3万对,四季度为138.8万对。

2023年,一至四季度的结婚登记量分别为214.7万对、178.1万对、176.2万对和199万对。

何亚福指出,2023年结婚登记数从上一年的683.5万对,上升到768万对,主要原因是受2020-2022年的疫情影响,许多年轻人推迟到2023年结婚。但因人口年龄的结构性问题,结婚登记数下降的大趋势不会改变。2024年一季度数据的下滑,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趋势。

他分析,原因首先是年轻人数量下降。七普数据显示,中国80后、90后、00后的存活人口分别为2.15亿、1.78亿、1.55亿。其次是适婚人口性别比失衡,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了1752万人。这些结构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未来人口形势的发展。

此外,初婚年龄推迟也是重要原因。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5.75岁,女性为24岁;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上升到29.38岁,女性上升到27.95岁。

结婚成本过高,经济压力过大,以及婚育观念的改变,也在影响人们的婚育行为。当今社会,买房已经成为很多人结婚的必备条件之一,部分大城市的房价早已超出普通工薪阶层的经济承受能力。在部分农村地区,天价彩礼导致很多年轻男青年结不起婚。

从近几年的数据看,1季度结婚登记数通常最多,这与中国春节这一重要传统节日密切相关。2020年1季度受新冠疫情冲击,结婚登记数量异常走低,随后第二季度出现补偿性增长。相比之下,2024年1季度的登记数量减少,表明疫情后的补偿效应已逐渐消退,且长期影响“婚姻市场”的因素依然在发挥作用。

何亚福说,尽管2024年出生人口可能会因延迟生育等因素有所回升,但从长期看,受年轻人口减少、生育观念变化等影响,中国生育率和出生人口数的下降趋势难以根本改变,除非未来实施强有力的生育支持政策以应对这一挑战。

t
typhoon888
1 楼
这个应该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层次。女人不婚不育,要多方面处罚。工资征收“国家人口稳定安全税”,彩礼作为行贿收贿罪行予以取缔入刑。不育的女人和非党员一样,国家企事业单位不得晋升。让不育失去得更多,奖励生育的妇女,才能扭转这个出生率下降的威胁 [1评]
l
leoel
2 楼
不要女人了,换成公务员女性共产党员女性把,必须一生生育5个小孩以上,并且不能少于3个不同父亲。 [1评]
l
leoel
3 楼
吃了国家红利不得给国家做贡献啊。男的公务员共产党员必须抚养不少于5个孩子,不管是不是孩子亲生父亲。问题完美解决。
k
kk1977
4 楼
这是最后一代了
f
frank1818
5 楼
结婚干啥,彩礼钱还不如单身每个月换个鸡,结婚被一个女人绑定,几个月睡够了还得缴公粮,偷腥的话还得跑厕所玩手机,还背负道德谴责,还得经常到对方父母那里点头哈腰,还要担心绿帽子,离婚了还得分财产,还得缴抚养费
文强
6 楼
lol 不生不养不婚
v
visible
7 楼
彩礼,高房价,高教育成本是主因。
M
Monalisa
8 楼
不信由你,所有好人好事只要被中國人沾上了,全都要被玩爛掉。 除了洗腦殘障中國人以外,全世界都知道8964。中國譴責日本教育抹滅侵華暴行,但日本許多電影電視劇及人民都有深刻反省的表現,政府也無時無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但中國政府卻用最極端的手段讓自己的人民完全失憶,無知,甚至懼怕89 64這組數字。 為什麼以往香港都要大規模紀念的89 64,現在被抹黑到一提到就會被抓 。為什麼全世界都推崇的天安門前的坦克人,在中國卻無人知道。為什麼中國政府如此懼怕人民知道及談論天安門前這個中國人民可能最接近民主自由的一刻。 不知道不可恥,因為你們生在中國政府的高牆內。可恥的是你們已經不在牆內,有了所有求知求真的自由與能力,卻仍然去支持屠殺輾壓自己人民的野蠻政府,更為虎作猖粉飾太平,這才是為什麼中國人成為全世界人最討厭👎的人
R
RUSPC
9 楼
是,但誰叫男多於女那麼多?
俺样
10 楼
大概算一下:一年800万对儿结婚。来年新生儿也差不多这么个数字………今年的大学毕业生1000万。20年、出生人口掉了几乎一半。
g
givetome
11 楼
结婚成本过高,经济压力过大. same in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