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在周一引述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本周将到访美国华盛顿,与华府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报道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说,华盛顿方面此前已经向中方发出了邀请,刘鹤也已接受。报道指,刘鹤将在周六率团前往华盛顿,而中方团队预计会在美国滞留数日,直至下周中旬。
截至目前,美国白宫和贸易代表办公室等尚未就这一消息予以回应。但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曾介绍称,他预计美中间有关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署日程,会安排在明年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
另外,美中双方目前均未公布更多详细的协议内容,但周一国际股票投资市场对于美中间贸易协议仍持续保持乐观。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上周二(12月24日)指出, 他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共同签署美中两国本月宣布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并将为此举行签署仪式。当时有记者问他是不是会与习近平举行仪式签署美中贸易协议,就这一问题,特朗普回答称,“我们将举行一个签署仪式,是这样的”。他说,“当我们(他与习近平)最终聚在一起时,将促使协议签署的更快,我们希望尽快将其付诸现实”。
2020年贸易战继续 中国与世界经济脱节
虽然中美双方政府都对贸易战前景表示乐观,并表示1月将签署协定,但种种迹象表明,2020年双方的争执仍将继续。因为双方虽然达成初步共识,但核心问题依旧存在。
12月中旬,北京和华盛顿宣布,双方已经就解决贸易争端达成了阶段性共识。12月底时,《南华早报》报道,中方谈判代表团团长刘鹤将于本周前往华盛顿签署第一阶段协议,而此前,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表示,该协定将于2010年1月完成。
美国政府放弃对中国输美产品进一步征收惩罚性关税的计划,而中国方面则承诺大规模进口美国农产品。中美双方均将这一阶段性协议称为重大"突破",并都宣称自己成了贸易战中的赢家。但大多数观察家都发出警告称,各方不应对前景过分乐观。香港经济学人信息社的耐克·马洛表示:"双方的胜利喜悦都将是短暂的,因为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双方目前达成的阶段性协议都没有触及到核心矛盾。华盛顿和北京可能会在一些其他领域出现新的紧张关系,比如金融和技术领域。"
中美最高层都将达成阶段性共识视为“重大胜利”。
事实上,双方争执的焦点已经远不止经贸领域。新疆和西藏的人权状况越来越引起美国的关注,此外,香港日渐消失的自治地位、剑拔弩张的台海两岸关系以及中国高科技公司华为等问题都对中美关系构成潜在的风险。中国政府一方面坚决反对将上述政治因素纳入贸易谈判范畴,另一方面也努力承诺进一步推进改革和开放市场。但是,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兑现承诺的步伐非常缓慢。中国党和政府对经济的管控非但没有放松,反而在近些年内出现了进一步收紧的迹象。
有鉴于此,中美经济相互脱节的现象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英国《金融时报》甚至将"脱节"(decoupling)定为今年的年度词汇。该报在圣诞前夕写道:"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全球化发展后,2019年,中国开始出现了与世界经济脱节的迹象。"
香港《南华早报》在周一引述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本周将到访美国华盛顿,与华府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报道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说,华盛顿方面此前已经向中方发出了邀请,刘鹤也已接受。报道指,刘鹤将在周六率团前往华盛顿,而中方团队预计会在美国滞留数日,直至下周中旬。
截至目前,美国白宫和贸易代表办公室等尚未就这一消息予以回应。但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曾介绍称,他预计美中间有关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署日程,会安排在明年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
另外,美中双方目前均未公布更多详细的协议内容,但周一国际股票投资市场对于美中间贸易协议仍持续保持乐观。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上周二(12月24日)指出, 他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共同签署美中两国本月宣布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并将为此举行签署仪式。当时有记者问他是不是会与习近平举行仪式签署美中贸易协议,就这一问题,特朗普回答称,“我们将举行一个签署仪式,是这样的”。他说,“当我们(他与习近平)最终聚在一起时,将促使协议签署的更快,我们希望尽快将其付诸现实”。
2020年贸易战继续 中国与世界经济脱节
虽然中美双方政府都对贸易战前景表示乐观,并表示1月将签署协定,但种种迹象表明,2020年双方的争执仍将继续。因为双方虽然达成初步共识,但核心问题依旧存在。
12月中旬,北京和华盛顿宣布,双方已经就解决贸易争端达成了阶段性共识。12月底时,《南华早报》报道,中方谈判代表团团长刘鹤将于本周前往华盛顿签署第一阶段协议,而此前,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表示,该协定将于2010年1月完成。
美国政府放弃对中国输美产品进一步征收惩罚性关税的计划,而中国方面则承诺大规模进口美国农产品。中美双方均将这一阶段性协议称为重大"突破",并都宣称自己成了贸易战中的赢家。但大多数观察家都发出警告称,各方不应对前景过分乐观。香港经济学人信息社的耐克·马洛表示:"双方的胜利喜悦都将是短暂的,因为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双方目前达成的阶段性协议都没有触及到核心矛盾。华盛顿和北京可能会在一些其他领域出现新的紧张关系,比如金融和技术领域。"
中美最高层都将达成阶段性共识视为“重大胜利”。
事实上,双方争执的焦点已经远不止经贸领域。新疆和西藏的人权状况越来越引起美国的关注,此外,香港日渐消失的自治地位、剑拔弩张的台海两岸关系以及中国高科技公司华为等问题都对中美关系构成潜在的风险。中国政府一方面坚决反对将上述政治因素纳入贸易谈判范畴,另一方面也努力承诺进一步推进改革和开放市场。但是,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兑现承诺的步伐非常缓慢。中国党和政府对经济的管控非但没有放松,反而在近些年内出现了进一步收紧的迹象。
有鉴于此,中美经济相互脱节的现象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英国《金融时报》甚至将"脱节"(decoupling)定为今年的年度词汇。该报在圣诞前夕写道:"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全球化发展后,2019年,中国开始出现了与世界经济脱节的迹象。"